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272章 南唐战败去帝号

();

第二百七十二章,南唐战败去帝号

韩复来努力码字。

这种战争场面,他并不是很擅长。

但现在主要写的是赵匡胤,战争场面必须要写到的。

只能艰难地慢慢磨。

柴荣第一次南征,就这样潦草收场了。

虽然多长战役大捷,也攻占了许多城池,但他的战略意图还是远远没有达到。

第一次南征最出彩的,就是赵匡胤了。

继续写吧。

把三次南征全部写完。

【大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

【十一月。】

【柴荣第二次御驾亲征,攻打南唐。】

【吸取第一次缺乏水军的教训,柴荣回到汴梁后,立即着手组建强大的水军。】

【他利用投降的南唐水兵为教练,在汴梁城西的汴水上建造战舰,训练水师,为再次南征做好了关键准备。】

【次年二月,柴荣率新建的水军第二次南下。】

【大周水陆大军并进,声势浩大。】

【唐国自然还是不能坐以待毙,派出其最精锐的部队,由李景达等人率领,驻扎在寿州附近的紫金山,试图为寿州解围。】

【柴荣亲自指挥周军发动猛攻,大破南唐援军,歼敌数万,并切断了寿州与外界的最后联系。】

【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坚守了一年多的寿州守将刘仁赡积劳成疾,昏厥不省人事。】

【其部下为保全城百姓,假借他的名义出降。】

【柴荣敬佩刘仁赡的忠勇,给予其极高礼遇,刘仁赡不久后病逝。】

【寿州的陷落,南唐的淮河防线全面崩溃。】

【攻下寿州,柴荣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的大半,南唐整个暴露在了他的兵锋之下。】

【同年十月,柴荣三次亲征——誓要彻底扫清南唐在淮河以南的所有势力。】

【饮马长江,迫其臣服。】

【周军势如破竹,连克濠州、泗州、楚州等地。】

【柴荣亲率水军,突破南唐的水上防线,浩浩荡荡进入长江,并在迎銮镇举行盛大阅兵,战舰遮天蔽日,军威震撼江南。】

【周军兵临长江,直接威胁到南唐的都城金陵。】

【南唐元宗李璟大为恐惧,深知无力抵抗,只得彻底放弃抵抗念头,遣使求和。】

【柴荣同意求和。两国议和,最终签订了《显德协议》。】

【协议约定:】

【第一,南唐去皇帝尊号,向大周称臣,自贬为江南国主。】

【第二, 南唐将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全部十四州、六十县土地割让给大周。这包括寿州、濠州、泗州、楚州、光州、海州等广大地区。】

【第三,南唐每年向大周进献大量金银绢帛。】

【第四,南唐改用大周的年号“显德”。】

【此战,大周获得了富庶的淮南地区,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控制了整个淮河流域和长江北岸,取得了对南唐的战略绝对优势。】

【并且通过此战,大周拥有了强大的水军,弥补了北方政权最大的军事短板。】

【汴梁。】

【皇城,广政殿。】

【殿内烛火通明,亮如白昼,将雕梁画栋映照得金碧辉煌。】

【丝竹管弦之声不再是江南的靡靡之音,而是中原的钟鼓磬瑟,奏着《秦王破阵乐》,雄壮慷慨,每一个音符都敲打在胜利的节拍上。身着官服的侍者们步履轻快,如同穿花蝴蝶,将一道道珍馐美馔、一坛坛御酿佳肴流水般呈上诸公卿的案头。】

【然而,这一切的奢华,都比不上大殿中央御座上那位天子的神采。】

【柴荣并未穿着繁复的礼服,依旧是一身玄色常服,仅以金线绣有暗龙纹。连日征战的风霜尚未完全从他脸上褪去,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囊括了星辰瀚海,闪烁着锐利、喜悦与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感。他举杯起身,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敬畏与狂热交织,尽数汇聚于他一身。】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诸卿,饮胜!”】

【“陛下万岁!大周万岁!”群臣轰然应诺,举杯共饮,声浪几乎要掀开殿顶。】

【待到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烈。柴荣放下酒杯,殿内再次安静。】

【“今日之宴,非为朕一人之喜,乃为我大周社稷之庆!”他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金石之音,“淮南十四州,六十县,自唐末离乱,沦于伪唐数十载。今朝,终复归王化!此间土地百姓,乃朕取回之故土,非取他人之囊物!”】

【他拿起案几上一份刚刚用玺的文书,正是那份《显德协议》。】

【“此约一签,江南李璟去帝号,称国主,奉我正朔。自此,长江以北,尽为我大周所有!我朝南顾无忧,国力倍增!”】

【他环视群臣,目光灼灼:“然,诸卿可知,朕之心,止于此乎?”】

【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不!”柴荣斩钉截铁,“淮南之富,乃我养民之资!淮水之险,乃我练兵之场!北汉未灭,幽云未复,天下分裂至此,朕心……何安!”】

【他的话语如同战鼓,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今日之宴,是庆功,亦是誓师!望诸卿与朕同心,整军经武,安抚新民。待国富兵强之日,便是朕与诸卿再度北伐,廓清寰宇,一统天下之时!”】

【“臣等——谨遵圣谕!愿随陛下,再造太平!”以范质、王溥为首的文臣,以李谷、赵匡胤为首的武将,全体离席,轰然拜倒,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无限的信心与豪情。】

【柴荣看着殿下济济英才,终于露出了畅快淋漓的笑容。他再次举杯,望向殿外无垠的夜空,仿佛已看到了一个更加辽阔的未来。】

【“饮胜!”】

【“万岁!”】

【欢呼声、音乐声、觥筹交错声再次汇成一片,响彻云霄。】

【在这大周欢腾,大唐悲痛之时。】

【在金陵的郑王府中。】

【郑王李从嘉,刚刚填完了一首词。】

【他翻来覆去地把这首词看了三遍,仍对最后一句特别满意。】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