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悬疑故事录 第324章 《光影陷阱》

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光影艺术馆"外墙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这座由知名建筑师设计的现代艺术馆以其独特的玻璃结构闻名,尤其是馆内最受欢迎的展品——"幻影迷宫"。迷宫由数百块特制玻璃组成,通过精密的角度调整,在阳光下形成变幻莫测的光影效果,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体验。

今天,艺术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着名摄影师陆远。他受邀为即将举办的"光与影"摄影展拍摄一组以玻璃迷宫为主题的作品。陆远五十出头,是摄影界公认的大师,尤其擅长捕捉光影的微妙变化。他的助手小林,三十岁出头,年轻有为,是陆远多年的合作伙伴。

"陆老师,您确定要在迷宫最深处拍摄吗?"小林望着眼前错综复杂的玻璃通道,有些担忧地问道。

陆远调整着相机参数,头也不抬地回答:"当然,那里的光影效果最棒。我需要一组在特定角度下拍摄的照片,只有那里才能呈现完美的效果。"

小林知道陆远的脾气,他一旦决定了拍摄主题,就很难改变。迷宫由艺术馆的首席设计师陈明设计,他对玻璃的角度和光线反射有着精确的计算。

"那我去准备反光板,"小林说,"您一个人没问题吧?"

"没问题,"陆远挥挥手,"我熟悉迷宫的结构,而且今天人少,正好安静。"

小林离开后,陆远独自进入了玻璃迷宫。迷宫入口处有艺术馆的工作人员指引,但一旦进入,就只能依靠游客自己对路线的记忆。迷宫由多层玻璃通道组成,有些区域是实心的,有些则是透明的,通过精确的角度调整,让游客在行走时产生迷失方向的错觉。

陆远手持相机,小心翼翼地在迷宫中穿行。他不时停下来,调整角度,寻找最佳的光线效果。迷宫内的玻璃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形成一道道光影交错的走廊。

大约二十分钟后,陆远来到了迷宫的最深处。这里的光线最为复杂,通过多层玻璃的反射和折射,形成了一个几乎全白的空间。陆远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他架好相机,调整三脚架的高度,准备拍摄一组特写照片。就在他专注于取景器时,突然,他似乎看到了什么,身体微微前倾,然后——

"啊!"一声短暂的惊呼后,是玻璃碎裂的声音。

小林拿着反光板回来时,发现迷宫入口处的工作人员正焦急地打着电话。

"怎么了?"小林问道。

"出事了,"工作人员脸色苍白,"陆摄影师...他...他从迷宫里掉下去了。"

警方和救护人员很快赶到了现场。玻璃迷宫的最深处,一块玻璃平台已经碎裂,陆远的相机散落在地上,而陆远本人则躺在迷宫下方的地面上,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初步判断是从约五米高的玻璃平台上坠落,"法医在现场初步检查后说道,"死亡原因很可能是头部受到重创。"

刑侦队长周明环顾四周,眉头紧锁。玻璃迷宫的设计极为复杂,但理论上,如果游客按照正确的路线行走,是不会走到这种悬空区域的。

"他为什么会走到那里?"周明问道。

"据工作人员说,"小林回答,声音颤抖,"那个区域本来应该是实心的玻璃,但今天似乎...似乎变成了透明的。"

周明皱眉:"什么意思?"

"迷宫的玻璃是可以调整角度的,"艺术馆的首席设计师陈明赶到现场后解释道,"正常情况下,那个区域应该是一块实心的玻璃,游客走在上面不会感觉到下面是空的。但今天...可能是调整角度时出了问题,那块玻璃变成了透明的,从上面看下去,就像悬空一样。"

周明看着那块碎裂的玻璃平台,确实,从上方看下去,下面是迷宫的底层,足有五米多高。

"陆远先生可能以为自己走在实心的玻璃上,但实际上那块玻璃被调整成了透明的,"陈明继续解释,"当他走到边缘时,以为前面还有路,结果踩空了。"

这听起来像是一场意外,但周明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他蹲下身,仔细检查陆远的相机。相机的内存卡还在,他取出来交给了技术人员。

"检查一下最后拍摄的照片,"周明说,"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同时,他注意到陆远的尸体上有一些奇怪的痕迹——他的眼睛周围有轻微的红肿,像是被强光照射过。

技术人员很快提取了相机内存卡中的照片。最后几张照片显示,陆远确实站在一块看似实心的玻璃平台上,但从某个角度看,玻璃的边缘似乎有些不自然。

"这块玻璃的角度被调整过,"陈明看着照片说道,"正常情况下,游客不会从这个角度看到边缘。但有人故意调整了玻璃的角度,让陆远先生误以为前面还有路。"

周明皱眉:"谁有权限调整玻璃的角度?"

"只有艺术馆的工作人员,"陈明回答,"特别是我,作为首席设计师,我有最高权限。但今天...我一直在前台接待,没有进入迷宫。"

周明转向小林:"你呢?你和陆远先生一起来的,你有没有进入迷宫?"

小林摇头:"我没有,我一直在入口处等他。他说要一个人进去拍摄,我就在外面准备反光板。"

周明没有立即反驳,他注意到小林的回答有些过于迅速。他决定先调查其他线索。

法医的详细报告出来了:陆远的死因确实是高处坠落,但他的眼底有灼痕,像是被强光长时间照射过。

"这很奇怪,"法医解释道,"从高度来看,如果是从玻璃平台上坠落,通常不会有强光直接照射眼睛的情况。除非...除非他在坠落前被某种强光源照射过。"

周明立刻想到了什么。他回到迷宫,仔细检查了现场。在迷宫的入口处,有一盏强光灯,是艺术馆用来在夜间照亮迷宫的。但今天白天,这盏灯应该是关闭的。

"这盏灯今天开过吗?"周明问工作人员。

"没有,"工作人员回答,"我确定今天白天没有开过这盏灯。"

但周明发现,灯的开关有被使用过的痕迹,而且灯泡的温度比环境温度要高一些,说明不久前曾被打开过。

"有人今天开过这盏灯,"周明肯定地说。

周明再次询问小林:"你今天有没有进入过迷宫的任何区域?"

小林的脸色微微变化:"我...我确实进去过一次,就在陆远老师进去前,我去检查了一下反光板的效果。但我没有调整任何玻璃的角度。"

"你去过哪里?"周明追问。

"就在入口附近,"小林回答,"我...我可能不小心碰到了开关,但我真的没有调整玻璃的角度。"

周明注意到小林的回答含糊其辞。他决定调查小林的背景。通过艺术馆的监控,周明发现小林确实在陆远进入迷宫前进入过迷宫内部,而且他停留的时间比他承认的要长。

更重要的是,监控显示小林曾经在一个控制面板前停留,那个面板正是控制迷宫玻璃角度的。

"你调整了玻璃的角度,"周明直接质问小林,"你故意让那块玻璃变成透明的,然后利用强光照射,让陆远老师误以为前面还有路,实际上却是悬空的区域。"

小林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我...我没有...我只是...陆远老师一直不给我机会独立拍摄,这次他终于同意让我参与,但我...我太紧张了..."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周明追问。

"因为...因为陆远老师总是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小林的声音颤抖着,"这次展览本来应该是我们合作的,但他却说这是他个人的作品。我...我只是想让他出丑,没想到...没想到会这样..."

周明看着小林,心中五味杂陈。这个看似无辜的助手,为了证明自己,竟然精心设计了一个光影陷阱,利用陆远对光影的痴迷,诱使他走向死亡。

尸检报告中的眼底灼痕成为了关键证据,证明陆远在坠落前曾被强光照射。而监控录像则显示小林曾进入迷宫内部并接触过玻璃角度控制面板。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小林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他利用自己对迷宫结构的了解,调整了玻璃的角度,并在关键时刻打开强光灯,制造了一个视觉盲区,诱使陆远自行走向了悬空区域。

玻璃迷宫的谜团终于解开,但陆远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天。而小林,也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