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子,童子科举忙 第195章 看榜去!

心虽死了,但魏同考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

当然不是现在,而是综合评比的时候。

两日后。

庄毅的卷子,不出意外的,摆在了正副主考和同考官面前。

“解元归谁,诸位同仁有什么意见?”

曾嘉默一边烤手,一边说话。

屋里的温度,因为炭火的缘故有些高,把每个人的脸上染上了一片红色。

解元,是古代乡试第一名的称呼。

科举有大小三元,其中小三元就是县试、府试、院试第一。

解元则是大三元的开始。

谁能连中三元,便注定青史留名。而庄毅更恐怖,他已经有连中小三元,留名地方志的存在。

是以,有些人的心里,其实很排斥这件事。

凭什么啊!

小小年纪就取得无数人一生都可望而不可即的成就。

但庄毅的面子太大,谁不知道皇帝、皇子、秦王都看重他。

一时间,没人敢接曾嘉默的话。

曾嘉默左看看右瞅瞅,见还是没人说话,只好道:“诸位,这里只有咱们,有话但讲无妨。哪怕是说错,也不会有人说出去,自绝于读书人之列。”

言下之意,尽管开口,谁也不准把争论内容说出去,说出去就不是读书人。

这样,大家的态度有些松动。

魏同考趁机道:“主考,列位,听我一言,我觉得他写的虽然比较好,但他年岁太小,本已狂妄,若是中解元更不得了。”

“话虽如此。”一个同考官道,“他的文章的确不错,四书文和五经义自不用说,他的诰表判等写的合符规范,挑不出毛病。”

另一个同考官深表赞同:“看他第三场的试卷也相当不错,既有文采又有内容。”

一部分同考官点头,不错,不错。

但也有反对的,理由自然不是‘狂妄’了,而是从另一个更加实际的角度分析:“庄毅之前一直待在大内,后去了文渊阁,若是我们再录他为解元的话……会不会授人以柄。”

“这倒不用担心。”曾嘉默一脸复杂的说道,“能进文渊阁,本身就说明他很厉害。”

一听这话,大家终于没什么意见。

曾嘉默倏然起身:“那就这么定了!”

对话发生在放榜的前一日。

到了放榜那天,已经没有下雪,但冷风依旧。

卯时,顺天府出动若干衙役、帮闲,将整座贡院和夫子庙的周围张灯结彩。

贴榜的影壁周围,也部署了差役,不准生员靠近。

不过,与以前的科举不同。

以前是贴榜,再由举子看自己中没中,乡试是先派人喜报,再贴榜公告。

因为举子太多,都到现场容易混乱。其次,发现自己没中的,有权利到贡院查看‘落卷’,让自己彻底死心。

为了给落榜考生一个交代,考官们会在落卷上写评语,以激励落榜举子。

但是,近一百年过去,当初的好心,考官们已不在乎,写评语这件所谓‘小事’,都交给识字的下人代劳了。

这已经是惯例!

而放榜的日子,是考完的二十天后,从八月进入到了九月,此时桂花盛开,故称榜单为‘桂榜’。

这一日,庄毅按制换上崭新的生员服,和万柔她们喝着米粥,吃着小菜。

庄毅面色如常,神态自若,吃得很香,不过旁边的刘治,则就有些不同了。

刘治吃饭时,不时的瞄向门口的方向,比庄毅还急。

“报喜,差役动了!”

住的不是深宅大院,街上的呼声,很快传入众人的耳朵里。

闻言,刘治整个人都快要从椅子上飞出去了。

尽管不是他考试,可他很清楚,举人和秀才的区别。

中了举人,就属于另外一个世界。

那个世界的名字叫……权力!

“刘叔,坐下慢慢吃。”庄毅一点都不着急,“是我的,差役就会来。”

刘治坐下:“你小子就是过得太好,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呵呵……”庄毅微笑起来。

刘治带来的仆人跑来说,那个报子拿着红卷去别处了。

“哦。”刘治一声叹息。

刘槿笑道:“爹,别太紧张了,毅哥儿肯定能中。”

这话倒也是,刘治紧张的情绪稍稍平复。

就听到外面传来清晰响亮的报喜声,“乡试捷报!某某高中乡试副榜第二十五名……”

然后,街上响起了一阵叹息声。

万柔不解:“中了不是好事么?怎么还叹息起来了?”

这问题不用庄毅,林语溪就能回答:“副榜说得好听,其实中了副榜,只是取得下届乡试继续考试的资格而已。”

“也就是说,不用再参加科试。不过,这个名额也不多,平均每五个正榜取一个副榜。”

这与以前的科举也不同。

以前是前几名正榜,后几名副榜。

接下来,又是听到几声副榜。

刘治很后悔选择距离贡院较近的地方,听到都这是这个,一颗心跟着七上八下。

庄毅倒是无所谓,和才女们玩起了象棋。

“刘叔,按照规矩,最先听到的反而不好,最先是副榜,只有副榜放完了才轮到正榜。”

庄毅说着,走了一步棋。

他话音刚落,街上响起了哒哒的清脆马蹄声,正榜出现了。

从倒数第一名开始念,每出现一道声音,都惹得街边百姓欢喜。

沾沾喜气。

一匹马接着一匹马,口中高喊着乡试捷报:“恭喜某某府某某老爷高中乡试某某名。”

从二百一十四名开始,一直往前数。

顺天乡试不同于其他地方乡试,按直隶、南、北、中、夹、旦进行细致划分。

直隶贝字号,取102 名;北皿号,取36名;南皿号,取36名;中皿无定额,最多不超过36名,夹、旦是边疆地区举子各取4 名。

庄毅来自湖广,在这个时代属于中皿号。

“乡试捷报,恭喜荆阳府庄毅庄老爷高中乡试头名。”

一个报子高举红榜,一边喊着,一边在下人引路下,直奔客栈。

刘治大喜:“快,快把赏钱拿来!”

庄毅接过红榜,面朝贡院的方向,鞠躬行礼。

刘治派人给两个报子,一人一大串沉甸甸的铜钱。

两个报子千恩万谢的去了。

庄毅把榜单放到正堂的架子上,大手一挥:走,看榜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