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后的299天 第159章 攻和防

();

面对骤然爆发的舆论海啸,达点菁华这座庞大的冰山并未显露出慌乱。相反,它展现出了与其体量相匹配的、冰冷而高效的危机应对能力。

强势公关定调:在舆论酦酵后的24小时内,达点菁华召开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全球线上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身着剪裁得体的深色**,表情冷静,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他并未纠缠于那些被曝光的极端言论细节,而是首先强烈谴责了“不负责任的谣言传播和恶意商业诽谤”,并宣布已组建顶级律师团队,将对数个传播最广的“谣言源头”媒体和个人提起巨额诉讼。

他将整个事件定性为“某些竞争对手因无法在科技创新和商业伦理上超越达点菁华,而采取的卑劣抹黑行动”。

紧接着,达点菁华高调宣布启动一项名为“明日曙光”的全球公益计划,承诺投入巨资用于援助落后地区的医疗、教育和环境保护项目,并公开了一些以往低调进行的慈善活动数据。

他们试图用真金白银和光鲜的形象工程,将公众视线从“人口优化”等敏感话题上转移开,重塑自己“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形象。

在技术层面,达点菁华采取了更狡猾的策略。他们并未完全停止之前的量子跳频通讯,而是将其伪装得更加隐蔽。

同时,他们故意释放出大量经过精心伪造的、指向其他竞争对手或中立机构的“虚假线索”数据包。

这些数据包看似也包含了与“净世兄弟会”相关的碎片信息,但其加密方式和内容经不起深究,目的就是浪费胜天的分析资源,扰乱调查方向,让水变得更浑。

利用其庞大的商业影响力,达点菁华动员了其阵营内的媒体、智库和“权威专家”,开始铺天盖地地宣传“技术伦理需理性讨论”、“警惕商业竞争**化”等议题。

他们巧妙地将自己包装成“过度审查”和“民粹情绪”的受害者,反而赢得了一部分对大型科技公司本就抱有戒心的人士的同情。

尽管达点菁华的组合拳在普通公众层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未迷惑住余庆。他看穿了对方试图转移焦点、拖延时间的本质。

余庆选择了一个关键时刻,通过一个看似中立的第三方数据调查机构,释放了一段经过特殊处理的音频片段。

音频内容经过降噪和声纹增强,清晰地显示了达点菁华一位已退休但仍有影响力的前核心董事,在一次内部高层会议上,用冷酷的语气讨论“全球人口种类和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他甚至提到了“非优选族群的自然衰减率应被纳入长期模型考量”。这段音频比之前的文字爆料更具冲击力,瞬间击穿了达点菁华的公关防线,让其“断章取义”的辩解变得苍白无力。

在音频曝光引发达点菁华股价震荡之际,常生动用之前抄底生物科技股获利的部分资金,联合几家东部公司,通过股权对换获取东部的金融资产,然后对达点菁华垄断地位早有不满的国际对冲基金,对达点菁华旗下几家关键上市子公司的股票进行了精准的做空操作。

同时,散布其核心项目存在技术瓶颈或监管风险的分析报告。这一举动不仅让对方造成了巨大的财务压力,更动摇了投资者信心,从根基上挑战达点菁华的商业帝国。

余庆则让娅时团队扩大对达点菁华全球供应链的监控。胜天的侦察力量开始重点关注那些为达点菁华提供精密零部件、特殊化学材料或能源支持的上下游企业,试图从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异常中,找到其与“净世兄弟会”极端活动直接关联的铁证。

接连的打击,尤其是音频泄露和金融狙击,彻底激怒了达点菁华的高层。他们意识到,温和的公关手段和混淆视听的伎俩已经无法阻止胜天的反击。

既然伪装被撕破,他们决定动用更直接、更危险的力量。为此,他们开始对胜天的核心设施进行物理打击。

一周后,胜天公司位于西部山区中的一处能源供应站——一座依靠地热和先进核电池运行的、为多个重要数据中心提供备份电力的设施——遭到了不明武装力量的突袭。

袭击者装备精良,战术娴熟,明显受过严格军事训练。他们目标明确,破坏了电站的核心供能系统后迅速撤离,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未留下任何直接指向达点菁华的证据。

但袭击中使用的武器和电子对抗技术,与之前攻击胜天总部的风格如出一辙。这次袭击导致胜天部分运算能力暂时下降,是一种赤裸裸的警告和实力展示。

此外,达点菁华发动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攻击浪潮。不再是单纯的窃密,而是带有明显的破坏性。他们试图侵入胜天的工业控制系统,篡改参数,引发生产事故。

他们还攻击城市基础设施中由胜天提供技术支持的模块(如交通信号、电网调度),制造混乱;甚至尝试对“天智”系统注入逻辑炸弹,企图从根本上瘫痪胜天的“大脑”。

网络空间的战斗进入白热化,胜天面临着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有迹象表明,达点菁华可能正在启动其最危险的预案。胜天的监测网络捕捉到,达点菁华位于公海区域的几座大型移动工业平台(名义上是用于海洋资源开采)出现了异常的能量波动和物资调动,其模式与之前琼山火山引爆前观测到的数据特征有相似之处。

同时,全球几个主要城市的暗网中,开始出现关于“新型高效传染源”的模糊交易询盘,令人不寒而栗地联想到“驴头狼”病毒。

余庆站在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警报和损失报告,脸色凝重。达点菁华的反击凶猛而致命,他们已经不再掩饰其拥有的军事化力量和颠覆性技术的储备。

这场商业谍战和舆论攻防,正在迅速滑向一场可能波及全球的、真正的超限战。

“他们狗急跳墙了。”常生低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

“不,”余庆摇了摇头,眼神却愈发锐利,“他们只是终于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这样也好,是时候让全世界都看清楚,我们面对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敌人了。”

他深知,最危险的阶段已经来临。他必须抢在达点菁华更疯狂的攻击生效之前,找到那个能将他们定罪的、无可辩驳的最终证据,或者,找到彻底瓦解他们威胁的方法。

这时他又想到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那么急于推动“鹿台行动”的启动呢,难道他们已经不准备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吗?还是那个行动只会摧毁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将会安然无恙?

这让余庆不得不去详细了解鹿台行动的具体细节。但这个是高度机密的,连常生他们只知道它的纲要,并不了解它所包含的内容和攻击的目标。

于是他紧急呼叫终极办公室的助理,要她把有关鹿台行动的所有资料传输给自己。但助理说:“主人,我没有权限,这个办不到。你必须亲自到办公室来才能查看到这些资料,而且……”

“而是什么?”余庆问。

“而且你一旦查看了这些资料,它会默认你已经处于紧急状态,鹿台行动将在两小时之后自动启动。”

“那我还是别看了。”

不过余庆脑子一转,反而笑了。既然谁也不知道鹿台行动的具体细节,还不是我说啥是啥吗?我得好好编一个出来,让达点菁华的人也心惊胆战,再也不敢试图利用它摧毁别人,觉得自己可以置身事外。

余庆立刻召集了常生和少数几个绝对核心且具备顶尖科技与战略洞察力的团队成员,在一个绝对安全的虚拟密室中开始了“创作”。

“我们要伪造的‘鹿台计划’,必须满足几个关键点,”余庆开门见山,“第一,它必须听起来像是一个‘终极保险’,一个在胜天面临灭绝时,我本人还有逃生的路径。

第二,它的破坏机理必须超越常规的物理或网络攻击,要有一种近乎‘规则层面’的毁灭性,让达点菁华意识到,即便他们躲在东部甚至地下掩体也无法幸免。

第三,要包含一些看似合理、足以误导他们防御方向的‘启动征兆’。”

常生若有所思:“也就是说,这个计划需要是一种……‘**式’的全球性打击?因为只有无差别攻击,才能让他们相信它是用来同归于尽的。”

“没错,”余庆点头,“这本来也是老爷子的一个疯狂的,毫无差别的毁灭计划。达点菁华的核心精英一定认为破坏性主要存在于我们西部地区,他们东部有幸存的可能性。

我们要让他们认识到,谁也不会有这样的侥幸,从而促使他们不敢冒险,转而寻求其他方式压制我们,而不是直接尝试触发这个‘末日开关’。”

团队成员们开始了头脑风暴。他们融合了前沿物理学猜想、环境科学、生物技术乃至社会工程学的危险应用,精心编织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鹿台计划”框架,但它又必须基于两百年前已出现的概念。

这个很好理解,因为这个计划是老爷子两百年前制订的,如果涉及了现在才有的技术假说,那就让人识破了。

“鹿台”并非直接攻击武器,而是一个“全球系统性崩溃触发器”。胜天在两百年前,就开始渗透并深度监控着全球的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电网、金融交易系统、物流网、通讯骨干网等),并暗中埋设了无数逻辑后门和脆弱性节点。

它包括量子金融崩溃,即利用对全球主要金融交易系统高频算法和区块链底层协议的深度理解,在关键时刻注入特定“崩溃序列”,引发链式反应。

这可在极短时间内使全球数字货币体系崩解,传统股市、债市蒸发,导致经济秩序瞬间退回实物交易时代。达点菁华的财富和金融影响力将化为乌有。

此外还有生态链定向毒素释放。当年胜天秘密合成了几种具有潜伏期、可通过水循环和大气环流进行全球扩散的基因导向毒素。

这些毒素并非立即致命,但会悄无声息地嵌入全球生态链,针对特定经过基因编辑或依赖特定高科技维持的“优化人群”产生累积性、不可逆的生理破坏(如定向破坏其依赖的端粒酶延长机制或神经增强接口),而对未经过“改造”的普通人群影响相对较小。

这解释了为何达点菁华无法独善其身——他们的“优越性”恰恰成了致命弱点。

还有地磁电网共振崩溃。通过精确计算和操控全球特定区域的电网负荷与地磁活动产生危险共振,诱发大规模、连锁性的电网崩溃,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地壳稳定,诱发难以预测的次级地质灾害。

能源是达点菁华一切事业的基石,此招直指命门。

再者信息熵增饱和攻击。向全球网络释放海量经过设计的、无法有效过滤的“信息熵”**数据,这些数据包含自相矛盾的逻辑、悖论和认知干扰信号。

它的目的旨在彻底瘫痪所有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系统,使高度依赖数据和智能运行的现代社会陷入彻底混乱。达点菁华的技术优势将反成累赘。

接下来胜天开始了技术性佯动,并释放“启动征兆”。

为了使谎言可信,余庆决定让胜天在一些“符合”鹿台计划逻辑的领域,开始进行半公开的、看似为“最坏情况”做准备的行动:

首先高调宣布加速建设更深层的地热电站和小型模块化核聚变实验堆,表现出寻求极端情况下能源自给的姿态。

然后在胜天控制的几个偏远基地,开始建立封闭式、内部循环的生态农业实验室和净水系统,仿佛在准备应对全球生态链污染。

此外强化胜天内部网络的物理隔离和新型非基于微芯片的计算机研发,看似在防范全球信息崩溃。

当然还有物资储备。悄悄增加战略资源(如稀有金属、医疗物资、耐储存食物)的储备,这可以被解读为应对任何长期混乱的准备。

这些“准备”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偶然”信息泄露渠道,一点点渗透到达点菁华的情报网络中。

它们看似谨慎,实则故意露出破绽,引导达点菁华的分析师去“发现”和“拼凑”出“鹿台计划”的轮廓。

当达点菁华的情报部门费尽心力,将胜天这些看似为生存而做的分散准备,与他们通过特殊渠道“截获”的“鹿台计划”碎片化信息联系起来时,一股寒意席卷了达点菁华的决策层。

这个计划恶毒而精巧。它不像一百多年前核武器那样有明确的爆炸边界,它的影响是全球性、系统性且难以防御的。

特别是那个“定向生态毒素”和“信息熵攻击”,直接针对了他们自诩的生物学优势和技术核心。

他们意识到,“鹿台”一旦启动,将没有赢家,世界将退回黑暗时代,他们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将土崩瓦解,甚至因为他们对技术的深度依赖而毁灭得更彻底。

胜天那些“备战”行动,在他们看来,正是“鹿台”启动前的必要步骤——胜天在为自己在末世中争取一丝渺茫的生存机会。这反而加深了“鹿台”计划的真实性。

于是,达点菁华的策略开始发生微妙转变。他们依然持续对胜天施压,但攻击的焦点部分转移到了试图定位和破坏他们认为可能与“鹿台”触发器相关的胜天核心设施。

这正中了余庆下怀,分散了他们的攻击力量。

他们还投入巨大资源研究对抗“定向生态毒素”和“信息熵攻击”的可能方法,并开始秘密建设更深层、更隔绝的避难所,这消耗了他们大量的科技资源和财力。

在高层决策中,激进派的声音受到压制,主张“逐步蚕食”而非“直接引爆”的稳健派占了上风,因为他们害怕逼得太紧,会促使余庆真的启动“鹿台”。

余庆的骗局成功了。他用一个虚构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暂时悬停了达点菁华最疯狂的毁灭冲动,为胜天争取了宝贵的喘息和反击时间。

然而,他也清楚,谎言终有被揭穿的风险。他必须在这场危险的平衡游戏中,加快寻找真正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办法。(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