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有盟友相助,可以减轻我北洲国的压力,父王何乐而不为?”
威逊王还不是老糊涂,很快就反应过来,拉齐法和碧莲的意见,才是真正的王道。
“既然如此,本王决定,立即发兵,攻打大唐。”
贝利听了,心中对拉齐法就更加恼恨了,更是认定拉齐法是有心想要夺他的太子之位了。
不过,既然威逊王已经下了决定,贝利也不敢再继续劝了。
毕竟他心里也明白,拉齐法和碧莲的提议,更加合理,对北洲国更为有利。
但贝利也必须要扭转自己的不利局面啊。
微微想了想,贝利拱手道。
“启禀父王,既然出兵之事已定,但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考虑妥当才行。”
威逊王点了点头:“本王也是此意,老大,你说说吧,你有何看法?”
“儿臣遵命。”
贝利再次拱了拱手。
“第一,便是这出兵的问题。”
“虽说我北洲国出兵之事已定,但何时出兵,出兵多少,从哪里出兵,等等,必须要斟酌再三。”
“儿臣以为,须得等天佛彻底卷入此战之后,我军再行出兵。”
威逊王问道:“唐军切断了我北洲国与天佛的联系,我等如何能知,李泰是否已经着手造反?”
“毕竟若是从陆路前往探查消息,我北洲国人的体貌特征过于明显,难以成事。”
贝利笑:“父王如何忘了余威一行?”
威逊王登时眼睛一亮,笑着击掌道:“妙,妙啊。”
“嗯,老大,你的这个提议不错。”
“既然李泰希望我北洲出兵,这刺探情报之事,自然就交给他吧。”
拉齐法和碧莲都用傻帽的眼光望着贝利,但却没有说什么。
你让李泰的人当细作,刺探情报,岂不是等于是将财物托付给小偷保管?
余威的人混到大唐之后,绝对不会真的去打探消息,而只会过一段时间就回复,说是已经造反了。
当然,这必须要建立在余威对李泰忠心不二的基础上。
“哈哈哈……”
显然,威逊王也认为,余威对李泰肯定会是忠心不二,极为赞同贝利的这个主张。
“老大,继续说。”
见威逊王同意自己的观点,贝利也是精神一振,挑衅地又看了碧莲一眼。
那意思好像在说,怎么样,宝贝,超级喜欢你的男人如此出色,你还犹豫什么,赶紧从了我吧。
碧莲似乎也读懂了威逊王的意思,冷笑一声,将目光转向一旁,根本不给他任何眼神的回复。
对于碧莲的白眼,贝利丝毫不在乎,他已经习惯了,被自己喜欢的女人瞪白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嘛。
贝利拱手道:“至于出兵多少,以及从哪里出兵,儿臣以为,应该出兵五十万,目标是西洲。”
威逊王问道:“老大,说说理由。”
“回父王,李恪交给大辽国和李泰即可。”
“他们面临的是生死存亡关头,势必会全力以赴,与李恪抗争到底。”
“如此一来,大唐在西洲的兵马必然会极少,我北洲国自然可以趁机拿下西洲。”
“西洲一旦落入我北洲国的手中,我北洲军自然会士气大振,而唐军自然会士气下落,等于是我北洲国暗助了大辽国一臂之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我北洲国可以再趁机袭击南洲。”
“儿臣认定,唐军在南洲的兵马也不会太多。”
“甚至于,我北洲国还可以从海路攻击大唐的江南之地。”
“总之,拿下西洲之地,对我北洲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威逊王很是赞同,点头道:“甚合本王之意。”
“老二,碧莲,你们的意思呢?”
拉齐法和碧莲一阵无语,暗想,父王你都同意了,再问我们两个,有意义么?
二人对视一眼,一起说道:“启禀父王,儿臣附议。”
贝利听了,不由得意洋洋,哈哈哈,老二,你终究还是斗不过我的。
威逊王又问道:“老大,你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贝利拱手道:“第二个问题,便是何人为主帅?”
威逊王似乎已经料到,并无惊讶,微微点头:“依你之意,何人可为主帅?”
贝利说道:“此乃我北洲国与大唐之首战,关系到日后决战之胜败,主帅非父王不可。”
“儿臣还建议,父王为主帅,二弟为副帅,儿臣留守末时克城监国,负责调度粮草和兵马钱粮等等。”
碧莲听了,顿时吓得魂飞天外。
威逊王和拉齐法若是外出领军作战,只留贝利和碧莲在末时克城?
碧莲几乎可以想象,贝利将会是如何肆无忌惮,直接就霸道地将她占为己有。
不知威逊王和拉齐法什么时候会结束战争,但至少在这之前,碧莲绝对会是生不如死。
碧莲急忙说道:“启禀父王,儿臣倒是以为,西洲既然兵力空虚,若是父王再亲自领军,岂非是让唐皇笑话?”
“故而,儿臣觉得,让大哥领军前往即可,父王应坐镇末时克城,左右调度。”
贝利也立即说道:“小妹此言差矣,此乃我北洲国首战,唯有父王亲自领军,才能激发北洲国上下军民之士气。”
“毕竟,唐皇李恪的灭族之策已经在北洲所有军民的心中埋下了巨大的阴影。”
“此战虽然不是什么大战,或许很容易取得胜利,但却能给北洲国带来一种必胜的信心。”
“而父王的威望,也会因此此战而达到巅峰,如此则北洲国上下一心,日后何须畏惧那大唐,畏惧那唐皇?”
威逊王听得心下一动,点了点头,开口道:“老大言之有……”
碧莲吓坏了,如果威逊王真的答应了,那么她的末日很快就会来到。
于是,碧莲急忙又说道:“父王,儿臣倒是不这么认为。”
果然,威逊王果然停下了后面的话,望向碧莲:“碧莲,你有何见解?”
碧莲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儿臣以为,既然此战并非什么大战,可以轻易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