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第三百一十章 清查田产

();

龙阳府城内,一队队身着明军戎装的士兵正在城头巡逻,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眼神中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自信。城墙上,火炮整齐排列,火药、炮弹堆积如山,随时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战斗。

巴哈纳和鳌拜仓皇收拢残部七八千人,与孔有德、尚可喜部汇合,一路北撤至龙阳府城外。他们甚至来不及收拾营帐,丢下大量辎重和粮草,狼狈逃窜。短短数日间,汉水以南已无一兵一卒。

玄军的溃退并未就此止步。他们甚至来不及观望形势,便一路北逃至河南归德府、开封府境内才停下脚步。一路上,百姓们目睹了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铁骑是如何仓皇而逃。

“太子殿下威武!”街头巷尾,百姓们欢呼雀跃。

扬州方向,柳远会更是不战而逃,放弃扬州州城及沛县、盛县,退往兖州府与多铎会合。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玄军将领,如今只能在惊惶中寻求庇护。

朱慈烺的威名开始在江南传扬。与大沽口之战不同,这一次连玄军都亲口承认了太子的战功。亲手斩杀豪格这样的清廷亲王,这份战绩足以让任何人闭嘴。

在龙阳府禁垣棱堡内的承天门前,一场重要的会面正在进行。黄得功和高杰站在台阶下,看着端坐在御座上的朱慈烺,两人的目光中既有敬畏,又带着一丝忐忑。

“末将黄得功,拜见大人!”黄得功躬身行礼,声音略显颤抖。

“末将高杰,参见大人!”高杰紧随其后,同样恭敬地行礼。

朱慈烺目光如炬,打量着这两位昔日的军阀。他们都是能征善战之将,若能收为己用,无疑是一大助力。

“平身,赐坐。”朱慈烺的声音不疾不徐。

侍卫们立即搬来两张绣墩。黄得功和高杰诚惶诚恐地坐下,姿态谦卑,生怕有任何不敬之处。

“说说吧,你们各自手下还有多少兵马?”朱慈烺开门见山地问道。

黄得功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珠,声音略显紧张:“回千岁爷,我军兵力足足三万,战力强悍,麾下战士中,能征善战的精锐约莫两万。”

“两万精壮,不错。”朱慈烺轻轻点头,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每人分地一百亩,正好二百万亩。剩下的一万人,本宫给你十万两银子遣散如何?”

这番话让黄得功心中一震。他没想到朱慈烺会如此直接地提出收编条件。犹豫片刻,他小心翼翼地道:“太子殿下,臣的兵将都习惯了自由散漫,恐怕……”

“土地、银子都给足了,还怕什么?”朱慈烺不等他说完就打断道,“本宫给你们在安州、云城、玉璧、霞县、淮宁、梅源一带分地。”

“千岁爷,这些地方太靠近玄军了。”黄得功面露难色,声音中带着几分担忧。

朱慈烺站起身,负手而立:“怕什么?本宫会在此驻留一段时间,亲自监督汉水防务。不久后会有十座棱堡建成,足以保你们安居乐业。”

听到这话,黄得功眼前一亮,紧绷的身体稍稍放松:“有大人坐镇,士气大振,臣就放心了。”

“很好。”朱慈烺满意地点头,“本宫任命你为河北总兵,宁洲之地依旧是你的封邑。”

转向高杰,朱慈烺的目光变得锐利:“高将军麾下有多少人马?”

“回千岁爷,我军兵力达两万五千,势不可挡,都是精锐。”高杰如实回答,随即又补充道,“这片区域人口密集,资源丰富,恐怕难以找到足够的无主之地……”

“无妨。”朱慈烺淡淡一笑,“本宫会派御史和军屯司的官员前去清查田产,二百万亩的官田、军田总能找出来。”

正说话间,大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军师李岩匆匆走入,手持一份军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千岁爷,多尔衮率军南下了!”

殿内一时寂静。朱慈烺眼中精光闪烁,嘴角微微上扬。这一次的收编,不仅要拿下黄得功、高杰的兵马,更要趁机在河北布下一张大网。多尔衮的到来,恰好给了他这个机会。

“传令下去,加快棱堡建设进度。”朱慈烺沉声道,“另外,让各部严加防范,不得轻举妄动。”

“遵命!”李岩躬身应道。

黄得功和高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他们没想到朱慈烺面对多尔衮南下的消息,竟如此镇定。这位年轻的太子,似乎早有准备。

“二位将军。”朱慈烺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思绪,“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分地了吧?本宫要在河北布下一道铁桶般的防线,让玄军再也无法南下。”

黄得功和高杰顿时醒悟,不由得对朱慈烺肃然起敬。这哪里是简单的收编,分明是一盘大棋!

“臣等愿为千岁爷效死!”两人同时跪地,声音洪亮。

然而谁都没有料到的是,多尔衮的到来,会让整个战局都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朱慈烺站在龙阳城头,远眺北方。晨光熹微,天际线上一抹鱼肚白正缓缓升起。城下的士兵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操练,刀枪剑戟的碰撞声此起彼伏。

“殿下,最新的情报。”贾鼐快步走上城头,递上一份密报。

朱慈烺展开密报,目光在纸上快速扫过。情报显示,多尔衮已经在盛城城设下了大将军行辕,并开始全面接管河南、山东战场的指挥权。

“这老狐狸倒是沉得住气。”朱慈烺将密报合上,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多尔衮不急着出兵,反而在盛城城内大张旗鼓地为豪格举办丧事。那座原本属于侯恂的豪华宅邸前,奉命大将军的将旗和天虎旗旗主的白底金龙旗迎风飘扬。

和尚道士的诵经声不绝于耳,香火缭绕间,悼念的哭声震天动地。整个盛城城都笼罩在一片哀戚之中。

“报!”一名斥候匆匆跑上城头,“多尔衮召集了天鹰旗的所有高级将领议事。”

朱慈烺微微颔首,这正是他所料到的。豪格的死对天鹰旗的军心打击不小,多尔衮必然要先稳定军心。

盛城城,行辕大堂内。

鳌拜站在堂中,详尽描述着清流溪一战的细节:“摄政王,那些马拉炮的威力实在惊人!一炷香的功夫就能打出十几发炮弹,而且精准度极高。我亲眼看见,一发炮弹就能把我们的骑兵阵型打出一个大窟窿!”

多尔衮坐在上首,手指轻轻叩击着案几,眼中闪过一丝凝重:“这应该不是寻常的天威炮。”

“确实如此。”鳌拜继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不仅是火炮,尼堪身上的铠甲已是刀枪不入。我们的刀剑难以破防,箭矢更是无法穿透。就连我亲自率领的精锐骑兵,也在那些甲胄面前吃了大亏。”

多铎坐在一旁,插话道:“还有那些土堡,用麻袋装土堆砌而成,竟然能挡住红夷大炮的轰击。我在山东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些明军似乎掌握了某种新的防御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