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会挑时候。”
孟章嗤笑一声,手指在“麦麸”二字上敲了敲。
“这老小子知道咱们潞州军缺药材,故意送这些来卖好,却连一斤精米都舍不得拿,还是那副小家子气的模样。”
他虽这么说,眼底却没什么怒意——麦麸虽不如精米好吃,却是喂战**好东西,冬日里战马吃了能长膘,朱元璋这是算准了潞州军战马损耗大,故意投其所好。
“还有些军械,都是些修补过的旧甲,约莫两千副,还有三万支铁箭簇,箭杆都是新削的杨木,就是箭头有些锈迹,得让铁匠铺重新打磨才能用。”
“朱渠帅的使者还说,若是总帅肯出兵乾州,后续还会再送五千石粮草过来。”
乔奢费又翻到下一页,语气里多了几分无奈。
“后续?等他真把武州城的围解了再说吧。”
孟章放下账册,端起一旁的热茶抿了一口,茶水是用潞州特产的云雾茶泡的,入口微苦,回甘却足。
“这老狐狸去年跟咱抢瑞州粮道的时候,连半袋小米都要争得头破血流,如今为了让咱去啃卫青那块硬骨头,倒像是把家底都搬出来了。”
孟章拿起最上面那份盖着大玄黄巾军朱红印玺的清单,声音里带着点戏谑。
“朱渠帅这是急了,武州那边横州军的黑旗都快**城楼了,他自己要率军绕道支援,生怕卫青从乾州抽兵夹击,可不就得求着总帅您出手牵制?”
“这些物资说是‘支援’,实则是‘买路钱’,买的是咱们潞州军在乾州边境动一动的架势。”
乔奢费躬身站在案旁,手里还捧着个沉甸甸的木匣,闻言笑道。
“那瑞州赵家呢?赵雍送了些什么?”
孟章话锋一转,目光落在账册上“瑞州赵氏”的条目上,他对赵雍那匹犟驴倒是有些兴趣,毕竟在如今的大乾当中,敢骂苏夜“小白脸”的,整个大乾天下间也没几个。
“赵家主此次出手倒是阔绰,送了精铁五千斤,都是瑞州铁矿刚炼出来的好料,能打数百副重甲,还有战马五百匹,都是北方草原过来的良种,日行六百里不费劲。”
“另外还有五百套胡服,配着弯刀和长弓,说是给前锋营的弟兄用的——使者说,这些都是赵家主飞骑营的制式装备,让咱们尝尝鲜。”
乔奢费的语气明显郑重了些。
“哦?倒是下了血本。”
“这老小子倒是会装孝顺,明着是求佛,暗地里却是怕大秦的兵打不过炎州的宫晓川,想让咱们去当挡箭牌。”
孟章挑了挑眉,把玩着玉扳指,眼底闪过一丝嘲讽。
“赵雍还派了个铁匠过来,说是能帮咱们打造胡服骑射用的马鞍和马镫,不过有个条件,若是咱们出兵乾州,他要派十个亲兵跟着,说是‘学习潞州军的战法’,实则怕是想盯着咱们的动向。”
乔奢费顿了顿,突然补充道。
“让他派,正好让他们看看咱们是怎么‘练兵’的。”
“精铁留下,战马给蓐收的前锋营,胡服让裁缝铺改改,给新兵穿——至于那个铁匠,让他去打造马掌,别让他靠近军械坊的核心区域。”
孟章冷笑一声,将玉扳指扔回木盒。
“还有大凌的刘邦三兄弟,他们送了些什么?”
孟章的目光移到账册最后一页,那里写着“大凌义军”四个字,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乔奢费临时补上去的。
“刘将军他们送的东西倒是实在,粮草五万石,都是从大凌皇仓里抢来的精米,还有布匹五千匹,都是上等的绸缎,说是给弟兄们做冬衣用的。”
“另外还有一千五百柄精铁马槊,都是刘裕将军亲手挑的,槊杆是枣木的,槊刃淬了火,锋利得很。”
乔奢费的脸色有些古怪。
“不过他们的使者说了,这些物资是‘借’给咱们的,等咱们打赢了乾州之战,要还两倍——还说若是总帅不肯出兵,他们就把这些物资运给夜王,让夜王去打乾州。”
他顿了顿,又道。
“呵,这三兄弟倒是会做生意。”
“借?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他们是怕苏夜腾出手来打大凌,想让咱们帮他们挡着,却又舍不得白送,才想出这么个‘借’的名头。”
“告诉他们的使者,物资某收了,至于还不还,得看他们后续的‘诚意’。”
孟章听得乐了,手指在账册上敲出轻快的节奏。
“总帅,太平卫刚送来的密报,用的是‘赤符’暗号,说是有要紧事。”
乔奢费躬身应下,又从怀里摸出个蜡丸,双手捧着递到孟章面前。
孟章的神色瞬间凝重起来,他接过蜡丸,用**小心地挑开,里面是一张叠得整齐的糙纸,纸上用炭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还画着几个奇怪的符号——这是他麾下那些嫡系太平卫最高级别的密报,只有他和乔奢费、李存孝能看懂。
他展开糙纸,目光快速扫过,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一旁的乔奢费屏住呼吸,他知道太平卫的密报向来涉及天下局势,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连锁反应。
“朱元璋这老小子,倒是会找人。”
孟章看完密报,将纸揉成一团,扔进暖炉里,火苗“腾”地窜起来,将纸团烧得干干净净。
“太平卫探到,朱元璋说服了他师兄张天璇,让青衣军西进大盛皇朝,帮西陵那个大秦王朝的嬴政分担压力——嬴政那厮就能抽出主力,全力攻打炎州的宫晓川了。”
他抬眼看向乔奢费,语气里带着几分玩味。
“张天璇?就是那个当年跟着张角起义,后来在大玄北部击败大玄名将杨素的青衣军渠帅?他肯帮大秦?”
乔奢费瞳孔微缩。
“有什么不肯的?张天璇跟瑾瑜也有仇,当年瑾瑜在潞州征战黄巾军时,杀了他的亲弟弟张天成。”
“朱元璋与大秦王朝许了他好处,说是青衣军进入大盛后,大秦王朝愿意把手中以及攻下的大盛三座城池让给他,他自然愿意出兵。”
孟章靠回太师椅,手指摩挲着扶手。
“而且大秦王朝的嬴政那边也答应了,若是能把张天璇的青衣军拉入大盛皇朝那个泥坑当中,让青衣军能拖住大盛的一部分兵力,他就能够抽出一大部分大秦虎狼之师的主力出来攻炎州——看来炎州宫晓川那边,要出事了。”
他顿了顿,又道。
“那炎州怎么办?宫晓川将军如今手中只有一些残军,乾州最近新派过去的那位端木将军手下也只有数千骑兵,怕是顶不住大秦精锐虎狼之师主力的进攻。”
“要不要……让存孝拖延一下?”
乔奢费有些担忧,他说的自然是如今的潞州黄巾军第一将,天下风云榜第一席的“恨天无环”李存孝——如今整个潞州,只有他、牛魔王和李存孝等寥寥无几的人知道孟章的真实身份。
“不用,嬴政的虎狼之师虽猛,但最近瑾瑜新派到炎州的那位端木燕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而且宫晓川也不是吃素的,去年他能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顶住大秦数月猛攻,今年也一样能。”
“再说,瑾瑜显然早就料到朱元璋会玩这一手,上个月就让卫青给炎州送了两万玄龙十二卫其中四卫的主力,只是如今还没对外声张罢了——嬴政想拿下炎州,没那么容易。”
孟章摇了摇头,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你让人给瑾瑜的罗网传信,就说‘鱼上钩了,让卫青在乾州边境再松些,给蓐收的前锋营多留些“建功”的机会’。”
“另外,让李存孝把青龙军团的精锐调到潞州腹地,就说要‘休整操练’,别让朱元璋和赵雍的探子看出破绽。”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操练的士兵,声音压得很低。
“属下明白,只是那些送来物资的使者,该怎么打发?他们还在等着总帅的答复。”
乔奢费躬身领命。
“简单,告诉他们,某已经下令让蓐收的前锋营备战,三日后就开拔去乾州边境”
“至于主力,就说还在等粮草和军械,让他们再等等。”
孟章转过身,脸上又恢复了温和的笑容。
“把朱元璋送来的腊肉分给前锋营的士兵,让他们当着使者的面吃,再把赵雍送的战马牵出来遛遛,让他们看看咱们的‘诚意’——至于刘邦的精米,留着给咱们自己人吃,可别浪费了。”
他顿了顿,又道。
“总帅这招‘虚虚实实’,怕是能把他们骗得团团转。”
乔奢费忍不住笑了。
“不骗他们,怎么收更多的好处?”
“朱元璋想要咱们挡卫青,赵雍想要咱们挡苏夜,刘邦想要咱们挡大凌的兵——他们个个都想让咱们当出头鸟,却忘了某孟章从来不吃亏。”
“这些物资,某收了,兵也‘出’了,可青龙军团这些精锐动不动,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孟章拿起案上的账册,轻轻拍了拍。
暖炉里的银丝炭噼啪作响,将孟章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
乔奢费看着眼前的总帅,忽然想起去年苏夜派人送来的蜡丸——里面只有一句话:“舅舅只需稳住潞州,剩下的,交给我。”
如今看来,孟章不仅稳住了潞州,还把天下的势力都当成了棋子,一步步为苏夜的霸业铺路。
“对了,还有件事。”
“赵雍派来的那个铁匠,你让人盯着点,若是他敢窥探军械坊的动静,就‘不小心’让他掉进炼铁炉里——咱们的秘密,可不能让外人知道。”
孟章忽然想起什么,转头对乔奢费道。
“属下明白,定不会让他坏了总帅的大事。”
乔奢费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总帅,李将军回来了!说是刚从青龙堡操练回来,想跟您汇报军情!”
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后是亲卫的禀报。
“让他进来。”
孟章眼前一亮。
片刻后,一个身着黑色重甲的魁梧汉子走进来,正是李存孝。
“总帅,青龙军团的弟兄们都练熟了新阵法,就等您下令出兵了!”
他刚从校场回来,甲胄上还沾着尘土,脸上却带着几分兴奋。
“不急,再等等。”
孟章笑着摆手。
“嬴政要攻炎州,朱元璋要入武州,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阵脚,收好处,不出力——等瑾瑜那边准备好了,咱们再动手。”
他将密报的内容简单说了一遍,又道。
“还是总帅想得周全!那就让那些送来物资的蠢货再等一等,晾一晾他们!”
李存孝恍然大悟,随即咧嘴一笑。
“赵雍送的,给你玩。”
“记住,接下来几日,你多带着弟兄们在营里操练,把动静搞大些,让那些使者看看咱们的‘战斗力’——至于真正的精锐,藏好了,别露馅。”
孟章笑了一下,拿起案上的玉扳指,扔给李存孝。
“放心!末将道该怎么做!保证让那些使者看得心服口服,回去后还得催着他们的主子多送些好处来!”
李存孝接过玉扳指,掂量了掂量,笑道。
窗外的暖阳渐渐西斜,将帅府的影子拉得很长。
孟章看着眼前的乔奢费和李存孝,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天下间的势力都以为他孟章是块硬骨头,想让他去啃苏夜这块硬茬,而他却从始至终都是苏夜手中最锋利的刀,只等着时机成熟,便会斩向那些自以为是的“盟友”!
与此同时,另一边炎州与乾州交界的青狼谷,晨雾还没散透,谷口的矮松上挂着冰晶,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
此时大秦王朝当中有数的大将蒙恬勒住胯下的“踏雪乌骓”,玄黑色的披风扫过地面的薄霜,他一身玄色鱼鳞甲,甲片用西域精铁打造,边缘鎏着暗金纹路,阳光透过树叶缝隙落在甲上,竟折射不出半点光亮——这是大秦特制的“哑光甲”,专门为突袭部队设计,能最大程度避免反光暴露行踪。
腰间悬着的秦式长剑,剑鞘上雕刻着展翅的金乌,那是黄金火骑兵的标志,剑柄缠绕着防滑的鲛鱼皮,握在手里冰凉而踏实。
“庞将军倒是准时。”
他侧头看向身侧的汉子,语气里带着几分赞赏。
被点名的庞煖微微颔首,他比蒙恬矮了半头,却更显精悍,作为赵雍麾下少有的统兵之帅,庞煖身上穿的是瑞州特产的“胡式皮甲”,用三整张北方黑貂皮鞣制而成,内衬着柔软的鹿毛,既轻便又保暖,窄袖短衫的设计让手臂活动自如,完全没有中原铠甲的束缚感。
头上的皮盔插着一根白翎,那是飞骑营“百夫长”以上将领的标识,背后斜挎着一张复合反曲弓,弓臂用桑木、牛角和牛筋层层粘合而成,拉力足有五石,寻常士兵根本拉不开,而飞骑营的骑士们却能在马背上轻松连射。
他身后的七千骑兵排成三列横队,人人穿着窄袖胡服,皮靴裹腿上绑着锋利的短匕,马鞍旁挂着角弓和三十支狼牙箭,箭羽清一色是黑雕翎,在晨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