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这个联盟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下去,每个人要是否能够遵守联盟的约定就不得而知了。
在以往的战斗任务中,遵守约定的时有发生,直接撕毁约定的也不在少数。
另一边。
机密大厦最高层,总监控室内。
诺亚和艾娃两个人正在不断地敲动着键盘。
他们在看到了那道痕迹之后,很快意识到这次的对手装备精良,他们原本的程序并非不能应对,但是既然知道对方的手段之后自然就需要进行一定的补丁。
“原本的猎犬一型是在已经确认目标之后,观察对方的动作作为判断依据,分析对方的威胁性和危险性,所以在面对伪装身份潜入的人时,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在面对直接潜入的敌人,我们的侦察手段和寻常的安保系统没有任何两样,这也不是我们生产的方向,但是我们也并非没有优势。”
“我们将已有的动作数据建立成模型,这就是大部分安保系统没有办法也无权做到的事情,这样一来,原本很多间接数据也可以直接被我们利用,当做侦查判断的一环。”
诺亚和艾娃一边编写程序,一边对同伴解释着。
听到了诺亚的解释,马丁有些疑问:
“这样做能来得及吗?”
根据马丁的了解,大部分的程序开发都需要以周或者月作为单位,即使是有着AI的辅助,可以节省大部分的定义和设定的时间,这也是一项大工程。
他们的医疗检测分析仪就是如此,出现了什么问题,过来修复的人都要调试几天。
诺亚笑着说道:“没有你想的这么复杂。”
“如果想要设定一个通用级,将我们的模型整体进行优化,那确实是需要深思熟虑。”
“但现在我们要做的,只是针对个例进行特殊处理。利用好对方的这些数据,在我们目前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这几个特例建立特殊的档案,让我们的系统能够更快发现对方的踪迹,节约处理时间,增加定位的准确性。”
“虽然不具备通用性,但是需要修改代码量要少很多,完成速度快,迭代也足够快,这些数据还可以用来试探我们的想法,说不定在后面进行模型整体升级的时候可以做参考。”
其他人听了似懂非懂。
他们只是有些奇怪,艾娃作为信息分析师,这个职业接触到编程和代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
但是诺亚什么时候也这么了解编程?
在组装器械的时候调试一下硬件,就能有这种程度?
剩下几个人心里嘀咕一声,随后这次就完成手上的事情了。
虽然发现对手,检测猎犬一型的工作效率是测体的核心部分,但是不让这些学长学姐们拿到图纸,尽可能做好防护,才是这次考核的主要任务。
他们每个人有各自要负责的部分。
手上的任务可不轻松啊。
诺亚和艾娃两个人心意相通,通过他们的天赋能力已经收集到了足够的编程知识,这种框架结构,算法思路都了然于胸,再加上有着这是网络提供的算力加成,他们唯一欠缺的就是实践部分。
他们在调试程序完成设计的过程中,正在飞快的消化着知识,并且让他们应用在程序中。
合适的就留下,不合适就迭代掉。
无论应用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整套系统后续他们自己维护,所以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雷点或者弊端,真要是出现什么问题,直接调整优化的就好。
诺亚和艾娃正在不断的优化程序,同时根据程序优化后的反馈结果,进一步调整思路。
他们不仅需要对猎犬一行进行了模块的升级,连带着也要对吉米大厦的监控系统也进行了调整。
两个人强化了机密大厦中监控设施对于环境参数的获取收集。
这些本来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是为了监控设备运行情况的安全参数,在猎犬一型的算法下,有了运用空间。
猎犬一行收入了足够多的行为参数变化,对于环境参数的影响,例如空气流动速度,重量,声音这些都进行了收录。
在针对性的处理环境的变量之后,精校了警戒预警的阈值,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机密大厦中环境参数异常的部分。
只是这些环境因素数据量极大,处理起来缓慢,而且异常数据负债的范围很广,几乎很难精确定位到具体位置,它是一个笼统的区域。
不过尽管如此,也知道了在第四层潜入人员数量。
除了之前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发现的人员踪迹,还有另外两个人,这就是在第4层的全部人选吗,不一定。
算上之前在考场上标注的三个对象,一共是六个人。
根据(0/8)推断,应该是还缺两个。
想要通过伪装进来,就必然会经过猎犬一型的检测。
那么这样就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剩下的这两个人有极高的伪装技巧,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避过了第一轮的风险筛查,没有直接被标记出来,是混入到了中低档的危险人员名单中。
第二就是对方也是潜入进来的,但是对方的潜伏技巧足够好,听说有不少身法的秘籍可以在行动间无声无息,踏雪无痕,风声、重量和声音都可以收敛,这样自己环境监测的确对这样的人是没有用的。
“果然不能小看学长学姐。目前的数据过于模糊,还需要进一步精确才行。”
有机会吗?当然是有机会的。
诺亚和艾娃两个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在阅览室周围守株待兔。
自己的诱饵,他们无论如何都会来这里,到时候正好可以进一步调整算法,建立模型,强化特例的主要特征,就可以进一步缩小范围。
其中如何能够更好地收集他们的行动数据,让他们有更多更丰富的行动表达,就需要其他队员的手段来帮助了。
最好的情况就是他们正面打一场,学长学姐们直接和仿真机器人战斗,机器**拳到肉的对决,到时候就可以拿到详尽的战斗数据,根据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战斗选择,直接设立他们的人物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当然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对方以自己根本没有想到的方式窃取到了图纸。
这样他们收集的数据就不会太多。
不过这样也能够帮助他们查漏补缺,也不亏。
这样发生了这种情况,诺亚几人也能接受。
毕竟是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他们的能力不需要怀疑,因为能力薄弱的都已经被降级处理了。
课题小组的每一个人,都在参照着监控,查看自己手上的布置,绞尽脑汁的分析是不是还有漏洞?
因为他们都知道,和学长的第1次正面交锋就要来了。
他们安置的战斗机器人已经做好了准备,正好可以看看这些学长学姐们的战斗能力。
是正面突破,拿走图纸,还是有什么其他手段?
很快就要见分晓了。
只是没想到,还没有等来监控室被入侵的消息,就先一步得到了考场人员逃离的警告。
猎犬一型发出了预警:
【程序员贝克特和工程师鲁文逃离监控范围,请注意。】
与此同时,在监控界面的右下角切出来了一个小的监控界面。
在监控界面中是三个考核人员的正面视角。
小组人员的目光都聚集在这上面,不约而同的将视角内的小界面拉大。
正是已经被标记的保罗,贝克特和鲁文三个人。
只是此刻,只有保罗所在的界面仍旧有情绪变化和动作标注。
从上面展示的数据来看,相对于最开始保罗的情绪好像更加稳定了,危险性和危险性也大大降低。
如果持续下去,保罗大概率会从【重点检查对象】下调到【中等检查对象】,中等检查对象大概有100多个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其他公司,或者是秘密组织的间谍——当然这也只是仿生机器人扮演的角色。
而另外两个人,在猎犬一型的分析中,情绪波动和动作都已经出现高度重复,无论是行为分析还是心理分析,都已经认定为出现异常,在综合判断下认为是高仿真度的虚拟影像。
这也是为什么猎犬一型会报警的原因。
但是在寻常的监测探头下,并没有发现什么破绽。
诺亚看着监控记录,发现投影的行为也并非完全的重复,而是会在自己的特定动作之下随机生成。
也正是因此,寻常的监控程序并不会对其进行标记鉴别。
当然这种事情迟早是会发现的,因为对方的答题进度并没有变化,最后也会触发考试系统的预警。
但也多推了猎犬一行,才能像现在这样。,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也正是因为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所以周围区域的辅助监督探头在发布了预警之后,立刻向着周围环境进行定位,刚刚编辑好的环境因素收集系统就用上了。
可以看到两个人通过维修和通风管道潜伏前往员工休息区域,或许是想要故伎重施,直接伪装成工作人员。
他们的动作很快。
因为他们也知道用投影迷惑监控器的行为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他们最多只有10分钟。
吞岩问道:“要派人去追他们吗?如果要去的话,我也可以加入进去,我正好想要试试和高年级学长们的差距。”
吞岩心里升起了战意。
诺亚和艾娃他们赋予了吞岩天赋,可以共享他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他的想法,但是却不能完全控制一个人,吞岩有自己的喜好,他喜欢战斗,这些他从不掩饰。
“不行。”
几乎同时,马丁、德莱亚克、维吉尔甚至是千瞳,都表示了反对。
诺亚也摇了摇头:“不用,让他们去,我们没有多余的人手分派出去,而且,我也不建议你直接和对方作战,你是课题小组的成员,你脑海中的信息非常重要。”
“我不得不考虑,如果你被对方俘虏的话,我们的计划要做出多大的改变。”
从功利角度来讲,作为课题小组的成员就要待在最安全的地方,他们是管理者,是技术人员,是研发者,并不需要用整个计划去冒险。
吞岩立刻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挠了挠头说道:“我不是说自己过去,而是控制仿生机器人。”
高级别的仿生机器人可以通过虚拟仓进行百分之百无延迟控制,这点不是秘密。
主AI招募了大量的战斗职业,本身也就是为了这一点,没有什么是比他们直接操纵机器人更能收集战斗数据的了,而且很多时候ai的判断虽然高效,但并不一定有人类的判断有用。
高效和有用是两回事,尤其是同样在面对人类群体时。
高级别的仿生机器人在机密大厦中并没有储存,如果想要,就只能通过资源兑换。
无论是招聘科研人员,设置仿生机器人或者战斗机器人,采购物资,动用机密大厦内的战斗器械,这些都需要资源。
在这次检测环节中,资源的分配也是一次检测。
投放多少的资源用于保护图纸,又投放多少资源在研发方面,万一在图纸被窃取之后还能有迭代图纸尝试翻盘的能力。
吞岩最大的作用,就是进行战斗模式时身体数据的收集,但是在这次校验中,他们更加需要注重个体数据的收集。
也就是这次作为对手的学长学姐们。
吞岩本身也参与了动作数据的收集,所以很清楚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部分有哪些,正常的战斗机器人和仿真机器人可能不能够更好地收集数据,但是吞咽完全可以有意的引导。
这样他们可以收集到更多有效的数据。
而且吞噬自身的能力也很强,有着知识网络的辅助,他的计算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观察能力和神经反应都可以充分发挥。
其他人也是同样想到了这一层,认真思考起可行性。
诺亚想了想:“好,可以兑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