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进入陶瓷厂 第635章 来自于大领导的夸奖

李峰

话音落地,掷地有声。

朱红杰看着李峰那双沉静如水的眸子,心里最后的一丝担忧也彻底放了下来。随后

他重重地拍了拍李峰的肩膀,脸上是全然的信任:“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需要什么,整个厂子都给你开绿灯!”

交待完这件事,朱红杰便转身去召集厂里的中层干部开短会,传达部里领导视察的通知。

整个五星陶瓷厂和分厂,就如同一台被按下了启动键的精密机器,瞬间高效地运转起来。

“吴厂长,你负责全厂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生产检查,务必做到窗明几净,地面上不能有一滴油污,安全通道必须畅通无阻!”

“向副厂长,你带人去把咱们的成品仓库整理一下,把分厂最具代表性的几款新瓷器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还有宣传科,赶紧把欢迎横幅挂起来,标语要醒目,但不能太花哨,要体现出我们工业战线的朴素和力量!”

朱红杰的指令一条条下达,吴青等一众厂领导立刻分头行动,整个办公楼里都回荡着急促而有序的脚步声。

李峰也没有闲着,他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也就是技术科和工程部合一的大办公室。

“周苗苗,王萍!”

“到!”

随着清脆的应答声,两个穿着同样蓝色工作服,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姑娘快步跑了过来。

正是李峰亲自从金陵大学招来的两个高材生,周苗苗和王萍。

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她们早已褪去了初出校园的青涩,眼神里满是干练和对李峰全然的信服。

“你们马上组织技术科和设备科的所有同志,对二期工程的全部生产线进行最后一次运行检查。”李峰的语气不急不缓,但内容却不容置疑,“重点检查中央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各个传感器的参数反馈是否精准、机械臂的执行动作有无偏差”。

“我要确保下午领导视察时,整条生产线处于最完美的工作状态。”

“是!李厂!”周苗苗和王萍立刻挺直了腰板,大声应道,随即转身就去传达命令。

看着她们风风火火的背影,李峰的目光又落在了那片由他亲手打造的自动化生产线上。

阳光下,银灰色的机械臂静静矗立,充满了冰冷的工业美感和澎湃的力量感。

这,就是他要向姜部长展示的成果,也是这个时代,中国工业最需要的未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厂区里忙碌的身影穿梭不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

下午两点五十分,秋日的阳光已经不那么灼热,带着一丝暖洋洋的惬意。

五星陶瓷厂分厂的机关办公楼前,朱红杰、吴青等所有在厂的领导班子成员,已经提前站成了一排,静静等候。

而站在队伍最前方的,不是厂长朱红杰,也不是分厂厂长吴青,而是年纪最轻的李峰。

这个站位,是朱红杰亲自安排的。

在开短会的时候,他就明确表示:“这次姜部长下来,点名要看的就是二期工程,核心就是李峰同志。所以,下午的迎接,李峰同志站前面,我们这些老家伙,给他压阵!”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竟无一人提出异议。

无论是对李峰心存感激的,还是曾经对他有些许嫉妒的,此刻心里都明镜似的。

这座工厂能有今天的脱胎换骨,能引来部长的亲自视察,靠的是谁?是李峰。

这份天大的功劳,这份荣耀,他李峰站得稳,也站得直。

所以,此刻的李峰,身姿挺拔地站在队伍的最前端,神色平静,目光沉稳地注视着通往厂区的大路。他身后的一众厂领导,也都神情肃穆,没有人觉得这个安排有任何不妥。

实力,就是最硬的通行证。

下午三点整,一辆黑色轿车准时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里,车头挂着的特殊牌照,彰显着它不凡的身份——部里的一号车。

车子在办公楼前缓缓停稳。

朱红杰的心跳不由得快了半拍,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前的李峰,却见他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车门打开,一位精神矍铄、头发花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者,在一位四十岁左右、面容坚毅的中年人搀扶下,走下了车。

正是轻工业部部长姜部长,以及规划司副司长郑国维。

姜部长下车后,目光一扫,便在人群的最前方,精准地锁定了那个年轻而沉稳的身影。

朱红杰见状,心中一定,不动声色地用手肘在后面轻轻碰了碰李峰的后腰,压低声音提醒道:“李峰,快。”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将舞台中央完全交给他的信号。

李峰心领神会,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立刻迈开沉稳的步伐,快步迎了上去。

他身后的朱红杰、吴青等人,也立刻跟上,但都默契地落后了李峰半个身位,众星捧月般地将他衬托在了最核心的位置。

“姜部长好,郑司长好。”李峰走到跟前,微微躬身,语气不卑不亢,充满了对长辈和领导的尊敬,却没有半分下属面对上级时的谄媚与紧张。

“哈哈哈,好,好啊!”

姜部长看到李峰,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无比真切和温和,那是一种长辈看到得意晚辈时,发自内心的欣赏与喜悦。

他没有先和厂长朱红杰握手,而是直接越过了所有人,主动向着李峰伸出了自己宽厚而有力的手。

这个动作,让跟在后面的朱红杰等人心中猛地一震,随即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

部长主动伸手!这对于一个干部来说,是何等的荣耀和肯定!

李峰见状,目光微动,也迅速伸出双手,恭敬而有力地握住了姜部长的手。

“小李同志,我们又见面了。”姜部长握着他的手,轻轻上下晃了晃,眼神里满是赞许,“你搞出来的这个二期工程,动静不小啊!我在京城,都听到了你们这里机器的轰鸣声了!”

这是一句带着善意和鼓励的玩笑话,瞬间就让现场略显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李峰微笑着回应道:“让部长挂念了。我们只是在您和部里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尝试。”

“诶,不是尝试,是创举!”姜部长松开手,转头看向身边的郑国维,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小郑啊,你看看,你看看这个年轻人!沉稳、能干,还不骄不躁。记得当初的时候,你让他来挑大梁,我当时觉得啊似乎有点不稳重,现在看来,你这是给我,给咱们轻工业部,提拔出了一员将才!”

这番当众的夸奖,分量极重。

郑国维的脸上也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笑容,但他并没有居功,而是非常巧妙地将功劳再次推回到了李峰身上。

他看着李峰,眼中同样是掩饰不住的欣赏:“部长,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我只是有幸,做那个把金子从沙子里刨出来的人罢了。归根结底,还是李峰同志自己能力出众,肯钻研,有担当,才能做出这样一番事业来。”

一旁的朱红杰听着部里两位大佬你一言我一语地盛赞李峰,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这夸的虽然是李峰,但荣耀的可是他们整个五星陶瓷厂!他这个厂长,脸上也有光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