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393章 离谱但真实(4k)

嘿,这小子,和潲水杠上了是吧。

还别说,在这个粪、尿都要票的年代,潲水油也是种物资。

两位老同志有点哭笑不得,不过想想他的想法还真有点意思,毕竟这东西应该是最便宜的,甚至还能不花钱。

“要是煤也能变成油就好了,我们的煤可多了,虽然还暂时挖不了那么多。”领导感叹道。

煤,的确是我们最为丰富的能源之一,相比石油、天然气,算是我们的优势能源。

如果能把煤变油的技术搞出来,那可谓是高枕无忧!

高振东脸上抽了抽,嘿嘿笑了笑。

“怎么?说!”领导转头看着他,眼里全是精光。

“嘿嘿,其实也不是不行,我研究过,比这个要困难很多,但是不是没有办法。”

油变油和煤变油,难度是两个级别,而且现在挖的煤也还不怎么够用。可以这么说,油变油的技术,在网上是车载斗量,但是煤变油的,就要少很多。

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油变油可以作坊式生产,技术、设备、原料、能源要求都很低,只要油够多,油变油的技术投入并不算很高,但是煤变油就是另外一回事,那得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才行。

但是办法肯定是有的,说得难听点,高振东从网上就算找不到具体的技术,但是找条技术路线总是没问题的,把技术路线交给同志们去深入,花个十年二十年的,也总能搞出来。

在这一点上,高振东无比的相信同志们,同志们主要是受限于理论薄弱,想要找到一条靠谱的路线很难,但是只要有了技术路线,最困难的事情,也就解决了一多半。

为什么形容绝望的时候,会用一个词叫“走投无路”,就是因为找不到路才是最大的绝望。

剩下的事情,交给同志们就好,再说自己也不是完全不能提供帮助。

“此话当真?!”领导的脸色,再次变得无比激动。

他捂了捂胸口,不行,和这小子说话,心脏必须得好才行。冷不丁就给你一个大惊喜,甚至惊吓。

和油变油相比,煤变油对我们国家来说具有更加重大的战略意义,毕竟真正大规模的生物柴油需要和庄稼争地,而煤变油不需要。

“真的。我研究过,虽然因为技术难度和现实利用问题,我先选择的油变油,但是煤变油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不过难度高,成本也比石化炼油要高很多。”高振东说得非常肯定。

领导点点头,他理解高振东为什么没有先选煤变油。

就算是外行来看,也会觉得油变油比煤变油要简单、可行,都是油嘛,一家人,好说好说,在当前环境下,选择见效更快、能更早投入使用的技术先行研究,也是理智和合理的选择。

而且现在的煤同样紧俏,如果不考虑极端情况,而是在正常的发展进程中,那么煤变油搞出来也暂时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原料短缺状态,这个战略意义更加重大的技术,从当前的战术环境来说反倒是没有油变油来得实在。

而且高振东预估这个技术的成本会比较高,那就更能理解他为什么先选油变油了。

但是理解归理解,说一千道一万,这个技术的战略意义就是重大,所以当听见高振东肯定的回答,他难得的对高振东的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要求。

“振动同志,我知道很难,但是再难,哪怕做十年、一百年,你也要带着同志们,把这个技术做出来!”

他说得非常认真,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用水安全,这些是一个国家本质上的安全,和军事安全相比,重要性不遑多让。

他相信高振东从来不放空炮,他也几乎从来没有对高振东的具体工作做过任何明确的要求,但是这一次,他破例了。

这种技术,从我国的资源禀赋来说,可谓是百年基业,哪怕花上十年百年,也要搞出来的,特别是当听见一位素来很靠谱的同志,下了结论说该技术可行的时候。

就算再难,就算一代搞不成,也总要搞下去。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政策延续性,来支撑一个初看起来仿佛是不怎么赚钱的技术。毕竟煤变油和直接用石油裂解裂化,难度和成本有着明显的区别。

不过对于一个成熟的大国来说,很多事情不能完全看赚钱不赚钱,也不能只盯着短期利益。

对同志的信任加上对这个技术的期盼,让他毫不犹豫的对高振东做出了要求。

高振东点了点头:“您放心,我会继续研究下去的。先做油变油是基于短期的考量,而煤变油是长期的、战略的考虑。”

他没有打包票说什么时候搞出来,这东西恐怕真不是他一个人能在短期之内搞得出来的。

不过他倒是不紧张,他有自己的考虑,一步一步来嘛。

高振东拍的胸脯,防工委的同志们还是很相信的,他没拍胸脯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成果不还是一样在往外发,而且都是非常重大的那种。

有首长说得好,这位同志,三过硬!

“你需要什么条件?尽管提。我从防工委这边全力满足你。”领导很是放心的开了个大口子,给高振东开口子,开得再大也放心。

高振东摇摇头:“现在主要是理论上的东西,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脑子都行,暂时不需要。等到需要的时候,我不会客气的。”

这东西投资极为巨大,就算是不走到最后一步,一些前置技术也同样投资巨大,而且同样有大用。高振东想自己尽量先找一找,综合综合,然后再组织人手。

尽量做到实现一项技术,就有一项技术的成果产出,良性的、正向的把研究循环起来。甚至第一项前置技术,他都想好了。

防工委领导和总工闻言,高兴之余,又觉得心气有点不顺,这小子哪儿都挺好,就是说话太气人,偏偏他自己还毫无所觉。

什么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脑子……其他同志这么多脑子加一块儿,别说煤变油了,油变油也没影子啊。

算了算了,这没办法,他有这个底气,要是太谦虚,反倒失了锐气。对于带兵打仗出身的领导来说,要的就是这个劲头!啥都别说,谁要是能像他那样出成果,随你怎么说都行。

知道高振东对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安排和做事方式,领导能直接作出要求的,也就是在煤变油这个研究方向上做要求,至于具体的工作,他压根就不可能去要求高振东。

这小子自己有自己的一套,插不进去手,插手进去反倒是坏菜了。

“行,反正你的事情你安排,我只下任务。我也知道你的工作又多又忙,你也不用把精力全都放在这上面,放一点就行了。”领导笑道,而且这话说得,他自己都觉得离大谱。

这么重要的事情,就放一点精力在上面就行了,这话听起来都觉得是在扯淡。

不过事实证明,在高振东这里,这句话很真实。毕竟他真能干事,而且其他事情也非常重要,不可能都放在这一件上面。放一点上去,估计也就够用了。

离谱,但真实。

站在窗边,看着高振东的车子远去,领导不由得诗兴大发。

“你有潲水油,我有潲水油。都变我的油,做成好柴油。”

——

高振东在打别人**的主意,他没想到的是,我们的**,外面的人同样在打主意。

港岛外海,两条中型货船靠在一起,一条船上的人正在不停的往另外一条船上搬东西。

看得出来,这些东西很重,一个个的木箱子被包扎得严严实实,人搬着踏上两条船之间的跳板,厚实的跳板都会往下沉一段。

“全是DJS-59?”一个人看着这些大块头,皱了皱眉头。

“那当然了,你还别不满意,你瞧瞧现在哪儿有现成的计算机给你啊,这都是大单位的机器,你嫌重我还嫌重呢。”另外一个人开玩笑道。

“我知道我知道,现在局势复杂,能有计算机给我们就不错了,哈哈哈。”

“嗯,不过你们放心,你们的肯定是要保证的,只是现在国内到处都需要计算机,赚不赚钱都是小事了。这些DJS-59其实运转正常,都是万次以上的机器,要不是太耗电,国内觉着不值,压根就不会淘汰下来。放心吧,好货还是给你们准备了一点的,在后面,不多,08机,比DJS-59还要快一些,但是小巧玲珑,耗电和维护都很方便,除了高卢人,其他地方很容易出手。”一人笑道。

高卢有自己的公开正式渠道搞到比08机还高级的货,算是特例。

“嗯,其实赚钱也都是小事,主要是能用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能换来一些特殊的便利。”

“是的,知道你们的情况,所以专门配了一些08机。对了,把这个交给你们老板。”

“好的。”接收机器的人二话没说接过来,看都不看揣进怀里。

看多了是要惹麻烦的,而且还看不懂。

“说起来国内也是好起来了,这些在国内都当**处理的东西,拿出去居然是紧俏货。”接收机器的人笑道,这件事情是让他非常骄傲的一件事。

作为从落后积弱年代走过来的国人,不论人在哪里,大部分还是会因为我们的发展而高兴,因为我们的领先而自豪的。

“嗯,这话有理。还别说,想买这**,一般的人还真搭不上手呢。”

两人笑了起来,笑声随即被淹没在海浪声中。

娄守行坐在自己办公室里,拿着一份文件,上面全是数字和ABCDEF六个字母,他仔细的将文件一个字一个字的输入到卫星通信终端里。

这是通信终端的一个基本功能——解密,这个功能不需要连上卫星也能用。

终端小小的屏幕上,出现了一行一行的字,屏幕一屏能承载的字不算多,他看得有些吃力,主要是要联系前后文。

虽然整个文件字都不多,但是还是费了点功夫。

不过娄守行已经非常满足,有了这个,随时能和“家里”联系。

“收厨余**分离废油?哈哈哈,这是什么操作。”娄守行一看就笑了起来,家里的要求还真是越来越稀奇了。

估计是这事儿实在是不太好意思用自家正经企业去干,最终这笔生意被交给了类似振兴电科这类企业去执行,该赚钱就赚点,更何况真的是国内自己搞,人力和落地成本不见得就便宜了,而且还不见得能搭上多少线。

反倒是振兴电科这类公司在这件事情上以纯商业手段去做,以他们的情况可能更加如鱼得水,多赢!

娄守行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过他也没有问的意思,国内需要就去搞呗,这事情除了看起来埋汰点儿,但是还真是个能做的生意。

他打了几个电话,觉得这事儿还真能做。

别说远的,就港岛,一天就要产生1000吨以上的厨余**,这里面废油恐怕也有上百吨,特别是餐馆众多,直接收废油,省事又方便。

多的不说,一年搞个上万吨废油,估计是有希望的。

至于更远的地方,估计也是有点意思的。

别看振兴电科家大业大,但是养人嘛,总是不嫌钱多的,而且这事儿还有很多说道在里面,算是一举多得。

和这些东西一起来到的,还有一批芯片。

这批芯片是娄守行等了很久的东西——用于游戏机的CPU和RAM,有了这两样,就算是没有游戏ROM,他也能先组装游戏机样机了,ROM先加载在软盘里也是能用的。

毕竟他觉得最有意思的那个打枪的游戏,也就256KByte的容量,对于一张双面盘来说不成问题,振东已经做好加载速度和游戏进度之间的匹配,软盘的速度也不是问题。

相比昂贵的ROM卡带,软盘能降低生产成本,更能提高生产厂商的利润空间。

再说了,国内的半导体产能,暂时还没法为振兴电科腾出足够的ROM产能来,先用软盘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