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掸邦本土防卫军第一波T54坦克碾过舟桥部队架设的浮桥时,空中的F5战斗机编队正在返航途中。
河岸上的掸邦士兵们抬头望着天空,八架图16轰炸机——这些轰炸机是当年苏联提供给的印尼的轰炸机,在印尼被肢解之后,这些飞机连同其它的米格机,被通过特殊渠道“卖”给了掸邦。
掸邦的T54/55坦克的来源,大抵上也都是来自埃及、伊拉克以及印尼,当年SEA军方缴获了大量的T54坦克。这些坦克,都被提供给了掸邦,为了装甲部队的后勤供应和装备的标准化。南洋防务装备公司首先对这些坦克进行了两批次的改装。第一批次首先装了火炮稳定器、南制的步兵电话,北约口径机枪,还有电台和必不可少的空调。
三年前开始,掸邦装甲战斗车辆发展中心在南洋防备装备公司地面系统部的帮助下,第二批次的改装重点就是把一款105毫米线膛炮替代了苏联制造的100毫米火炮。
由此也让掸邦拥有东约组织成员中,最庞大的苏式坦克部队——数量大概有700辆左右。
不仅有苏式坦克,还有苏式的飞机。
当图16的轰炸机群排成严密的队形从云层间隙穿过,阳光在铝制蒙皮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看啊!是‘大**俄国妞’!”
一名军官兴奋地指着天空,用越战时期士兵们给图16轰炸机起的绰号称呼这些轰炸机——毕竟它的载弹量多达九吨,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携带9000公斤重的重型炸弹。这些轰炸机曾拾9000公斤级重型炸弹,攻击游击队的营地。这些炸弹在距地面8米的高度引爆,给游击队造成了严重伤亡,。
“当年在克钦,就是这些家伙一天投下几百吨炸弹,把游击队炸得魂飞魄散!”
年轻的掸邦士兵们敬畏地望着渐渐远去的机群。
即使对这些不熟悉航空器的人来说,图16特有的低沉轰鸣也如同天神的战鼓,让人胸腔发震。这种声音本身就是一种武器——一种能穿透混凝土掩体、直达敌人心底的恐惧。
空中的直升机群从低空呼啸而过,将士兵们的注意力拉回地面战场。但图16留下的心理震撼久久不散,就像它们发动机排出的尾迹,在蔚蓝的天空中划出八道平行的白线,延伸向看不见的远方。
而与同时,在新安,军事动员机构,正在模拟动员,军队正在“征召”,接到指令的后备役正在往营地集结,而城市的上空则回响着防空警报。
空中,数架米格21战斗机呼啸而过——这些飞机正在发挥最后的余热,寿命将至,掸邦防卫军的空军,现在是以美援的F5E为主。
总统府地下室内,李云辉盯着地图问道:
“演习进展到什么环节了?”
军人出身的他仍然穿着便装,语气显得有些焦灼。
“陆军部队已经越过“东河”,正沿边境地区挺进,北部边境部队已经进入戒备,他们正在动员部队向南部边境增兵,第一批抵达的农场青年,预计其将会首先动员70万左右的民兵……”
“但是根据预判,他们不会越过边境。”
李云辉只是点了点头,说道。
“我们的任务是占领边境,切断他们的联络,明白吗?”
“明白,长官,但是……”
佩戴中将军衔的参谋长说道:
“现在我们是长蛇阵,如果,战事扩大,我们的防线很有可能被冲破……”
听着参谋长的报告,李云辉点头说道:
“我们完成我们的任务,东约组织想了维护自身的安全,我们就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只要坚守住边境,这场仗,我们也就打赢了……”
不过相比于此,李云辉更关心作为盟军抵达掸邦的sEA部队的情况,他们的抵达受到了整个掸邦上下的欢迎。
事实上相比于演习本身,包括李云辉在内的所有人都更倾向于希望通过这次演习能够真正成为东约整体防务的一员。
而这个整体防务指的是什么呢?当然是sEA军队的进驻了。
只有sEA军队进驻,他们才会真正意义上成为整体防务的一员,从而让他们结束过去那样胆战心惊的日子。
在询问了sEA盟军的行动之后,李云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指挥中心不断收到“前线”的报告,装甲部队的损失很大,但是他们仍然按照既定方案,一路向东,在击败“敌国”防御的之后,后续部队又迅速构建边境防线。
并且利用图16轰炸机空投9000公斤级炸弹,炸毁山间隘口中,以阻挡其它力量介入,最终完成了左翼防线的构建。
在演习进行到第三天时候。
根据演习预案,虽然在战术上联军取得辉煌的胜利,即将逼近敌国首都,而此时有外部力量介入,战略**核潜艇进行战略巡航,H1战略轰炸机驶离机场……
“联合力量-七五”
并不仅仅只是一次常规力量下的演习。
这次军演出动了十几万兵力,陆军、海军、空军、战略核潜艇协同作战,在中南地区以“扩张主义国家”为假想敌,演习突破其西部邻国边境,最终占领其首都,从而消灭战争策源地。
除了常规力量的军事演习之外,还进行了的核生化实战演习,尤其是当它演练了很多战略核打击部队的打击流程。不仅如此演习,还引入了一些新型作战要素,包括新型通信组织、无线电静默以及**首脑人员进行涉及核攻击的战略会商。
“联合力量军演”期间,SEA邀请全世界参观,苏联等东欧国家的武官们看到的,并不是一望无际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
他们看到的是快速反应——从制定“演习计划”到实施演习,前后只用了两周的准备时间。
他们看到是,在5天的演习时间之中,联军完成了超过10万军队的越洋战略部署,并且将超过1500辆坦克装甲车从SEA本土部署到演习区域,
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没有进行准备,就是用他们的常备力量,就进行了一次近乎完美的全面战争。
由位于曼谷的盟军最高司令部组织,位于分布于东约各级指挥机构均参加了演习。演习以SEA以最高防御战备等级状态模拟实施核备战为高潮——这是为了应对他国的干涉。
面对这样的全方位的实力展示,整个世界都被惊呆了。
在持续5天的演习结束之后,所有的国家都为弱小的国家捏了一把汗——因为没有任何小国,能够抵挡这样的“问候”。
而SEA的这种高调“问候”,让一些国家寝食难安。
而演习结束之后的下一步是什么?
并不是把军队撤回来。而是继续驻扎在暹罗。
原本暹罗只驻扎有美军,SEA军队,现在又多了大马、星洲、泗水以及棉兰老,一场军事演习之后,有多达10万东约盟国的军队驻扎在暹罗以及掸邦。
这些军队分散驻扎各地,
一时间,暹罗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联军军营,当然,这也给暹罗的经济带来了好处。毕竟,这可是十万人的消费群体。
在野外的军营中,到处都是移动的餐车,杂货铺,一些军营附近甚至形成了市场,这充分的显现出了商人们的敏锐的嗅觉。
当然,嗅觉敏锐的并不仅仅只有他们,事实上,还有一些人同样也是敏锐,比如一些情报人员,他们就化妆成为小商贩,出现在这些营地外面,
“这是什么?”
商贩打扮的男人,刚一下车,就被军营外一道厚实的围墙给吸引了,高达数米的围墙,将营地完全环绕保护起来。
“这是防爆墙……”
男人身旁的同僚,指着这个宛如小城堡般的军事基地说道:
“这种防爆墙是由SEA企业设计的模块化防御工事系统,采用镀锌钢骨架与聚丙烯内衬构成的可折迭网状结构。该系统通过填充沙土、石块等当地材料,可在战场上快速构建长达上百米的掩体,相比传统沙袋工事效率提升十倍以上。美国佬在越南就大量使用它,它不仅能抵御AK**,就连40火箭弹也打不穿它。”
这种防爆墙最大的优点,就是建造速度十分惊人,在此之前,士兵们需要手工装填沙土包来构建防御阵地,速度缓慢而容易令人疲劳,每人每小时最多能够装填20袋;而使用大型工程机械向防爆墙单元内部装填土石的效率要高出前者数十倍,一昼夜就可以建起使用传统材料和施工方法需要几周甚至一个月才能建起的基地、营房等设施。机械设备充足的话大概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筑起几百米长的坚固围墙。
按照美军的说法,这种防爆墙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美军生命。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防爆墙这一优点,只是有些失望的看着被保护起来的军事基地。
因为防爆墙的保护,他们根本就看不到墙内的基地,只能等待士兵出营的时候,才能够接触到他们,不过,他们几人倒也没有泄气,而是直接支起了摊起来,卖起了小吃。
在卖小吃的时候,他们在听到一些士兵的说话带着口音时,也会刻意的与他们套着近乎,向他们询问一些再简单不过的话题,比如他们什么走啦之类的话题,为什么会问他们什么时候走?
当然是因为“担心”他们走了生意不能继续做下去了。
当然,他们担心的不是生意,而关心军队的撤离时间,毕竟,这场军事演习之后,他们是非常担心的。
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暗渡陈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