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山买下来后,第二日江寒便坐上楚聆夜的马车,前往陆阳县清平镇。
马车上江寒和楚聆夜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谈起茶叶知识,倒是听得楚聆夜兴奋得两眼冒光。
从采茶到制茶,再到饮茶,江寒都有着超乎这个时代的理解,这让楚聆夜深感震惊和佩服。
“江兄,昨晚和白云栖如何?”聊着聊着,楚聆夜忽然眯着眼睛,笑吟吟的瞧着江寒。
啊这,这是能细嗦的吗?江寒沉吟道:“和白姑娘探索了一晚上的道学,白姑娘的确是个才女。”
楚聆夜眼睛里闪烁着压抑着的兴奋:“你们,就只聊道学吗?没做别的什么?”
这姑娘……怎么好像有种奇怪的爱好?江寒反问:“楚兄认为能做什么?”
楚聆夜脸上微微一红,绕过了这个话题:“前面便是陆阳县了。”
陆阳县的三座茶山的确很不错,江寒绕了一圈,发现每座茶山都有三四百亩的茶树,其中还有二三十亩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
茶山有了后还需要一个大茶庄,也要雇佣茶民采茶,制茶。
楚聆夜听说江寒想要个茶庄后,大手一挥,直接送给了他一个。
接下来几日江寒忙得焦头烂额,雇佣的工人也需要到雇佣市场买,王富贵似乎成为了他的小跟班,帮他跑前跑后,倒也省了很多事情。
等到江寒的茶庄开张,茶叶的生意才算步入了正轨。
这个时候,江寒才闲了下来。
“这几日你忙前忙后的,一直没时间跟你说,如今你已是今科解元,冀王殿下亦是看中你的才华,已经不适合当一个赘婿。”
正厅里,秦仲对着江寒道:“我们准备解除你赘婿的身份,将穆清嫁给你,让你们重新成亲。”
江寒沉默了一下,道:“岳父大人,其实不必如此,江寒虽为赘婿,却从不觉得赘婿这个身份丢脸……”
没等江寒说完,秦仲却打断了他的话,微笑道:“你如今是举人,若明年参加春闱,再中贡士,岂能还是赘婿?你才华横溢,是名满京都的大才子,又是钟离无忧的弟子,身边难免有一些红颜,难道便不打算给那些红颜一个名份?”
江寒尴尬道:“江寒,哪里有什么红颜……”
秦仲淡淡一笑,道:“听说贾望那个女儿对你牵肠挂肚,前些日子,京都才女白云栖不是办了什么文会,你似乎在那场文会上得到她的青睐。哦,还有许家的那个姑娘,听说你们前往芦洲城时,还住同一间屋子?”
江寒听得汗流浃背,怎么这位岳父大人好像什么都知道?
岳父大人不是每天逗鸟溜弯吗?怎么对他的事这么了解?
秦仲拍了拍他的肩膀,很有深意的笑了笑:“男人嘛,没有几个红颜知己,怎么算得上成功?”
江寒恍然大悟,瞪大了眼睛看着秦仲:“岳父大人你也……”
秦仲轻咳两声,说道:“我没有,寒儿莫要多想。我对你岳母一心一意,从不沾花惹草,便是那些青楼场所,也是从来不去的。”
江寒点了点头,确实,岳父大人一看就是正经人,怎么会去那些地方?
额,这说的好像我不是正经人一样……
“岳父大人当真从来没去过青楼?”
“那是自然。”秦仲淡淡道:“对于青楼女子,其实我都是深恶痛绝的,再说,青楼女子,又岂有你岳母好看? ”
江寒顿时深感惭愧,自己不如岳父大人这般深情,青楼,自己也是去过几次的。
秦仲续道:“寒儿啊!京都是个漩涡,身处其间,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何况你已身处正中……结识一些红颜,与你反是助力。”
江寒听出来,秦仲这话似乎另有深意,只是一时想不出是什么。
秦仲微笑道:“我已让人为你物色府邸,待选好了后,便为你开江府,让你迎娶穆清。”
江寒心头一阵感动,自他穿越以来,处处是算计,太子,冀王,虽说表面上都对他好,但其实却是将他当做棋子。
哪怕钟离无忧,其实也有一些算计在里面。
只有秦仲是真的对他好。
江寒双膝下跪,道:“爹,江寒父母已逝,从此你便是我的父亲!”
秦仲将他扶起,微笑道:“好了,寒儿,我一直把你当作我的儿子……嗯,你现下有空吗?若是有空,去一趟晴烟的院子,这丫头,喜欢你讲的故事。”
“好。”江寒点了点头。
目送江寒前往二小姐的院子,秦仲目光复杂,长长吐出一口气。
唉,自己两个女儿,终究要一起搭进去。
宁英从他身后走出,蹙眉道:“老爷,我们是不是有些荒唐了,竟让他去和他的小姨子……而且,也太便宜这个家伙了!”
此时她就感觉自己养大的两棵大白菜要让猪拱了似的。
秦仲淡淡道:“妇人之见,倘若他将来能够封侯拜将,你还会这般认为吗?”
“他?那等他封侯拜将再说吧!”宁英撇了撇嘴。
……
“晴烟。”江寒来到秦晴烟房间。
少女身穿淡黄长裙,坐在桌边,单手撑额,另一只手握笔不知在画些什么。
但见她螓首蛾眉,美似画里出来的。
“姐夫!”少女惊喜地抬头,眸里泛着喜悦的光芒,她起身正欲走过去,却想到什么,急忙将桌上的纸捏成一团,丢到木筐中,这才转身,细声细气的道:“姐夫,你怎么来啦?”
额,晴烟刚才在画什么?怎么这么慌张?江寒说道:“想着许久没来,恰好想起一个故事,便过来讲给你听。”
少女清亮的眸子里闪着光,脸上涌起喜悦,仿佛一块温润的美玉。
“姐夫请坐,你讲,晴烟来记。”
秦晴烟忙搬过椅子,开心的道。
一阵带着清香的风拂来,很淡,很好闻。
江寒道:“嗯,今日便讲个三国的故事。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