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首身边剩余的十几人,有两人冲向千护,其余人越过千护,迎击千护身后的大清官兵。
另一边二十人中,同样有十人回头,加入到千护这边的战场。
只有地方兵首,依然站在原地没动,似乎在监视黎氏王室的那七个人。
下一刻,那回返的十人中,又有四人加入到千护战团,余下六人径直迎上其余十二三人。
顿时,千护一人面对六人,立刻感觉到压力倍增。
最先两人举刀砍来,千护抬手挥刀迎击,‘乒’三把刀刀刃撞击在一起,发出清脆金属碰撞声。
好在千护能够当上千护,自身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就在力量这一项上,就超过常人不少。
于是右手发力,口中怒吼一声,大刀往前一送,将两个敌人的刀推开。
因为力量过大,持刀的两人口中发出闷哼,齐齐向后倒退两步。
而前来支援的四人中,跑得最快的士兵找到机会,将手中大刀如同剑那样向千护直刺。
千护这边旧力刚消,身形还有些僵直,一时间来不及躲闪,被刀尖刺中左手臂,顿时鲜血如注。
他忍着疼痛,两排牙齿死死咬紧,右脚向右迈开,身形右退,左臂已经退出了刀尖长度范围。
但其余三把刀已经正面向他劈来。
千护当机立断,双腿屈膝,上半身向后倒去,接着左右脚快速后退,险之又险的避开三人攻击。
退出两三米后,千护腰上发力,让自己重新站立起来,接着再屈膝,向左前方弹跳,右手大刀从右上斜向劈下。
那将大刀当做剑直刺的士兵,此时刚刚收回武器,根本来不及做出防御姿势。于是正面千护的刀,带着跳劈的势力,正面命中他面门。就如同劈柴那样,刀刃从这名士兵头顶左侧切入他脑袋,接着力量根本没有减少,刀锋直接划过左眼、鼻子,最后擦过右唇,从右侧下巴划出血线。
就见这名士兵整个右半拉脑袋飞了出去,划过抛物线,红色鲜血和白色脑浆如天女散花般飞溅出来,接着整个人借着之前收刀动作的惯性,向后倒下。
那兵首见辅一接触,自己一方就损失了两个人,气的哇哇大骂:“废物,全是废物!你们就站着给人家宰吗?快点给我杀了他,杀了他!”
正骂着呢,千护口中吐出一口浓痰,就如同暗器那样,浓痰直直的射向兵首,‘啪’的一声砸在他左脸上。
受此大辱,兵首更是怒不可遏:“**!**!我要杀光你们!杀光你们!”
然而,这兵首嘴中骂的凶,双腿却如同木桩那样,仿佛扎根在土地里。
见此情景,千护心中暗暗嘲笑,原来这就是个没卵蛋的东西。
此刻五个敌人再次包围上来,又各自挥刀砍向千护。
千护眼中露出嘲讽,虽然这安南郑氏人数众多,但根本就是一群歪瓜裂枣而已。之前那个被砍掉一般脑袋的,连大刀不能直刺都不知道——大刀重量比长剑更重,使用直刺,会因为惯性将自身一样往前带,将直接送到敌人面前——这些人使用兵器只会直来直去,除了劈砍还是劈砍,完全不懂得其他招式,连基础用刀都不会。
真是不知道黎氏是怎么回输给这种小**组成的军队的?
而且攻击千护的足有六人,本来他还有点儿顾忌——大清军中,五六步兵组成小军阵,都可以拦下一个全副武装的重骑兵了。
此刻,千护已经可以确定,面前敌人根本就不会什么军阵,除了这一身盔甲装备外,完全不会比普通人强到哪里去。
哪里会是千护这种上过不止一次战场的老兵能比的?
于是千护也不再小心翼翼,将手中大刀挥舞的虎虎生风,竟是一点儿都不防守,只靠身形闪避,躲开了五把大刀劈砍,来到两人侧面,稍微俯身横扫,刀锋划过弧线,直接从上身盔甲和下身盔甲连接缝隙砍入腰腹,直接将两个敌人懒腰砍断。
两个被拦腰砍断的敌人似乎还不敢相信,瞪大眼睛,各自低下脑袋,只见自个儿上半身被血液冲击的向后倒去,接着双腿膝盖弯曲,下半身也向前倒在地上。
这时候,千护耳中听到风声,判断出已有三把刀向后背砍来。于是毫不犹豫下蹲,上半身中心往前移动,脑袋着地,打了个滚儿,重新起身站立。紧跟着举刀过肩膀再横刀,左腿转动之间,大刀抡圆横扫,同时身体也转了一百八十度角,让自己正向面对敌人。
而不巧的时,剩余三个敌人有两个见到劈砍无效,不等收刀,就借着刀势向前冲来,似乎想要借着千护背对他们的时候,给予偷袭,正好撞上了横扫而来的大刀。
因为千护是从过肩的高度横扫的,那刀锋直接划过两人脖子,于是又是两颗硕大脑袋冲天飞起。
也不等两具无头尸体倒地,千护已经主动向前冲来,再次举刀,向最后一人砍去。
最后一人双眼瞪大,似乎看到什么洪水猛兽,突然大喊一声,手上大刀再也握之不住,丢下武器,就要转身逃跑。然而不等他跑出一步,千护一个大力劈砍已经落下,刀锋直击逃跑者后背。
好在有盔甲阻挡,逃跑者只是后背受力,整个人上身下沉,竟然扑倒在地。
千护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大步向前,一脚踩在逃跑者背上,大刀直接向他脖子砍下,又是一个滚圆脑袋,被鲜血冲的向前滚了好几尺的距离。
见到此情此景,那兵首已经是受到不轻惊吓,双腿都开始有些颤抖。
就在这时候,一柄剑从兵首喉咙后面,将他脖子刺了个对穿。
原来是黎氏的那些人找到机会,趁着兵首注意力完全被千护吸引,直接举剑偷袭。
千护脚踩无头尸,举目四望,两处战场的战斗也差不多到了尾声。
不知是谁用安南语喊了一声:“伍长死啦!”
这句话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剩余七八个郑氏士兵丢盔弃甲,被大清官兵抓住机会,一通乱杀。
这群三十多人的安南郑氏士兵宣告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