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笑道:“阿旻可是为河东之事而来?”
赵旻早已习惯荀彧的料事如神。
“正是!”
荀彧微微颔首后,对侍立于旁的刀笔吏低声吩咐几句。
那刀笔吏匆匆离去后,荀彧指了指自己对面的蒲团。
“阿旻,坐!”
赵旻刚刚坐定,荀彧便问道。
“阿旻,计将安出?是否需尚书台配合行事?”
同为架空刘协之人,虽然荀彧和赵旻利益高度一致,但二者对刘协的感情深厚程度终究不同。x33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赵旻虽极为反感刘协,却不得不与刘协同盟;
荀彧则恰恰相反。
其人虽不得不将刘协架空,却对刘协感情极深。
由于二者间存在这种微妙的分歧,所以赵旻在对外作战时,不愿与尚书台搭上关系。
赵旻实际上,只是将尚书台当成了自己的行政文案部。
赵旻想法如下:
尚书台只要替老子发发诏令、任免一下官员、以天子之名拟一拟檄文即可,其它的事儿,不用你们操心…
至于荀令君,还是要为老子出谋划策的。
尚书台作为东汉实际上的权力中枢,是可以代表天子行使行政权的。
综上所述,赵旻只是将自己的全盘战术一五一十告诉了荀彧,却不愿尚书台协助作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荀彧这个聪明人当然深明此理。
他莞尔一笑:“阿旻大可不必对天子抱有成见,天子只是经验不足而已。”
赵旻对此不以为然。
“叔父大人,你我求同存异便是。”
荀彧对赵旻无可奈何,摇摇头道:“阿旻莫非欲还政于太子?”
赵旻抱拳:“叔父大人明鉴!旻必竭心尽力教导太子,待太子继位后,旻将还政于新君。”
荀彧张口欲言,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其人一张白净俊脸涨得通红。
赵旻虽然明摆着盼刘协早点儿驾崩,可人家没明说啊。
难道要荀彧斥责赵旻不该还政于新君?
谁让赵旻只比刘协大四岁呢!谁比谁先死这种事儿,除了昊天上帝和阎王爷外,何人能说得准?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于是卫觊溜了。
荀彧失笑道:“阿旻欲何时开府?”
“后日巳时,届时请叔父大人屈尊移驾,拨冗前往观礼。”
荀彧再次失笑:“阿旻何以如此生分!阿旻放心,某必到场。”
辞别荀彧、出了尚书台后,赵旻转念一想,干脆写就数份请简,也就是请柬,策马跑了一大圈,亲自送至钟繇、孔融、刘艾、伏完…等重臣府上。
因天色已不算早,所以赵旻只递请柬,却不登门做客。
饶是如此,待赵旻满身大汗回到杨彪府上时,也已是华灯初上之时。
万幸杨彪已渐渐习惯自己准女婿早出晚归,对此不以为意。
晚饭后,老头儿又领着赵氏叔侄进了书房。
“阿旻,犬子德祖将随伯宁抵京,卫府可还有缺额?”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有一种观点,认为曹爽尊司马懿为太傅,是明褒暗贬,这是不对的。因为无论是太尉(三公)还是太傅(上公),均是荣衔,并无实权。
司马懿真正的权力,来自在内“录尚书事”,与在外“都督中外诸军事”。而曹爽并未剥夺(也无法剥夺)司马懿这两项特权。
换言之,曹爽尊崇司马懿,实际是自己先做出高姿态,希望司马懿投桃报李,做出让步。
这与《曹爽传》中记载的,“初以太傅功高德劭,恒父事之”是完全吻合的。
初,(曹)爽以(司马)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魏书曹爽传》
至于被收归的权力,来自尚书台。彼时尚书台的负责人,名义上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实际由何晏、邓飏、丁谧等人把持。x33
(曹)乃以(何)晏、(邓)飏、(丁)谧为尚书,晏典选举。--《魏书曹爽传》
其中何晏是曹操女婿,丁谧是谯沛出身,也是曹**族丁氏的族人,邓飏凭借与何晏同乡(南阳)关系入统台阁,曹爽借此牢牢控制了中央的人事任免权。
在控制京畿的军政问题上,曹爽任免毕轨为司隶校尉(京畿刺史),李胜为河南尹(洛阳是河南郡治)。
其中毕轨儿子尚曹魏公主;李胜出身南阳,与驸马何晏同乡,均党附曹爽。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毕)轨司隶校尉,(李)胜河南尹。--《魏书曹爽传》
通过正始初年的一系列操作,曹爽将京畿地区的军政大权,与中央的用人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是哪个狗贼说曹爽昏聩、肆意妄为的?
人家这套操作绝无问题!
真正影响曹爽声望的,是正始五年的讨伐季汉。
正始五年(244)三月,曹爽与表弟夏侯玄,急匆匆前往长安,发动伐蜀战役。
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途遇暴雨,伐蜀无功而返,严重损害了曹爽的个人威望。
大将军曹爽,盛夏兴军伐蜀,蜀拒守,军不得进。--《魏书钟毓传》
此役在魏国被称作“骆谷之役”,在蜀国被称作“兴势之战”。在《曹爽传》、《夏侯玄传》、《后主传》、《费祎传》、《姜维传》与《王平传》中均有涉及。
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蜀书姜维传》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