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第一驸马 第554章 你敢来,我就敢跟你拼命

关宁之前在兵部轮值时,所提出的军屯制只是一个框架,并不完善,而后关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编制指导具体实施。

至少在当前情况下,军屯制是缓解军需供给问题的好法子。

薛怀仁开口道:就算实施军屯制,可在先期过渡阶段,依旧需要大量的消耗。

查抄世家贵族得到不少粮食,隆景帝遗留的内库也有一部分,可随军带走,暂够供应一段时间。

关宁开口道:再苦都不能苦士兵,勒紧裤腰带抗过这段时间就会好很多。

众人点了点头。

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时间。

新朝建立,正在推行新政,实施变法改革,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就不至于如此困窘。

希望不会再起战事。

薛怀仁声音低沉道:至少短时间内不要起。

一场接着一场的打,谁都受不了,国家也会负重不堪,现在最需要的是恢复!

这就是朕把大规模兵力调动过去的原因!

关宁开口道:我们要让魏梁二国知道,就算我们刚经历了内战,但依旧有强大的实力,想要动我们,还是要掂量掂量,就算不强大,也要装出强大!

这是何意?

打肿脸充胖子。

关宁开口道:就算我们内部乱成一团,也要装出光鲜亮丽。

见几人疑惑,关宁又解释道:梁国肯定不会自己出兵对付我们,必然会拉上魏国一起,双方谈合作联盟需要时间。

另外,他们还会对我国进行实力评估,就是能不能取得战果,毕竟一次次的无功而返,他们也受不了。

众人点了点头。

国与国之间开战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事先的准备也有很多。

就好像四年前那场战争,是当时魏国主使宋丞,以交流佛法的名义来到大康,其本意其实是为了打探情报,评估开战的条件。

同样的,每当开战之前都会有这种评估,分析利弊。

毕竟不是小事。

做这些都需要时间。

而关宁最缺的就是时间,所以他要争取

实际上来讲,古代因交通不便,就是地与地之间的人都很少交流,信息的时效性很差,更不用说国家与国家之间。

杨奇正所带二十万大军覆灭的消息,可能也刚传回梁国不久。

如此精锐的军队,更有最强的梁武军参战,结果都是全军覆灭。

这会让梁国重新评估关宁的实力,他们也不会贸然出战,关宁就是要利用这一点。

包括他把大规模军队调至边境,就是这样的考虑。

我们是刚打了内战,但我的实力依旧强大,你敢来我就跟你拼命,谁都别想好

思绪闪过。

关宁开口道:大军驻扎后,要立即封锁边境,防止敌国密探细作,或许他们会派使臣而来,要提前做好伪装。

比如敌军探寻时,故意吃好的,要显示我们粮草充盈,他们可能会以祝贺新君登位的名义派出使臣出访,要第一时间得知,事先做出安排布置,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强大

关宁说了很多,中心表达出的就一个意思。

伪装!

伪装出自己的强大,以达到震慑的目的,让他们有所忌惮不敢出兵或者延迟出兵,只要争得时间就行。

就是放在今年秋收之后也好,或者等他把火器造出来

话匣子打开。

杨素开口道:其实我们还可以派出使臣出访魏国,就算拉拢不到魏国,能破坏他们联盟也好。

这个可以。

关宁接着道:梁国似展现出大国气象,却屡做小人之事,之前和魏国联盟进犯我大康,后见魏国失利果断退兵,反而要和我们联盟,相信魏国对其也不是那么信任。

没错。

杨素当时是一路大军主帅,对于此事最清楚不过。

这样商议下来,人们顿时觉得压力似乎并没有那么大了。

他们明白,这都是有陛下在的原因,他始终很平稳,提前就想好策略以应对风险,能安稳人心。

这要是换做隆景帝早已不知该如何是好。

什么是决策者?

就是在众多好与坏的谏言中选择出更合适的,并做出决定。

谁来出使?

庞青云开口道:这使臣可很重要。

朕这边有一个人选,名为孟弘。

孟弘?

有人听着熟悉,有人听着陌生。

关宁介绍起了他的来历。

这孟弘应该算是最早跟着他的人,那时魏梁二国进攻大康,关宁受到当时沛国公郑译的算计,只带些许新兵上战场。

孟弘就是其中一人,他本为书生,却报国参军。

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已经相当成熟,而且他熟悉魏国情势,跟了他许久,也算嫡系。

薛怀仁开口道:既然陛下已有主使人选,等此会议结束,臣便去找礼部松大人安排出使之人,宜早不宜晚。

嗯。

当前情势不利,采取合纵连横策略是相当有必要的。

不求能跟魏国联盟抗梁,只要能破坏其两国联盟,就算达成目的。

大康还需要恢复发展。

此项事情定下,庞青云又开口道:驻边主要将领应安排谁去?

这才是大事。

需要推行军屯制,又要应付复杂之局,选定大将军也相当重要。

郝仓,费申你们二人先去吧,主要是去了先打开局面。

是。

二人应着,并无异议。

朕对你们两个还是比较放心的,另外管文通可担重责,现在守在边境的就是他的部下,可以安稳人心,对其可以信任。

明白。

其余各军将领,我们再继续商议。

军队调动不是小事,并且可能要长时间驻守,必须要安排妥当。

一项项的议定,关宁所定的这种制度也能极大的提高效率,这边直接商定,都会有详细的记录,等会议结束,由天策府安排调动实施。

而薛怀仁,公良禹二人参与,也能保证朝廷各部及时配合。

主要事项都定了下来,会议也到了尾声。

这时关宁开口道:朕准备新成立一个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