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伯也在和管氏商量着,&ldo;你看,是加盖厢房合适,还是在一号地上重建一个院子合适?&rdo;
管氏盘算了一下,道:&ldo;西院里不仅有书房,那下头还有小善夫妻开的半间秘室。
虽然说我们已经把书放在了书房,可那院子到底是他们夫妻留下的。
无论如何,都要给七两。&rdo;
想了想,她道:&ldo;在一号地起房子吧,一连起三个院落,先盖了正房。
两头各起两间厢房,等将来有钱了,再把所有厢房盖起来。&rdo;
&ldo;那也不用盖这么多的。&rdo;沈大伯仔细核算一下,&ldo;三座正房,再加院墙和四间厢房,百十两银子。
二郎明天去提亲,虽说费不了太多,但是万一谭秀才家想让早点结婚,这银钱上就不凑手了。
还是先起一个院子吧。&rdo;
管氏却摇头道:&ldo;他爹,起三个院子,可并不是全分给三个儿子的。&rdo;
&ldo;那是为何?&rdo;
&ldo;你忘了顾舅老爷?他可是把家当都给了咱们家七两。
难不成,咱能一直让人家住在念哥儿家里?&rdo;管氏道:&ldo;以后的事不说。
就说现在,合该咱们七两来奉养他的。
人家为何坚持搬走,还不是因为咱们家房间太少。&rdo;
沈大伯想了想,咬牙道:&ldo;那就起三个。&rdo;
……
一号地上,听到沈笑说要接顾道长回头来住下,他道:&ldo;娘手里的钱定是不够用。
我找你嫂子,把钱给爹娘送去。&rdo;
&ldo;大哥,我有钱。&rdo;沈笑跟上他道。
沈远拍拍她道:&ldo;就你那点钱,当嫁状攒着吧。&rdo;
他一抬头,就见沈志赶了车,&ldo;二郎,天快黑了,你上哪儿去?&rdo;
沈志把车拐到村东小路上停下,等到大哥和妹妹走近,道:&ldo;我去相仪买两只大鹅去。
大哥,趁着天还亮,我先走了,要是回来晚,就和娘说别等我吃饭了。&rdo;
说完,也不待沈远答应,他就赶车走了。
兄妹两个望着远去的骡车,有志一同的道:&ldo;男大不中留。&rdo;
好在,沈志买鹅的过程很顺利,赶在晚饭时回来了。
看着两只大白鹅,昌林就想上去摸摸,可那鹅哪里会让他靠近,猛一下就要啄人。
还好沈笑眼疾手快,抱起昌林就跑。
管氏连连拍了沈志好几下,&ldo;快点把它们关到后院,赶紧洗手吃饭。&rdo;
沈志一点儿也不觉得疼,乖乖听话去做。
待饭后听爹说要在一号地上起房子,他第一个把私房钱拿出来。
&ldo;爹,娘,这是我攒下的二十多两银钱。&rdo;
沈笑他们三个,也都纷纷拿出自己的私房钱。
沈远夫妻四十两,沈志二十七两,沈曜十两。
沈笑怕管氏生气,没敢拿金瓜子出来,只取了她的三十四两银子,还有与县衙合作教人做粉条挣来二百两。
沈大伯惊讶道:&ldo;咱们家这么宽绰了吗?&rdo;
几人都笑了起来,他们的大头收入,主要集中在冬天暖棚里的菜上。
一斤黄瓜三十文,过年五十文钱,一个棚有三四分地,黄瓜产量近千斤,两个棚差不多就有七十多两的收入。
还有五十文一斤的辣椒,一个棚收入就是二十多两。
另外一个种着芹菜青菜的大棚,每斤冬天都一二十文左右,下来也有二十来两收入。
加上他们春夏之交提前一月时间上市的菜,进项可是不少。
管氏道:&ldo;本钱也不少的,请了小舟和宝哥儿帮忙,加上冬天暖棚里用去的柴和油布,几个孩子日夜轮守,都是幸苦钱。&rdo;
年前雪下的太大,孩子们守着两夜不敢睡,就怕火炕一灭,火墙里没有了热气。
只是比上码头扛包要轻松自在些。
沈笑推出那二百两,道:&ldo;伯娘,县衙和咱们二八分,这是教了二十多个人的钱。&rdo;
管氏只取了一半,道:&ldo;以后,你们自己挣的,交一半就行。&rdo;
沈大伯笑道:&ldo;各人自己的钱都收着吧。
七两这交上来的一百两,正好够盖房子。&rdo;
沈笑拿出地契,道:&ldo;伯娘,都要盖房子了,地契我不能拿着了。&rdo;
管氏看了看几个孩子,道:&ldo;你们说呢?&rdo;
三个兄弟互视一眼,沈远道:&ldo;两张地契,一张娘收着,一张是七两的。&rdo;
&ldo;我们和大哥一样。&rdo;沈志沈曜同时道。
在周氏怀里,正打小瞌睡的昌林睁眼,道:&ldo;我也一样。&rdo;
全家人再次被逗笑了,沈笑更是揉揉他的小脸蛋儿。
管氏拿了一号地地契后,又给沈笑数了买地的银子。
第二天一大早,在沈笑跟着顾道长练习剑法之时,管氏备好了各色礼品,与沈大伯带着二儿和他的大白鹅,一起去了县城。
过程非常的顺利,两家交换了庚贴,管氏给谭二娘插戴之后,这儿媳妇算是订了下来。
接下来哪一天成亲,那就是下次再议了。
因着谭家中午留饭,给买秧苗的黄大叔装车送走后,家里就沈远沈曜和沈笑三人了。
不过,顾道长和程怀谦中午拎了肉过来。
并且亲自下厨整了一桌菜,沈笑惊叹顾道长的好厨艺。
清炖全鸡,醉排骨,江米酿鸭子,红烧狮子头。最后再配个野菜豆腐汤,差不多国宴标准了。
&ldo;好吃吗?&rdo;顾道长品着沈笑挖出的秋露白问道。
&ldo;好吃。&rdo;沈笑对红烧狮子头情有独钟,顾道长做的口味,与扬州的风味很是接近。
顾道长笑道:&ldo;那以后,舅公常做给你吃。&rdo;
沈笑边吃边点头,等吃完饭后到厨房洗刷,程怀谦抢着去,&ldo;大哥,你忙了几天了,歇歇。
三郎,你再去检查一下行礼,这由我洗就行了。&rdo;
沈笑十分同意:&ldo;大哥三哥,没有多少活儿的。
舅公可以做证,是吧?&rdo;
顾道长呵呵一笑,点头道:&ldo;对,七两,你来帮我烧些热水沏茶。&rdo;
沈远就知道这是舅老爷有话对七两说,他就带了弟弟告退。
沈笑等他们离开,道:&ldo;舅公,红薯苗床秧完苗以后,我大伯要在一号地盖三座宅院,到时候,您就搬来住。&rdo;
顾道长看了一眼认真洗碗的程怀谦,笑道:&ldo;好。&rdo;
然后他想了想,又道:&ldo;七两,银钱够吗?
舅公原先还打算给盖上院子呢。&rdo;
&ldo;够用。&rdo;沈笑道:&ldo;舅公,啥时候您都得留身边个防身钱。
我小着呢,将来能挣钱。&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