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 第一百八十三章 糊涂面条菜窝窝

沈笑带着小尾巴昌林,一起又到东院厨房拿来着葱姜蒜,和周氏洗好的芹菜叶子。

再到东厢仓房舀出一碗去年收的玉米粒捡好。

又回到西院厨房时,程怀谦已经洗好了红薯叶,大火烧开了半瓢水。

沈笑把昌林按他怀里,&ldo;看好他,看好火。&rdo;

然后将红薯叶和芹菜叶都焯水后放进凉水盆里。

快速刷好锅之后,&ldo;念哥儿,填把火把昌林护好。&rdo;

&ldo;好嘞。&rdo;程怀谦添好柴,直接把昌林放到远一点的椅子上,&ldo;昌林,乖乖坐着,等小姑姑做好吃的。&rdo;

小家伙乖巧的坐下,目不转睛的看着小姑姑围着灶台忙。

沈笑倒进油,放入白糖和玉米粒翻炒,不一会儿,就有玉米粒受热爆开。

她将锅盖一盖,倾刻间,一串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

&ldo;爆米花。&rdo;昌林拍拍小手,眼睛一直盯着锅盖,小姑姑不常做这个,他每次隔好多好多天才能吃到。

少倾,直到声音都没有了,沈笑打开锅盖,满满的爆玉米花出来了。

程怀谦抽出灶里的大柴,等到沈笑盛出了爆米花,他才又将柴放里。

又把大锅顺手刷了出来。

昌林左手一把,右手一个抓着吃,也勾起了程怀谦的馋虫。

沈笑好像知道他的想法,转身就给他一碗。

这边,沈志已经闻香而来,捏起笸箩里的爆米花就吃,&ldo;七两,这回没有上次那么甜。&rdo;

沈笑把姜蒜爆香,倒入一锅水,放入花生粒后,道:&ldo;二哥,糖用完了。&rdo;

&ldo;这么快就用完一罐了吗?&rdo;沈志一看,就是到底了。

&ldo;今天送完秧苗,我再买些回来。&rdo;

他看了一眼烧火的程怀谦,端着笸箩出来,&ldo;七两,你来。&rdo;

沈笑抱上想跑出来追的昌林,出来道:&ldo;啥事?&rdo;

&ldo;没事儿,我就是怕你在灶台边太热。&rdo;沈志接过昌林,道:&ldo;我看着锅,你把这个送东院。

顺便给七太奶送些,喊三郎回来吃饭。&rdo;

沈笑明白了,二哥这是防着程怀谦。

呵,现在想想,除了大哥不太明显,二哥和三哥每次都有意无意隔开程怀谦。

自己还真是有一点儿后知后觉呀。

大伯和伯娘,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是不是也想顺其自然?

沈笑把爆米花端到东院,顾道长尝了尝,道:&ldo;完全可以供给各大茶馆和戏园子。&rdo;

&ldo;舅公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rdo;沈笑道:&ldo;只等秋天收了玉米,就往通州送些。&rdo;

&ldo;不不不,往京城送,那里的闲人多。&rdo;顾道长道:&ldo;回头,咱们把铺子收回来,随你卖些零嘴。&rdo;

&ldo;这个不耐放,现做才行。&rdo;沈笑刚说完,就听沈大伯道:&ldo;什么铺子?&rdo;

&ldo;哦,大伯,是舅公的铺子。&rdo;沈笑分出一些,道:&ldo;我给七太奶那院送些。&rdo;

她一走,顾道长就道:&ldo;是我从前给七两娘买的陪嫁,以后,就是七两的陪嫁了。&rdo;

沈大伯自然乐意侄女有产业,他道:&ldo;七两是个能干的,将来她婆家有福了。&rdo;

&ldo;我以为你会给她招赘。&rdo;顾道长道:&ldo;不瞒你说,我祖父就是入赘的。&rdo;

&ldo;舅老爷,有人能得七两心意,愿意入赘当然更好。

没有咱们也不强求,将来有了孩子,不论男女,都可承继小善夫妻的香火。&rdo;沈大伯更看重的是七西合不合心意。

&ldo;亲家大哥敞亮。&rdo;沉吟片刻,顾道长道:&ldo;你看念哥儿怎么样?

这孩子,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他的心思。&rdo;

沈大伯笑道:&ldo;得七两中意才行。

我看着,七两就当他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是伙伴儿。&rdo;

顾道长想了想,道:&ldo;看孩子们自己的心意吧。

不过,最好是能今年给七两定下婚事。&rdo;

沈大伯一愣,道:&ldo;怎么说?&rdo;

顾道长轻语:&ldo;几位王爷留京的儿子都要成年了。

本朝多承前制,与京畿附近选秀。&rdo;

&ldo;还真是。大丫头十岁那会儿,宫里选过一次。

也幸亏她那时年纪小,不用报上名。&rdo;皇宫深似海,隔壁村里那年选进一个孩子,至今都没有一点消息。

……

沈笑这边喊回了三哥,就赶紧到西院来做饭。

水开后,查看花生也煮熟了,将棒子面撒进水搅匀,滚两滚之后下面条。

起锅之前,放入焯好的红薯叶和芹菜叶再煮片刻,就是糊涂面条了。

在另一个小锅内用油爆香葱蒜盛入糊涂面条后,迅速盖住锅盖闷香。

再掀开时,入鼻的香味挡也挡不住。

吃饭,将这碗面条放进去一勺凉拌青椒芹菜,绝美。

顾道长连吃了三碗,道:&ldo;香。&rdo;

&ldo;舅公,您尝尝我伯娘蒸的野菜窝头,也是用棒子面做的。&rdo;沈笑夹了一个寸许大小的窝头给他。

顾道长一尝,&ldo;比高梁面的好吃。&rdo;

他们这边吃着家常饭,小野菜,另一边一对父子也在用饭。

皇城内,宣德帝刚与太子用过一道酸笋鸡,他道:&ldo;你齐王叔已经上了两次题本,想返回封地。&rdo;

太子道:&ldo;那就让他回吧,一直在京里呆着,齐王叔也不安宁。&rdo;

顿了顿他又道:&ldo;几位弟弟里面,头一个封郡王的,就是乐安,从年后开印,黎家的儿子总是举办各种文会。&rdo;

&ldo;呵。&rdo;宣德帝笑道:&ldo;黎父是教谕,子承父业么。&rdo;

抿了口茶,他道:&ldo;武骧卫那里有结果了吗?&rdo;

&ldo;正月里,齐王府管事孙通到通州买辣子油配方,连十两银子都不想出,对方没有卖给他。

孙通找了一家茶馆掌柜,然后就有人出面教训卖家。&rdo;

太子笑道:&ldo;巧了,那卖家就是武骧卫放在州府的暗子。

这暗子顺藤摸瓜,端了那茶楼。

不久,孙通就因贪渎被郡王妃革职抄检。

后来没有熬过杖刑,毙命了。&rdo;

&ldo;还真是巧。&rdo;宣德帝道:&ldo;你齐王叔定是后悔处置了人。

这是一招昏棋。

那个在漷县被抓的人,有召供吗?&rdo;

&ldo;暂时没有。&rdo;太子正色道:&ldo;但是已经证实,他就是赵榆手下的千户。&rdo;

&ldo;那家茶馆?&rdo;

&ldo;可能是顾氏的。&rdo;

&ldo;齐王当年是怎么说的?&rdo;宣德帝心里有火,&ldo;晋王令降将赵榆勾连多良部。&rdo;

&ldo;爹,没有证据的,齐王叔还是应该回封地。&rdo;太子道:&ldo;晋王一事,当年不也没有凭证。&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