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看着炕上摊开的十几张皮子,还有两方小玉石料。
不禁道:&ldo;不是已经送了咱们风干的牛肉了吗?&rdo;
沈悦和周氏都摸着皮子,道:&ldo;这是鹿皮,牛皮,羊皮都是硝好的上等皮料。&rdo;
&ldo;说是常小将军送的谢礼。&rdo;沈笑两方印石拿到炕桌上,道:&ldo;这是巴林石,虽然只是两小块,也很贵重的。&rdo;
管氏道:&ldo;这谢礼也太厚了,只是一个辣椒的做法而已。&rdo;她道:&ldo;人家走时,咱才送了些粉条和青辣椒。&rdo;
&ldo;伯娘,&rdo;沈笑又从包袱里摸出两个银饼子,道:&ldo;这是常宁用牛油辣子的方法,开了一个炭锅店,说是给我三成分红。&rdo;
&ldo;这可不能要。&rdo;管氏正色道:&ldo;谢礼还罢,银钱却不可。
你既没出钱也没出力,凭白拿人家分红不妥。
更何况那不是一般人家。&rdo;
&ldo;所以我没有要她给的分红。&rdo;沈笑道:&ldo;只拿了二十两算是卖她的配方钱。&rdo;
管氏松了口气,&ldo;这样也好。
就和你原先卖红油辣子一样,爽爽利利不牵扯。&rdo;她把银子推回道,&ldo;我给你记着呢,以前那六十两红油辣子钱,加上这个有八十两了,咱们家,个人挣得只交七成就行。&rdo;
说着,管氏就从钱匣子里又拿出了钱,道:&ldo;八十两的三成是多少?&rdo;
&ldo;娘,是二十四两。&rdo;沈悦看着她娘拿出四块银子给七两。
管氏道:&ldo;收好了。&rdo;
沈笑一顿,笑道:&ldo;那我就拿走了啊?&rdo;
&ldo;快走快走。&rdo;管氏也笑道。
周氏也偷着乐,拍着睡在床上的小哥俩,心里无比满足。
从前年种红薯种大棚菜开始,丈夫再也不用到外面去做工了。
加上他在作坊挣的,和这两年公婆给分的钱,两人攒了小四十两。
沈笑抱着银子回房,看着空间钱盒里,和那几个已经又回到手里的金瓜子乐呵。
去年和今年过年时,伯娘又给每个人分了钱,她的小金瓜子都换了回来。
加上手里的这些,她有八个金瓜子,三十四两银子。
哈哈,为了一百两,她要好好加油了。……
在通州码头坐上船后,程宁单独找了陆先生。
从此,他撤回所有寻找侄女的人力,只是更不喜欢见到三弟。
…
沈笑一天天忙的,压根就没有跟大伯提起过陆先生。
如今,她自己也当起了小先生,每天下午两节课,就三字经和算术,感觉,还不错。
小昌林跟个小尾巴似的,每天跟在沈笑后面去听她讲课。
别人背书,他也背着小手,坐在墙边跟着背。
时间一晃而过,三月的气温明显回升,紫云英翻耕不久,谷雨过后,正当春种之时。
附近好几个村的人,都有来沈笑家的一号地买红薯秧苗。
也有人种春薯自己秧苗的,但是听说去年沈家村种春薯亩产都没低于千斤的,还有亩产近两千斤的,他们来看看,要是苗不贵,就买回家试试。
入眼的,就是一片片绿莹莹的薯秧,长的十分精神。
此刻,沈笑在一号地上,正与大家一起把掀起的油布收起。
一百六十个苗床,十几个人,忙到许久,才全部掀完。
&ldo;七两,油布都搬来二号地晾起来。&rdo;周氏将平板车推来,&ldo;有挂破的吗?&rdo;
&ldo;有。&rdo;沈笑指着一处放着的油布,&ldo;十几个有大洞的,另外有三十几个都是小洞或挂痕。&rdo;
她叹道:&ldo;大嫂,想不到才一个多月,就有这么多需要补的洞。
去年那十几块油布,都没有什么问题的。&rdo;当初光油布就买了五十匹,花了十几两银子。
周氏抱起一叠放到车上,笑道,&ldo;去年咱们才十个苗床,今年近两百个。&rdo;
大花和陈大苗几个,抱了几块布走来,大花道:&ldo;七两,这些上面也有洞。&rdo;
沈笑接过放到车上,&ldo;没事,凉干后,麻烦你们来帮忙补一下。&rdo;
&ldo;补啥补呀,七两,你看这块,扯开好几个半尺的口子了。&rdo;姚氏拿着一块油布过来,递给周氏抖开,&ldo;你看看,这还能用吗?&rdo;
沈笑拎起一看,确实有不少的口子,&ldo;大嫂,还能补吗?&rdo;
周氏搓了搓,道:&ldo;晒的太狠了,补了也不经用。&rdo;
&ldo;就是,还不够那针线钱。&rdo;姚氏卷了卷,道:&ldo;七两,反正没有用了,你给伯娘吧。
我回去用它搭鸡窝上挡挡雨。&rdo;
沈笑差点翻个白眼,&ldo;三伯娘,往那儿看。&rdo;她指着二号地的鸡窝道:&ldo;我家的还不够用呢。&rdo;
姚氏瞟了一眼,&ldo;那鸡不是都卖了。&rdo;
&ldo;今年的新孵的还用。&rdo;沈笑才不会开这个口子,给了她家,别人家也要,她哪那么多的油布。
姚氏松手,塞给周氏道:&ldo;七两,你学会抠门儿了。&rdo;
沈笑与周氏抖开叠起,道:&ldo;我发工钱送红薯干时,三伯娘可都夸我大方呢。&rdo;
姚氏:……
&ldo;谁,那个姚奶奶,你送个布咋这么慢,别人都又叠起两个了,你那边才收了一个。&rdo;宝哥儿拿个本子跑来,道:
&ldo;三奶奶,这边等着剪秧苗了,你看看,都有人来买了。&rdo;
&ldo;你个臭小子,还真监督起来了我。&rdo;姚氏不敢冲沈笑,却能冲宝哥儿。
沈宝举起本子,晃着道:&ldo;我记上,可是会扣工钱的噢。
大花姐她们送来,可就回去剪秧了。&rdo;
姚氏一甩手,噔噔噔的走了。
沈笑举起拇指,&ldo;干的不错。&rdo;
已经十五岁的宝哥儿,声音也变了,呵呵一笑,道:&ldo;七两姑姑,明天咱们真的拉着秧苗去游乡吗?&rdo;
&ldo;嗯,你和我二哥一队。&rdo;沈笑颌首道:&ldo;记好路和地方,秋收后可以找他们收红薯。&rdo;
&ldo;我一定记好。&rdo;沈宝说完,就继续满场检查去了。
&ldo;七两,走了。&rdo;周氏已经装好布,喊她一起推车。
&ldo;来了。&rdo;沈笑帮忙把车推到出口处。
就见有人和沈志在还价,&ldo;九文吧,我们买十捆。&rdo;
沈志摇头,道:&ldo;大叔,你买一百捆,也是十文一捆。
您看看,&rdo;他拽起沈笑推出的布,道:&ldo;为了育好春薯苗,我们都是拿几百文一匹的油布来育苗的。&rdo;
他把秧苗扒开,&ldo;这苗长的多壮实,一棵不说结一斤,就是结八两,一捆二百五十棵苗,再送您十棵,都能出一百三十斤白薯。
您十文钱能买一百多斤白薯吗?&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