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笑可不敢据功自有,&ldo;大伯,那是您和伯娘治家有方。
我几个哥哥嫂嫂又能干。&rdo;
众人都道,是哩是哩。
沈大伯摆摆手,却笑的合不拢嘴。
看着从石磨上流出的生豆浆,吴氏不禁心中一动,她道:&ldo;二郎今年也十六了吧。&rdo;
&ldo;是,今年就该应役交税了。&rdo;沈大伯应道,一边欣喜儿子成丁了,一边又忧心,虽说这两年的杂役可交钱代替,可谁知道哪天会再征人。
他们家如今有三个成丁,丁税他不怕,就怕徭役征人,三丁抽二。
沈笑再起身,发现大伯有些恍忽,显然是没有听明白吴伯娘话里的意思。
她接过大伯手中的扫帚,围着石碾石盘扫着碎薯片,对不远处的吴氏道:&ldo;吴伯娘,我二哥正月十八的生辰,正经十六岁了。
哪天你找我伯娘问问就知道了。&rdo;
吴氏点点她,笑道:&ldo;过几天,我就找你伯娘去。&rdo;
昌林和小栓子却是跑到族学去玩,小朱氏追上时,
沈大伯道:&ldo;七两,你也去看着点儿,我来筛面。&rdo;
&ldo;那行。&rdo;沈笑知道,昌林跑的太快,有时大伯追不上他。
等她跟进族学时,东西两厢都没有读书声。
只有东厢一个小男孩背书的声音传来,而昌林两个,齐齐趴在虚掩的门边,听人背书。
沈笑上前,室内的四爷爷已经让男孩儿坐下,又点了另一个男孩背三字经。
两个小家伙竟然是听的十分认真,沈笑都不忍打扰他们。
可是一直趴门口太冷,她和朱氏等了片刻,就拿出糖哄了两个孩子准备回去。
却见到七太奶在堂屋的公房给两人招手。
抱着两个孩子进屋,福太奶也在炉子边坐着。
这两天倒春寒,老人家受不得冻,炉子又生了起来。
&ldo;快坐下。&rdo;福太奶把烧好的焦花生给两个小娃娃。
&ldo;谢谢祖祖。&rdo;昌林和小拴子接过,很听话的坐在炕上。
七太奶笑道:&ldo;本来我们说过几天找你们两个的,正巧你们今儿一起来。
小舟家的,七两,学里商议过了,打算聘你们两个任女班的夫子。&rdo;
两人互看一眼,朱氏先道:&ldo;七太奶,福太奶,我虽然和我娘读过些书,但书画上真不行的。&rdo;
&ldo;别谦虚,你绣的菊花,跟活的一样。&rdo;福太奶笑道:&ldo;比我年轻时绣的都好。&rdo;
&ldo;太奶,我就只会绣菊花。&rdo;朱氏摇头,&ldo;我爹跟着我娘学种花,我是见得多了,才能绣的好。
别个花样子,我也绣的一般。&rdo;
&ldo;能绣好一个,那也是本事。
谭秀才的娘子涂太太,跟我夸过好几次,你绣的头枕,屏风一挂上就有人抢。&rdo;七太奶给两个小娃娃剥着花生,道:
&ldo;我和你们福太奶,上了年纪,精力上达不到了。
你们只需每日下午来即可。
族里的夫子,都是有月银,虽然只有八百文,但也是一份收入不是。&rdo;
福太奶也道:&ldo;知道你们都看不上这半份月银,可你们看看我妯娌俩,一个白发渐多,一个老眼昏花,真打算让我们在族学里死尔后已呀!&rdo;
沈笑和朱氏同时起身,给两位太奶行了一礼,当然,沈笑的福礼依然有些不太流畅。
昌林和小拴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记得这是给长辈行礼。
两个小娃娃也一起爬起来拱手手。
离的近,福太奶倒是能看清,她搂住两个小儿,心肝儿宝贝的一通叫。
她一生未有子嗣,福太爷却对她敬爱有加,两人以前过继过孩子,却也在十几年前守城时没了。
打那之后,他们便不再过继孩子,把族学里的孩子当自己孩看。
沈笑一礼后要开口,七太奶又道:&ldo;七两,你教教三字经的本事还是有的。
小叶子这两年,就跟着你学的不错。&rdo;
&ldo;可我那还有许多事儿……&rdo;沈笑在七太奶和福太奶的注视下,有些气短,她挠挠额头,&ldo;我跟我伯娘说一下?&rdo;
朱氏和沈笑没有想到来一趟族学,带了个任务出来。
&ldo;七两,看两位太奶的意思,我们是推辞不得了。&rdo;
&ldo;朱嫂子,沈氏族学女班,有些青黄不接了。
外面的村子,族学义学少,女学更少。
咱们沈家的姑娘,虽然说认字多,但能和七太奶,福太奶她们这样学的深的不多。&rdo;沈笑也终于明白,为何当初四爷爷一得知四丫沈明心有机会入皇家书院,就支持修正族规。
后来几位族学的老人家都信四丫送程仪,未必没有希里她将来反哺族学的心思。
她道:&ldo;希望家里的哥哥们争气,能有几个娶到书香门弟的嫂子。&rdo;
朱氏斜她一眼:&ldo;七两,你不厚道。
你是不是打算丢下我一人在族学,自己跑一边儿轻闲去?&rdo;
&ldo;嫂子,我是那样人吗?&rdo;
&ldo;是。&rdo;
两人在大门外说说笑间,族学里又响起的朗朗读书声。
她们回到磨房,都打算一会回家了再各自和家人说。
好在,两家的东西磨的不太多,她们回来没多大会儿就磨完了。
不过,在沈笑拿着棒子面和红薯面给沈小舟家送的时候,吴氏也拎着半桶筛好的生豆浆出了门。
两人正巧在半道上相遇,沈笑递过面,道:&ldo;伯娘,咱都别客套,面你拿走,豆浆我也拎走。&rdo;
&ldo;那伯娘就不跟你见外了。&rdo;吴氏接过,两人互换了东西离开时,正巧被姚氏看见,她不忿的甩门进家。
沈笑没有看见,看见了也不会理她,快快乐乐的回家去了。
&ldo;这么多豆浆。&rdo;周氏接过道,&ldo;中午悦娘来家,送来的豆干豆腐还有好些。&rdo;
&ldo;那我们就做成豆皮。&rdo;沈笑道,&ldo;正好炖道中午余下的肉菜里。&rdo;
&ldo;你不是说还做红薯皮扎吗?&rdo;管氏这边已经用红薯淀粉与水搅拌,正准备着做红薯皮扎。
&ldo;伯娘,家里这么多人,多做个呗。&rdo;沈笑上前道。
和爷爷坐小墎子上烧火的昌林:&ldo;多做个呗。&rdo;
&ldo;臭小子,锅里给你蒸着蛋羹,还嘟不住你的嘴。&rdo;管氏笑骂道:&ldo;你有几张嘴?&rdo;
&ldo;一张。&rdo;昌林伸出食指。
沈笑蹲下,道:&ldo;昌林,你刚刚和小拴子一起去族学了,想不想学读书呀。&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