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意外之喜有没有,沈笑忙不跌的答应。
沈大伯也高兴的很,跟着林县令带来的庄户,学他怎么从藤上剪下茎叶。
终于,有几家愿意种到菜地几棵。
但看到这几家只种十来棵,县尊老爷这边都要记下按手印。
有些心动的人家,就打退膛鼓了。
林修尧没说什么,等到收获时,不用他说,他们自己就会意动。
希望皇庄的那些秧苗,不要都种到上等田里。
陶然看着村民的犹豫,摇头失笑。
沈笑顾不得别人的反应,她用剪刀跟着学剪秧苗。
以前虽然帮忙种过红薯,但她不太记得剪哪些秧更合适了。
&ldo;大叔,是剪半尺多吗?&rdo;
林家庄户来了好几个,可他们不会说官话。
旁边都跟着文九太太给的会说官话的人,今天来到沈家村的不过两人。
其他五个都被三皇子连秧苗一起带走了。
负责翻译的是个八九岁小丫头,她道:&ldo;是,每棵苗须六七寸,秧苗的叶子最少长了五片,最多长了八片。
苗要壮,太细的容易养不活。&rdo;
都是做贯农活的人,小丫头一说,大家就明白了。
不一会儿,就响起了咔嚓咔嚓的剪刀声。
沈笑动作很快,边剪还边和管氏讲:&ldo;伯娘,一百或两百个系一起,一会好种。&rdo;
&ldo;好。&rdo;管氏比沈笑更快,知道这两车红薯根会种自己家,就更快。
那些没有打算种的人家,觉得干看着没有意思,就回家拿来剪刀帮忙。
当然,心疼自家剪刀的人,会系一捆一捆的秧苗。
都是按沈笑说的,二百棵就系一捆。
虽然有些以前认识的字忘了,但数到一百两百不出错的人,大有人在。
林修尧看的也高兴,沈家村还是比较合睦的。
沈远兄弟没去剪秧苗,他们听从了沈笑的指挥,把一号地,也就是他们家买的老宅地,中间那片改叫一号地,临官道的是二号地。
他们三个把一号地原来打好的一片高垄重新打一遍,形成一片长方形的独立区域。
在沈笑他们剪完第一层木托上的秧后,由林家的庄户指导着,把一个个带秧的块茎,又重新密植到这片地方。
沈志边种边问:&ldo;这样能活吗?&rdo;
庄户说了很多,小丫头简单的道:&ldo;浇些粪水,别太旱别太涝,能活多少,看运气。&rdo;
沈志种的动作一滞,又送来一托盘的沈笑就道:&ldo;二哥,他们连土带块茎都运来,为的是秧苗能完好。
咱们已经得了一茬好苗,剩下的,种出来更好,种不出来,回头咱们红薯长出来了,自己育苗。&rdo;
&ldo;二郎,种地的事,没人能保证的。&rdo;沈远笑道:&ldo;快点,别停。&rdo;
沈志认命门挖坑种薯,而沈笑这边则是不停的剪苗。
快到申末时分,所有的秧苗都剪好了。
从木托里剪的苗,被沈村长平均分了一下,剩下的苗都一样。
只沈笑一家就分了一千多捆,反正好多人就数不清了。
眼前都是苗啊苗……
沈笑的一号二号地,成了林家两个庄户教学的地方。
这地,沈笑昨天只浇了一号,故意没有浇二号地,就是为了做观察用的。
一号地墒情好,林庄户在高垄之上开了一条约两寸的沟。
他抱着一把苗,一边讲一边放苗到沟里,小丫头翻译道:&ldo;提前浇透水的地,开沟深两三寸,苗和苗距离八寸到一尺……&rdo;
随着他们的讲解,沈笑拿笔在一旁记下重点,红薯要斜插,叶子最好埋的余下顶上的两片一心,土不能盖大厚,两寸即可。
埋好土之后,不用拍秧苗边的土,像他们种的太晚,苗距应当适当缩小。
等这边记完,她又跑到二号地记录,没浇透水的地,可以种秧苗时先用水浇到沟里,三尺长两碗水。
水渗进土里后,把苗斜放掩土。
或者,直接种完后,再一棵棵浇水也行。
陶然很好奇她都写些什么,&ldo;七两,我能看看吗?&rdo;
&ldo;给,等回头我找您拿。&rdo;沈笑说完就跑去栽苗了。
她看时间不早了,就征得伯娘和大伯商议:&ldo;大伯,咱们想快点栽完,不如出钱吧。
还和打垄一样,每人负责一条。&rdo;
管氏为难道:&ldo;上回只有十来个人,花了百十文。
这回全村人都在看着,你怎么给钱。&rdo;
沈大伯却道:&ldo;今天就算了,明天……&rdo;
正说着,沈村长几个找来了,&ldo;七两,能不能让他们到半坡去教教大伙儿。&rdo;
沈笑一拍额头,&ldo;村长叔,我就和县尊说去。&rdo;
她这一讲,林修尧自然同意,这片地方小,半坡地多,宽阔。
与是所有人又去了半坡栽种,这下,一二号地就剩下沈远沈志和周氏了。
不过刚刚帮忙的人多,已经栽下一半了。
他们三人正继续种苗时,沈笑又回来了。
&ldo;二哥,咱把秧苗送家吧。&rdo;
沈志不愿意,他道:&ldo;那多麻烦,送家明天还得再拉到地里,放这儿,今晚我就在骡车上搭个棚,看着。&rdo;
&ldo;我跟你一起。&rdo;沈远不放心。
&ldo;大哥,你明天一早就得走,我和二哥看着。&rdo;沈笑不同意。
&ldo;让你大伯和二郎看。&rdo;管氏也回来了,她喊上沈笑和周氏:&ldo;你们和我去半坡,给别人都搭把手。&rdo;
&ldo;唉。&rdo;姑嫂跟管氏一起走了。
沈志看看天,&ldo;大哥,今天咱们种不完了。
明天你去河堤,就更不好种完了。&rdo;
沈远又抱一捆苗,笑道:&ldo;不会的,七两一定会出钱请人的。&rdo;指了指一垛秧苗道:&ldo;她不会让苗放这好几天的。&rdo;
还是沈远心里明白,沈笑果然又和管氏提了雇人的事。
管氏咬咬牙,九十九步都走了,最后一步花点钱就花了:&ldo;晚上,我们先把上次的十来人定下。&rdo;
沈笑觉得人肯定不够用,一个人一天能种一亩就够厉害了,&ldo;伯娘,七八岁的孩子,也可以干的,工钱减半就行了。&rdo;
&ldo;五文?&rdo;管氏拍拍胸口,她得缓缓。
沈笑也帮忙,然后道:&ldo;伯娘,上回打垄轻省,种秧苗不轻松。
大嫂,你觉得和种豆比如何?&rdo;
&ldo;种豆子比这个快多了。&rdo;周氏笑道,然后问她:&ldo;你打算给多少工钱?&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