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 第八十六章 喜怒随心

沈大伯笑着拍拍她的头,道:&ldo;你要是想买,咱回去买一百亩。&rdo;

&ldo;再想也不买。&rdo;沈笑坚定的摇头,她大伯的面子比一百亩地值钱许多许多倍。

&ldo;我就不信,我不买,那三百多亩能一下卖完。

卖完了就说明与我无缘,将来我拿钱买几百亩上等田去。&rdo;

沈志把拇指朝她伸出,沈笑哼一声,头扬的高高的。

三人都没回头的意思,路过那片荒石宅地,沈笑问道:&ldo;大伯,这是村里的地,咱们买下能便宜吗?&rdo;

&ldo;这不是村里的,是咱们族里那些战乱时,已经没了人家的老宅院。

从这一直向东到官道,都是。&rdo;沈大伯晓得这孩子想折腾点什么,他道:&ldo;回头我找族里说说,咱们全买下能不能便宜点。&rdo;

&ldo;啊,不是说一两银子一亩太不好收拾的吗?&rdo;沈笑太意外了。

沈志挑挑眉,&ldo;那是村里人隐讳的说法。

主要是其他三家出钱也不会给他们,咱们族里人现在都有房子,又怕惊扰先人,才不来这里盖房的。&rdo;

他把沈笑转过半圈,&ldo;看到咱们家对面这一溜儿三十多亩菜地了吗?&rdo;

&ldo;沈氏族里的菜地,不会也是吧?&rdo;沈笑觉得沈家以前的人真不少。

&ldo;想什么呢?从咱们后面一排房的西边到最后一排的杂石荒地,从前才是有人家的。&rdo;沈志弹她一下脑门。&ldo;大概是两家的位置。是吧?爹。&rdo;

&ldo;对,那一溜有沈氏,也有陈赵卢三氏。&rdo;沈大伯在旁边道:&ldo;咱们家路对面,南北宽十六丈,

东起官道边,西到过了大成家西山墙十三丈的地方,那里有个凿了篆体沈字的大青石作界线。

都是沈家祖先买下的,以供后世子孙分家聚居。

菜地里种的这些树,谁家买地就能按亩数分几棵。&rdo;

沈笑第一反应是:&ldo;要出钱买吗?太爷爷就是拿良田换的宅地。&rdo;

&ldo;当然要出钱,而且每家买这些地不可超过二十亩五分。&rdo;沈志记得很清楚。

&ldo;挨着官道的买不了吗?&rdo;沈笑心道可惜了。

到家,发现大嫂他们都回来了。

管氏听说不买荒地了,道:&ldo;二郎三郎,把你们大姐家驴车送去。

再去和你们大舅说一声不买了。&rdo;

&ldo;七两去不?&rdo;沈志问。

&ldo;她不去,一会儿让她揉几个馒头上供用。&rdo;管氏又道:&ldo;捎一刀肉和棒骨回来,对了,再买个猪头。&rdo;

二郎三郎对视,晚上有肉汤喝了,&ldo;好嘞。&rdo;

他们都走了,程怀谦抱个篮子一直不说话。

&ldo;念哥儿,怎么了?&rdo;沈笑在他眼前晃晃手。

周氏笑道:&ldo;可能是想他爹了。

回来时拐家里拿了他爹腌制的酸笋。&rdo;

管氏也笑道:&ldo;那今晚就给你拌个酸笋。&rdo;

&ldo;谢谢伯娘。&rdo;程怀谦从篮里拿出一个小坛子给她后,按住篮子上的油布,道:&ldo;这坛我想放屋里。

不是酸笋,是我爹泡的药酒。&rdo;

&ldo;去放吧。&rdo;管氏递他一个玉米棒子。

沈笑见他去西院,道:&ldo;伯娘,我去看看辣椒苗。&rdo;

说完就跑到后院去了,其实是绕到夹道来西院。

还好今天走时没拴上门,不然她要跳过来才行。

&ldo;程怀谦,开门。&rdo;沈笑轻敲三哥的房门。

程怀谦拉开门,笑道:&ldo;我就知道你懂行。

给,什么时候想用都行。&rdo;他把地上的篮子拎起。

沈笑看到一篮子的银锭碎银,&ldo;小坛子装得下?&rdo;

程怀谦指指桌上的,只比篮子沿低一点的大肚瓦罐,道:&ldo;一路上,你大嫂都没看到,我用油布盖的可严实了。&rdo;

&ldo;你就埋在后庄村?天天家里没人你不怕谁进去?&rdo;沈笑摸摸里面十几个小元宝,&ldo;我现在不买那么多地了,不如你存钱庄吧。&rdo;

程怀谦:&ldo;我埋在灶台下,谁会去翻灶台。

不存,你帮我放着吧。&rdo;

沈笑抬头笑道:&ldo;这么信的过我?&rdo;

&ldo;那是当然。&rdo;程怀谦笑的更欢快,&ldo;挖出来了就不适合再埋回去了。

存钱庄我还得给他们交钱,太不划算了。&rdo;

&ldo;好。我帮你放着。&rdo;沈笑想,她的空间最安全,也不要存托费。

于是两人点清,四个一两重的金花生,十六个五两的元宝,八个五两的银锭,剩下的全是大小不一的碎银。

共计二百零二两八钱,沈笑道:&ldo;你身上留二两钱不?&rdo;

&ldo;我身上还有,花完再找你要。&rdo;程怀谦想着他最近上学免费,书院的吃饭住宿钱都交到了年底,也不花什么钱。

两人将此数目写下,和程怀谦一起按手印。

这份委托帮忙存银的契约正式生效,咳咳,契书程怀谦也是让沈笑收着。

她篮子搬房间后,就送到了空间的书房,找空盒子装好才出来。

看到程怀谦在书房写先生布置的课业,就悄然退走了。

回到东院,却见福老太爷和沈村长在堂屋,正和大伯说着话。

伯娘正和大嫂在给鸡鸭褪毛。

打算帮忙的沈笑,却被福老太爷看到,招手喊她:&ldo;七两,来。&rdo;

管氏见她不动,笑她气性不小:&ldo;去吧,你福太爷不是糊涂人。&rdo;

沈笑就噘个嘴进屋,反正她是小孩子,喜怒随心。

沈村长看看她,摇头失笑,福老太爷把身边的凳子一拍:&ldo;坐这,我们不招待见喽。

你还生上太爷的气了?告诉你小丫头,这地你买不了,他三家,谁也别想买百亩。&rdo;

沈笑迅速看一眼大伯,见他拍着怀里举小拳头玩儿的昌林,脸上挂着舒心的笑。

她三两步坐到福太爷身旁:&ldo;福太爷,您讲讲。&rdo;

福老太爷抽出烟袋锅,又想起还有小娃子在,就放在手里转:&ldo;唉,还不是咱们沈家人少了许多家,没有以前的威望了。

咱们祖宗们有远见,置宅地,办族学,划族田,才让沈家一直都能在村里说话硬气。

就有那不记情分的,在沈氏族学里白吃白学,反过头来,还想压咱们一头。&rdo;

&ldo;福爷爷,咱们四家,有一家反对,事就办不成。

他家想沾光儿,咱也不同意。&rdo;沈村长道。

&ldo;那你刚才在族学咋不开口呢?咋不把他的提议一开始就否了?&rdo;福老太爷敲着烟袋锅横他一眼,夫子代表沈氏族学,族规有定:不涉沈氏死生大事,只可听多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