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第1432章 李自成驾崩了

“朕是不是要死了?”

李自成躺在病塌上,只感觉痛苦的很。

一旁的大夫,现在也知道他没救了,现在所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延长他的寿命,减轻他的负担。

而想要做到这些,也很简单。

那就是,为李自成注射大量的**,和抗生素。

呃,既可以止痛,又可以让他老人家兴奋。

同时呢,可以抑制他身体内的感染。

在药物注射入血管的同时,李自成也感觉,自己的生命,在逐渐的流失。

他睁开眼睛。

一只独眼,显得格外的浑浊。

“皇上是天子,是万岁……”

旁边的高皇后,劝慰着李自成,可李自成心里却清楚。

这哪有什么天子,哪有什么万岁?

他咳嗽了一声,然后看向了殿内的群臣,还有自己的好大儿李过。

呃,这个李过真的是好大儿啊。

比李自成还要再大几岁的好大儿,身体却明摆着要比他李自成要好上一些。

如今,这个比皇爷还要大的皇太子。

虽然少了条腿,但看起来竟然相当的硬朗,估摸着还有好多年可活。

再看一旁,已经长成了健壮少年的好太孙,李继业后。

李自成脸上,泛出来了淡淡的笑容。

太孙还是好的啊。

已经当了十几年皇爷的李自成,对于自己的这一生,还是很满意的。

因为大顺从建立起来之初。

他压根就没想过。

自己这个皇爷,能当太久。

而如今,他当了十几年的皇爷了。

享了十几年的富贵,虽然因为身体的缘故,一直未能够生下来个一儿半女的。

但李自成对于这一生,也是相当满意的。

而现在,他这一生,大抵是要结束了。

但他的事业,却没有因此而终结。

大顺占据了印度的万里锦绣江山。

虽然这里,不是自己熟悉的西北大地。

西北家乡。

没有肥沃的关中平原,和那千里麦浪,也没有那分明的四季,和纵横交错,入目尽是一片荒凉景象的黄土高原。

但对于李自成而言。

这里却是一片,可以传给后世子孙的大好疆土。

但是,如今自己驾崩在即。

好大儿李过,还硬朗的很。

这皇位,又当传给谁呢?

李自成的目光,来回在李过,还有李继业身上,扫来扫去。

“过儿!”

“皇阿达,儿臣在。”

李过赶紧的上前,他现在也能自己走路了,因为他花重金,请大明朝那边的良匠,为他造了一机械腿,走起路来,虽然有些瘸,但也是能够自己走了。

眼下,明明比病塌上的李自成,要大上几岁。

但李过还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跪在了床前,而旁边的好太孙李继业,也差不多。

祖孙三人,就这么的相对着。

“过儿,朕若是崩了,额们大顺,可就得交给继业了。”

“啊?”

李过眼睛一瞪,明显有些懵。

他苦着张脸说。

“皇阿达,继业是不是还小啊……”

呃,李过原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大概是没有当皇爷的可能了。

哪成想,明明比自己小几岁的皇阿达李自成,竟然要比他驾崩了。

反观他,虽然残疾了,但这身子骨却是非常不错。

活个十年,估计都不成问题。

这眼瞅着,要当上皇爷了。

也要面南背北,称孤道寡了。

怎么,怎么这皇位,就越过他,落到了他的好大儿李继业**底下呢?

“继业不小了。”

李自成白了眼李过,心说,你就不要想当皇帝了。

你这家伙,明明比朕要长上几岁,身子骨还这么硬朗,这要是当了皇上。

朕的好太孙继业,何时才能够当上皇上?

再说了,倘若你当了皇上。

你那么多皇子,说不定,就生了易储的想法。

届时,朕的好太孙,也不一定,能够继承大统。

总而言之,怀揣着种种的想法。

李自成是决定,跨过李过,直接立李继业,为大顺的新君。

“皇阿爷,额不想当皇上,额只想让阿爷好好活着……”

李自成正这么想着,旁边的李继业,却十分懂事的,呜呜的哭了起来。

让李自成更加的欣慰了——到底是好太孙啊。

不跟旁边这个李过似的。

一听不是他当皇爷。

就不高兴了。

孙子就是好啊。

一想到这,李自成一边用自己,粗糙的大手,拭去李继业眼角,那稚嫩的皮肤上,滚落的滴滴泪珠,一边强撑起威严。

大声的朝殿内喊道。

“丞相。”

“皇爷,臣在。”

李岩哪敢怠慢,赶紧的麻溜一路小跑,凑到李自成的塌前,跪了下来,聆听着李自成的旨意。

“拟旨,朕驾崩后,由太孙即位。”

“另外,朕驾崩后,皇陵内陪葬之器具,不宜太过于奢侈,以陶铜便可。”

“宫内诸妃,好生侍养,不得苛待,陪葬之身,免了……”

“她们跟着朕,也是苦了。”

“朕不能够,临了坑害了她们……”

“除此之外,朕崩后,新君即位,第一件事,继业,你可知道,应该做什么?”

“孙儿不知,请皇阿爷教诲。”

李继业哭的一脸泪,摇头说道。

丞相李岩,也是一头雾水。

“第一件事,就是向朱明,具表恭顺……”

李自成郑重其是的说道。

然后,他叹息一声。

“朕与朱明,斗了这么多年。”

“哪里还看不出来,额们大顺,额李自成,哪是朱明的对手啊?”

“倘若不是,朱明皇帝,一直收着手,我大顺岂能有安居西天,夺取印度之可能?”

“如今,朕驾崩后。”

“额们大顺,倘若真想要安居印度,万代千秋,必须要对朱明,恭顺有加。”

“倘若有朝一日,朱明派大兵,兴舟师来伐我大顺,继业,朕问你,你会如何是好?”

“皇阿爷历经万难,打下来的江山社稷,祖宗基业,继业岂能够轻弃?”

李继业咬着牙,一副坚强模样。

“届时,孙儿会亲提额大顺百万大兵,与朱明血战到底,绝不丢了皇阿爷的脸,丢了额李姓宗室的脸……”

“糊涂。”

李自成当即怒了,此生第一次,骂了自己的好皇孙。

“啊?”

好皇孙李继业还有些懵。

没想到,自己的回答。

竟然遭到了呵斥。

这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预料。

而李自成,则运足力气,朝李继业叮嘱道。

“与朱明相抗,不是以卵击石是什么?”

“你应当,倒戈卸甲,恭顺降于朱明,则仍不失封侯之位,不失富贵……”

“这才是上策。”

“皇阿爷不想看什么江山万年。”

“只想看着你,好好的活着……”

“你一定要记好了,记牢了……”

李自成说完之后,就只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一般。

旋即,就又重新的躺了下来,闭上了眼。

当然,还没有驾崩。

而是昏死了过去。

就这么的,昏迷了十几天后。

伴随着,承天殿内,一阵的嚎哭声。

大顺皇爷李自成驾崩于承天殿内。

驾崩在永昌十三年二月十六这天。

……

“陛下,李自成死了。”

南京城内,锦衣卫指挥使黄鹤,向朱慈烜禀报着刚刚从大顺那边,获得的最新情报。

“死了?”

朱慈烜听到后,初时有些惊讶,旋即,又有释然了。

“呵呵,倒是比历史上,多活了十年有余,也该知足了。”

“陛下,您说什么?”

黄鹤有些懵,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没什么。”

朱慈烜摆摆手,然后道。

“是何人即位啊?”

“李自成定下的遗诏,是由皇太孙李继业即位。”

“是他啊。”

朱慈烜点了点头,想到了曾经看过的李继业照片,然后说。

“那李过可算是惨了,熬了这么多年,到头来,也没继承他们大顺的皇位。”

“陛下说的是。”

黄鹤赶紧点头,又将自己打听到的,李自成叮嘱遗言时的情景,给朱慈烜详细的汇报了一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李自成临了驾崩,倒是说了一些大实话啊。”

听完了黄鹤的汇报,朱慈烜轻轻颔首之余,又感慨道。

“皇上,他李自成也不过是看透了这些而已。”

黄鹤赶紧说,又话锋一转。

“不过,这正中了我朝的下怀。”

“臣以为,远征军前赴欧洲之时,可以先假意,登陆印度,如此一来,印度便为我朝所得矣。”

“没那么容易。”

朱慈烜冷哼一声。

“李自成是先帝了,他说的话,可没那么管用喽。”

是啊,李自成是先帝了,他说的话。

已经没用了。

新君李继业愿不愿意听,可是两回事。

最重要是,李继业年纪轻轻的。

正是那种,少年血性之时。

岂会那么容易,就屈服于大明朝?

“如今正是专注于欧洲战事的时候。”

“不节外生枝为好。”

朱慈烜说道。

“皇上教训的是。”

黄鹤赶紧说道。

朱慈烜则话锋一转,问起了欧洲的情况,他询问道。

“对了,近来欧洲那边,可有什么新的消息?”

“皇上,欧洲那边,还真有一些,新的情况。”

黄鹤听罢,赶紧说道。

“路易十四,这些日子,正大举的整顿内部,杀了许多人,有些是误杀,有些是错杀,但还是,杀了许多,咱们收买到的一些探子。”

“哦?”

朱慈烜眉梢一扬,旋即反应了过来。

“他是发现了,咱们在他身边,安插有人?”

“肯定发现了。”

黄鹤点了点头。

“而且,路易十四杀起人,那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但凡是有些嫌疑,都难逃株连。”

“要么一死,要被被拘去服苦役,充入一线当炮灰。”

“总而言之,咱们现在,想再打听到什么情报,可谓是难如登天喽。”

“哼哼,没有这些情报,朕照样能够料理了他。”

朱慈烜冷哼一声。

黄鹤点了点头,又皱眉,欲言又止,似乎是有什么事情,要禀报似的。

见状,朱慈烜当即追问。

“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

“是,是,臣知道了。”

黄鹤赶紧点头,然后汇报道。

“陛下,臣要说的,不是别的。”

“臣的人,前些日子,探知路易十四命人,研究了几样秘密武器,用于对付我朝的战车,还有铁甲舰。”

“可是,这些日子,线索中断,实在是,探知不到具体之情报。”

“哦?还有这等事?”

朱慈烜脸色微变,意识到情况不妙。

他心思一沉道。

“罢了,不管这些,谅他路易十四,也搞不出来什么高科技的武器来。”

“锦衣卫未来的重心,不要放在欧洲了,那边是难渗透了。”

“放在对真主世界吧。”

“皇上的意思是?”

黄鹤一愣。

朱慈烜则冷哼一声。

“战争要结束了。”

“接下来,我朝要看牢了真主世界,这条恶狗才行。”

“陛下说的是甚是。”

黄鹤赶紧颔首。

而朱慈烜,目光则凝视着地图,眉头锁微起来。

路易十四究竟是在搞什么研究?

铁甲舰?

还有战车。

他是打算,靠什么来对付啊?

看来,哪怕是苏伊士运河修通了。

也不可以,贸然的派铁甲舰过河,进入到地中海。

得先进行一下试探才行。

否则,说不定,就要中了他路易十四提前布设下来的天罗地网呢……

朱慈烜如此想着。

另一边,位于地中海内。

吉米正激动不已的,看着面前的小型快船。

吉米,就是那个前些天,侥幸从苏伊士运河的工地上,带领着数百个被俘虏的水手,逃出来的船长。

当时,只有吉米和不到一百个同胞,成功的逃了出来。

而逃出来的他们,也明显受到了隆重的接待,被视为英雄一般的人物。

在进行了一番休养,并且前去巴黎,接受了路易十四举行的授勋仪式后。

吉米在收获了荣耀的同时。

又重新的,被编入到了法兰西国海军当中。

而现在,作为海军的一员,他正在接收着,来自于法兰西国科学院的最新技术成功——**式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