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的骑士重重的摔落在雨地之上,飞溅而起的淤泥和喷涌而出的鲜血混杂在一起,化作了妖异的暗红。
“轰隆隆——”
一声惊雷陡然自苍穹之上传来,一瞬之间便压倒了世间的一切声响。
雷声落下,雨势再大了数分,已经快要从中雨演变成了大雨,原本阴沉的天色也又变暗了一分。
冰冷雨水打湿了高迎祥的身上的衣甲,蚀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向着他侵袭而来。
高迎祥此时的脑海之中一片清明,他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冲昏了头脑。
多年以来,在战阵之上,他遇到过无数次的危险,很多次都险些身死,但是他最终都活了下来。
高迎祥很清楚,此时自己绝对不能慌张。
孙传庭领兵从峪外进入峪内之后,便在北山和峪口就地扎营,没有任何其他的举动。
孙传庭麾下的人不可能从他派出去的侦骑眼皮子底下,潜入西南方,绝对不可能是瞎子
而这支突然袭来的明军骑兵却是从西南面而来,从他们的后方而来。
高迎祥面色铁青,恐怕自己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已经是被官兵所识破。
这支官兵骑兵,恐怕是从汉中府开始沿着栈道一路尾随他们而来。
当时他们所有注意力都在栈道的前方,根本就没有想过身后可能跟着还有其他的人。
灯下黑。
不过就算是想明白了这一切,对于现在的局面也没有任何的帮助。
沉闷的交响声在高迎祥的耳畔回荡,那是战马的马蹄踏击在雨地上所发出的声响。
高迎祥驾驭着战马像这前方全速奔驰,他回头向着身后看去。
那队之前直冲而来的官兵骑兵,此时就紧紧的跟在他身后不到一百余步的位置,他之前的那员官兵将领驱马奔走在骑阵的最前方。
而在他的左右两侧,还有两支数百人骑兵队包夹而来。
一路封住了他退往仙游寺的去路,另一路则是封住了他赶往北面大军的去路。
高迎祥心中冷冽,现在留给他的道路实际上只有一条,只能一路向东。
但是东面是绝地,是连绵的群山,根本无法通行。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或许就是形容现在他的情况。
“入山!”
高迎祥没有犹豫,往东是一条死路,但是他却是已经没有其余的选择。
现在唯一的一线生机,便是入山,占据一处高坡,尽可能的坚持下去,坚持到足够久的时间……
高迎祥转头看向北面,阴沉的天色,轰然不觉的响雷声,使得正在峪口鏖战一众的军兵还没有注意到后方发生的一切,也正因为如此还没有引发太大的动乱。
高迎仙原本设置的中军所在,离东面的山岭并不远,很快便已经是赶到山脚之下。
相比其余的山岭,东面的山岭要更为险峻和陡峭,很多的地方都不能行人。
“下马,爬上去!”
高迎祥目光自整个山地一扫而过,一眼便选定了一处高坡,而后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新的军令。
在这种时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极为重要。
听到高迎祥的军令,一众亲卫毫不犹豫当即下马。
此时护卫在高迎祥身旁的亲卫骑兵已经只剩下了七十余人。
其余的人为了保障撤退,前去拖延时间,早已经是步入了黄泉。
一众亲卫将高迎祥护在最前方,推着高迎祥望着往着高坡之上快速而去。
殿后的亲卫手持着刀盾护卫着尾巴,背对着向后退却。
当高迎祥登上高坡之时,陈望此时也已经是赶到了高坡之上,周遇懋和赵怀良两人也是各带着麾下的部队从南北两面驰援而来,将高迎祥所登上的高坡围得几乎水泄不通。s:ЪiqikuΠet
高坡之下,一阵人声马嘶,无边的煞气在雨地之中弥漫,哪怕是厚重的雨幕都没有能够阻挡其半分。
高迎祥心中冰寒,他抬头看向北面。
身处绝地之中,官兵包围而来的骑兵粗略估算恐怕超过一千余骑,他麾下不过只有七十余名亲卫,绝对不可能反败为胜。
现在唯一的生机,其实就在于峪口战场。
若是峪口战场他麾下的军兵能够取胜,只需要坚持到前军回援,那么或许他还能够活下来。
只是无论是坚持到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取胜,这无疑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高迎祥立在雨中,雨水不断的从天上滴落而下,雨水顺着盔沿从他的眼前不断的落下。
他很清楚一军主帅若是有失,对于军心士气的影响,他只能祈祷着他这边的情况还并没有被发现,前军便攻破峪口的营地。
不过很快,高迎祥的期望便已是落空。
在视野之中,高迎祥看到了十余队超过百人的骑兵正从后方向着峪口战场杀将而去。
他们所打的旗帜样式和衣甲,都和此时包围在高坡之下的一种官兵相彷。
原本胜利的天秤已经向着他们的方向而偏移,但是当明军的骑兵突然从后方发起的进攻之时,战场的局势在一瞬之间已是急转而下。
高迎祥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明军的骑兵,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切入,引起大量的骚动。
“咚!”“咚!”“咚!”
北山营地、峪口营地,两处营地之中明军的战鼓声提高了整整数度。
擂鼓的力士鼓足了气力,疯狂的敲击着身前的战鼓。
所有人都知道,决胜时刻的已经来临了。
鼓声犹如雷霆一般震响,两处营地的明军早已经发现了战场局势的变化。
他们坐北朝南,在陈望领着骑兵奔下西山之时,便将一切的景象都看在眼底。
他们看到陈望带领着骑兵一路冲下山去。
他们看到属于高迎祥的紫色大纛仓皇东逃。
他们也看到了那支从西山冲下的骑兵,从其中分离出了十数股骑兵,向着闯军的后军杀将而去。
虽然那十数股骑兵只有千余左右,但是他们阵型散布,呼啸而来,却是显得漫山遍野都是。
“援兵!”
峪口营地,一众明军皆是欣喜若狂,他们看到了闯军阵后那一面面在风雨之中飘扬的火红色旌旗。
闯军的后阵此时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而后很快混乱便不仅仅只在后军之中传播,正在峪口和北山之下的鏖战的数万闯军都开始混乱了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从后方杀来的明军骑兵,他们也注意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属于高迎祥的那面紫色大纛,也已经从他们的后方消失了。
“举旗,擂进军鼓!”
孙传庭骑乘在战马之上,手持着宝剑怒声喝令。
这是一鼓作气击溃整支闯军的最好机会,绝对不能轻易放过。
他甚至披上了战甲,亲临前阵。
孙传庭带领着一众亲卫亲临战场前线,彻底激起了一众明军的血勇。
黑水峪内,一众明军都已经是看到了代表着孙传庭的巡抚旗在战场最前方的飘扬。
明军之中一众将校皆是疯狂向前,孙传庭作为巡抚,他的旌旗尚且在前方,他们身为武将,谁敢落在后面?
望见胜利将至,普通的军卒也是個个奋勇当先。
早在孙传庭召集诸军前来之时,便补发了他们一直以来被欠发的军饷,阵前下令,所得军功绝不会克扣半分,只要战胜便可全军获功,当先陷阵者十倍之赏。
饷银不缺,赏赐丰厚。
将校用命,军卒自然敢于搏命。
“杀!”
喊杀声一阵阵的从明军的阵中传出,声响震耳欲聋,几欲穿云裂石。Ъiqikunět
明军士气如虹,勇不可挡。
而相反闯军此时的士气却是已经彻底的跌入了谷底。
他们被困在万山绝谷之中,军中粮草早已经是消耗殆尽,他们最后吃的一顿饭,是杀了后勤的骡马得来的血肉。
驱使着他们搏命拼杀只不过是为了一条生路,还有高迎祥的鼓动。
他们一直跟随在高迎祥的身后,他们很多人都是忠诚于高迎祥。
他们跟随着高迎祥一路南征北战,一路转战千里,他们虽然败过,但是官兵却始终奈何不了他们。
但是眼下,他们一直追随的首领高迎祥却是生死未卜。
而后方又出现了大队的明军的骑兵。
腹背受敌之下,饥寒交迫,主帅失踪,身处绝地。
如果他们是戚家军的话,在这种绝境之下,他们或许还能够继续作战。
但是他们并不是,他们只是一群流寇。
他们没有保家卫国的信念,也没有舍生忘死的勇气。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跑不过就投,这才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常态。
闯军的崩溃快到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最先是后军因为身后骑兵的突袭而开始崩溃。
而后便是北山营地之下千公鸡张二和钻天鹞王成麾下的部曲率先崩溃。
当张二看到了后方明军的骑兵杀来之后,他直接将就在身侧指挥着麾下部曲作战的王成直接斩杀。
而后张二的亲卫一拥而上,杀散了护卫着王成的甲兵。
张二在阵前倒戈,王成的身死,引发了北山之下闯军的崩溃。
这并非是临时起意,而是蓄意谋之。
早在孙传庭带领大军堵住了峪口之后,张二便清楚这一次恐怕逃不掉了。
于是他在晚上的时候,就已经是暗中派人和孙传庭接洽,议定投降的事宜。
在闯军之中动摇的人,不仅仅只有张二一个人。
其实第一个找上孙传庭的人并不是张二,而是黄龙。
闯军的崩溃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张二斩杀了王成,而黄龙则是刺死了刘哲。
在情势剧变之时,黄龙抓住了机会,直接刺死了当时正在峪口指挥着军队进攻刘哲。
刘哲的身死,也引发了更大动荡和崩溃。
这些事情的发生几乎都在同一时间,近三万余名闯军,在这样连番的打击之下转瞬之间便彻底的土崩瓦解。
高迎祥站在高坡之上,他不知道峪口他麾下的军队之中发生了什么。
但是他确实是眼睁睁的看着他麾下的军队陷入混乱,而后迅速的崩溃。
眼看着最后的希望也就此断绝。
当这些事情在他的眼前发生之时,他却是无能为力,做不了任何的事情,没有任何的办法……
一切都和以前一样,都和在安塞之时一样。
无能为力……
雨势正在变小,高迎祥的心中一片冰寒。
高坡之下,喊杀声已经响起,刀剑入肉声、金戈相击声,疼痛惨呼声也都陆续传来。
高迎祥循声向着坡下望去。ъiqiku
就在坡地之上,身穿着重甲的明军甲士手持大枪利刃,正慢慢的推进。
他麾下的亲卫正一个接着一个不断的倒下。
高迎祥看着这些跟随着他,从安塞一路而来,转战了千里的老兄弟一个又一个倒在官兵的刀下,仍旧是无能为力。
坡地没有能够阻挡那些明军甲兵们前进的脚步。
高迎祥缓缓的拔出了腰间的雁翎刀,雨水滴落在刀面之上而后一路向下顺着刀锋直到刀尖的位置,缓缓向着下方滴落而去。
明军已经攻上了坡顶,高迎祥的目光越过前方的一众明军甲士,最后放到了被其重重护卫在最中央的武官身上。
“你是谁?”
高迎祥目光平静,他虽然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答案,但是他还是想要确认一下。
“汉中参将,陈望。”
站在人群之中的那名武官,自然就是陈望。
擒斩高迎祥的这份军功,他不能够让给任何人。
高迎祥提出的问题,陈望并没有拒绝回答。
陈望注视着站在雨中,执刀而立的高迎祥。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的距离见到高迎祥。
在兴安城时他只看到了高迎祥的大纛,远远了看上一眼。
而现在高迎祥就这样站在他的眼前。
自安塞揭竿而起到兵败黑水峪,高迎祥走过了传奇的一生。
在过去的九年之中,高迎祥驰骋西北,转战千里之地,搅动了天下风云,扫荡中原,都发生了动摇。
在王嘉胤、王自用先后亡故之时,是他挑起了属于明末农民军的大梁,将原本已经成为了一盘散沙的农民军聚拢起来。
他依靠着自己的判断一次一次挽救了农民军的命运,带领着众人转危为安。
在这九年之中他一直都在斗争着、抗争着,他从未有向明廷低下过头颅。
虽然直到最后,他都未能取得成功。
但是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