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旅行青蛙开始 第443章:产业

手上的皮肤微微有些粗糙,显然在家里经常干活勤劳,毕竟值的培养。

有人带头陆陆续续又有七八个人参加。

赵国强果断叫停宣布道:“大家现在就去大栅栏店面参加打扫卫生,从今天开始就计算工资,每天按照一块钱计算。

啥?

一天一块?

没有报名的已经后悔了。

正式工也就这个价码。瞪着赵国强这个人太坏了。

干嘛不早说?

报名的却顿时兴高采烈,虽然么欸有正式的编制,但是咱们转的一点也不比正式工少。

看向赵国强的眼光顿时不一样了。

一群小青年风风火火的赶去店面,蔡晓黎和涛子顿时轻松了。

屋子很快清扫一空,赵国强对现在的投资是能省就省,等到私营合法了。

这种应急的经营模式注定会和街道起摩擦,没别的原因,利益纠纷产权不明晰。

赵国强现在就是在打擦边球,始终属于弱势群体。

万一有人眼红,纠纷立刻就会爆发,自己被踢出局也有可能。

所以赵国强绝对不会把钱现在就花在装修上。

等到确确实实的属于自己的产权了,那个金碧辉煌它不香吗?”

简单的把墙面刷上石灰浆,赵国强就忙着把桌椅板凳搬进场。

就连门口的空地也搭起了遮阳棚,现在也摆放上桌子椅子。

屋里主要招待慢客,京城人喜欢喝茶。

尤其是有些老头儿,喝起茶来,动辄几个小时,几个人凑一块,一天也有可能,屋子里就让这些人可劲的泡。

当然,茶叶的档次肯定要贵不少,收费贵一点,很合理吧。

外边就接待纯粹的牛饮解渴的过路人,这些人就一个特点就是快。

为了提高效率,甚至可以提前准备好凉茶。

一分钟不到,咕冬咕冬,灌完走人。

赵国强唯恐有人看出公器私用的猫腻,在门口挂起了条幅。

“知青便民服务网点-大碗茶。”

“渴了就来大碗茶。”

提前打起了广告。

谁能说知青不能成为宣传的热点?

事实证明不管任何时候,八卦是人的天性条幅一挂出去。

就有热心的大爷大妈进来问说道:“这条幅上的知青服务网点什么意思?”

到了赵国强讲故事的时候了。

这厮一通吹捧,那个什么知青迫切需要工作。

王主任运筹帷幄,急人之所急,积极创业安置知青工作。

一通身临其境的讲述,其实并不怎么夸张,基本上属于实事求是。

但是百姓心里有数啊,知青天天聚集起来招猫逗狗,打架滋事,偷窃抢劫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经过赵国强一天的吹捧,王主任如果当天拉选票民意绝对高的吓人。筆趣庫

经过两天紧锣密鼓的张罗,大碗茶要开业了。

赵国强特地邀请王主任出席镇场子。

毕竟名义上这属于街道的企业。少了街道老大怎么都会觉得不对劲。

有了大boss的出席,以后会少很多的牛鬼蛇神。

赵国强为了开业热闹,提早安排人准备了几大缸的凉。

凡是来参加开业的,一分钱一碗。

京城太久没有新鲜事了,以至于市民少了许多的娱乐项目。

大碗茶的开张,一下子引爆了老一辈人的记忆。

二十年前大街小巷都是大碗茶,哪一个京城人没有喝过大碗茶?

赵国强准备的茶叶品种,丰富的一批。

信阳毛尖,云南普洱,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就连茶砖,白茶,茉莉花茶,鸭屎香都准备的齐备。

只要你来,天南地北的口味都能满足你。

对于内部员工,赵国强专门培训了一下,你可以不会讲漂亮话,但是一定要微笑,笑得如沐春风。

用他的话说咱们不是公家大店,人家是正规军,咱们连散兵游勇都算不上。

怎么突出重围?

就要态度好宾至如归。

对比就是最大的宣传力。

外边的公家大店,还在贴着“不得随意打骂顾客”的标语。

大碗茶已经开始了微笑服务整整高出几层楼。

大碗茶的名声一炮而响。

赵国强这一次请假有点长,足足一个礼拜。

几天时间花在了筹备期,后来的几天都在跟店,完善管理章程,还要培养蔡晓黎和涛子的管理水平。

赵国强还认真的观察那个叫做曹玉勤的女孩,勤快、谨慎,很有感染能力。

赵国强已经把她作为后备的苗子,以后可以优先提拔。

几天的营业额下来,涛子和蔡晓黎再也没有怀疑。

第一天,由于有优惠,营业额只有五十多块钱。

第二天就开始了井喷状态,一下子涨到了一百多块。

第三天依旧坚挺,涛子和蔡晓黎已经快高兴的发疯了。

这生意长久啊……

每天都有稳定的进账,简直是躺赢的节奏。

对于赵国强点石成金的本事,已经快成了迷信的程度。

屋内的桌子,现在已经渐渐被一帮退休老头霸占,一泡就是半天,喝茶,下棋,妥妥的老年人中心。

赵国强任由他们腻在这里。屋里的茶贵,纯利就高。

其实他们才是茶馆消费的主力军。年轻人?

牛饮一碗就跑,谁天天跑这里。

为了增加营收,赵国强跑去进了一批小零食、小点心,花生瓜子。

毕竟茶喝多了容易饿,这些个小零食就派上用场了。

有的顾客喝完了茶,觉得店里的茶叶质量不错。

于是赵国强又增加了一个项目,找一个稳妥的女生,把茶叶分成一个个小包,满足顾客零买带回家的需求。

不但大大的提高了营业额,也很是收获了一波好评。

自此,散茶项目彻底的成了大碗茶的固定项目,许多的居民都跑来买茶,连供销社的业务也分跑了一部分。

稳定的经营了几天,赵国强把摊子大撒手扔给了涛子和蔡晓黎,自己又回去做好青年去了。

赵国强未必有多注重这个毕业证,可是京大的履历对他就太重要了,绝对是事业的推进器,丢不得。

刚回去就被老四杨根生一把拉出去,苦着脸说道:“我被骗了。”

赵国强脑子还没有从大碗茶里跳出来,一时没转过弯。

你被骗了?

骗啥?

骗钱还是偏色?

不过看看这厮一脸美丽痘,估计不会有人这么重口味。δ:Ъiqikunēt

赵国强浮想联翩,杨根生不满道:“哥哥我这么伤心,你这是要袖手旁观?”

一脸的生无可恋。

赵国强无语道:“您还是说说咋回事吧……”

“别急着扣帽子,总得先搞明白怎么回事吧?

杨根生贼头贼脑的看了一下四周,说道:“我家那不是以前的古都嘛,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我们老家谁家吃不上饭了,就去邙山上刨个坑,搞不好就能挖出点东西,换点粮食就饿不死人。”

“我家祖上也有点存货,来的时候就带了几件。”

卧槽……

盗墓?

赵国强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眼神不好,看走眼了这个蔫坏的杨根生。

居然是人才呀……

没想到能把盗墓形容的如此轻描澹写、清新脱俗。

这种事在混乱年月不奇怪,可是像他说的这么轻描澹写就不一般了,要么是盗墓世家,司空见惯了。

要么他们那里已经穷的可以漠视道德礼法,没有基本的道德约束了。

不过看看这厮能考上大学,可见绝对不会穷成那个鬼样子。

其实也就是说这家伙也是个满嘴跑火车的江湖人。

盗墓贼混进历史系,这是准备改行进考古队?

302还真是藏龙卧虎……

一个红拳传人,一个东北参客,再来一个盗墓贼。

另外几个不会也隐藏有别的身份?

赵国强一脸黑线,言简意赅道:“说重点……”

“怎么被骗了?”

这厮一脸的扭捏说道:“我这不是听说京城有黑市,能出手一些不方便出手的东西嘛。”

“所以我就去了。结果一件三彩马就这么赔了进去。”

“一个混蛋跟我讲价,价钱谈的差不多,该给钱了有人就在旁边叫喊说公家人来了。”

“结果全都跑的精光,我那个找谁要钱啊?

赵国强差点笑出声去,毕竟术业有专攻。

这厮一口外地口音不骗他骗谁?

盗墓贼刨土挖坑专业,遇见这种千门的小杂鱼照样歇菜。

于是问道:“你是个什么意思?是想找回东西?还是借钱呐?”

“缺钱了跟我说一声,别瞎出去胡搞。”

“京城不是你家,还有胆子去黑市?就你的口音进去了也是个送菜的命。”

“其实让人抓住了你还是背个处分?”

赵国强一通嘴炮,把杨老四给训成了灰孙子。

总算找补回一点在王东方那里手的闷气,神清气爽。

杨根生一脸苦笑:“给哥哥留点面子好吧?我也是想帮帮家里。”

“我这是吃亏也想明白了,你不就是本地人,我的东西可以给你,你找门路方便。至于你赚多少我不管,你给我个良心价就行。”

看来自己京城的身份还有这种便利。

童老二找上自己,现在杨老四也找上来了。

赵楚明真心的不想招惹盗墓贼,可是一想到无数的文物会流入市场,不知道会有多少流失海外。

赵国强万分矛盾。

那个年月的文物管理漏洞太大,发生了许多的悲剧。

自己不买,就会有别人买,买了还要高价卖出海外。

赵国强只好说道:“可以,有个前提……新出土的东西我不要……”

“你把东西交给我,卖给谁你不用打听,价格你自己开,我负责传话,同意了交易达成,钱货两清。”

“先说好,这件事只有咱们两个人知道,如果外人知道了,咱们的关系立刻作废。”

杨根生知道事情的轻重,连忙肃容答应。

顺手就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袋子,交给赵国强。

这是已经准备好了………

赵国强觉得杨根生就是处心积虑的拉自己下水。

拿出的东西体积小,价值不低,便于携带。

赵国强转身打开,几件玉器。

赵国强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一套九窍塞、玉含、玉握、蒲纹玄璧。

如果再加上金缕玉衣、玉枕快凑够一整套陪葬玉器了。

玉色、玉沁都是汉玉的特征,玉含是玉蝉造型,汉八刀特征明显。

从外边的包浆可以判断,这不是新出土的,曾经有人盘过赵国强总算心里好受点,要是杨根生敢拿出新坑出土的东西,赵国强就敢收拾这王八犊子。

其实这是两种态度,新坑就代表着杨根生还在做孽。

可能是在拉着赵国强一块跳坑。

老东西则代表着很可能是前人干的。

“准备要多少钱?”

赵国强直接问,现在的生意还是纯粹点好。

“二百块……”杨根生也干净利落。

赵国强大致估算了一下,有点虚高。

但是也算能接受,毕竟汉玉难寻。

于是直接掏出二百块钱交给杨根生。

爽快劲让杨根生眼神炯炯发亮。

赵国强的做派,明显是个大财主。

自始至终也没有对玉的品质有一点的质疑。

只能说赵国强自己本身就精通鉴古。

一个不差钱的鉴古大师……

赵国强的重要等级在杨根生的心里直线上升。筆趣庫

赵国强自己也没料到,居然就这么和盗墓贼打上了交道,是福是祸还不知道。

赵国强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自己家里并不安全,看来要赶快买一套房子了,就算手续不合法也要先整一套,把古董都转移走。

要不然自己一屋子的古董,有一点的损失自己也受不了。

这个事只能麻烦李老,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个人脉有钱也搞不定。

星期天,赵国强一通联络,把杨华健、郑侗、周晓白都给约到了大碗茶。

这几个家伙都有后台,有时候拉出来充充虎皮大旗也算有点作用。

杨华健在人大上学,郑侗在师大厮混,周晓白医科大早就毕业,妥妥的钻石级虎皮大旗,拉出来亮瞎眼的那种。

赵国强一边陪着涛子他们忙活,一边等着几个钻石光临。

郑侗这厮最先赶来,身边还带着一个圆脸女生,笑起来眉眼弯弯,很有喜感,一看就很有路人缘,估计是这厮的女朋友-蒋碧云。

果然,郑侗见面就炫开了。

“来来来,小国强,现在我隆重介绍,这是你嫂子,蒋碧云,美貌与智慧并重,关键是人品好的让你流口水。”

“想当年,哥哥我在穷乡僻壤,举目无亲,吃了上顿没下顿,要不是你嫂子安慰我,你早就看不见你郑侗哥哥了。”

“来,先叫声嫂子听听,最好带点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