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凤阙 第315章 九郎君启到的作用

如此一来,关陇军就得到了歇息,她必须拖着他们,让他们没有喘息的机会。

依照她的推测,周光此次至多只派两千人来,五百人已经死于她和宋鄱之手,五百人还在和陈腯他们拼杀,剩余的一千人在她这里。

将人耗累了,再引向陈腯他们。

至于陈腯他们五百对抗五百,会不会胜不了,君辞从未有过这个顾虑。

陈腯他们假扮关陇军偷袭在先,已经占了先机,接下来拼武力,君辞这次所带之人也算得上中护军中上游。

关陇军五百人基本都是一个副幢与五名什主,这几个有陈腯、高毅、云如意几人在也能压制。

陈腯他们并没有让君辞失望,他们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穿着与关陇军一致,一军数万人,岂能人人都识得?

混战之际,只有陈腯他们在隐晦处做了一点细微的差别,这个差别不知晓的人很难寻到,中护军人人都知晓,只需要瞄上一眼,就能分清是敌是友。

有时遇上硬茬不敌,还能灵机一动,出口哄骗一句,十次有八次能逮到反败为胜的机会。

饶是如此,关陇军勇猛不是浪得虚名,武力持平的情况下,陈腯他们先发制人,又有旁的便利,也用了足足一个半时辰,才将人全部歼灭,他们也折损了一百余人。

摆平了这里,陈腯带着人迅速去寻君辞,在约定好的地方,只看到了打斗的痕迹,和几具关陇军的尸体。

陈腯只得拨开手中的讯号放了出去。

远处还在溜关陇军的君辞第一时间看到讯号,她瞥了眼流血不止的胳膊,和穷追不舍的关陇军,当下将人带向陈腯。

关陇军追逐了她一个多时辰,期间几次想要放弃,他们已经察觉到了君辞是在刻意消耗步兵的体力。

为了拖住他们,君辞不得不在每一次他们要放过自己时又杀回去偷袭,为此还不得不上演苦肉计。

受点不轻不重的伤,让他们看到希望。

君辞这个周光的首要目标,不得不说对他们的诱惑力足够,这才能吊着他们如此之久。

“现在,该结束了!”

君辞一路疾驰,忽而一支箭矢飞射而来,本可轻轻松松躲过的君辞反而撞了上去,佯装自己被射中滚落下来。

若是熟知君辞之人,看到君辞滚落,而阿驰不作停留继续疾驰狂奔,必不敢再上前,可惜这些不熟悉。

为着保留体力,又能继续追杀君辞,还剩九百关陇军一分为二,步兵留下,骑兵继续追。

君辞落马之前,就对阿驰发出了指令,让它去寻陈腯来救自己。

跑远的阿驰另寻一条路去奔向陈腯。

以为君辞被射中的关陇军大喜过望,几百人顺着坡地追击。x33

另一边,由于君辞尽可能的控制距离范围,大致都在这一带绕行,阿驰疾驰一刻钟有余就找到了也在顺着痕迹不断靠近君辞的陈腯。

“跟上阿驰!”陈腯等人齐齐翻身上马。

和需要从南郡城潜伏到此,做不到人人骑马的关陇军不同,枝江城到松滋城现在君辞说了算,她带的人全部骑了马,不过是埋伏之前拴住隐蔽之地。

被君辞溜了许久,才缓过劲儿来的关陇军听到震动的马蹄声,他们没有选择逃跑,因为两只脚跑不过马儿,平白耗费体力。

很快双方就遇上,地段并不狭窄,在马匹上的陈腯等人占据了优势。

这些人被君辞耗费了不少体力,有了和关陇军作战经验的陈腯等人杀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只用了半个时辰,折损十来人和二十几匹马,便轻松拿下。

火速前进迎接君辞,在君辞被重重包围的关键时刻赶至。

她带了五百中护军,斩杀关陇军两千人,折损两百人。

君辞亲自割了几个幢主、副幢、什主的脑袋,装在匣子里,带回了宜都,又命留在宜都,先前从南郡城一道而来的人,八百里加急送回南郡城。

若非距离太远,这么多尸骨运到南郡城只怕早已恶臭腐烂,君辞真会将尸身堆在南郡城的郡守府前。

“将军松滋城秦统领递来消息,南朝主帅请将军前往松滋城议和。”君辞一身血污,才迈入宜都郡守府门槛,柳城上前禀报。

“主帅何人?”

“湘西侯——刘宗。”

君辞脚步一顿:“前南朝宗室,现南朝湘西侯,他是不是有个能征善战的女儿?”

君辞的问题跳跃极大,她最先在意的竟然不是议和。

柳城顿了顿才道:“湘西侯确有一女,自幼随军,颇有声名。”柳城对这位南朝女将军也有耳闻。

刘青夷闻名要比君辞久,但多是坊间传言,不乏有吹捧湘西侯之因而显达。

至少,刘青夷为两朝所知如此三年有余,从未亲自带兵主战过,也未曾有过极大的功绩。

在南朝亦没有正式的官爵,不过是在湘西军中人人称一声“少将军”罢了。

“将军,此女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柳城以为君辞是起了攀比之心,故而想要说几句心里话。

他觉着刘青夷比起君辞,不,似没有资格与君辞相提并论。

君辞却没有听,而是吩咐:“准备准备,我换身衣裳,立时出发。”

“主公,你身上有伤,让他们等一等又何妨?”霍清渠不赞同。x33

宋鄱在他们手里,刘宗岂敢轻举妄动?君辞是答应过要放宋鄱,但没有说什么时候放。

“迟则生变。”君辞主意已定,“我的伤不碍事。”

这些伤势,都是她控制出来,不过是看着骇人。

她洗漱一番,上了药,就连夜出发赶往松滋城。

柳城在意的是为何南朝损失惨重,甚至连松滋城都丢了,一来就要议和,或许他以为是宋鄱这些人质的缘故。

君辞却心里清楚,这里面必然有应无臣出力斡旋才制造的局面。

萧邑没有来,来的是刘宗,应无臣只怕出了大力气。

刘宗有个女儿与她一样,双方谈判时,刘宗必会因此而正视君辞,从而省了诸多不必要的龃龉,迅速谈妥议和休战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