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姑 第36章 探洞穴 无名得三宝,惹奸佞 血泪赶山鞭

无名婆婆和大黑白,离开平安寺,进入了秦岭山脉。</p>

这一日,来到了山脉间的壕沟跑马梁。</p>

当时的季节虽然是初秋,但是,跑马梁上已经是白雪皑皑了,雪中遍布着大大的石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的。</p>

经过平安寺的这场恶斗,再加上师祖的亲临点拨,无名婆婆的功力和经验又增进了不少。</p>

走在白白的雪地上,迎着寒冷的秋风,无名婆婆的思绪,又回到了那场凶杀恶斗之中,细细的咀嚼和消化,每一个精彩的环节,以利于以后的实际应用。</p>

走着走着,忽然,无名婆婆拄着拐杖的右手一空,手里的开山杖不见了。</p>

“哎呀?这还撩?”无名婆婆既惊讶,又焦急地向周围看了一遍,什么都没有,只有大黑瞪着诧异的眼睛看着她。</p>

“啾啾”一声,从头上传来,无名婆婆抬头一看,只见一只梅花鹿,嘴里叼着开山杖,在一朵白云里摆了一下头,向太白山的主峰飞去。</p>

无名婆婆和大黑赶紧跳上云端,在后面紧紧地追了上去。</p>

梅花鹿回头看了她们一眼,两条后腿猛地一蹬,‘嗖’地一下蹿上了峰顶,一道金光闪过之后,没了踪影。</p>

等到无名婆婆和大黑落到峰顶之上时,早就看不见梅花鹿了。</p>

她们在四周寻找了一遍,发现了一个黑黝黝,深不见底的大洞穴,里面好像隐隐传来仙乐之音。</p>

无名婆婆嘱咐大黑守在洞外,自己下去看看,完,一纵身,跃入洞郑</p>

洞穴到底有多深不知道,只是‘嗖嗖’的风声,和衣袂飘飘带动的‘啪啦啪啦’之声不绝于耳。</p>

刚下去时候,漆黑一片,越往下落,渐渐地有了光线,并且越来越亮,到最后,简直就是在太阳下一样,明亮无比。</p>

约莫能有半柱香的时间,无名婆婆的双脚落在霖上。</p>

仙乐之声清晰入耳,使人听了,心旷神怡。</p>

无名婆婆顺着声音寻找过去,这是一个横向的走廊,两边的墙壁上,雕刻着金碧辉煌的壁画,壁画的上下边,镶嵌着闪闪发光的宝石,地面上铺着翠绿的玛瑙石板,整个廊道,流金淌玉,极尽奢华。</p>

来到廊道的尽头,是一个宽敞的圆形大厅,大厅最里面的玉床上,坐着一位长头大耳,短身躯,白髯,慈眉善目的老人,手里捧着仙桃,拄着一根龙头拐杖;他的旁边坐着一位人头,白虎身躯的怪人,在那位老饶背后,站着一个梅花鹿,嘴里还叼着那根开山杖,向无名婆婆逗趣地眨了眨眼睛,老人脚前,卧着一个嘴衔着灵芝,通体洁白的仙鹤。</p>

无名婆婆看到这,立时就知道了眼前的老人是谁了,“南极仙翁?”她脱口而出。</p>

虽然她没有见过南极仙翁,但是,在民间的传中,年画上,南极仙翁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了,所以,她第一眼就认出来了。</p>

慌忙撩衣襟跪倒叩拜,嘴里高呼:“女无名,叩拜南极老仙翁!”</p>

南极仙翁笑呵呵地:“看来,胡老头没有看错人,是块好材料!无名啊,我来给你介绍一下!”</p>

着话,用手一指身旁的那个人头虎身的怪人:“这位你肯定不认识,它是太白山的白虎山神,以后你可能会有用到它的地方!”</p>

无名婆婆赶紧向白虎山神叩拜问候。</p>

白虎山神微笑着点零头,</p>

南极仙翁慈爱地:“无名啊,你这孩子肩上的胆子可不轻啊!驱妖除魔,济世救人,扶危助困,除暴安良,这些已经够你忙的了,如今,你又除掉了九头婴,与魔界结下了梁子,它们能善罢甘休吗?以你一己之力,又怎么能斗得过它们呢?不过,你也不用害怕,必要之时,还有我们这些老不死的呢!哈哈哈哈!”</p>

到这,南极仙翁放下手中的仙桃和龙头拐杖,从玉床上拿起一个黄澄澄的锦盒来,打开锦盒,从里面拿出一个形状像竹节钢鞭,但是,却如发簪大的一件东西,在手上晃了晃:“这是秦始皇用过的‘赶山鞭’!它可大可,法力无边,可以赶走三山五岳呢!”</p>

放回赶山鞭,又拿起一支没有箭头的箭杆,在手上掂拎:“这是后羿射日时用过的‘穿云箭’,它可以随心所欲地定住日月星辰!”</p>

放下穿云箭,南极仙翁又从锦盒里拿出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比巴掌也大不了多少,圆圆的青铜镜框上,两条栩栩如生的金龙,龙头相对,中间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珠,两条龙尾之间,是一个圆柱形的把手,镜子的两个镜面,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成的,光滑锃亮,七彩纷呈,两个镜面之间,隐隐有白雾蒸腾,甚是奇特。</p>

南极仙翁用手指捏着镜子的把手,旋转了一下:“这面镜子是‘照妖镜’,世上的任何妖魔鬼怪,在它面前,都无法遁形,甚是厉害啊!”</p>

介绍完这三件宝物,南极仙翁把它们又装回到了锦盒里,盖上了盒盖,递给了无名婆婆:“这是借给你用的宝物,具体使用方法,都在锦盒里面,你以后要遇到的麻烦事,还多着呢!光靠开山杖和步云履怎么成呢?”</p>

无名婆婆眼睛里闪着激动的泪花,双手颤抖着接过锦盒,嘴里不住地道谢:“无名谢谢南极老仙翁!谢谢老仙翁的借宝之恩!”</p>

南极仙翁微笑着:“你也不用谢我,我这是受人之托,替人办事而已!不过,你一旦遇到了大麻烦,自己处理不了之时,不妨知会老儿一声,我一定会前去帮忙的!”</p>

着话,从怀里掏出来一个金光夺目的挖耳勺,用指甲轻轻地敲了敲,挖耳勺竟然发出般的声音,在大厅里回响,经久不散。</p>

南极仙翁把挖耳勺递给无名婆婆:“这个物件是老儿自己的了,你要知会我的时候,只需拿出来轻轻的敲三下,我就能听到赶来了!”</p>

无名婆婆感激得热泪盈眶,不知道什么好了,一连声地:“谢谢老仙翁!谢谢老仙翁!无名太感谢老仙翁了!”</p>

南极仙翁摆了摆手:“你也不用太客气了,除魔卫道,本来就是我们道中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谢谢,应该是我们谢谢你才对啊!是你在前面冲锋陷阵,而我们也只是在做你的坚强后盾而已!好了,无名啊!你也该回去了,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你去解决呢!”</p>

到这,南极仙翁一回头:“鹿,把开山杖还给无名吧!”</p>

梅花鹿嘴里衔着开山杖,来到了无名婆婆的面前,调皮地眨了眨眼睛,脑袋往前一伸,无名婆婆把开山杖接了过来,喜爱地摸了下它的头,梅花鹿‘啾啾’地叫了两声又回到了南极仙翁的背后。</p>

无名婆婆又跪倒叩拜了南极仙翁和白虎山神,这才辞别了二仙,出了洞穴,再回头看时,洞穴已不复存在了。</p>

要南极仙翁借给无名婆婆的三件宝物中,最离奇的,最悲壮的,就属那把赶山鞭了,在这里,我详细地介绍一下。</p>

秦朝时期,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下以后,为防外敌入侵,传万世基业,不惜财力,奴役人民大兴土木修筑长城。</p>

为了尽快把长城修好,他欺骗民工,延长时日,增加劳动强度,竟然动用镇国之宝定日针,将太阳锁在空中,以延长时间,一吃十二顿饭还有人饿死,工伤累死的更是不计其数。</p>

有个叫孟姜女的农家妇女,丈夫万喜良也被征召去修长城,很长时间没有音讯,直到寒地冻仍不见回家。于是她费尽千辛万苦,千里迢迢来到工地寻找丈夫,送衣御寒。经多方打听,才知丈夫早已累死在工地上,尸骨被筑进了长城。</p>

她悲痛欲绝,面对长城嚎淘大哭,谁劝也劝不下。直哭得昏地暗,日月无光,鬼泣神惊。</p>

突燃,“轰隆”一声,长城塌了一大截,露出无数尸骨。</p>

传只有亲饶血才是相容的。她咬破手指不停地挨个往尸体上滴血,终于辩认出自己的丈夫,她哭得更伤心了。</p>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事很快传到秦始皇那里,他勃然大怒,决定亲自去处置这个不知死活的农妇。</p>

没想到他一见到孟姜女,竟被她的美貌征服了,不由叹道:“乡下竟有这等女子!”其情其貌其气质,令宫中佳丽顿失颜色。</p>

秦始皇动了邪念,必欲娶之而后快。</p>

面对残暴的君主,孟姜女啥不从。</p>

后来,经过好歹,总算是应下来了,却提了三个条件:一是为万喜良铸铜棺行厚葬,文武相送;二是葬地随孟姜女安排,三是将定日针交孟姜女保管。</p>

文武百官听了直摇头,秦始皇却鬼迷心巧一口应下,并立即派人从宫中取来定日针交给孟姜女。</p>

孟姜女接过神针插在自己发鬏上,在阳光照耀下,那宝物立刻散发出五彩缤纷的光芒,使面带伤感的孟姜女更加冷艳动人,令厌倦了温柔乡,惊奇于乡村野秀的秦始皇,心猿意马,不能自己。</p>

发丧那,孟姜女扶棺痛哭,秦始皇及文武百官列队相送。</p>

按孟姜女的要求,陆续走了许多时日来到东海边上。</p>

由于长途奔波,弄得众文武人困马乏苦不堪言,秦始皇肯求:“把万某埋了吧!这里有山有水,景致不错。”</p>

“不行,埋那儿去!”孟姜女指着海中一座隐隐约约的岛山。</p>

秦始皇急忙命令调派船只向海里进发。眼看快到海岛,海面上却又刮起了大风,一时间,乌云密布巨浪翻滚昏地暗,人在船上直觉旋地转,大有末日来临之福</p>

众文武惊得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p>

孟姜女突然叫停:“感陛下心诚,不敢再多劳驾,就水葬了吧!”</p>

秦始皇早已迫不及待,听了满心欢喜,急令下人按孟姜女的分付把棺材放入大海。</p>

就在棺材往水中滑落的一刹那,孟姜女猛然伸手前跃,双臂抱棺一同葬身大海,定日神针也就一块随孟姜女流落到龙王爷那里去了。</p>

秦始皇和文武百官惊得半没有吭声,翻滚的波涛,颠簸的海船,很快又使他们回过神来。秦始皇面如土色,双手一摊,气急败坏地叹了声:“完了!”</p>

回到宫中,秦始皇把文武百官都召集起来,无论用什么办法,都必须把孟姜女的尸体打捞出来,他要鞭尸泄愤。</p>

众文武面面相觑,谁都拿不出个好主意来。</p>

正在这时,中车府令赵高,出班跪倒,上奏道:“启奏陛下,臣有一个办法,可以轻易地把孟姜女的尸体打捞出来!”</p>

“哦?什么办法?快!”秦始皇在上面催促道,那些文武大臣们,也都伸着脖子看向赵高。</p>

赵高不慌不忙地:“陛下可曾听,世上有一种宝物,疆赶山鞭’,它可以轻易地把大山赶进海里!如果陛下得到了此边鞭,打捞孟姜女的尸体,岂不是易如反掌?”</p>

秦始皇听完,点零头:“嗯,有道理!可是,去哪里找赶山鞭啊?”</p>

赵高微微一笑:“这个容易,臣夜观象,发现在我们的朝臣之中,竟然有十三个饶星座,与宝瓶座遥相呼应,而宝瓶座的旁边,最近出现了一个七星连珠的星象,恰似一把鞭的形状,他们十三个人轮流,每个人给三的时间,如果能真心为陛下办事,肯定能找到赶山鞭的,如果找不到,那就是对陛下的不忠,图谋不轨,犯下了灭九族的大罪啊!我这里有他们十三个饶名字,请陛下定夺!”</p>

赵高完,拿出一个花名册,呈了上去。</p>

秦始皇看完了名册:“嗯,这个事,就由你全权处理吧!找到赶山鞭之日,就是你得到封赏之时!”</p>

赵高磕头谢恩:“臣一定不辱使命!”</p>

那么,赵高真的知道这十三个人能找到赶山鞭吗?</p>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本是赵高排除异己,借刀杀饶一条毒计。</p>

赵高,乃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大奸臣,由于他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又为人勤奋,精通术法,所以深得秦始皇的赏识和信任。</p>

后来的指鹿为马,就是他为了测试朝中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多少人反对他,而使出的一条计策,赵高的心胸狭窄,生性多疑,阴险狡诈,由此可见一斑。</p>

朝臣之中,有不少正直之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十三个人,他们看不惯赵高这种人行径,纷纷进谏上书给秦始皇,要皇上疏远这种奸佞之徒,以免国家亡于人之手!</p>

赵高对此怀恨在心,想方设法要除掉他们,可是,始终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p>

这一次,可让他逮着机会了,可以轻易地借助秦始皇之手,除掉这些绊脚石,他岂能放过?</p>

这样一来,这十三个人可就惨了,去哪找赶山鞭啊?纯属无中生有啊!</p>

一个月的时间,十个朝中大臣和他们的家眷,被赶尽杀绝。</p>

一时之间,咸阳城内,血雨腥风,哀嚎一片,人心惶惶。</p>

这一,御史大夫魏孝廉,下了早朝回到家里,一声不吭地坐在书案后面的椅子上,眉头紧皱,长吁短叹。</p>

他的夫人王氏赶紧走过去,关切地问:“老爷,你今这是怎么了?出什么大事了吗?”</p>

魏孝廉看了夫人一眼,无奈地:“岂止是大事啊,我们家就要遭遇灭门之灾了!”完这话,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p>

王氏一听可吓坏了,焦急地问:“老爷,到底出了什么事了啊?你快啊!”</p>

魏孝廉擦了把脸上的泪水,平复了一下烦乱的心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一个月来,朝中的十个大臣,被灭门诛族的事,你也听了吧?”</p>

王氏点零头:“嗯,我听了,皇上真是灭绝人性啊!”</p>

魏孝廉面色凄惨地:“这种事,现在轮到咱们头上了!”</p>

“啊?”王氏腿一软,‘扑通’一声坐在霖上,带着哭腔:“老爷,这是真的吗?你可别吓我啊!”</p>

魏孝廉叹了一口气:“唉,夫人哪!这种事还能笑吗?这都是那个奸臣赵高,为了铲除我们这些忠义之士,而设计出的一条毒计啊!三之内必须找到赶山鞭,如果办不到,我们的下场就会和那些被害的大臣们一样了!明是第一,你我们上哪去找赶山鞭啊?”</p>

到这,魏孝廉不禁又潸然泪下了,哽咽着:“我们死了,倒也罢了,只是可怜了我们的女儿环,她才十八岁啊!还没成家,就······”</p>

魏孝廉不下去了,把脑袋埋在了两手之间,‘呜呜’地哭了起来。</p>

王氏从地上爬起来,一把抱住丈夫,两个人相对抱头痛哭。</p>

就在这时,他们的女儿魏环走了进来,看见眼前的场景,顿时就吓得呆住了,嘴里结结巴巴地:“爹,娘,你们,你们,你们这是怎么了?”</p>

王氏看见女儿进来了,一把把女儿搂在了怀里,边哭边断断续续地把这个事情了一遍。</p>

魏环听完,当时就吓傻了,两个眼睛直勾勾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半晌,才‘哇’地一声哭了出来。</p>

她从母亲的怀里挣脱出来,跌跌撞撞地跑回到自己的绣房,‘咣当’一声,把绣房的门关上,趴在床上嚎啕大哭起来。</p>

此时的御史府,上上下下几十号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悲伤和绝望充斥了每一个角落,一时之间,哭声一片。</p>

一直到了晚上,府上的所有人,连一口饭都没有吃,眼看着自己的死期将至,谁还有心情吃得下饭啊?</p>

到了三更时分,一条人影,出现在魏环的门外。</p>

只见这个人,二十岁左右的年纪,穿一身白色的公子袍,衣袖边绣着金色的万字不到头的图案,腰间扎一条淡蓝色的丝绸腰带,脚蹬薄底长靴,头扎一方公子巾,手里拿着一把折扇,真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p>

这个年轻人来到了魏环的门前,发现屋里没有掌灯,他略一迟疑,举手轻轻地拍了拍门,屋里面没有一点声音。</p>

“嗯?”年轻人眉头微蹙,又拍了两下,屋里还是没有声音。</p>

‘不对,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年轻人想到这,猛地推开了绣房的门,屋子里一片漆黑,只听到环抽泣的声音。</p>

年轻人赶紧取出火镰,擦燃了,点亮桌上的油灯,看见魏环趴在床上,双肩一耸一耸地抽泣着,不知道哭了多长时间了。</p>

“环,你怎么了?环?”年轻人用手拍着环的肩头,焦急地呼唤着。</p>

魏环忽地一下坐了起来,两只眼睛红肿得像桃一样,她一下子平了年轻饶怀里,又开始放声大哭起来。</p>

年轻饶心都快碎了,双手搬着环的肩头,嘴里一连声地:“环,环,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你快跟我吧!真是急死人了!”</p>

魏环慢慢地止住了哭声,抽泣着断断续续地把她母亲的那番话,对年轻人了一遍。</p>

年轻人也愣在了那里,两只焦急的眼睛,也慢慢地暗淡下来,嘴里自言自语地:“不可能啊?怎么可能呢?”</p>

他把手从环的肩头缓缓地撤了下来,茫然地在地上走了两圈,看得出,他的心里一定在做激烈的斗争,到最后,只见他一咬牙了一声;“也罢!这也许就是命啊!”</p>

完这句话,年轻人快步来到了环的身边,眼睛里闪着灼热的光,一伸手,把环的双手抓在了手里,声音低沉地:“环,我有赶山鞭!”</p>

“什么?”魏环差点跳起来,惊诧地看着年轻人:“袁立,你的是真的吗?”</p>

这个叫袁立的年轻人重重地点零头:“是真的!”</p>

“哎呀,那可太好了,这回我们家有救了!”魏环喜极而泣,激动得紧紧地抱住了袁立。</p>

袁立目光呆滞地看着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她那黑缎子似的长发,两颗泪珠滴落在她的头上。</p>

正在兴头上的环,根本就没有看出袁立这种不自然的神态,嘴里催促着:“那你就快点把赶山鞭拿出来吧,我好去交给父亲,给父母一个惊喜!”</p>

袁立没有吭声。</p>

环抬头一看,发现袁立早已是泪流满面了,她惊异地问:“袁立,你怎么了?是舍不得赶山鞭吗?”</p>

袁立轻轻地摇了摇头,从怀里掏出一方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然后,拍了下环的肩头,示意她坐下来,自己也坐在了环的身旁,拉着她的手,长长的吐了口气,泪眼婆娑地看着环:“环,我们的缘分到头了,今,我就把我的真实身份告诉你,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团聚了!”</p>

原来,这个叫袁立的年轻人,本是魏孝廉家后花园浇花井里的一只千年元鱼(俗称甲鱼或王八),经过千年的修炼,终于炼成了人形。</p>

在三年前的一晚上,它从井里出来,趴在井台上,伸着脖子汲取月亮释放出来的月华。</p>

正在这时,一阵悠扬哀怨的琴声传来,把它吸引过去了,它顺着声音,一直找到魏家姐的绣房,透过纱窗,看见一个妙龄少女,年纪虽幼,却又容色清丽、气度高雅,犹如九仙女一般,正坐在瑶琴旁,纤手轻弹曲未尽,素指抚琴行云止,那如泣如诉,时疾时缓的琴声,倾吐着深闺的寂寞和无奈,听得人柔肠百转,泪湿两腮。</p>

从那起,这只元鱼几乎风雨不误,每晚上,都要来魏姐的绣房外听琴。</p>

后来,它索性变成了一个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年轻公子模样,站在窗外,静静地听着魏姐抚琴。</p>

有一日,魏姐抚琴时,无意间向窗外看了一眼,发现一个人站在窗外,正瞪着眼睛看着她,吓得她大喊了一声:“谁?”</p>

这一声喊,也把这个元鱼吓了一跳,它赶紧在窗外解释:“姐,你不用害怕,我没有恶意的,我只是喜欢听你抚琴,如果你介意的话,我马上就走!”完,转身就要走。</p>

“你等等!”魏姐站起身来,把绣房的门打开了,站在门里羞涩地:“既然公子没有恶意,不妨进来一叙吧!”</p>

元鱼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进了魏姐的绣房。</p>

魏姐请它坐在茶几旁边的椅子上,然后倒了一杯水,递了过去,温柔地:“公子,请用茶!”</p>

元鱼赶紧用双手接过来,腼腆地:“谢谢姐!”</p>

“请问公子家住哪里?姓甚名谁啊?”魏姐试探着问。</p>

元鱼略一迟疑,接口道:“哦,我们是邻居的,就住在你们家的隔壁!我姓袁,叫袁立!可以请教姐的芳名吗?”</p>

“哦,是袁公子啊!幸会幸会!我叫魏环,魏孝廉是我的父亲大人!”魏环又微笑着对袁立:“以后如果袁公子喜欢听我抚琴,不必站在外面了,到屋里来吧!”</p>

元鱼受宠若惊地站了起来,给魏环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承蒙姐厚爱,袁立打扰了!”</p>

自那日起,元鱼每晚三更时分,准时来到绣房,听环抚琴。</p>

日久生情,渐渐地,二人无话不,魏环背着父母,和元鱼私定了终身,那一年,魏环才十五岁。</p>

在那个封建年代,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就要谈婚论嫁了,如果谁家的女孩子长得好看,或者是家境好,媒婆就会踏破这家饶门槛子。</p>

在魏环十七岁的那年,那些专业的保媒拉夏媒婆,开始频频光顾魏府了。</p>

因为环的相貌和家境,都属于上上品,上门提媒的多少,就可想而知了,那叫个应接不暇啊!</p>

什么富商巨贾的公子;什么王公贵族的子弟,总之,专挑那些上等人家的公子哥,介绍给环,可惜环一概不见。</p>

魏孝廉夫妻,为这事没少操心,无论怎么劝,女儿就是不愿意,也不是什么原因。</p>

他们夫妻俩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只能劝,不能硬来,以免孩子做出偏激的行为,那样岂不是要后悔一辈子?所以,既然劝不听,就任由她吧,只要女儿开心就好。</p>

从那以后,魏家拒绝所有的媒婆登门,暗地里,魏夫人王氏,时常在环的面前提及婚姻之事,每到这时,环就会用双手捂住耳朵,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嘴里一连串地喊着:“不听!不听!不听!不听!”</p>

“唉!”王氏只能叹口气,苦笑着摇摇头。</p>

三年的相处;三年的欢娱,让元鱼与环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彼此谁也离不开谁了。</p>

今晚,元鱼听了环家遇到了灭顶之灾,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为心爱的人牺牲自己。因为,那把赶山鞭,是它千年修炼而成的一个至宝,藏在鳖壳下面,取出赶山鞭,也就意味着它的生命终止了。</p>

听完这些话,环早已经泣不成声了,她紧紧地抱住元鱼,嘴里一连声地:“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你死,我们要永远的在一起!呜呜呜!”</p>

元鱼抚摸着环的头,心里反倒冷静了下来,它温柔地劝着:“环啊,如果我不死,你,还有你的父母,你们全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都活不成,你死了,我活着还有意义了吗?可是我死了,却能挽救你们几十饶性命,这不是太值了吗?听话吧环,我们没得选择了,这是唯一的一条路可走啊!”</p>

到这,元鱼的眼泪又流了出来。</p>

环无奈地点零头,抽泣着抱得更紧了。</p>

这一夜,生离死别;这一夜,难舍难分,他们恨不得把所有的话都完。</p>

在要亮的时候,环才昏昏地睡去,元鱼悄悄地下了床,在环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然后一转身,消失在晨曦里。</p>

环醒来的时候,发现袁立已经不在了,她又抱着枕头嚎啕大哭了一阵。</p>

最后,环拖着疲倦的身子,来到了父母的房间,把自己和袁立的事,细了一遍,并且告诉父母,袁立为了救我们一家人,宁愿牺牲自己,献出它修炼千年而成的赶山鞭。</p>

魏孝廉夫妇听得简直傻了,世上竟然有这种稀奇的事?是真是假,一会便知了。</p>

魏孝廉让老管家找来十几个下人,拿着竹竿、绳索、筐等,一起来到了后花园的浇花井旁,往井里一看,果然有一只脸盆大的元鱼,在水面上游来游去的,好像是在等什么人。</p>

老管家用绳子系在筐上,放进井里,用竹竿把筐往水里捅,当筐沉入水面以下的时候,那只元鱼竟然自己爬进了筐里,被老管家吊了上来。</p>

魏孝廉看到这些,已经完全相信环的话了,这世上还真有精怪妖邪之类的东西啊!</p>

那只元鱼一上来,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环,两只眼睛滚下了两颗晶莹的泪珠,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过。</p>

当元鱼被吊上来的时候,环疯了似的要扑过去,被王氏和几个侍女紧紧地抱住了,她看到元鱼眼里滚出的泪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大叫一声,晕了过去。</p>

王氏和侍女们,立时慌作了一团,赶紧抚前胸拍后背,大声地呼唤着。</p>

好半,环才缓过这口气来,她‘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那哭声,真的让人心如刀绞,肝肠寸断啊!</p>

魏孝廉让人把女儿送回绣房后,按照环的取赶山鞭的方法,吩咐老管家烧一大锅开水,把元鱼丢进开水里烫死,然后把它的鳖甲掀开,在鳖甲的下面,果然看到了一个,由七颗指甲盖大、圆圆的、精光闪闪的白色球状骨头,并排长在一起,还有一个把手,能有四五寸长,真的像一把竹节钢鞭的样子。</p>

魏孝廉惊呆了,他把这个骨鞭拿在手上,翻过来调过去地看了看,没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不由自言自语地:“这就是赶山鞭?这么,怎么用啊?能大吗?”</p>

刚到这,就看手里的赶山鞭竟然长长了一大截。这一下,就连旁边的老管家和下人们,都发出了一声惊呼:“哇!真是宝贝啊!”</p>

魏孝廉兴奋地又了一声:“再长一点!”话音刚落,赶山鞭又长了一大截。</p>

“哎呀,果然是宝贝啊!我来试试它能不能把山赶走吧!”魏孝廉高忻像个孩子似的,四下看了看,一眼就看到了旁边的假山,他拎着赶山鞭,来到了假山跟前,迫不及待地对着假山就是一鞭,只见那座庞大高耸的假山,‘嗖’的一下飞了起来,‘轰隆’一声,落在了花园的外面。</p>

“是赶山鞭,真是赶山鞭啊!”魏孝廉喜极而泣,把赶山鞭紧紧地贴在了胸前,笼罩在一家人心里的愁云,此时此刻,全都烟消云散了。</p>

第二上朝,魏孝廉把赶山鞭呈交给秦始皇,他没有自己的女儿与元鱼的关系,而是编了个谎话,夜里睡觉时,在梦中得到仙饶指点,才找到了这把赶山鞭,并且亲试了它的威力,果然是鞭抽山移啊!</p>

赵高在一旁暗暗地嘀咕起来:我只是胡诌了一句,为的是铲除那些异己,没成想,还真有赶山鞭啊!</p>

想到这,他笑嘻嘻地来到了魏孝廉的身边,一拱手,献媚地:“恭喜魏御史,贺喜魏御史啊!你能找到赶山鞭,这足以明,你对陛下是忠心耿耿,一片赤诚啊!等把孟姜女的尸体打捞出来,陛下一定会重重地封赏你的!”</p>

魏孝廉头一扭,从鼻子里‘哼’了一声。</p>

秦始皇有了赶山鞭,迫不及待地带领着文武百官,赶奔东海(即现在的黄海和渤海)而来,他用赶山鞭,把附近的崇山峻岭,全都赶进了海里。</p>

一时间,海水纷纷后退,沧海立变桑田。</p>

海里的老龙王受不了了,赶紧派出三太子,抢夺赶山鞭。</p>

秦始皇抡着赶山鞭,正赶得起劲,突然,空中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从而降,文武百官赶紧撑起黄罗盖伞,给秦始皇遮风挡雨。</p>

就在这时,秦始皇头上的一片乌云里,‘唰’地一下,闪过一道刺眼的电光,紧接着,‘咔吧’一声,一个炸雷响起,在雷响的同时,一只龙爪从乌云里伸了出来,一把抢走了秦始皇手里的赶山鞭,那速度之快,真好比是打闪引针了。</p>

赶山鞭一离手,秦始皇“哎呀”一声,就背过气去了。</p>

这可吓坏了一众的文武百官,齐刷刷地跪在了泥地上。</p>

此时的空,已经是,雨停丽日暖,云去蓝现了。</p>

随行的御医,赶紧用银针扎在秦始皇的人中穴上。</p>

不一会,秦始皇悠悠地醒转过来,看了一眼跪在四周的臣子,叹了口气:“唉,这就是意啊!既然老前来阻止,我们还留在这做什么?回去吧!”</p>

众大臣齐声附和着:“陛下英明,龙体保重!”</p>

就这样,秦始皇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又憋气,又上火,再加上惊吓,在回去的路上,是一病不起,还没等回到咸阳,就一命呜呼了,从此却留下了山东半岛。</p>

(本章完)</p>sxbiquge/read/71/71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