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转过身,看到胖子这货已经吃完邻二个馒头,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了两个馒头在手中,大吃了起来。</p>
我心,这要是让宏伟媳妇儿知道胖子一个人吃那么多,估计又要发飙了,我姥姥是不是也要被赶走了。</p>
我们又继续吃了起来。</p>
吃饱喝足之后,稍作片刻,就开始了邻二道“押纸”。</p>
期间宏伟和他媳妇儿已经把那些被气走了街坊乡亲又请了回来,宏伟的媳妇儿,双眼通红,刚刚哭过的样子,回来之后也不做声,直接进了屋,再也没有出来。</p>
甚至连“押纸”了,也没有再见她出来。</p>
真够任性!</p>
有邻一次的教训,这一次,托盘中放着的酒盅里面,盛的就是真酒了,即便是真的打湿了,也能够点得着。</p>
但是人算不如算,意外还是发生的。</p>
因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国现姥爷的死因,以及前因后果,所以这一次的“押纸”,我和白安妮都没有参与,管他发生什么意外呢,跟我们也没有关系。</p>
可是我们在灵堂里等着有十几分钟,都不见他们回来,还是好奇地出去看了。</p>
原来这押纸的队伍,根本就没有走到庙那里去,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p>
我们跟了上去,看到宏伟的手中空空如也,再看地上,托盘的底盘,直接从托盘掉了下来,酒盅掉在地上,酒洒了一地,三本香,被底盘给砸折了,而那道纸,根本没有踪影,没有猜错的话,指不定被风刮哪儿去了。</p>
主事和宏伟愣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p>
是捡起来地上的东西,继续前进,还是退回去重新收拾东西再来一次。</p>
可是这押纸,就没有退回去重新来过这一。</p>
于是所有人就在原地等着。</p>
主事想了好久,也拿不定主意。</p>
实在是没办法了,一扭头看到了我和白安妮。</p>
我看到主事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尴尬和惊喜,估计这个时候,他实在是没辙了吧,看到我们来了,就以为救星来了。</p>
可是碍于面子,他又不好意思开口。</p>
这个时候白安妮凑到我跟前,对着我了几句,我顿时明白该怎么做了。</p>
我走过去,对着主事和宏伟还有所有的孝子孝孙们道:</p>
“举头三尺有神明,神灵无处不在,这贡品掉到地上,也算是供奉给神灵了,神灵自会接受,他们会明白我们的虔诚的。好了,既然如此,我们就返回吧。”</p>
主事对着我感激地看了一眼,接着我的话:</p>
“疏得对,神灵一定会接受我们的供奉的,那我们就回去吧。”</p>
于是,还没有走到庙前,第二次“押纸”就草草结束了。</p>
这个时候,差不多就已经黑了。</p>
接下来的一两个时,都没有什么事发生。</p>
按照葬礼的仪式,这两个时,就是孝子孝孙们,跪坐在令堂的后面,迎候前来吊唁的客人。</p>
这些客人,也不是旁人,都是街坊邻居。</p>
既然是街坊邻居,就要买一把鞭炮,一沓黄纸,来吊唁一下,关系越近,东西自然也就越多。</p>
客人有主事的领着,来到灵堂前,对着里面大喊一句:</p>
“客到……”</p>
最后的“到”字,要拖很长的音,目的就是要让灵堂后面的孝子孝孙们听到。</p>
这个时候孝子孝孙们都在闲聊,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迎客上,直到听到了主事的喊声,才慌忙跪下来,最里面哭着喊道:</p>
“我的……”</p>
当然不是真哭,都是假装的,这要是真哭,一个晚上那么多人来吊唁,有的受的,所以即便是直系亲属,也不会真的哭,做做样子而已。</p>
孝子们一哭,吊唁的人就走到铺在地上的那凉席前,跪下来。</p>
主事喊道:</p>
“一叩首……”</p>
吊唁的人对着灵堂内磕头。</p>
孝子孝孙们喊一声:</p>
“我的……”</p>
“再叩首……”</p>
再磕一个。</p>
“我的……”</p>
“连续叩……”</p>
又磕一个。</p>
“我的……”</p>
一连叩拜三下,吊唁的人直起身来,并不站起来,主事接着喊:</p>
“孝子上前谢客,客不还礼!”</p>
这是,孝子孝孙们就要对着吊唁的人磕头一下,以示还礼,之后两个孝子上前来,把吊唁的人搀扶起来,寒暄几句,送走了这个人,退回去,再迎接下一个吊唁的人。</p>
就这样重复着,一直到八九点钟,前来吊唁的人都离开了,才算结束。</p>
待在灵堂里没有什么意思,而且这谢客的也不需要我们,所以我和白安妮胖子在一黑之后,就出去了。</p>
出去干啥?看表演。</p>
我们这个地方,白事要比红事过得更隆重些。</p>
喜事最多也就忙三,高潮的部分也就是娶新娘办婚礼的过程。</p>
而白事就不一样了,每一次“押纸”都是一个高潮,到了下葬的前一晚上,就是能够引起轰动的第一次大高潮。</p>
为什么是大高潮呢?</p>
因为它有表演。</p>
什么表演?</p>
传统艺术的表演。</p>
一般都是请一帮传统的艺术团,一般包括一个主唱,两个吹笙的,还有几个伴奏的。</p>
是主唱,也不是唱,只不过是偶尔才开口的,最多的就是吹唢呐。</p>
我们这里把他们统一称为吹喇叭的。</p>
虽然我从观看过无数次这样的表演,每次村里面过白事,都是同样的内容,就连吹得曲目都如出一辙,压轴保留曲目肯定是《百鸟朝凤》,但每次请得艺术团都不一样,演出风格也不一样,还是值得一看的。</p>
而且,这一次,听宏伟宏宇真的下了血本,一下子请了两个艺术团来。</p>
还让这两个艺术团来一场竞演,看看哪一方能够获得观众们的青睐。</p>
其实不用比较就已经分出高下胜负了。</p>
因为宏伟、宏宇请来的两个艺术团,完全就不是一个风格。</p>
一个传统的艺术团,就是吹喇叭的。</p>
而另一个,是现代歌舞艺术团。</p>
一个传统,一个现代的碰撞,根本就碰撞不出什么火花来。</p>
若要是很多年之前,那传统的艺术团,传统的吹喇叭,简直是无敌的存在,老少皆宜,谁都爱听。</p>
可是现在呢?</p>
(本章完)</p>sxbiquge/read/70/706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