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诸天 第39章 内外刚柔

旬月,</p>

僧舍院落,月光斜照,清冷凄迷,</p>

荀少彧眸光垂下,双臂微垂,掌心向下。</p>

自从了通发话,从此以后。</p>

这大慈安寺,七院三堂,在荀少彧面前,几乎都是畅通无阻。</p>

之所以用几乎,而不是全部。</p>

则是因为各堂、院,历经数百载,到底是有几分,不为外人所知、所探的底蕴。</p>

这种底蕴,不是面对阖寺大灾,是没有必要拿出来的。</p>

就是荀少彧,捧着大和尚的金面,亦是不管用的。</p>

不过荀少彧也深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p>

这一个多月,他泡在罗汉堂,也不是没有收获。</p>

荀少彧双手一翻:“罗汉拳!”</p>

罗汉拳,是大慈安寺,乃至于放眼整个佛门之中,都是最为普及的一套拳法。</p>

几乎在虚空宇宙,诸天万界,任意一方世界,都或多或少,有着一、两套,冠着‘罗汉拳’名头的武学。</p>

不过,此时大慈安寺的这一套罗汉拳,却大为不同。</p>

某种意义上,这一套罗汉拳,才是大慈安寺的安身立命的根基。</p>

这一百零八式罗汉拳,就是无数武僧人,殚精竭虑数百载,凝缩出的一套总纲拳法。</p>

只见,荀少彧,拳法一起,气势自生。</p>

似虎啸,似鹤唳,似蛇吟,</p>

拳法武功,首在杀伐,其次才是养身安命。</p>

罗汉拳,不要看名字,似乎很是笨拙。</p>

但,这一套拳路,施展出来的,却近乎于诡谲重重。</p>

大巧若拙,大拙中恰恰有着大巧。</p>

不知何时,一位僧人路过僧舍,听到荀少彧的拳风声,不由驻足观看。</p>

这一看,目光就再也无法挪开。</p>

待到荀少彧,练到招式中的精妙之处,竟顿然大喝:“好!!”</p>

荀少彧正练到痴迷,听到这一声大喝,顿然从其中境地中,跌落出去。</p>

“圆光师兄,”</p>

荀少彧眉心一挑,平抚心绪,对来者双手合十。</p>

僧人在月光中,渐渐露出形容。</p>

圆光和尚身着一袭灰色僧衣,壮硕的身躯,将宽松的僧袍,都给撑得满满胀胀。</p>

“阿弥陀佛,”</p>

圆光念诵一声佛号,道:“师弟资质过人,果然不愧是师伯衣钵。不过月余时日,一身罗汉拳,已然造诣不浅了,”</p>

“可喜可贺,了通师伯后继有人,”</p>

圆光和尚谈起这位师伯,神色中满是敦孺。</p>

荀少彧谦逊说道:“师兄谬赞,师弟承受不得,”</p>

“这罗汉拳,师弟用来,不过一二皮毛。怎可当得,师兄这位大家称赞,”</p>

圆光笑道:“师弟太自谦了,”</p>

“我出家人,四大皆空,不着表象、皮象,亦不必如此生分,”</p>

“都是自家师兄弟,哪里来的许多客套?”</p>

这话一出来,荀少彧如何敢小看,这位莽僧人的心思。</p>

荀少彧道:“是我,着相了,”</p>

月夜漆黑,和尚铜铃一般的瞳孔,愈发明亮,宛如波斯宝石一般,黑亮透彻。</p>

“哈哈哈,”</p>

圆光和尚摸了一摸光头,畅快大笑。</p>

“所谓罗汉拳,”</p>

他双臂一伸,五指紧握,:“就是强身健体为根,精满神足为本,一百零八招式,为枝为叶,”</p>

“师弟,我观你招式武学,循序渐进,通了些真法,”</p>

“然,练武之途,不明内外,不晓刚柔,也是不行的。”</p>

圆光和尚一时兴起,摆出拳架。</p>

看这圆光和尚的意思,荀少彧还有什么不明白的。</p>

他连忙,道:“请师兄指点一二,”</p>

圆光和尚一挥手,应道:“好,”</p>

“这一手罗汉拳,是罗汉堂,乃至于大慈安寺的瑰宝,”</p>

“是不传之秘,炼体的上乘手段,”</p>

听到‘炼体’,荀少彧神色一动。</p>

和尚话语不停,道:“所谓食煞者,外家也!”</p>

“食气者,内家焉!”</p>

大和尚的话,让荀少彧楞然,不自觉念叨:“食煞,食气?”</p>

这种‘高、大、上’的词汇,是这么个低武低法的世界,可以撑得起来的?</p>

怎么想,这都应该是,那些高武高法,一拳打爆世界、星球之类的。这种高端世界,才能用到的,专用‘词汇’才对。</p>

“师兄,那个……什么是外家,什么是内家,”</p>

他抿了一抿唇角,感到一丝干涩。</p>

和尚开口谈及武学,神采奕然:“外家露乎皮相,内家藏神与内,”</p>

“我罗汉堂僧众,乃至罗汉拳法,都属外家修行,”</p>

“外炼筋骨皮,内炼一口气。外家功夫,表露与外,内家功夫,藏力与心。”</p>

“故而,但凡筋肉、骨节粗大者,多是外家功夫有成,出手有数百、近千斤力道,”</p>

千斤力道!</p>

圆光和尚一提起千斤力道,又让荀少彧倏然一惊。</p>

这可是【易筋煅骨】的起步阶段,是真正区分凡俗与庸碌的开始。</p>

“没错,就是千斤力道,”</p>

许是,看到荀少彧的惊讶,圆光和尚沉声说道。</p>

圆光和尚一步踏出,僧鞋踏在青石板上,掀起一阵灰尘。</p>

“罗汉拳一百零八式,每一式,万变不离其宗。不所谓,隔、迫、冲、闪、点、举、压、钩、抄、抛!”</p>

他似乎每说出一字,都蕴含着,莫大威能。</p>

圆光和尚的武道,一举一动,近乎浓烈阳刚。让荀少彧心神,为之一震。</p>

呼!呼!呼!</p>

拳风扫过,一些细碎的沙烁,在地面上不住跳动。</p>

在圆光和尚的手中,这罗汉拳一百零八招式,每一招、每一式,都已归于平凡,润物无声。</p>

荀少彧眸光闪动,一轮似如满月的石镜,在他的瞳孔之间,渐渐显露出来。</p>

石镜之内,一道道身影,缓缓汇聚,看其身形,近似荀少彧本人。</p>

点点金芒,在他瞳孔之间,稀稀疏疏。</p>

一百零八道身影,交错之间,最终汇聚成一道灿烂金辉,投入石镜表面。</p>

“这是……”</p>

荀少彧心头,无悲无喜,似一滩死水一般,幽静淡然。</p>

“……石镜么!”</p>

他心中,一如一滴水,滴入一滩平静的死水当中,泛起层层涟漪。</p>

“刚到极处,便是柔!”</p>

圆光和尚笑意吟吟,一翻手,拳势渐收,对荀少彧说道:“罗汉拳之所以,是上乘外家,就是明了刚柔,揉入刚柔,”</p>

“外家食煞,小成炼筋膜,大成炼骨节,巅峰炼窍穴,”</p>

圆光步伐一错,脚下青石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周身两百零六枚骨节,齐齐响鸣。</p>

“内家高手,多是道家,或是儒家中人,中庸平和。我佛门中人鲜有,在内家功夫上,有所成就者,”</p>

圆光和尚,双手一束,侃侃而谈,道:“贫僧修的,亦是外家武学,对于内家功夫,只知些许皮毛,”</p>

“然,武学之道,博大精深。内家武学,既可同外家之道,流传至今,自有超乎寻常之能,”</p>

荀少彧眸光,划过奇异,道:“外家,内家,”</p>

“这两门道路,可有优劣?”</p>

圆光和尚笑了笑,拍了一下自己的大光头,道:“内家高手,讲究精气神,抱成一团,不泄不露,”</p>

“不似咱们炼外家的,骨节、身形,一看便知。内家高手,则精气神元凝炼,不出手就恍似普通人一般,看不出端倪,”</p>

“一出手,气脉悠长,极难对付,”</p>

圆光和尚似乎陷入回忆,喃喃低语:“外家高手,须臾间就可分出高下;内家高手,要是彼此相差不多,甚至几十上百招,都未必能够收手,”</p>

此时的圆光和尚,脸上满是追忆。</p>

显然,这位圆光和尚的一身武学,不只是在闭门造车,就可以炼就的。</p>

那必然是,要经历过千淬百炼,辛苦熬磨。</p>

才能让圆光和尚,养出这么一股气魄。</p>

看着圆光和尚,对于武学之道,内外之理,信手拈来。</p>

荀少彧,不禁请教,道:“那咱们大慈安寺,可有内家法门?”</p>

圆光和尚,讪讪一笑,道:“佛门外家高明,道门内家高妙,”</p>

“我慈安寺的藏经院内,可能收藏了几卷内家法门,但对于我正统佛门功夫,就有些不入流了,”</p>

毕竟,佛门不擅内家功夫,就算收藏几卷内家呼吸之法,也难以媲美,本身的上乘外家。</p>

荀少彧了然,道:“师弟明白,自然不会,去舍本求末,”</p>

圆光和尚深深的看了一眼荀少彧,道:“嗯,希望如此吧,”</p>

他背着手,就着愈发深沉的月光,一步步走入阴影丛生的树荫底,背影愈发飘忽。</p>sxbiquge/read/65/65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