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剑表现的这么奇葩,这个时候的苏定方反而不着急了,让将士们休整了一天才又重新上路。
毕竟,他们一行虽然是乘坐运兵车赶路,不用自己两条腿跑。
可是,就算是在后世中长时间坐车,都会感到疲惫,更不要说,乘坐运兵车的体验相比后世的那些车,那就差了不知道多少了。
故而,就算是坐车,但这么日夜兼程一刻都不得休息下来,将士们的精神头也不会怎么样。
甚至,兵临剑都城下,苏定方与斛律光并不急于破城。
这块肉都已经到他们嘴边了,他们暂时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没必要急在这么几天。
毕竟,这个时候他们反而不着急攻打这座城,反而是对于大剑王朝剩下的兵马更感兴趣。
如果能够将大剑北方的那一只兵马吸引过来的话,苏定方也乐得如此。
三万兵马,把他引出来之后歼灭的难度,和如果想要在攻城战之中歼灭对方,这个难度能比吗?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在一个程度上。
谢峻的那三万兵马,苏定方也得亏得感谢谢峻的那一番骚操作,以及之后发现陷入绝路之后的主动投降,要不然,要是这三万兵马坐拥坚城的话,想要拿下他们,高低也得付出一两万兵**损失。
他能够在几乎没什么损失的代价之下,拿下这三万人,苏定方并不认为是自己的本事有多大,真的是完全依赖于对手的助攻。
大剑之中,已经出了谢峻这么一个奇葩了,苏定方也不能指望人家再出一个这样的奇葩。
剑都已经被他们团团包围,这就是一个阳谋,除非大剑北方的那只兵马有异心了,要不然的话,不怕他们不来。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剑帝元恒,已经主动连发十二道金牌,催促北方的兵马尽快南下回援了。
这个时候的剑都,已经在全力武装了,但是,奈何,大剑缺铁,就算是强行征召起城中的百姓,他也没有足够的甲胄。
连剑武士这支大剑第一强军,都只有一千人是重甲武装,剩下的四千人都是轻步兵,他们不想将剩下的四千人也全部全副武装吗?而是他们没那个能力罢了。
大剑不缺粮,但是国内无矿呀!
这一点,与大苍西南的那些王朝,几乎反过来了。那边,不缺矿,因此将士们装备精良,几乎不比皇朝差,但是,就是没粮,维持不了大量的军队。
维护一个重步兵要花的钱粮,可是能够维护好几个轻步兵了。没有粮,同样发展不了军队。这两者,缺一不可。
这两块区域的王朝,要是能够综合一下,国力都能够上涨好几成。
剑武士,虽然又被称为铁壁剑士,可这个铁壁的由来,是因为他们王室禁卫军的出身,而并非是因为这支部队是一支重甲兵。
五千人之中,只有五分之一是重甲兵,怎么都不算是一支真正的重甲兵。
故而,大部分被武装起来的百姓,其实也只是给发了一杆长枪,其他的基本什么都没有了。就只有一部分运气好的,能够被分一套皮甲。
当然,这个皮甲的质量也不能和七大皇朝的制式皮甲相比。七大皇朝的制式皮甲,他们在要害部位上,都是用铁制的。皮甲的防御,是相对于铁甲的防御有所不足的,不代表真的不行。
可是,大剑这一批,毕竟只是武装给百姓的,而不是武装给军队的,是真的几乎是纯皮甲了。
故而,这些人的战斗力是有限的。
不过,对于刚刚被敢鸭子上架强行推到皇帝之位的元恒来说,也就只有这一样疯狂的征召百姓入军,能让他稍微安心一些了。甭管这些人的战斗力怎么样,但至少声势放在那里。
难得让元恒稍微安心一些的时候,族叔元武带领一千巴山剑场的剑士在元佶离京当日回京相助。
元武基本就没回过都城几次,就算偶尔回来,也待不了多长时间,以至于,元恒对于自己的这位皇叔,压根就没什么印象。
可是,国难知人心,板荡见忠臣。
在这种国家存亡,风雨飘摇的时候,他这位皇叔却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一千剑士,元恒那当然是感激涕零,当场就将对方的爵位提升为王爵,赐封为蘅王。
元武,这一位是少数的几个植入到大剑王朝之内的系统人物,半步天人的实力,已经可以说是大剑王朝的第一高手了。
皇朝之中,对于江湖势力基本都掌控的死死的。不过,很多王朝,就不见得有这个掌控力了。
也是最近几年,随着元武成为巴山剑场之主,大剑对于江湖的掌控才直线上升了起来。
而在大剑王朝之中,巴山剑场的地位是相当超然的。
这个门派不仅是大剑最强大的江湖门派,而且,这个门派,同样和大剑王朝最强的一支兵马剑武士有关。
这一支大剑最强之军,本身就是大剑王朝联合其境内第一江湖大派巴山剑场合力打造。剑武士所习技法,即为巴山剑场化繁为简,为军队特意创出的剑术。
也正是因为如此,剑武士在巷战或者是山林之中,才是他们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小规模的军阵合击,这支兵马,对于围攻那些个体实力较强的高手相当的有心得。
相对应的,在大规模战场的野战能力,这支兵马就表现的相对较差了。
巴山剑场的剑士,不仅各个剑术高超,而且,他们也是大剑王朝上上下下文武最大的门客来源,以及剑武士的骨干来源之一。
说起剑武士,让元恒更加心中一痛的是,元佶不仅强行把他推向了这个皇位,自己拍拍**走人了,而且,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两千最精锐的剑武士。
五千剑武王,其中的三千人因为参与了曾经的河东之战而伤亡惨重,此后,虽然用预备役以及少部分巴山剑场的剑士补充了起来,可战斗力肯定是不能和剩下的两千人相比的。
苏定方这边,为了等大剑北方的那三万兵马南下,不痛不痒的进行佯攻,并没有动真格的。
可是,大剑那边,又开始上演骚操作了!
剑都之内有个道士,逢人就吹嘘说,自己可以掷豆为兵,且兵能隐形,现在若让他招募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六甲正兵,便可以破敌,还说,六甲正兵临敌时,正兵不动,神兵为用,所向无前。
这么一通吹牛逼的话,也不知道就怎么传到了剑都守备官王宗浔的耳中。
王宗浔听说此事之后感到很惊异,觉得这个道士有可能就是大剑的救世主,于是居然就这样荒唐的向朝廷推荐,说若用此人,可生擒汉军二帅,能将汉兵扫荡无余。
大剑亲王,同样也是作为巴山剑场之主的蘅王元武对这一套根本不信,当面羞辱王宗浔。
“贼道儿戏,果能如你所说?”
王宗浔被问得哑口无言,不能作答。
然而,蘅王元武对这一套压根就不信,可却不代表所有人都不信。
他能够管得了自己,但却管不了每一个人。
尤其是,他管不了作为皇帝的元恒。
虽然是被赶鸭子上架上位的,朝堂上的这些人都是元佶原本的那一套班底,元恒根本就没时间将自己的班底扶上来。
可是,朝堂上的这些人虽然更听元佶的话,但在元佶已经跑路的情况之下,他们这个时候自然也就只能听元恒的了,而不可能是元武的。
毕竟,再赶鸭子上架的皇帝,但皇帝的身份就放在那里。
就算是不少人认为那个道士就是个骗子,六甲正兵就是一个笑话,但架不住就是有一部分的信了,而这一部分人之中还作为包括皇帝的元恒。
按照道教经典《道藏》的说法,六甲正兵威力无穷,能召风云雷电,能破军寨,能使木牛木马,能使壁上画人走动,能令百草冬月放花,能辟水火刀兵,能破百万之众……
这个时候要是真的有六甲正兵的话,那对付一群凡夫俗子,但是这些凡夫俗子再多,那自然也是无所畏惧,无往而不利。
可是,奈何这个世上哪来的六甲正兵?
蘅王元武见到元恒居然信这种把戏,在这种国破家亡的时候还给他拉这么一坨大的,他都直接后悔带着巴山剑场的剑士赶回来帮他了。
早知道他是这么一个扶不起的东西,他像元佶一样躲在后面求安生不好吗?
“陛下,道长真有此能,不如在陛下面前演示一下神兵,也好让我等大开眼界!”蘅王元武压下心中的不满,阴沉着一张脸开口道。
他准备用事实戳破那个道士的把戏,只要戳破他的真面目,他就直接一剑砍了他。
可这个道士能让这么多人相信他,怎么会一点“道行”都没有呢?
这个倒是上殿之后,亲自在皇宫之中摆了一个阵图,并以阵的两角为“生门”和“死门”。
画好了阵图之后,他又让人将一只猫与一只鼠分别放在生门和死门之上。
猫从生门进入阵中,鼠从死门进入阵中,不久,猫就捉到鼠,将之吃掉。
接下来,又让人将一猫一鼠分别放在死门和生门之上。
鼠从生门进入,猫从死门进入,猫却怎么都发现不了鼠,任鼠在它左右乱窜。
演练完毕,这个道士得意洋洋的开口道。
“如此用兵,我军入生道,则汉贼不能见,可以胜也。”
蘅王元武看得出这个阵图其实暗含军阵之法,而且还是相当精妙的军阵,道士不一定对这个军阵掌握的有多么出神入化,但糊弄一些门外汉,自然是轻轻松松的。
可偏偏,作为皇帝的元恒以及一部分臣子就这样被这种手段给糊弄住了。
蘅王元武在朝堂之上势单力薄的,在元恒被忽悠住的情况之下,他怎么能够反对的了?
于是,继元佶“禅位”,元恒也正式开始他的操作。
在元恒的支持下,道士在城内广泛招募六甲神兵,进展非常顺利,报名者众多,但他只要七千七百七十七人。
而道士招兵的条件是,不问武艺高低,不问年龄老少,只要出生年命符合六甲就行。
六甲即: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
有许多市井小儿与游手好闲之辈,皆摇身一变,成为六甲神兵。
甚至,牢狱之中的一个囚徒摇身一变,成为这支六甲神军的统领
然后,就是还在大中午的,苏定方还在吃饭的时候,就猛然收到消息,大剑的兵马居然出城邀战了。
“大剑这是干什么?”
“愚弄我等吗?”
苏定方看向那些打扮的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再一次让大剑的操作惊呆了。
“此等尔戏,勿再扰之!”
苏定方瞪了前营的魏贲一营,让他自行处理这些人,随即就继续回营干饭去了。
这才几年的时间,大剑就这样成了一个笑话。
苏定方犹且记得河东之战的时候,大剑虽然败于他手,而且还是不止一次的惨败。
可是,剑军之中,还是有几个像梁惊天这样的英雄人物的!
可现在的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称他们为一句鼠辈,都在侮辱鼠辈!
至于前营的魏贲,则是目无表情的,让弓箭手和弓弩手配合起来万箭齐发。
而后,又派出一队轻骑横扫,轻轻松松的解决了战斗。
至于道士,这个时候早就已经骑马脱离了战场。
自己有几分本事,他自己能不知道吗?
自己吹出的牛逼,骗一骗别人就算了,总不能把自己也骗过去吧?
TM的,他的那些牛逼,真的只是在吹牛逼,他是真的没有想过,居然还会有人信这玩意!
关键是,信的人居然还不少!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都被人拉到皇帝那里了,还能怎么办?
但凡他说一句自己那是在吹牛逼,那不当场就得去世?
故而,也就只能继续忽悠了。
忽悠完了之后,他自然是给自己一个脱身的机会。
此次出战,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脱身的机会。
至于之后的大剑怎么样?和他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吗?
而城墙上的元武,这个时候显然已经是青筋暴起,好不容易才强压下给那个昏君一剑的念头。
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够自己安慰自己,毕竟,出城的只是一些普通的百姓,甚至是一些市井无赖,并非是真正的兵马,更并非是作为主力的剑武士。
没的办法,解决不了元恒,那就只能和自己和解了。
只不过,元武这个时候显然没有注意到,在他身后的妻子叶甄,美目之中神光不断闪烁,也不知道究竟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