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太阳被狗吃了?

武英殿的几张舆图撤换了下去,换上了全新的舆图。与之前的老舆图相比,新舆图中乌斯藏的颜色与大明各省的颜色完全一致,再无色差。

这标志着,在朱允炆眼里,乌斯藏再非羁縻地,而是大明朝廷实际控制的领土!

永和宫。

伊真儿看着建文报垂泪,只有三岁的朱青菡见母亲哭,也不由得哭了起来,侍女如何劝说都不管用,无奈只好将消息通报给皇后。

马恩慧正与淑妃骆颜儿说着话,听闻消息,不由得有些忧愁。

骆颜儿转眼就已明白过来,轻声说:“这应是得知了**战争的消息。”

马恩慧抬手扶了扶额头,叹息:“战火无情,遭难的都是百姓。足利幕府也是,好好待在岛上过日子不挺好,非要挑起战争。”

足利义持如果知道大明皇后如此想,估计能跳出来大喊:是你男人挑起的战争,他不给人活路了!

骆颜儿起身,扶着马恩慧:“总不能不顾她。”

马恩慧起身,前往永和宫,刚进门就听到了哭声,哭得正惹人难受的还是朱青菡小公主,马恩慧紧走几步,抱起朱青菡,心疼地责怪伊真儿:“你自个哭,也不管孩子,若哭岔了气,你如何给皇上交代?”

伊真儿伤心中,依旧不忘行礼,哽咽地对马恩慧说:“此时**境内烽火不断,想来会有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皇后,妾身该怎么办?”

马恩慧安抚着伊真儿:“说你是大明天子的妃子,不是**人,多少有些不近人情。置之不理,不管不问,也有损咱们姐妹情分。青菡是你的女儿,也是大明的公主,你懂得我的意思吧?”

伊真儿并不笨,擦了擦眼角的眼泪,接过女儿,对马恩慧勉强一笑:“妾身明白。”

“不管结果如何,你要记住,不可强求。”

马恩慧提醒。

伊真儿连连答应,抱着公主前往武英殿。

内侍双喜站在武英殿门外,见伊真儿抱着公主来了,连忙迎上前行礼询问来由。

伊真儿轻声请求:“劳烦通报皇上,就说我们母女两有事求见。”

双喜有些为难:“皇上正在与内阁议事,此时不宜打扰,还请真妃体谅,等候一二。”

伊真儿眼泪汪汪,看向怀中的朱青菡,用了个凶巴巴的眼神。朱青菡顿时哭了起来,嘴里还喊着“父皇,父皇”。

正在议事的朱允炆听闻外面有动静,命人查探,双喜连忙入殿禀告。

朱允炆看向解缙、杨士奇、铁铉三人,严肃地说:“此事与户部、都察院、刑部联合再议,若无不妥之处,再推行吧。土地兼并之风,必须遏制。”

“臣等领旨。”

解缙、杨士奇等人一脸凝重地离开武英殿。

伊真儿抱着朱青菡进入武英殿,然后跪了下来。

朱允炆微微皱眉,起身走到朱青菡身旁,一把将女儿抱着,伸手扶起伊真儿:“什么事需要如此大礼?”

伊真儿抬起头,哀伤地说:“皇上,**王国此时正遭遇战火,想来是一场大灾难。臣妾想请皇上早日发兵救援**。”

朱允炆哄着女儿,转头对伊真儿说:“真妃,非是朕不愿意救援**,而是因为**国王李芳远并没有发来求援。大明虽是宗主国,也不便直接将军队派到藩属国境内。朕答应你,只要李芳远认真求援,朕下旨水师、辽东都司帮忙作战,如何?”

伊真儿没想到朱允炆答应得如此爽快,顿时高兴起来:“臣妾就知道皇上不会不管**王国。希望**国王赶紧写文书求援,这样就能少死些百姓。”

朱允炆看着伊真儿,她依旧是纯真善良,心怀悲悯。

只是,李芳远不会这么快求援,绝不会。

朱允炆很清楚李芳远的个性,他这辈子最推崇的人物不是朱允炆,也不是朱元璋,更不是他爹李成桂,而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芳远需要证明自己有李世民的才能,有李世民一样的勇猛无畏,他面对日本国入侵,在没有承受巨大折损,失去反击力量的时候,绝不会轻易开口向大明求援。

这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但他的军队似乎和他有点不一样。

万青林终于抵达京师,来不及休息,连忙入宫求见。

朱允炆将女儿交给伊真儿,笑着保证:“朕不会坐视**灭亡,水师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只等一声命令,不用担心。”

伊真儿微微行礼,安心离开。

朱允炆看着伊真儿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意缓缓收敛:“传万青林。”

万青林匆匆入殿,呈报文书:“皇上,急报。”

朱允炆展开文书仔细看了看,对内侍说:“传徐辉祖、朱棣、李坚、铁铉,速来议事。”

内侍领命匆匆离开。

朱允炆看着万青林,面色凝重:“**溃败的是不是太快了一些?”

万青林苦笑:“确实出乎意料地快。”

朱允炆起身看向舆图,在最初济州岛送来情报时,只说全罗道、庆尚道水师没了,日本国正在倾力运输兵力。

这才多久时间,**很可能就要失去全罗道与庆尚道!

**军队干什么吃的,连阻滞都没阻滞下,直接让日本军士跑步前进的吗?

徐辉祖、朱棣等人很快来到武英殿。

朱允炆将文书让几人看过,严肃地说:“按照这个速度,**全境恐怕坚持不了两个月时间。辽东那里必须加强警备,东海水师的主力也不能继续停在天津港、琴岛了。”

李坚有些担忧:“皇上,济州岛港口无法容纳太多船只与军士,水师主力一旦离开天津港与琴岛,难有立足之地,除非提前进攻本州岛或其附属岛屿。”

朱允炆指着济州岛的位置:“水师带满后勤,暂时集结于济州岛附近。船无需靠岸,军士无需下船。”

李坚听闻,重重点头:“如此倒是节省了不少时间。”

朱棣捏着情报文书,皱眉问万青林:“**溃败为何如此之快,李芳远不是整顿过军队,就这点战力,岂不是要亡国?”

万青林对朱棣等人说:“**军队是整顿过,只不过徒有其表,没有战斗意志与决心,加上日本国突兀进攻,行军速度很快,又是大军倾泻,**地方准备不及,守卫不足,根本无法阻滞敌人。”

徐辉祖接过朱棣手中的文书,脸色阴沉:“如此看,足利幕府军队的战斗力也并非羸弱,皇上,这一点应引起水师与辽东军队注意,若小看了他们,恐怕会有不必要的折损。”

朱允炆重重点头:“阳江船厂的事告诉了我们,足利幕府的军士绝非散兵游勇,他们作战起来狠厉,悍不畏死,绝不容小看。徐辉祖,给辽东都司发文,李坚给水师发文,命都司、水师督官,切实做好军士思想工作,绝不允许轻视敌人。战端一开,即是死战,绝不手软,绝不留情!”

铁铉咳了一声,轻声说:“皇上,如果有俘虏的话……”

徐辉祖:“全都杀了!”

朱棣:“一个不留!”

万青林:“丢海里喂鱼!”

一向对日本仇恨,恨不得灭杀所有倭人的建文皇帝在此时突然沉默了。

这一幕,让徐辉祖、朱棣、万青林很是错愕。

朱允炆转身走到桌案后坐了下来,手指轻轻敲打着桌子,缓缓说:“若有俘虏,那就都俘虏了吧。”

“皇上!”

徐辉祖瞪大眼。

见鬼,皇上竟然改了态度,为何,太阳被狗吃了?

朱棣也一脸不可思议,建文自登基以来,始终对倭国倭人喊打喊杀,十一年来,就没松过一口气,这战争都已经打响了,他竟然要俘虏了?

万青林咬了咬舌尖,很疼,不是做梦。

朱允炆严肃地说:“若有俘虏,杀将官,留下俘虏。”

铁铉笑了。

朱允炆何尝不想将所有小鬼子全都赶尽杀绝,所有男人都砍了!

可不行,这样做不行!

不行的原因,绝不是人道主义,对这群畜生没什么好人道的。

真正让朱允炆决定收纳俘虏的原因是大明的工业进程,是工人缺口!

随着工业大兴,尤其是蒸汽机、造船业兴盛,要求大幅扩增铁矿、煤矿,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人力紧张。

挖矿容易死人,尤其是煤矿,哪怕是朝廷再监管煤矿,再盯着各地煤矿,也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

在大明百姓种地有饭吃,各种行当多能养家糊口的大环境下,正常百姓很少愿意投身矿业,除非是身无长技,又没有几分田地,家里实在是困难,才愿意冒险去挖矿。

后世支护技术如此强大,还有锚固技术,各种监测系统,就这样还时不时矿难,大明挖矿那就是树干加木板支护,挖矿都是生死有命!

如何顺利完成资本积累,如何保障工业进程所需要的矿产需要,这是朱允炆必须考虑的问题。

煤矿,铁矿,对于此时的大明朝而言,不缺。

但人力,尤其是用起来死了不心疼的人力,朱允炆极度缺。

缺人怎么办,总不能去非洲掠夺黑人,从事黑奴贸易吧?朱允炆没其他办法,只有倭国的人用起来没负担,死了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