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了?”看着张沫灵的神情,卜凡问道。</p>
张沫灵点了点头:“查到了那个号码的归属,不过对方来头不小!”</p>
说完,她将资料袋里的文件全部倒出来放在了桌面上。</p>
“这个号码很不好查,它不是某个组织的主体号码,我通过官面上的朋友,拿到了建国初期本地所有记录在侧的座机号码,那时候的记录不完善,没有查到…”</p>
“后来只好联系通信公司,建国后经过改革,通信公司改制,也没了那时候的资料!”</p>
“那你是怎么查到的?”青琥疑惑的问道。</p>
张沫灵神色凝重,指了指桌面上的一叠老旧报纸,说道:“我发动了所有人在市博物馆和图书馆查地志和报纸,而且是从民国开始查起…”</p>
通过不断的连续查阅,张家下属终于在市图书馆存档的一张民国报纸上查到了线索,一个外国团体办事处的备用号码和纸条上的号码极其相似,只有最末一位的尾数不相同。</p>
报纸的日期是四五年,这个号码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存在。</p>
张沫灵猜测纸条上的号码应该来自于这个组织。</p>
因为经过解放后,交接的不完善,导致了这个号码依旧能够使用,可是又没有官方的记录。</p>
而这个组织的名字叫———仁和会。</p>
听到这个组织的名号,卜凡心中一惊,这个组织在他脑海中有着隐隐的印象。</p>
因为这个组织在银城扎根已有百年之久。</p>
就连银城现在最大的医院和中学,前身都是由这个仁和会创办的仁和学校和仁和医院演变而来。</p>
仁和会源于西方宗教,创立于十六世纪的德意志,是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后的产物。</p>
它的形成标志着西方新宗教的诞生,因其核心教义为“因仁致和”,故又称为仁和宗。</p>
仁和宗发展至今,目前信徒主要分布在北欧五国以及其他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约有四百多个独立的教会团体,信徒约七千万人。</p>
而银城的仁和会,属于北欧五国中下属的一支,在二十世纪初年通过传教的形式,来到银城。</p>
发展到如今,银城的仁和会早就脱离了当年的教会形式,成为了一家资产庞大的外资集团,企业的经营涉及地产和制药等。</p>
它从最初的宗教教会化为了现在的独立企业,除了最初的发源文化和冠名之外,已经与国际上的仁和宗没了半点联系。</p>
“有没有这个仁和会的详细资料?”卜凡问道。</p>
张沫灵遗憾的摇摇头:“这个企业在银城十分神秘,拥有的资产成谜,而且十分低调。”</p>
“根据一些小道消息,目前仅银城一地,有三个在建楼盘他们都有资金介入,而且他们旗下据说有一间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药品不多,但是据说引进的生产线和科研团队却是世界级的团队。”</p>
“难道他们真的在研究永生之药?”卜凡眉头紧皱,事情牵扯到了这个神秘的仁和会,局面似乎朝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在发展。</p>
“而且,那个神秘的外国势力,十之八九就是银城的仁和会!”张沫灵肯定的说道,然后她从桌面上又挑出了另外一份文件。</p>
“这是通过银城地志和周边各县的县志等文献,归纳出来的一个仁和会行动轨迹,看完你们就明白了。”</p>
文件的内容是一份归纳汇总的材料,上面记载了历史上能够查到的仁和会所有行动。</p>
仁和会的传教士于一九零六年进入银城,然后在城南的狮子山购置地皮,当时的狮子岭处于工业区之外,算是荒山野岭,地价便宜。</p>
仁和会在此修建房屋,创办教会,通过十多年的发展,仁和会又接连创建了仁和学校和仁和医院。</p>
原本荒山的狮子岭在如今已经成为了市区的老中心,原本的山名狮子岭也因为北欧人的到来,而变换了一个美丽的地名,流传至今。</p>
这个地名就是桃花巅。</p>
因为银城水质的原因,饮用资江水的银城人大多会得结石。</p>
仁和会的北欧人在民国时期发现这一点后,便在狮子岭上引进外国先进的桃树品种,漫山遍野的栽植了水蜜桃果树,因为水蜜桃正是结石病的克星,里面富含的果酸可以化解钙石矿物质。</p>
等到桃花盛开之时,岭下过路行人就会看到山岭上的灿烂花景。</p>
因此狮子岭便被改成了桃花巅。</p>
仁和会在银城立足初期,引用了不少外国先进技术,所主持修建的工厂都利用外国技术,迅速抢占市场,积累了丰厚的原始资金。</p>
它发展得十分迅速,可是到了建国后就变得莫名低调起来。</p>
卜凡仔细看向仁和会在民国及建国前的发展轨迹。</p>
在这段时期,仁和会在银城广开产业,还修建多处孤儿院,俨然就像是慈善机构。</p>
“难道说这些孤儿院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豢养忠诚死士?”青琥问道。</p>
“有这种可能。”卜凡点点头。</p>
一九三八年,日寇犯湘,长沙大火。仁和学校被迫迁往下梅山继续办学。</p>
一九四一年八月,仁和学校迁回桃花巅旧址。</p>
同年学校改组,北欧人赫兹勃任校长,任命华人贾明志为副校长。</p>
一九四三年冬,日寇飞机轰炸银城城区,死伤两百多人,两位校长率仁和会成员前往城北救援,之后奉命疏散,仁和学校再次迁往上梅县梅城。</p>
至一九四五年九月,抗日战争胜利,才再次迁回银城桃花巅。</p>
一九五二年,仁和学校与仁和医院等产业由人民政府所接收,改名银城中学和银城中心医院,延续至今。</p>
“就是这里!”卜凡指着他刚才看过的这一段对青琥说道:“这个华人校长贾明志应该就是主导了这一切的神秘人!”</p>
“仁和学校第一次迁移回来后,这个贾明志莫名出现,并且成了副校长,肯定是在下梅山时,他与仁和会发生了接触,然后和仁和会联手寻找邱山墓。”</p>
“因此,他们在日寇再次侵犯之时,选择了迁往上梅县的梅城,因为这个地方距离邱山,只有几十公里!”</p>
“按照年代来看,这事已经距离清末的事有五十多年,这个贾明志究竟是什么人?”青琥疑惑的说道。</p>
“贾明志,这人有意思,这个名字就是代表的假名字!”卜凡说道:“他会不会就是风水先生那一脉的后人呢?”</p>sxbiquge/read/69/69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