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了。”</p>
苏幼仪同太妃们拉家常时,总是斜靠在榻边缓缓地说话,“两个常在都是温顺柔和的,赵贵人明艳美丽,李贤妃更是一如既往端庄得体……”</p>
“什么,李贤妃?”</p>
众太妃一听这名号便觉得不对,下意识心理不适。</p>
苏幼仪解释道:“就是国子监祭酒李大人家的大姑娘,如今封了妃位,封号是贤妃。”</p>
原来是这样。</p>
纯太妃蹙起眉头,她到如今这年纪,还是像刚进宫时一样,有话都写在脸上,“封个什么位分不好,偏偏是妃位。妃位也就罢了,怎么就选了贤妃这个封号?什么德妃淑妃的不都好么?”</p>
“偏生还姓李……”</p>
贵太妃嘀咕了一句。</p>
想当年在先帝的后宫中,她也算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了,要家世有家世,要容貌有容貌。</p>
唯一怵的就是当年的李贤妃。</p>
别说她了,当年后宫之中除了苏幼仪,有谁不怵?</p>
王皇后权势最盛的时候,也得让李贤妃三分。</p>
故而如今听见这个封号,众太妃心里都不舒服。</p>
贵太妃道:“太后,这李贤妃的封号是何人定的?绝不可能是你吧?”</p>
“自然不是。”</p>
苏幼仪一脸无奈,“这事我也让多福打听过了,多福问了小纪子,说是当初定这事的时候皇上懒怠处置,只定了位分而已。后来又想着李氏是我看中的人物,该给个封号,就让内务府随便拟了。”</p>
“内务府还能拟出什么来?无非是最规规矩矩的德贤淑惠之类的,皇上也没认真看,等发觉已经定了李贤妃这个封号时,早就来不及了。”</p>
苏幼仪说着也好笑,瞧众太妃都很介意的样子,忙宽慰众人,“不过你们也别不舒服,李贤妃和当年的李氏不同。国子监祭酒这样的清流文官,也断不可能有当年李阁老那样滔天权势,你们有什么可不放心的?”</p>
话虽如此,到底这封号不好。</p>
几个太妃的脸色还有些不好看,苏幼仪笑道:“好了好了,左不过咱们住在御园,她住在宫里,就算这封号不好也不会时时在我们耳边响起,你们还担心什么?”</p>
众人听了这话才罢,又讨论起那几个嫔妃中容色最为艳丽的赵贵人来……</p>
……</p>
当夜,元治依旧宿在坤宁宫。</p>
次日一早,伺候元治更衣洗漱上朝之后,周皇后坐在梳妆台前,精心打扮自己。</p>
今日是她母家人进宫的日子,按照规矩,皇后大婚之后母家人可以进宫看望,故而周皇后特特命宫女打扮得好些。</p>
“不必太贵重,但要喜气。”</p>
周皇后不是那等崇尚奢侈之人,她见苏幼仪身为太后衣着素雅,再看元治身为皇帝,日常的衣裳也是半旧的,便入乡随俗。</p>
贵重奢侈的打扮可以不要,但喜气还是要的。</p>
贴身宫女旦儿很懂她的心思,抿嘴笑道:“奴婢明白,皇后娘娘要打扮得喜气给夫人和老夫人看,好叫她们放心的。”</p>
周皇后微微一笑,面染红晕。</p>
其实不管周皇后打扮成什么样,周府的老夫人和大夫人都是放心的。</p>
太后慈爱,皇上年轻有为,姑且不论皇后这贵重位置,只按嫁入普通人家来说,婆母慈爱丈夫年轻有为,新妇婚后的生活自然没有不好。</p>
周老夫人和大夫人一早起便赶进宫,听见宫人说元治接连三日都宿在坤宁宫,她们心中欢喜不已。</p>
这说明自家姑娘得夫君疼爱。</p>
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周府嫁女这桩婚事都挑不出问题,好得不能再好了。</p>
……</p>
“皇后娘娘,周老夫人和大夫人在殿外求见。”</p>
周皇后打扮一新,早就在殿中等候多时,听见宫人通报,她差点激动得站了起来。</p>
顾及着此时身份,她才按捺住心中想见亲人的狂喜,“快,快请进来。”</p>
周老夫人二人身着诰命朝服,进殿便在下首大礼参拜。</p>
早有宫女准备好站在一旁,还不得她们参拜下去,就连忙扶了起来。</p>
乍一见到亲人,周皇后眼眶含泪,“祖母,母亲……”</p>
周老夫人飞快抬起头,瞧了一眼自家的宝贝孙女儿。</p>
只见她面色红润,精神奕奕,一身广袖宫装华丽贵重,衬得年少的她越发有皇后的沉稳气质。</p>
周老夫人心中满意。</p>
她一把年纪,早就练出了非凡的眼力,虽然周皇后眼眶里含着泪水,她也能看出那不是委屈的泪水,只是思念家人的泪水。</p>
看来她在宫里过得很好。</p>
一时间宫人都退了出去,周皇后这才从座中站起,飞快朝自己的祖母和母亲扑去。</p>
“好孩子!”</p>
大夫人也憋不出眼泪,抱着周皇后问长问短,“你在宫里如何?太后和皇上待你好吗?宫人们好吗?那些嫔妃可有不妥之处?”</p>
周皇后尚未回答,周老夫人忙道:“这些岂是我们外命妇该管的事情?皇后娘娘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求助母家,我们自当尽力。若没有,我们也不能随意干涉宫中之事。”</p>
周老夫人这话说得规矩周到,大夫人闻言心中一警,连忙抹了泪水。</p>
周皇后也站起来,深吸了一口气,“祖母、母亲放心,孩儿在宫里很好。太后和皇上待孩儿都极好,那些嫔妃也是从前在闺中便认识的,宫人们也好。”</p>
她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周老夫人和大夫人都放心了。</p>
祖孙三个这才往东暖阁去,相携坐在榻上,“孩儿在宫里什么都好,就是想念祖母和母亲。父亲好吗?家里人都好吗?”</p>
“家里人都好,你不必太过牵挂。”</p>
周老夫人笑道:“咱们周家不是什么权势滔天的门户,可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不愁吃穿,还能在朝中为国效力便是。只要你在宫里平安欢喜,我们一家人就都好,你明白吗?”</p>
周皇后点点头。</p>
她明白。</p>
这不仅是周老夫人表达对她的牵挂,表达周府众人对她的牵挂,也是对她隐隐的叮嘱——</p>
她在这宫里不能出错,不能重蹈当年王皇后的覆辙。</p>sxbiquge/read/42/42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