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亲王擅长吃喝玩乐,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p>
故而很多蛀虫都希望某皇帝死在海外,最好立刻就驾崩!</p>
只有大明乱起来,他们才能从手收益,还不用担心被秋后算账。</p>
朱慈烺凯旋而归,无疑将他们的美梦击得粉碎, 连渣子都没吃着。</p>
某亲王所下达的那道圈养命令其实也很明智,因为凌迟对象都被饿瘦了,刽子手是很难下刀的……</p>
现在朱慈烺回来了,这些戴在的生猪也就可以出栏了!</p>
先让都察院对每起案件进行核实,棘手的就甩给大理寺。</p>
凡是有牵连之人,不论皇亲国戚还是贩夫走卒,一律先行收押,听后发落。</p>
刑部大牢经过多次扩建以及新建, 足以容纳上万人,地方不够还有北厂、东厂、南厂、锦衣卫的诏狱。</p>
再不够就将军营腾出来,朱慈烺不相信光是北都一地就能被逮捕数十万嫌犯。</p>
自己还没驾崩呢,仅仅是出去访问,这群败类就敢跳出来得瑟,甚至为所欲为。</p>
看来这么多年过来,蛀虫们仍旧本性难移啊!</p>
见到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房产美女,就想霸占。</p>
作为千古一帝兼大明首席保洁老师,索性就再给他们上一课好了!</p>
随着案件的审理,波及到范围越来越大,的确牵扯到了很多朱慈烺的学生。</p>
特别是被已经下狱的罪犯咬出来的人,仅北都一地便高达上百,每人最少收了上千银币。</p>
朱慈烺对这方面早有规定,朝廷官吏不是不能收钱,每年收的金额都是跟其品级与官职挂钩的。</p>
一千银币所对应的就是正五品,在各部就是郎中之职,在地方就是知府之下的同知。</p>
所收受的财物折银超过自己所能收受的规定金额上限,一旦被捅出去,只能后果自负。</p>
好在之前朱慈烺没在本土, 就算有人东窗事发,也显得有恃无恐。</p>
因为皇帝长期未归,市井传言昊菁皇帝已经死在海外,为了稳定本土,故而秘不发丧。</p>
风言风语越传越甚,某亲王还想让军机处将驳斥内容刊载在报纸上。</p>
不过在得到波罗堡发来的电报之后,大家便放心下来。</p>
皇帝洪福齐天, 在法国有惊无险,今已转危为安。</p>
等到皇帝访问完毕, 便可对这群蛀虫秋后算账了。</p>
如今正值秋季, 就是算总账的好时候。</p>
那些之前觉得事不关己的皇帝学生,随着案件的发酵, 也开始慌张起来。</p>
比起张煌言等门徒, 其实这帮人严格上来说,并不算是朱慈烺的学生。</p>
无非是当年朱慈烺去有国子监升级来的帝国大学授课, 这才流传开来。</p>
一年两三百人,五十年就有上万人之多, 活到当今的至少还有一多半。</p>
就是这些人里的某些位,仗着自己与皇帝有着一丝一缕的关系, 开始大肆敛财。</p>
符合规定的敛财方式,朱慈烺自然是懒得管的。</p>
但捞过界,甚至痴迷于此的话,那就必须将爪子直接剁掉了。</p>
朱慈烺制定的游戏规则就是王法,无视王法之人必将遭到严惩。</p>
无视王法就等于将皇帝的圣谕当放屁,朱慈烺不收拾这些败类才怪!</p>
人上了岁数,心地会善良么?</p>
在对待蛀虫这方面,朱慈烺觉得自己一直很善良!</p>
将主犯与从犯处决,家眷发配矿场干活,这就算是非常的宅心仁厚了。</p>
还有人见势不妙,立刻卷钱跑路。</p>
不过不同于断断续续的铁路,大明的电报网络已经从北都一路延伸到广东的雷州半岛。</p>
沿海地区的所有港口均已铺设电报线与电话线,通讯速度异常便捷。</p>
海外要么是大明的属地,要么是大明的盟友。</p>
朱慈烺倒是要看看那些慌不择路的蛀虫们到底想往哪里跑!</p>
有人觉得海军没必要保留太多的小型铁甲舰,全部升级到大中型铁甲舰不是更好么?</p>
小型铁甲舰除了作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缉私与抓捕!</p>
凡是出海不足三日的商船,都可以出动成本较低的小型铁甲舰来拦截。</p>
对于出海三日以上的目标,才会出动三级铁甲舰。</p>
为了抓捕寥寥数名嫌犯,犯不着让万吨级巡洋舰出海。</p>
军舰的速度比所有型号的商船都要快,这是朱慈烺特意叮嘱过的事情。</p>
至于为什么……</p>
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p>
这么多年下来,真就有不少不怕死的船长,在成袋子银币的诱惑下,顶着战舰的炮火打算带着某些特殊身份的乘客脱逃。</p>
大部分都被成功拦截了,有个别脑子不好使的舰长被收买,故而放走了猎物,等到东窗事发,直接被军法处枪决!</p>
以儆效尤,广而告之后,海军上下自然没人敢犯傻了,全都不敢违抗命令了,有了任务,自然会乖乖的去抓捕猎物了。</p>
商船都会停靠海外港口,厂卫特工就是凭此去找当地的官员,然后顺藤摸瓜,最终逮到嫌犯。</p>
经过统计,成功几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p>
也就是说,一百个逃犯里,只有不到五个能够躲到犄角旮旯去。</p>
就算这样,也不能马虎大意,时刻都要担心自己被厂卫在当地的线人给举报了。</p>
朱慈烺回来之后便下令关闭北都三城的所有城门,没城门的地方也命厂卫与军队设立了警戒线。</p>
一周之内,非百姓不得外出,可在城内活动。</p>
哨卡将会对来往人员严格审查,抓获一名嫌犯,便有重奖。</p>
这算是近十年来最为严厉的一次围捕,朱慈烺要竭泽而渔了……</p>
哪怕在其住宅里扑空了,厂卫也会牵着狼狗,带着其穿过的衣服,在其经常出没的总汇等娱乐场所搜寻目标。</p>
只要可以抓获猎物,将北都翻了底朝天也是可以的。</p>
在听说皇帝居然活着回来了,正在派遣厂卫鹰犬挖地三尺抓人。</p>
一些清楚自己所作所为的家伙,就选择在大牢里直接了断了。</p>
不是他们不怕死,而他们太怕疼了,因为被凌迟是不会先打麻药的!</p>
尽管刽子手的技术是专业级别的,不剌上千八百刀是不会让犯人死去的。</p>
蛀虫就是这样,有骨气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是随风倒的墙头草。</p>
经过一个多月的核实,定罪可被磔示的主犯达到近千人,从犯超过五千人,涉案家眷约二十万。</p>
在看过了上报的卷宗之后,朱慈烺便知道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p>
因为嫌犯来源主要是北都、北直隶,以及邻近的地方,再就是发生叛乱的地方。</p>
其他地方能没事么?</p>
天下乌鸦一般黑!</p>
对本土彻底清理一遍的话,恐怕涉案人数将会达到百万之多!</p>
朱慈烺敢动这么多人么?</p>
法不责众???</p>
那是以前!</p>
如今正是向海外移民的时期,本土活不下去,就可以去外海生活。</p>
在本土犯了事,也别想逃到海外去逍遥快活!</p>
本土的官吏及士绅总以为能用土地来跟皇帝对抗,在最初的三四十年,这招的确管用了。</p>
然而随着大明王师不断开疆拓土,朝廷不断向海外移珉,海外耕地面积已经超过了本土。</p>
以前那招就再也不管用了,哪怕本土出现天灾,海外的粮食也能源源不断地运过来。</p>
更何况这些人手里的佃户数量在不断减少,即使大幅度降低耕地的租金也无济于事。</p>
因为海外的土地是完全免费的,而且前五年全额免税,对无地或少地的佃户具有天大的吸引力。</p>
等去了海外,士绅们再想重操旧业,就不好使了。</p>
本土与海外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百姓可以拥有弓箭、盔甲乃至火枪!</p>
在部队服役情况良好的退伍士兵,甚至可以免费得到一支新枪以及一盒子弹。</p>
寻常百姓有了枪,还需要担心被士绅欺压么?</p>
某皇帝为什么不允许在海外组织团练武装?而允许大规模的珉兵组织存在?</p>
因为前者的头目多半会是出钱多的士绅,其下人多之后就肯定不会听话。</p>
后者则是由退伍官兵组成的,或许会有士绅子弟加入,但绝不会是主力。</p>
珉兵武装与驻军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非一个是现役,一个是退役而已。</p>
在平时分为两个团伙,在战时就一并会被当地官府或驻军将领指挥作战。</p>
朱慈烺在本土打击士绅阶层的方式并不明显,以釜底抽薪,迁走佃户为主。</p>
在海外就明目张胆地大行其道了,凡是有过战功,还没有劣迹的军官,在退伍之后都会成为当地珉兵武装的负责人。</p>
珉兵的作战单位也是按照营、连、排来划分的,无非是需要对应到每个村、镇、城而已。</p>
在部队学习与锻炼过,与战友并肩作战过,吃过多年的皇粮的退伍士兵,其思维模式就与士绅完全不一样了。</p>
通常都会优先选择服从朝廷命令,因为朝廷命令是经过昊菁皇帝批准才能下发的。</p>
退伍军人都明白,任何人跟皇帝对抗都不会有好下场的!</p>
故而海外珉兵武装的凝聚力与执行力,要比本土这边强得多。</p>
朱慈烺大力发展珉兵武装,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呢?</p>
那就是削弱本土的士绅阶层的实力,等将本土的百姓大部分都迁走之后,大明的权利游戏就可以重新开始了!</p>
按照朱慈烺的计划,由内阁、军机处、各部尚书来控制廷议,让朝廷的命令符合自己的心意。</p>
由自己的门徒与学生来控制军队,退伍官兵组成当地的珉兵武装,最大限度地降低叛乱的可能。</p>
海外属地由皇子或朝廷直接派遣的官员来负责,即使在搬家之前本土出事,也可以确保大明帝国能够移花接木地延续下去。</p>
利用科技、挖矿与订单来发展工商业,不断提升大明的工业水准和产能的同时,控制腰包鼓鼓的商人阶层。</p>
有了这四个支点,皇帝就成了金字塔的顶端,整个结构就算是较为稳固了。</p>
跟容克地主一样的士绅阶层则不再考虑之列,直接被朱慈烺踢出了游戏!</p>
在某皇帝看来,士绅的实力并不重要,听话才是最重要的。</p>
不听话的士绅,那就没必要活着了!</p>
到了海外还想故计重拾之人,某皇帝会让他们顺利死于水土不服的……</p>
生活本来就是残酷的,在海外生活更是不容易,死于水土不服不是在情理之中嘛!</p>
朱慈烺也不打算在本土彻底推行摊丁入亩了,等将佃户挖空,就跟那些士绅说拜拜了。</p>
士绅也跟着去海外的话,那就需要遵守全新的游戏规则了。</p>
海外是珉兵的天下,有人胆敢破坏皇帝所制定的游戏规则,那就会死于水土不服!</p>
此举是否会导致过度军事化呢?</p>
在没有军阀称霸一方的情况下,军事化是最容易的管理方式。</p>
春秋战国与五代十国,都是军阀混战模式。</p>
大明在海外的驻军看似很多,在铺开之后,每个地方的兵力都是十分有限的,最多一个旅而已。</p>
由于王师官兵薪酬待遇很高,将领在不贪墨的情况下是养不起麾下的大量人马的。</p>
一旦因贪墨而被举报,金额少了还好说,多了就涉嫌佣兵作乱,与谋反无异了。</p>
在大明王师内部,玩女人不要紧,吃吃喝喝也不要紧,哪怕在战场上吃了败仗也有戴罪立功的机会。</p>
唯一的禁忌就是佣兵谋反!</p>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旅长级别的将领胆敢叛乱。</p>
大家都清楚皇帝的军事才华,也知道叛乱的结果究竟如何。</p>
自己哪怕一辈子都没捞着多少战功,等混到退役之后,也会让全家人衣食无忧。</p>
军队跟仕途一样,只要不跟皇帝对着干,那就算是万事大吉了。</p>
更何况现在大家都知道,光是陆军一部谋反是完全没用的。</p>
皇帝派轰炸机编队过来投弹,届时大家就都变成烤肉了……</p>
实事求是地说,一个地方的驻军谋反不会成功,一个军种的某些部队谋反也不会成功。</p>
想要成功就得广拉朋友,还得拽上空军,但此举无疑是自投罗网。</p>
没等叛乱,就会被皇帝得知,被军法处逮捕,那就更可笑了。</p>
军队服从命令之后,朱慈烺想要收拾地方上的败类就容易多了。</p>
在本土,没有任何一股团练能够打得过官军。</p>
团练胆敢袭击官军,不是谋反也给你作实了罪名!</p>
朱慈烺没去看磔示,否则容易联想起架子猪……</p>
某肥宅亲王这上亿银币的平叛费用,还真是让自己叹为观止!</p>sxbiquge/read/10/10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