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围 第79章 从来如此,便对么?

自打进宫以来, 胡善围数次在死亡线上徘徊, 都没有死成,不过这一次是离阎王殿最近的一次。</p>

一群人已经将胡善围拖到门槛处了, 马皇后说道:“皇上, 听她说说又何妨, 贵妃丧事要紧。”</p>

洪武帝一抬手,众人又将她拖回去, 像块破布似的扔在中间, 乌纱帽滚落。</p>

胡善围扶着椅子挣扎着站起来,整了整衣服,捡起乌纱帽戴好,施了一礼, “皇上,传统的丧仪, 男尊女卑的规则远远凌驾于孝顺父母的天然人伦之上。传统丧礼的基本规则是‘家无二尊’、‘尊父贱母’,父亲死, 子女需服最重的斩衰, 但是母亲死,子女要降等,只需服第二等的齐衰。这就是所谓的‘家无二斩’。”</p>

丧仪分五等,由重到轻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p>

斩衰, 子女需穿着最粗的本『色』生麻布制作的丧服, 且不能缝边, 要『露』出布料散落的边缘, 女人还要生麻束发。齐衰,子女穿着普通本『色』生抹布丧服,可以收边,女人也不用生麻束发。</p>

洪武帝冷冷道:“你说的是夫妻丧礼的区别,和贵妃的丧礼有什么关系?你在浪费朕的时间!”</p>

贵妃是妾,地位再高,也是妾。</p>

胡善围说道:“皇上,您是男人、礼部的大臣是男人、太子也是男人,自然不会觉得‘家无二尊’、‘尊父贱母’ 、‘家无二斩’有何不妥,毕竟几千年都是这么过来的。”</p>

“但是,微臣是女人,微臣天然的觉得这是不公平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父精母血孕育而成,十月怀胎,一朝生产,根据茹司『药』对微臣说的,几乎每十个女人,就有一个要死在产床上。母亲每一次生产,都是拼了自己的命,来带来新生命。既然如此,为什么人生最后一程丧礼上,就要比丈夫矮了一截?仅仅是齐衰?为什么就不能和丈夫一样,享受斩衰的规格?风光大葬?”</p>

“皇上啊,堂堂嫡母尚且如此,被子女轻视,生生矮父亲一头,一个庶母的丧礼又能悲伤那里去呢?”</p>

“所以,依微臣之见,能够说服大臣们同意改变‘庶母无服’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母亲的丧礼提高到父丧同样的标准,都为斩衰,实行父母同尊。”</p>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有异议者,就用孝道的帽子去扣他,对母亲不敬,枉顾人伦,食古不化,就是不孝。第二步,既然嫡母的丧礼抬到和父亲同样的位置,那么庶母就水涨船高的往上提一提,就不存在‘庶母无服’的尴尬了。对庶母的丧礼,砍掉士人和平民阶层的门槛,君民同制,庶母去世,诸子要服“缌麻”之丧,三个月除服。”</p>

父母同尊,君民同制。这是胡善围的解决方法。</p>

此话一出,洪武帝陷入沉默,马皇后则面有动容之『色』。</p>

是的,女人的悲哀,其实只有女人最了解。同样的,女人的权利,最终要靠自己人来争取,默默等着男人施舍、给予,那几乎不可能。这是人『性』骨子里自私的一面,资源有限,不会因为你是他的女儿、*屏蔽的关键字*、母亲,而善心大发,来分你一杯羹。他们蒙上眼睛,把一切不公平当做理所当然。</p>

马皇后是女人,是母亲,她当然希望将来去世,能够得到和洪武帝一样的尊重。</p>

孙贵妃生前荣耀,死后丧礼凄凉,究根问底,是嫡母的丧礼都尚且如此,一个庶母又能如何呢?稍微破格一些,就会被大臣以“『色』令智昏”、“不尊重嫡妻”、甚至“宠妾灭妻”的大帽子扣在头上,纵使洪武帝这种开国的雄主,也不想为了一个妾室来担当“『色』令智昏”的骂名。</p>

不值得。</p>

礼部大臣,还有太子就是『摸』准了洪武帝的顾虑,而“绝食抗议”的,因为他们明白,洪武帝不会真的让他们活活饿死,他们忍得一时饥渴之苦,将来赢得直臣和贤德储君的荣耀。</p>

巨划算。</p>

书房霎时陷入短暂的沉默,洪武帝对众人摆摆手,“你们都出去,胡善围留下。”</p>

那群人悄无声息的离开。</p>

洪武帝说道:“你好大的胆子,胆敢颠覆国家的丧制。”</p>

男女出发点不同,洪武帝总是嫌弃前朝礼乐崩坏,最最喜欢制定规则,完善礼制。但是他再如何改,也不会觉得‘家无二尊’、 ‘家无二斩’有何不妥。</p>

好吧,确实有些违背人伦,洪武帝还很尊重自己的母亲,但作为一个男『性』,一个皇帝,洪武帝也确实觉得自己比皇后要高贵一些,天子嘛,独一无二,当然比皇后地位高了。</p>

所以,仅凭人伦这一个原因,是无法说服洪武帝的。</p>

但是胡善围“父母同尊,君民同制”的建议若对洪武帝毫无吸引力,她此时早就人头落地了。洪武帝把她留下来,是觉得她的建议有可取之处。</p>

胡善围必须寻找更有说服力的原因。</p>

胡善围此人,危机越大,脑子就转得越快,反正都到了挖眼睛这一步,干脆豁出去。</p>

胡善围说道:“礼仪这种东西,终究归于教化,用重复繁琐的程序来表示对这件事的态度。丧仪上父母同尊,表示皇上对孝道的看法,父亲母亲都应当得到尊重,如何孝顺父亲,就如何孝顺母亲,皇上改变丧制,是孝道的进步,而非后退。这是皇上的功劳啊。”</p>

先拍个马屁,把功劳推到洪武帝头上,洪武帝是开国君主,比一般守成之君更加容易接受改变。</p>

洪武帝沉『吟』片刻,说着大臣们说了无数遍的话,“家无二斩,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从来都是如此。”</p>

胡善围说道:“从来如此,便对么?”</p>

洪武帝想起了从前……</p>

“朱重八,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识的农民,什么义军,不过是一群土匪,乌合之众。从来没听说土匪头子当皇帝。”</p>

那个时候的洪武帝,也是用“从来如此,便对么”来回应别人的种种质疑。他推翻了种种“从来如此”,才有今日的大明帝国。他最擅长的,就是大刀阔斧的革新,制定自己的规则。</p>

比如废除宰相制度,延续千年的宰相职位,洪武帝还不是说砍就砍了。</p>

这个小小的女官,居然也有这种想法。</p>

这样一想,改变丧制,父母同尊,顺应了人伦、人情,的确是进步。</p>

而且重要的是,一旦有人反对,我就可以给他扣个不尊重自己母亲的帽子,骂他们不孝,占据道德制高点,方便推行新制。</p>

洪武帝沉默片刻,“你退下,宣秋官觐见。”</p>

自从废除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洪武帝独揽大权,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的比牛多,实在事情太多,就设置了春、夏、秋、冬轮值官员,帮助自己处理公务,现在是秋天,轮到秋官当值。洪武帝应是要秋官起草文书,修改丧制。</p>

不用挖眼睛了。</p>

胡善围不敢掉以轻心,尽力克制着自己,看似淡定从容的离开乾清宫。</p>

刚刚走出大殿,就遇到匆匆赶来的沐春。</p>

沐春见胡善围的眼珠子好端端了,一颗悬起的心方落下。</p>

胡善围使了个眼『色』,暗示他不要追问。</p>

沐春会意,和她擦肩而过,却拐了个几道弯,从另一条路去了她的住所。推门而入,胡善围正坐在院子里的秋千架上,晃晃悠悠。</p>

沐春忙过去,“怎么听说皇上大发雷霆要挖你的眼睛?出了什么事,你——”</p>

胡善围突然伸手抱住他的腰,好像脱力似的,上半身都瘫在他腰记上,沐春这才发现胡善围全身颤抖,像是陷入了三九寒天,瑟瑟发抖。</p>

胡善围是那种当场冷静,应变能力强,但“后劲”特别足,就像去年和江全遇险,被土匪追杀,几乎车毁人亡,她还能装死,杀了土匪,救了江全。但之后被『毛』骧送回后宫,范宫正,曹尚宫等人问她,她就吓得尖叫昏『迷』,睡了一天一夜才醒。</p>

今天也是如此,鬼门关走了好几个来回,她又不是铁打的,拼劲所有的勇气和才智自救之后,她就像虚脱似的,一路上步子都打飘,才到院子,连进屋的力气都没有,坐在秋千上发愣。</p>

胡善围是坐姿,沐春担心她手臂脱力,滑下来,于是缓缓蹲下,以半跪的姿态抱着她后背,轻轻的拍,“不要怕,都过去了。”</p>

刚才胡善围的头在他腰记,现在两人平行,头碰头,胡善围的头搁在沐春的肩膀上,宽阔,厚实,肌肉包裹着肩胛,搁在头上也不膈人,弹软温和,她感受到他身体散发的热力和一股说不出是什么味道的“人味”。</p>

她越抱越紧,放长了呼吸,像黑山老妖似的,近乎贪婪吸取着人气,她身体上没有死,灵魂上已经死过一次了。</p>

什么叫伴君如伴虎?什么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书上写的都太单薄,只有真实体验,才晓得每一个字都有千斤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p>

很久很久,胡善围就像吸够了阳气,得以还魂的女鬼,她趴在沐春的肩头,问道:“宫廷就是这样惊心动魄,命如草芥吗?”</p>

沐春说道:“一直都是这样。你永远无法准确的预知荣耀和灾难,到底那一个先到。害怕了吗?”</p>

“嗯。”胡善围点点头,“害怕,但是又有种莫名的兴奋。你知道吗,丧制即将改变,而我,推动了这一步,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p>

洪武帝叫来秋官,不一会又宣了翰林院几个年轻的学士,熬了一宿,写出洋洋洒洒的万字文《孝慈录》。</p>

《孝慈录》重新制定了五服孝制,去除以前孝制“尊父贱母,不合人情;孝制严苛,殊绝人『性』”的弊端,规定:子为父母,所生的庶子为庶母,皆服斩衰三年。</p>

嫡子,众子为庶母皆服齐衰杖期一年。</p>

也就是说,父母的丧礼是一样的。不仅如此,还强调了“生恩”,庶子要为生母服同样的重孝。</p>

庶母死后,嫡子和并非庶母所生的庶子,都要一起服齐衰杖期。</p>

而且从此以后,孝礼君民同制,无论民间、士人、皇室,都要遵从《孝慈录》制定的新孝制。</p>

《孝慈录》一出,震惊朝野内外。反对声鹊起,朝堂上吵翻天了,洪武帝咬准了“你反对就是对你母亲不敬,认为你母亲不值得和你父亲一样被尊重,就是不孝,不孝的人还有脸当官?滚!”</p>

于是乎,洪武帝横眉冷对千夫指,将《孝慈录》从上而下推行下去。洪武帝还命五皇子周王朱橚主持孙贵妃丧礼,并且破例“行慈母服斩衰三年”。</p>

四皇子燕王朱棣已经远去藩地就藩。京城诸位皇子,除了太子朱标,五皇子年纪最大。燕王和周王是亲生兄弟,皆是硕妃所生,但是硕妃死的早,是孙贵妃中途接手了抚养年幼周王的重任,对周王有“养恩”。</p>

周王『性』格随和,且向来尊敬养母孙贵妃,圣旨一下,他就换了最粗的生麻孝服,周王妃冯氏(沐春的二姨妈,宋国公冯胜之女)也拆了发髻,用生麻束发,在周王一起在孙贵妃灵前举哀。</p>

母妃得以风光大葬,临安公主和怀庆公主因而十分感激周王,以后待周王也格外亲近。</p>

马皇后举哀完毕,回到坤宁宫。</p>

书房,马皇后问胡善围:“你是不是觉得很意外,那日你只是建议,庶母去世,诸子要服“缌麻”之丧,三个月除服,君民同制。可是皇上却命诸子为庶母服一年的齐衰杖期?”</p>

三个月,一年。最轻的缌麻和排第二的齐衰。确实出乎意外。</p>

胡善围不晓得马皇后为和突然问她这些,只得说着不会出错的稳妥话:“后宫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微臣那天只是和皇上谈家礼,微臣不敢对《孝慈录》指手画脚。”</p>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在屹立在东西长街上呢,这是胡善围学的第一条宫规。皇上问她,和她主动评价《孝慈录》是两码事,一不小心就掉脑袋的。</p>

马皇后拿出一卷画轴,“打开它。”</p>

胡善围将画轴在书案上摊开,是一副大明堪舆图。</p>

马皇后指着大明的几处边关,“燕王就藩北平,守在长城山海关,晋王就藩太原,守在北方,以前的秦王就藩西安,守住西北……周王大约明年也要出京就藩。大明建国后,皇上力排重议,重启废除千年的诸子分封制度,藩王们皆有权有兵。”</p>

胡善围听得莫名其妙,不晓得马皇后为何从《孝慈录》说到诸王分封。老实说,她出身平民,作为一个平民,诸王分封和她有什么关系?朝堂上吵得再厉害,她只是和父亲相依为命,过着平凡的小日子。</p>

马皇后叹道:“皇上推行无论嫡庶,都要为庶母服一年的齐衰杖期,是想维护让太子和诸位亲王的手足之情。都为庶母服丧,以达到虽生母不同,但是手足之间仍旧可以同情的目的。”</p>

“其实丧礼不是做给死人的,人死灯灭。丧礼是做给活人看的,对死人的追悼,是对生者表现自己的善意、哀痛和同情。皇子们出身不同,生母不同,彼此有隔阂,但新的丧制让诸子对和自生没有血缘关系的庶母表达哀悼,是一种向同父异母兄弟们之间表示关怀的方式。”</p>

“皇上希望用革新孝道的方式,来推行兄弟们之间悌道的延续,希望将来这些藩王们能够团结一心,齐力守护大明江山。”</p>

胡善围看着大明堪舆图,听着马皇后的讲解,顿时明白《孝慈录》真正的意义,原来皇上从头到尾,心里只有大明江山。而马皇后始终保持冷静,比任何人都能看透洪武帝。</p>

这便是真正的帝后心术。</p>

胡善围恍然大悟,马皇后像是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陌生世界的大门,给她开了“天眼”,让她拨开云雾,看清真相,捉住本质。</p>

一直以来,胡善围都是马皇后的治理后宫的工具,是喉舌、是跑腿的。没有人对会“工具”说出心里话,更别提指点『迷』津了。</p>

马皇后为何要这么做?胡善围心中满是疑『惑』,但又不敢问。</p>

在宫里,知道越多,死的越快。但是在帝后身边做事,所知甚少,死的会更快!</p>

马皇后看穿了胡善围的心思,眼神里有悲悯和担忧:</p>

“皇上总想要『操』控一切,大部分的时候,他都成功了。但是人心……人心最难『操』控。在皇位待得太久,就有一种可以『操』控一切的幻觉。在民间,亲兄弟分家都可能为了一只碗的归属打破头。而宫廷,争夺的何止是一只碗?至高无上的皇权,怎么可能因你为我的生母守了一年的孝而放弃?可是皇上非要妄想兄弟情、坚持分封诸王。善围,你要牢牢记住,这是皇上的逆鳞,触之者,必死无疑。你记住今日的话,将来,你或许会活得久一些。” 161</p>sxbiquge/read/65/65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