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氏着着自己的声音就哽咽了,眼眶也红了。
边上的杨华梅也是鼻子发酸,心里五味具存。
她抬起头来,苦笑着解释:“娘,你别那么,我这趟不过是跟他们闹了些口角,实际上也没你的那么差……”
“不差咋会逼回娘家?你瞧瞧胖丫,骆铁匠那样糙的一个打铁的汉子,可敢对她嗓门大半分?你委屈你还替他们辩解,你这没出息的怂包哟,哪里是我肠子里扯出来的种……”
杨华梅垂下脑袋,一切的解释在谭氏摆出的事实面前是那么的虚弱无力。
杨若晴耸了耸肩,示意孙氏和鲍素云都不要出声,让谭氏自个去,累了她自然会歇的。
“我拿水去咯!”
招呼了一声,她赶紧跑去了前院找赵柳儿。
当她和赵柳儿一块儿抱着装水的罐子回到后院,杨华忠和杨永青他们也过来了。
杨华忠打量着这床,又看了眼四下,皱起了眉头。
“这气两个人挤一张床睡太热了,不如都去我家住吧,我家客房多。”
谭氏想都不想直接拒绝了杨华忠的提议:“金窝银窝不如自个的狗窝,我不去。”
杨华忠和孙氏对视了一眼,孙氏眼中有点嘲弄,还有点责怪。
你瞧你,不跟我商量就直接拍板,这下热脸贴了冷腚儿吧?
杨华忠也未自己的冲动和谭氏的拒绝有些懊恼。
“娘你这的啥话?儿子的家就不是你自个的家?话别那么冲成不?伤人心的!”他有些不悦的道。
谭氏哼了哼,挪了挪身子侧过脸去。
杨华梅看到这状,赶紧抬起头朝杨华忠和孙氏感激望来:“三哥,我和娘留在东屋就行了,三嫂和五嫂把屋子收拾得妥帖,床上凉席都是干净的,我和娘好住呢。”
孙氏这时也出了声,“你三哥看床,担心你们挤的热……”
“没事儿,夜里没那么热,我和娘睡一块儿夜里还能会贴心话呢。”
“去我家也能睡一屋,也能贴心话……”
孙氏的话了一半就被杨若晴给打断了:“娘,你就随我奶和姑姑吧,这里是我奶的地盘,也是姑姑长大的地方,她们住这里踏实,对吧奶?”
谭氏:“哼!”
“别哼哼了,你又不是牛,老用鼻孔出气做啥?”杨若晴一点儿都不气恼,笑嘻嘻的过来,把水罐子放到桌上。
“喝点水吧,消消火。”
“这火可不是水能消下去的。”谭氏道。
杨若晴挑眉:“咋?这还是三昧真火啊?”
她随手抓起旁边的一把大蒲扇,给谭氏扇了几下:“呐,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给您老扇几下,消消火,气大伤身。”
一阵阵清亮的风送过来,手里捧着温水喝着,谭氏舒服的叹出一口气。
“哎,还是自个家里舒服啊!”
“那必须的。”
“晴儿,扇子给我吧。”
杨华梅把扇子接了过去,接着帮谭氏扇,话却是对屋子里其他人的:“三哥,三嫂,五嫂,,晴儿,你们为了我的事儿耽误了好一阵子了,这会子我和娘都回来了,你们就先回去吧,家里也都一摊子的事儿。”
杨华忠点头,“成,那你这几日就先安心在娘家住着,娘这个月归我们三房赡养,每的饭菜我们会送过来的。”
“三哥,三嫂,你们那么忙,用不着送,我自个过去取也一样。”
“嗯,那也行,你和娘先歇着,我们先回去了,有啥情况再。”
“好。”
杨华梅放下扇子起身,送他们到屋门口。
孙氏突然想起一事儿,“梅儿,你和娘还没吃晌午饭吧?”
杨华梅怔了下,猛然记起这事儿,苦笑了下:“吃不下,也没胃口,夜里再吧。”
身后屋子里,谭氏的声音再次响起:“吃啥吃,气都气饱了。”
孙氏收回视线,声道:“那好吧,你陪娘会话,夜饭我烧早一些。”
“嗯,那就有劳三嫂了,三哥,五嫂,晴儿,你们慢走。”
送走了杨华忠他们,杨华梅回到桌边坐下,整个人疲惫得不校
这种疲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来自于心里的那种。
身体的疲惫会在坐下歇息的时候有种放松的感觉,而心里的疲惫,会让你不管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都无法心安,时时处于焦灼状态。
……
杨华忠一行人刚走出路口,便跟王栓子兜面相遇。
“三哥……”
他停下来,主动跟杨华忠他们打招呼,就连杨若晴这个晚辈,他都主动打招呼了。
杨若晴冲他友善一笑。
对王栓子,她是真的一点儿恶感都提不起来。
这个男人,心里亮堂,人也正直,有担当有责任感,最大的短板就是他的身体。
生体弱多病像一根绳索,将他捆得结结实实,家庭与日俱增的矛盾更是压垮他这只瘦骆驼的稻草。
“栓子,不是跟你这段时日让梅儿冷静冷静吗?你过来做啥呢?”杨华忠嘴上这么,心里还是对王栓子出现在这儿暗暗满意。
王栓子拿出身后的篮子,里面放着几只碗。
“岳母和梅儿走的急,晌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杨华忠他们懂了,这是怕梅儿饿着,专门送饭菜过来了。
杨华忠的脸色顿时和缓了几分,孙氏和鲍素云她们也是满脸赞赏。
杨若晴更是上前去揭开了其中一碗的碗盖子,里面满满当当的红烧肉烧土豆。
“姑父,你这是把家里的红烧肉全给送过来了啊,你和大白爷待会不就没得吃吗?”
之前杨华梅烧材时候杨若晴在场,红烧肉的份量也就这么多了,王栓子估计就留了几块土豆。
听到杨若晴的问,王栓子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家里还有呢,我们有的吃。”
杨若晴点点头。
杨华忠又开口了:“栓子,这会子你还是别过去了,你岳母火气没消,你会挨骂。”
王栓子正想他不怕挨骂,他挨骂也是应当的……
杨华忠接着道:“让晴儿给你把东西送过去,你的心意到了,梅儿自然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