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第679章 突破自我

正是因为他们不讲战法策略,只知一味的猛打猛冲,方才使得紧跟自己的一众兄弟伤亡惨重。</p>

看来,在血与火的战场之上,他们充其量只能是普通一兵,连独挡一面的大将都算不上。</p>

只有刘雄这样头脑清醒的人物,这样爱兵如子的人物,这样胸有韬略的人物,才配得上“大将”二字。</p>

难怪人家能统领东北群雄,除了武功了得之外,这头脑也甚为好用啊!</p>

而且,人家还懂得阵法,虽然不如苏高飞那般妖孽,但至少也会照抄照搬不是?</p>

反观自己呢?</p>

连管理一个小小的家族、一个并不复杂的帮派,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p>

又何敢奢望率领一方武林?</p>

……</p>

至于像华枫这样指挥若定的统帅?</p>

那就更加望尘莫及了!</p>

别说像华枫那般精研战场态势、谋划战略战术、调遣兵马了,就是管理抗清义军阵中那些奇人异士、武林高手,就已让人头痛之极。</p>

别的不说,“人间判官”崔尚仁、阵法大宗师苏高飞、暗器高手唐华明、“武当七子”之一的赵书海、华山派掌门林长海等人,除了华枫之外,又怎肯再服他人?</p>

连手下之人都驾驭不了,还谈何运筹帷幄、指挥若定?</p>

……</p>

客观而言,以抗清义军如今之兵员构成,除了华枫之外,委实无人可以如臂指使。</p>

毕竟,华枫之武功、之智谋、之声望、之心性、之处世,无非常人所能及。</p>

因此,华枫才会成为主心骨的存在。</p>

毫不客气的说,华枫就是众人的风向标、晴雨表。</p>

华枫乐,则众人乐。</p>

华枫忧,则众人忧。</p>

……</p>

如今,华枫持续了近十日的悲伤,无疑深深感染、笼罩了整个抗清义军。</p>

十日来,除了操练场的临战训练之外,只有钱不多之后军,仍在紧锣密鼓的筹措物资。</p>

其中,最重要的物资,正是药品。</p>

因为“人间判官”崔尚仁,接连开出多张处方,让钱不多尽力抓紧收集。</p>

他的处方有良药、有毒药。</p>

良药是为治病。</p>

毕竟,抗清义军还有数千伤员需要医治。</p>

因为可以医治伤员的华枫、孟起,都沉浸在悲伤之中,自然无心政事。</p>

毒药是为施毒。</p>

因为崔尚仁知道,战斗还会继续,毒药可能还会派上用场。</p>

……</p>

十日来,大雪一直纷飞不断,寒风一直怒号不休。</p>

兵心士气,已然低落到了极点!</p>

好在,这种状况只持续了十日!</p>

因为沉默了十日的华枫,终于重新变得意气风发。</p>

显然,他已走出了自己的牢笼!</p>

不过,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在华枫身上,他们再也感觉不到丝毫上位者的气息。</p>

经认真考究,反复观察,华枫此时给人的印象,只有两颗字:普通!</p>

与普通人毫无区别的普通!!</p>

……</p>

是日,风和日丽,冬日暖阳洒在身上,感觉甚为舒坦。</p>

这一切都昭示着,紧紧压在抗清义军头上的乌云,已然远去。</p>

无论普通也好,神秘也罢,他们心中无所不能的华统帅,已然王者归来!</p>

不知何去何从的一众英豪,终于再次有了领路人。</p>

……</p>

眼见华枫重新扬起那张帅气而略显削瘦的脸庞,担心了整整十日夜的柳飘飘、孟真真、姜瑶瑶三女,不由轻吐一口浊气。</p>

这十日来,她们食不甘味、夜不能寐。</p>

与华枫一样,也是日渐憔悴。</p>

不同的是,华枫是为亡故的兄弟心伤。</p>

她们则是为华枫心痛。</p>

正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之真实写照!</p>

身份地位不同,男女性别不同,心中所思所想,也截然不同。</p>

她们三人虽然也为逝去的战友悲痛,但持续时间,不过短短数日。</p>

因为,在她们心里,华枫才是她们的天,才是她们的地,才是她们的一切。</p>

……</p>

其实,华枫早在七日前,已然战胜了自我。</p>

后面三日的悲痛之状,实乃有意无意而为之。</p>

有意者,借机给众英豪施加影响,让他们深刻吸收此战之惨痛教训,日后再度开战时,不会再如此莽撞。</p>

无意者,这三日来,华枫一直在思考余路究竟要怎么走?是决一死战?还是就此归隐?</p>

两条路,各有各的道理。</p>

无论走哪一条,都让人无话可说。</p>

……</p>

决一死战,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心。</p>

只为了问心无愧!</p>

无愧于天地,无愧于道义,无愧于血染沙场的数万兄弟的在天之灵!</p>

只为此生无憾!</p>

如果就此罢手归隐,必将遗憾终生。</p>

昔日数万兄弟的音容笑貌,必然长期相随,直至生命的终结。</p>

……</p>

就此归隐,非贪生、非怕死,只因势。</p>

只因为事不可为!</p>

清廷如今羽翼渐丰、气势已成,非人力可胜。</p>

选择归隐,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p>

即便将李成栋所余之十万大军全部斩杀,又能如何?</p>

对天下大势,仍然无事无补。</p>

大仇得报,无愧于心?</p>

那被他们斩杀的数十万清军,又当如何?又该找谁去喊冤?</p>

他们该死么?</p>

由得他们自己么?</p>

他们性喜杀戮么?</p>

恐怕不见得!</p>

军人的职责所在而已。</p>

势在必行罢了。</p>

谁不想过安安稳稳、亲人团圆的日子?</p>

……</p>

五万之众尚且无能驱波逐浪,如今仅余两万人马不到,如何还能翻天?</p>

清廷拥兵数百万,岂是区区万余人马可抗衡的?</p>

坚持争战下去,只是徒增亡灵而已。</p>

相信已然阵亡的弟兄们,也不希望战友们步其后尘,只盼望他们能够好好的活下去。</p>

……</p>

决一死战?</p>

就此归隐?</p>

这两种想法,在华枫脑海中盘旋了整整三日之久。</p>

最终,还是无法抉择。</p>

战,显得华枫太过自私、太过绝情,明知不敌,还要枉送他人性命。</p>

隐,则心有不甘,更感觉对不起数万兄弟的在天之灵。</p>

最后,举棋不定的华枫猛然警醒。</p>

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找之”,我华枫何德何能,竟要替他人做主?</p>

召开全体军人大会,让众人自己决定,顺其自然不就行了么?</p>

难道,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么霸道的么?</p>

想通此节的华枫,这才算真正迈过了心中的那道坎!</p>sxbiquge/read/63/63280/ )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