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第619章 妙计迭出

段今朝不由暗感惭愧。</p>

看来,自己应变之力还是不够啊。</p>

有了位高权重的李成栋在手,围攻不休的清军,果然攻击渐歇,直至完全停止。</p>

……</p>

话分两头。</p>

李成栋在刀斧手发起攻击时,之所以突然变得神情痴呆、双目发直,显然也是想到了“借刀杀人”此节,因而才显得有些心灰意冷。</p>

以他之才智,只要沉下心来细思,其实并不难察觉。</p>

这一发现,让他原本还在“听命与抗争”之间挣扎徘徊的心,陡然变得无比坚定。</p>

他,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抗争!</p>

既然听命忍让,是被暗算的结局,又何须再忍?</p>

哼,那就较量一番吧,简直欺人太甚!</p>

……</p>

有了决断之后,李成栋决定“报之以李”。</p>

毕竟,之前陈近南五人并未向他出手,有恩于他。</p>

毕竟,是他一力促成的此次谈判,有愧于人。</p>

毕竟,“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古训,他一直谨记,不敢忘怀。</p>

陈近南五人前来谈判,也相当于负有特殊使命的“来使”。如果被围杀于自己的大营之中,那自己的一世英名岂非付之东流?</p>

再说了,抗清义军中高手众多,即便干掉这五人,也难以左右大局。反之,很可能引来疯狂的暗杀报复。</p>

如此一来,统帅随时处于危险之中,还如何研判敌情?还如何指挥战斗?</p>

……</p>

可怎样才能助对方五位“来使”脱险呢?</p>

喝令住手?</p>

恐怕值此混『乱』之时,无人能听清号令!</p>

而且,下令攻击的是统帅,如果自己这个副统帅下令住手。那这些将士何去何从?听谁的?不听谁的?</p>

而且,这不是正副统帅之间公然决裂了么?</p>

如此一来,无论李成栋占理与否,他都是无理的一方。</p>

明目张胆的违反统帅之令,哪还有地儿说理?</p>

何况,还是军令如山的军营?</p>

何况,还是以军纪严明闻名于大清的李成栋?</p>

因此,此策显然不合适。</p>

……</p>

调派亲信反戈相助?</p>

那“『乱』臣叛贼”的罪名,会迅速坐实,自己再无任何机会抗争。</p>

结局,在面君子之时,不是当场被杀,就是当场被擒。</p>

因此,此法绝不可取。</p>

……</p>

反复思虑之后,李成栋决定只身冒险。</p>

他断定那贵族统帅谋杀自己之心思,并未告诉他人。毕竟,这事并不光彩,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p>

那么,在其他清军将士眼中,自己还是位高权重的副统帅,还是清军之一代名将。</p>

那贵族统帅断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顾自己生死。</p>

毕竟,那样做不但在朝堂上说不过去,就连兵心都会迅速流失。对属下之生死看得极淡的统帅,谁还敢跟随?谁还会卖命?</p>

何况这位属下,还是这支军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统帅?</p>

对副手尚且如此,对他人可想而知。</p>

……</p>

事实证明,李成栋的判断非常准确。</p>

那贵族统帅果然不敢棋行险招。</p>

并未再度下令攻击。</p>

经验丰富的陈近南趁机扬声叫道:“今日我等来此谈判,相当于来使。未曾想清军统帅竟恁地小家子气,连‘不斩来使’的规矩都弃之不顾。”</p>

“哈哈,可笑啊可笑!堂堂数十万大家,竟然在自家军营之内,围攻区区五人!”</p>

“‘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等也不与你一般见识,来日战场上再一较高下。”</p>

“我抗清义军行得正、坐得端,一旦离开清军大营,立即无条件释放这位李统帅,而且绝不做任何手脚!”</p>

“当然,如果你们新任统帅害怕放虎归山,誓杀我等;或者是妒贤嫉能,不顾李统帅死活,那就放马过来一战!”</p>

……</p>

陈近南的一番话,大义凛然,软中带硬,绵里藏针。</p>

让敌我双方,无不暗暗佩服。</p>

让那位贵族统帅,既恨且惧,又甚是委屈。</p>

所恨者,李成栋也。</p>

这个李成栋,真特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p>

看来,必须得加快排挤的步伐了。</p>

所惧者,陈近南也。</p>

传闻陈近南文攻武略,俱都不凡,今日一见,果然传言非虚!</p>

之前定下的灭杀之策,委实很有必要。</p>

此人不除,实乃心头大患!!</p>

可今日,却无法如愿。</p>

……</p>

至于委屈,则有两方面。</p>

其一,陈近南之前说清军数十万大军,围攻他们五人,委实太过夸张。</p>

其实出动的清军,最多不过数千人。</p>

可找谁说理去?</p>

其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大心腹大患陈近南、李成栋“携手”扬长而去,自己却只能以目送之。</p>

无可奈何之下,只能让那名黑衣护卫再次出头,与陈近南达成口头协议之后,非常“隆重”的“礼送”出营。</p>

……</p>

此次谈判,对清军统帅的打击极大。</p>

处心积虑的部署一日两夜,竟然一事无成。</p>

借刀杀掉李成栋,强力围杀陈近南,这两个目的,不但无一达成,反倒白白丢了数百条士兵『性』命。</p>

而且,被陈近南有理有据的大方厥词一番,自己的名望必然受损。</p>

对手在自家大本营,翻江倒海,大显神威。自己不但束手无策,还得礼送出营。</p>

这对清军的兵心士气,对统帅的声望,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p>

而此前抗清义军数度偷袭清营,却未有一次占得便宜。</p>

两相比较,前后两位统帅带兵之能,高下立判!</p>

无形之中,李成栋又被义军助攻一次。</p>

……</p>

客观而言,李成栋不愧为一名实实在在的铁血军人,对尔虞我诈的权谋之术,向来不屑一顾。</p>

未曾想,自己今日竟差点成为受害者。</p>

不屑,并不代表不会!</p>

从此之后,李成栋开始重新审视这支清军,开始步步为营的壮大嫡系,开始倍加小心的防备那位贵族统帅。</p>

两位大人物,彻底开始对立!</p>

清军也开始逐渐分成两派。</p>

……</p>

中立?</p>

纵观历史,无论哪个朝代,无论是军队之中,还是朝堂之上,但凡中立者,到头来均无甚好下场。</p>

两面派?</p>

除非想死得更快!</p>

因为军队之中,最见不惯的就是立场不坚定、随风倒的两面派。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侠武无敌》,微信关注“ 或者 ” 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p>sxbiquge/read/63/63280/ )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