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郊外,随着法军的骑兵反击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大失败,上万骑兵死伤过半,剩下的也被打的心惊胆颤,勇气全无后,也意味着法军其实已经丧失了反击能力,后续只能依托防御工事进行被动防守。
而这种防守在无数次楚军的战例当中都是无用功……唯一的区别就是能坚持的时间有多久,而这坚持的时间能有多久,取决于参战楚军的火炮数量多寡以及口径大小,以及后勤供应保障能力。
很显然,在巴黎参战的楚军火炮数量足够多,威力也足够大。
所以法军没能支撑多久!
十一月十三日,经过连续多日的炮击作战后,巴黎城内以及郊外的法军都已经被炸绝望了……天天躲炮击,偏偏还躲不了,死伤极为惨重。
而且法军的多个弹药库甚至粮食仓库都被楚军的热气球观察手发现,最后引导炮击摧毁。
这一系列的炮击所带来的损失,让法军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十四日开始,法军内部就已经开始谋划着撤退了……再不撤退这八万法军都得被楚军活生生全部炸死,不仅仅是法军,连带着巴黎都得被彻底摧毁。
楚军炮击数天,在炮击城内的一些军事目标的时候,打偏的炮弹可是把巴黎城内的大量普通建筑也顺带摧毁了。
继续这么打下去,巴黎城就会是下一个勒阿弗尔。
而勒阿弗尔可是变成了一片真正的废墟!
诸多情况下,法军开始在十四日逐步撤退,虽然最先撤退的少数部分是在夜间,在月色中偷偷摸摸撤退还比较顺利,但是到了白天之后,法军的撤军很快就被楚军的热气球观察员所发现。
于是乎楚军迅速引导炮击,同时一直在后头没怎么行动的楚军步兵们也开始了发起进攻。
楚军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逃跑,然后在其他地方重新集结给自己造成麻烦不是。
所以楚军发起正式进攻了。
当楚军发起正式进攻之后,一线的法军面临的压力是极其庞大的,面对楚军散兵线,他们要是敢上前列阵,就是被炮轰的命。
但是躲着不上前,就会被楚军突破包围的命令。
总之怎么看怎么输!
这个时候,部分友军提前撤退的消息也在法军中蔓延了开来……法军高层为了顺利撤退,自然不可能一声令下,剩下的七万多人一股脑全跑了,而是制定了有先后撤退的计划的。
但是先撤退的法军自然很好,然而后撤退,尤其是处于最前线的法军就倒了大霉,他们注定要成为拖延楚军进攻步伐的断后部队。
而且法军里也有派系,嫡系旁系之分,毕竟这些法军其实并不都是法国国王的直属军队,除了国王的直属军队外,还有相当多一部分是贵族军队。
这平日也没什么,但是等到撤退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法军的高级指挥官们自然想着让自己的嫡系兵力先走,让别人的兵力顶上去送死。
甚至在十四日撤退当天,一部分嫡系兵力都偷偷摸摸撤退了,还有一部分被蒙在鼓里的法军接到命令向前部署……一看就是被放弃的炮灰部队。
如此情况下,当有友军偷偷摸摸撤退的消息传开后,再加上楚军也已经发起大规模进攻,正规军的步兵们都推进到数百米范围……也不继续前进了,而是在这种距离上自由射击,通过后装线膛**的巨大射程优势来消灭敌人。
印度第四师这种老式线列部队,则是在骑兵的掩护下,开始大范围机动进行侧翼攻击并拦截法军的撤退部队。
楚军的全面进攻,顿时让第一线的法军溃不成军,一些处理楚军密集重点进攻方向的法军,往往一个大几百人规模的步兵团(线列步兵团)在交战的短短十几分钟里就伤亡殆尽。
楚军正规军的十八型**,就如同死神的镰刀一样,在楚军士兵的手中,精准的收割着法军士兵的生命!
尤其是少数还敢出来列阵抵抗,又没有遭到楚军炮击的幸运儿法军……他们虽然没有遭到炮击而损失惨重,但是却在接下来遭到楚军士兵的密集**火力的收割……
士兵成片成片的倒下!
他们甚至都还没有靠近楚军百米内的机会……更别说冒着伤亡前进到距离楚军只有二三十米玩贴脸开枪了!
法军的正面防线,在楚军的强大火力打击下,加上法军自己内部又发生了动乱,很多部队为了逃命都开始私自撤退。
于是乎,法军高级将领们制定利用两天时间进行有序撤退的计划,经过了一晚上和一个早上之后,就变成了大溃败!
甚至严格上来说,在十五日早上的楚军正式进攻里,其实也就只杀伤了几千名法军而已,这对于依旧拥有七万多兵力的法军而言都不算什么。
但法军还是崩溃了!
甚至在楚军发起正式进攻之前,很多法军就已经自己先跑路了……
典型的撤退变成溃败。
而接下来的事情对于楚军而言,就是单纯的追击残敌了,简单而轻松。
十五日天黑追击作战告一段落之后,第二天楚军继续追击并攻占周边地区,第三天后才彻底结束追击作战。
如此,持续有一段时间的巴黎战役也落下了帷幕。
这一次战役里,楚军以正规军阵亡十二人,伤二十七人,印度仆从军阵亡一百三十人,伤三百七十人的代价,击毙法军一万六千余人,伤者无数,俘虏了五万多法军,只剩下一万多法军狼狈而逃或失踪。
其中光是缴获的战马以及军用挽马等马匹,就超过两万匹,滑膛炮(炮管完好)两百多门,燧发枪六万多支。
其中各种军事物资一大堆,粮食就有好几大超级大仓库。
这种的巨大胜利,哪怕是在楚军的丰富吊打土著的历史里也是很难得的……毕竟很多土著国家看似实力强悍,但是在楚军的快速打击之下,其实很难集结起来这么庞大的兵力并且和楚军进行正面交战。
法国人嘛,他们其实实力还不错,整体国力在一片欧洲国家里算得上是一流了,至少比楚军之前打的西班牙强多了,如此才能够在巴黎战役里弄出来八万人。
然后一败涂地……
庞大的军事胜利背后,自然是全面的**和经济上的胜利。
楚军攻占巴黎后,按照优良传统直接把巴黎的黄金白银之类的搬空了……巴黎城内的卢浮宫,正在修建当中的凡尔赛宫以及巴黎西郊的圣日耳曼昂莱宫无一例外,全都遭到了楚军的抄没!
其内的所有金银珠宝以及各种文化艺术品,什么蒙娜丽莎,乃至家具都没搬空了不说……
楚军的不少军官以及士兵们对这些建筑上富有异域风情的建筑雕刻之类的也很感兴趣,直接**,把这些宫殿里的很多浮雕都给直接拆走了!
拆完了后,楚军又继续征用了这三座宫殿作为军事指挥部使用……看楚军这样子,估计是没打算把这三座法国人里具有象征意义的宫殿还给法国人了。
同样也意味着,楚军来了巴黎之后就没准备走,哪怕后续双方谈判成功,签署停战协议了。
就和楚军杀到了马德里,和西班牙王室签署了停战协议之后,楚军直到现在也在马德里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驻军,而且未来将会一直驻防下去!
因为按照双方协议,楚军有在西班牙境内任何地方选择地方自由部署军队以及拥有军事通行权。
未来在法兰西也不会是例外!
而法兰西战役打到现在,其实也可以说大体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小打小闹继续进行军事打击给法国王室施压,乃至最后谈判不成换个国王再谈之类的。
顺带弄点战利品补贴国库。
如此情况下,来自法兰西的战报也被通过蒸汽通讯舰送回了本土金陵城。
这一封战报,军方高层们还是很重视的,因为这是少有的大规模战役,而且是楚军正式服役诸多新式枪炮后的大规模交战。
这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各种新式武器的平台。
看过详细战报后,军方高层对三十六年式一百五十毫米轻型榴弹炮的表现非常满意,拟定追加这一型号的火炮订单。
巴黎战役里,第二十七军军属的三十六年式150轻型榴弹炮营,其实是实验性武器,在陆军那边并没有大规模装备,这一次是专门送去欧洲进行实战测试的。
而这种火炮也没有辜负军方的期望,表现的非常优秀,在机动能力勉强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威力极其惊人。
巴黎战役里,这种火炮看似只有十八门,但是150毫米炮弹的威力却是非常惊人,对敌军防御工事的摧毁能力非常出色。
实际上这种火炮别说用来打十七世纪的法军了,哪怕是放在原时空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是属于主力火炮的范畴。
这也让军方高层能够放心装备这种新式火炮了,掀起大口径轻型火炮的潮流。
楚军的后装线膛火炮的装备和使用,始于三十二年式75毫米野战炮,而在后续的一系列使用过程中,因为海外交通困难,火炮机动困难等因素,楚军的野战炮走上了轻量化的道路,研发装备了75毫米山炮,70毫米步兵炮,120毫米轻型榴弹炮这三种专门的轻量化火炮。
早期的时候,对于野战部队而言,主力远程支援火炮就是75毫米野战炮了,大规模战役的话则是调用120毫米榴弹炮,不过120毫米榴弹炮目前为止,因为过于沉重的重量,直到现在也没有在海外地区服役,基本都是装备部署本土的军级炮兵部队。
而中近距离,伴随部队机动作战的火炮,主要是轻型火炮,如70毫米步兵炮,75毫米山炮,120毫米轻型榴弹炮。
其中的120毫米轻型榴弹炮,也是属于军级火炮,在海外有部署,但也不多。
而这几年的实战当中,陆军方面发现120毫米轻型榴弹炮虽然很不错,两吨多的行军性能对于这个口径而言也算轻便了,威力也足够大……但是经过几次实际战斗,尤其是和海军一起的联合作战后,陆军就对自家的120毫米火炮的小管子有些不满意了……
人家海军玩炮击的时候,动不动就弄上来150毫米舰炮,威力超级大,那些土著构筑的什么防御工事一炮下去都得完蛋。
而陆军的120毫米火炮呢,威力多少还差了些,有时候一炮打下去竟然还不够,还得再**。对此陆军方面不少人耿耿于怀,想要弄更大口径的线膛火炮!
因此陆军方面很快就开始招标更大口径,也就是150毫米的火炮研发工作,提出来了研发一种150毫米野战炮以及一种150毫米轻型榴弹炮。
对于单纯的大口径野战火炮,其实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军工体系而言没啥难题,毕竟军方又不要求更多的性能,只是要求大口径以及控制重量而已。
所以很快江南武器公司的150毫米野战炮以及湖广武器公司的150毫米轻型榴弹炮就分别中标。
江南武器公司设计研发的15毫米野战炮,其实就是海军舰炮的陆地版本,连炮管都不带变的……都是二十五倍口径,只不过是装上了野战炮架而已。
最大射程可以达到八千米,作战重量五吨,行军重量达到七吨多,名副其实的重炮。
这种火炮的重量就注定了不可能在海外地区广泛服役,哪怕是本土地区都不能广泛部署,只能选择若干重点地区,重点部队里部署,到目前也不过装备了五个营,一共几十门而已。
而轻量化设计的三十七年式150毫米轻型榴弹炮则是好不少,湖广武器公司的这玩意,是根据七十五毫米山炮的一些技术特征研发而言,非常注重轻量化,炮管口径只有八倍。
短炮管也导致了该炮的重量非常轻,作战重量只有一点八吨,行军重量也不过两点四吨,而这个重量是什么概念?江南武器公司旗下,十一点五倍身管的三十四年式一百二十毫米轻型榴弹炮的作战重量也有一点五吨,行军重量达到两点一吨。
也就是说,这两款火炮在重量上比较近似,差距只有几百公斤,从分类上来说都可以归类为两吨级火炮(行军重量)。
但是一百五十毫米炮弹的威力可比一百二十毫米的炮弹威力大多了。
所以湖广武器公司旗下的三十六年式150毫米轻型榴弹炮研发成功后,就获得了陆军以及海军陆战队还有近卫军的青睐,下了不少的订单,而这一次欧洲实战表现又非常出色。
军方高层估计都有用这玩意取代三十四年式120毫米后续订单的意思了……主要是两者重量差不多,但是威力相差巨大。
不过武装税警那边则是没用这玩意,因为他们本身都不装备这些军级乃至战略级别的大口径武器,火炮方面一直都只使用步兵炮和师属火炮。
也就是70毫米步兵炮和75毫米山炮以及野战炮这三种……
毕竟武装税警虽然也参与海外作战,但毕竟不多,更多时候他们所面临的敌人其实都是非正规军敌人,同时武装税警的作战规模也普遍偏小,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几百人的作战规模,超过千人的都很少。
所以配属大口径火炮对他们而言也没啥用处,还浪费人力物力。
武装税警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对比陆军、近卫军和海军陆战队,要更加注重轻量化以及火力密度,尤其是火力密度。
也是这个因素,导致了武装税警采用了江南武器公司旗下松江**厂里的启明连发**……为的就是启明**所提供的强悍连发火力。
只是早期启明**远谈不上成熟,各种问题很多,把武装税警前几年坑得够呛……一直到去年松江**厂那边才解决了大部分问题,这才让武装税警配发的启明**走上了正轨,并获得了远超陆军,海军陆战队,近卫军三家的步兵火力。
这甚至引起了陆军以及近卫军方面的高度重视,今年正式向河北武器公司提出来了新的研发要求,要求在十八型**的基础上研发一种管内弹仓**,获得连发火力。
无独有偶,海军方面也是向湖广武器公司提出研发要求,让他们改进十九型**,获得连发能力。
因为管内弹仓技术已经初步成熟,所以要在这两种**上使用这种技术,难度虽然有,但是在可以解决范围之内,河北武器公司只用了三个月就拿出来了十八型**的管内弹仓的初步设计版本了!
真正难的其实是如何协调其他武器公司获得江南武器公司管内弹仓的专利授权……这玩意是有专利的,而且是江南武器公司旗下松江**厂的独家专利,并且是他们的核心专利之一,启明**就是靠这一专利支撑起来的。
其他武器公司想要用这一核心专利,难度可不小。
所以对于楚军而言,想要大规模装备管内弹仓的连发**,专利问题大于技术问题,想要让五大武器公司在这问题上达成一致,难度不会比直接研发一款新枪容易多少。
这也是军方高层,想要重启早些年间的军方武器设计研究所的缘故……只是时间过的太久,军方的那些研究所早就被转入了五大武器公司吞并消化了,想要再弄出来已经是不可能了。
所以军方的想法是,军方直接搞一个项目,然后出部分研发资金和企业合作研发,研发成功后技术成果共享,专利共享。
这样弄出来的东西军方就有权力直接授权给其他企业使用。
虽然这种授权,获得授权的企业依旧需要给研发企业一部分专利授权金(专利共享,军方持有部分专利权益,研发企业也持有部分专利权益,军方可以不要自身的专利权益,但是不能代替企业决定放弃这些权益),但专利授权本身这个行为,并不需要研发企业的同意……这也是军方直接出研发经费的最大目的。
这就是所谓的‘军事项目研发招标模式’。
军方是受够了企业之间的各种争斗,相互使用专利卡对方脖子的行为……早些年甚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甚至还逼出来一个军方出血本搞出来一个联合蒸汽机,但是联合蒸汽机性能好是好了,但是受限于专利限制,只能军用,因此无法使用民用产品平坦研发以及生产成本,搞的海军用的联合蒸汽机价格都比较贵。
军方已经收购了这种情况,打算亲自下场出钱和企业合作搞研发,搞成功了给订单,但是自己也要有专利权,然后在必要时候授权给其他企业使用。
企业之所以接受,一方面是为了军方的部分研发资金,另外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为了项目成功后的订单……
当然也不是所有项目都会接受这种合作研发模式,有时候企业在一些独家优势项目上,会自行研发然后参与军方招标,不和军方搞什么合作研发……
倒不是说真不差军方那点研发资金,其实也差钱,但因为是独家优势项目,东西就只有我有,你军方想要用就得买,别无他选……这样的东西自然都是死贵死贵的,这研发成本都在后期武器价格里获得了回报。
第一次使用这种合作研发项目模式,就是在下一代**上面!
启明**这种杠杆式管内弹仓的连发**,让军方看到了连发**的优越性能的同时,也让军方找到了一些缺陷,比如说的启明**因为管内弹仓的缘故,在持续射击过程里,因为管内弹仓的子弹消耗,会导致重心发生变化,然后导致射手需要不断的重新适应新的重心变化。
因此军方也是想要寻找一种避免这种缺陷的连发**。
同时军务院高层也是对目前四大军种,竟然使用三种制式**的状况有些不满……这可不是三种**,但是三大系列**……光是十八型**就有四种现役子型号,分别标准型号,短管型号以及枪管更短的骑兵型号,然后部分型号又细分出来一些热带型号以及冬季型号,以分别适应热带雨林沿海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的使用。
没办法,大楚帝国陆军的部署范围,从赤道到北极,从热带雨林到北极冰原、沙漠等各种地区都有。
不同具体兵种以及地区,气候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而一大楚帝国目标的基础技术能力,也很难做到让一直完全的标准版**就符合所有要求……都不说技术能力,光是枪管长短都不可能统一,步兵需要标准版的长枪管以及刺刀,用以近距离肉搏战斗,而骑兵则是需要更短的枪管方便骑马携带以及射击。
这都是牛马不相及的技术要求,除非战术以及技术发生重大革新,比如弄出后世的AK来,不然的话是无法统一步兵和骑兵用枪的。
哪怕二战期间的栓动**,都分步兵和骑兵版呢,两者长短可不一样。
这也注定了当代的楚军的单兵**很难做到统一,各种细分型号比较多。
本来就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各大军种还自己玩自己的,除了近卫军和陆军用同一种**外,其他两家竟然又自己弄出来一套**体系,这后勤保障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
为此,军方的高层们,主要是军务院里的军务大臣们这几年其实一直都在争论统一**标准的问题,但是如今已经服役的武器是不可能变化的了,哪怕是服役数量最少的启明**那都已经超过十万支了,十八型**则是已经达到一百多万支,十九型**也达到了三十多万支(除了海军陆战队,部分普通水兵,岸上警备部队也会装备)。
基本上属于谁都不可能放弃的程度!
所以军务院那边只能把统一**寄望于下一代**上。
为此,经过各军种高层的妥协和争夺后,设立了一个下一代**的设计委员会,主要确定下一代**的一些技术标准,并向五大武器公司进行研发招标。
这些技术标准表面可以看见的标准则是连发**,但不要管内弹仓模式的连发**。
但实际上看不见的技术标准才是难度最大的。
比如海军那边一定要求新**要有优秀的防腐蚀性能,在海水,泥沙环境下依旧能够使用……你没这玩意,海军陆战队也没法用了。
然后又说新枪的标准版枪管不能太长,不然海军实在没法用,然而枪管短了,如果还想要保持拼刺刀的能力,那么刺刀长度就不能太短,至少要比现在的刺刀长一截……看似刺刀加长很简单,但其实技术难度大着呢,需要钢铁冶炼锻造等工艺技术有极高的水平才能做到,不然这种长刺刀就是断裂弯曲的命!
你说不用刺刀,用军刺……海军倒是没意见,但是陆军又不愿意啊,刺刀在陆军里不仅仅是用来拼刺刀的,还具备其他辅助功能,比如砍劈。
陆军士兵的刺刀往往也是他们随身佩戴,特定情况近距离肉搏战的短刀。
光是这一个枪管长度和刺刀长度的问题,陆军和海军就闹的不可开交,谁也不服,最后还是选择了折中方案,那就是海军和骑兵部队以及武装税警一起用短管版本,陆军和近卫军使用标准枪管版本,至于刺刀,就别搞什么长刺刀了……这玩意看着简单,但实际上对于当代大楚帝国而言是超前科技,想要弄出来得先进行基础钢铁以及加工相关技术的大革新才行。
而陆军那边呢,除了常规技术要求外,自然也增加了极端严寒条件下的使用要求,而想要让**在零下几十度的情况下还具备可靠性能,这也不容易……
武装税警那边没提出什么对材料上的技术要求,而是要求最少连发**需要能够保障五发子弹连续射击……他们的启明**最新版本,内置弹仓都有八发子弹了,五法已经是他们反复降低要求的妥协标准了,再低,人家就不和军方玩,而是自己单独搞八发连发**甚至十发连发**了。
反正备考税务部这个大老板,武装税警一向来都不差钱。
近卫军那边倒是没单独提出要求,而是说只要陆军和海军以及武装税警提出来的要求如果都能实现,近卫军都能接受……换句话说,近卫军要求上述条件都能达到,否则不要!
没要求的要求,往往才是最高的要求!
所以这个新枪研发委员会,从提出来新枪的技术要求开始,就注定了这一项目是技术难度超级大的工程……别的不说,光是想要让**同时具备防腐蚀,防泥浆,沙子,严寒……对冶炼以及后续加工的工艺要求就是超级难的级别,甚至不客气的说,这将会是对大楚帝国基础工业技术能力的一次重大挑战!
此外想要装填五法子弹也不容易,现在使用的是11毫米子弹,这玩意个头比较大,五法子弹装下来使用管内弹仓问题不大,但是想要采用后世常见的弹仓设计,那么问题可就来了,装不下……
所以这又延伸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想要搞出来这种新式**,你还得先研发一种口径更小一些的子弹。
而子弹口径小了,装的发射药自然也就少,在目前的这种黑火药发射药下,提供的动能就不足了……当年为什么不直接搞小口径**,而是搞11毫米**啊,就是因为黑火药所提供的动能有限,口径太小了子弹威力不够。
然后这意味着要搞新枪,还得先研发动能更好的发射药……
所以别看军务院的新式**委员会提出来的各种要求看似很简单,不外乎就是一种栓动连发**而已!
但实际上这里头有着一大堆的前置技术条件,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特别多。
不过尽管有着诸多困难,但是新式**委员会还是成立,并开始了新枪的研发招标,只是这还处于前期的技术研发招标阶段,想要真正搞出来估计还得好多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