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东北开发(9K)

只要你种地,那么官府都会给一块可以分期付款的土地,分期付款的每年费用,和农业税也差不多。

而这是属于租种土地的模式,所以佃户也不用缴纳什么农业税。

说白了,其实这个分期付款,就等于是把农业税变成了佃租而已,和自耕农也没啥区别。

不过分期付款购买官田,缴纳剩余款项之前不能转让而已。

整体上在辽东地区采取的土地政策,和其他地区一样,并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免费分田,也没有说限制民众获得土地。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以免费分田为主,之所以搞什么分期付款,纯粹就是脱裤子放屁,因为这分期付款的钱和直接交农业税也没啥差别。

毕竟现在很多地方是人少地多,尤其是保守天灾人祸的北方数省以及辽东地区,昔日的大量人口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帝国都愁着大量土地没人种呢,自然不会搞什么限制。

土地有人种了,才有农业税或官田佃租,才能够提高粮食供应量。

再多的粮食都是不嫌多的。

不过为了避免土地兼并,官方以租代购分田的模式是有限量的,同时在交完分期付款之前也不准许买卖。

私人土地倒是可以买卖,但是为了防止大规模地主的出现,大楚帝国的农业税已经正式施行了阶梯税率,土地越多,农业税率越高,土地多到一定程度后,土地的收入基本都得用来缴纳农业税。

这一条阶梯农业税政策,迫使了大量中大型地主开始通过分家来减少每户所拥有的土地总量,以达到不超过阶梯农业税限额的标准。

这种分家看似脱裤子放屁,但是却是有着另外一个很明显,并且官方乐于看见的效果,那就是大家变小家,进一步动摇甚至是灭除地方豪族,大家族的势力。

有点类似古代时期的推恩令,看似土地还是在地方藩王体系里流转,但是却是让大贵族逐步变成了小贵族,削减了地方贵族造反的能力。

所谓的豪族,靠的可不是什么血缘纽带,而是利益纽带,这些大家族一旦开始分家产,土地从集体所有变成了各个小家所有,那么自然也就没有了利益纽带,过上一些年,大家顶多就是个亲戚……

打压地方豪族,宗族势力只是阶梯农业税的附带效果,更主要的还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同时迫使大量的中大地主们放弃手中的土地,通过出售土地回笼资金,然后再把资金投入到工商业来。

可以说,阶梯农业税政策,是一条综合多方面,同时兼有防止土地兼并,打压地方宗族,安抚并拉拢无地/少地农民,刺激工商业发展的综合性国策。

而且这一条政策再加上早期几年大楚帝国通过各种手段,强迫大地主们放弃土地,再加上大楚帝国付出工商业发展,已经使得了这些地主们开始把目光从土地上转移到工商业来。

最近两年帝国上下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各类工商业快速发展,就是得益于大量的民间地主资本开始进入。

搞工商业嘛,甭管技术先不先进,但是首先得有资金啊。

而这年头除了官方外,有大批剩余资金的也就是这些士绅阶层了,通过引导他们把大量剩余资金投入工商业,以刺激整个帝国的工商业发展是帝国高层的既定计划,不会轻易变动的。

————

辽东这边,通过实施既有的土地政策,基本上可以做到人人有田。

这土地有了,人虽然少了点,但好歹也有百万人,这接下来就是要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了。

大楚帝国总不能持续向辽东地区输送大量的粮食养活上百万人口不是……

人家军方都还指望着辽东本地出产的粮食,能帮忙解决一部分辽东驻军的粮食消耗呢,大量的粮草都要从南方运输过来,成本太大。

为了降低粮食运输成本,再加上帝国高层已经决定了明年开始就会逐步降低军费,因此辽东驻军也要开始自力更生一部分。

于是乎,把战线推进到了辽东长城后,将近二十万的楚军除了部分战备兵力外,其余兵力暂时放下了刀枪,拿起了锄头,开始轰轰烈烈的屯垦以及养殖行动。

意图就地解决一部分驻军所需的粮食以及肉食。

不管是民间恢复生产还是军方屯垦,都是为了解决辽东地区的粮食问题。

而除了粮食问题外,大楚帝国高层还通过了一定的措施来开发利用辽东地区的丰富自然资源。

辽东地区有什么自然资源?

有着丰富而且品质上佳的各类矿产资源,其中的核心矿产,也就是煤炭和铁矿相当多。

早期的工业是核心产业是什么?

钢铁!

矿务里的铁矿以及煤炭都是为了炼铁而服务的,而有了钢铁,才有各类机械包括国防产业,还有各种农具之类的。

这也是为什么近代国家里经常用钢铁产量还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原因。

因为钢铁是基础中的基础产业!

而偌大的华夏地区,铁矿虽然不少,煤炭也多,但是优质煤炭和铁矿却是比较少,而能够低成本开采并提炼的优质铁矿和煤炭就更少了。

如果是两者还在同一个地方的就极其罕见了。

大楚帝国目前两个主要钢铁基地,也就是大冶工业区以及当涂工业区,这两个地方都是属于非常典型的铁矿区,其炼铁所需要的大量煤炭主要依赖周边的一些小煤矿以及江西萍乡的煤矿。

现在看起来似乎也可以用,但是对于大规模炼铁产业而言局限性非常大,尤其是没有火车的年代里。

很多地方的煤炭都是需要靠着马车从山里运输出来,然后再装上船只顺流而下。

比如江西萍乡的煤炭,从大山里挖出来后,要经过一百多公里的陆地运输抵达株洲后,才能够装船,通过湘江再进入长江,然后抵达大冶或当涂。

要在这一段路水路运输,都是顺流而下,运输量大,风险小,时间也比较快速,但即便如此,其运输成本也比较高昂。

而在炼铁里,煤炭的消耗量往往是铁矿的好几倍,两者的比例达到四比一甚至更高一些。

想要练出来一吨铁,大概需要一百多吨的煤炭和三四十吨的铁矿石。

因此,炼铁厂其实最好是建立在煤炭产地,如此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

但是还是那句话,在缺乏蒸汽机的年代里,没有火车,就连内河运输也是受到极大的限制,满载货物的想要逆流而上可不容易……就连海运其实也说不上多便利。

所以,大楚帝国后续建立钢铁厂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考虑运输因素。

后续在天津建立的钢铁厂,就是因为边上有滦州煤矿,同时靠近海边方便运输,周边也有中小型的铁矿石。

之前还在广州设立了一家广州钢铁厂,但是发现小打小闹还成,想要做大做强却是搞不了……

之前佛山那边之所以能够成为明朝时期的炼铁重镇,是因为周边有一些小铁矿,这些小铁矿挖出来的铁矿石一般都是在当地使用木炭进行粗炼,然后再把粗铁运往佛山进行进一步的精加工……说是它是炼铁重镇,更不如说是一个粗铁加工中心!

而大楚帝国的钢铁产业,尤其是工业部主导建设的大型钢铁厂,那都是奔着大规模量产去的,以往佛山那种小作坊式的炼铁模式并不适合,成本太高……

但是广州周边也缺乏丰富的煤炭资源,所以也就搞不起来。

最近工业部矿务司在琼州岛发现了储量比较大的铁矿,也发现了小煤炭,所以已经打算直接在琼州岛上建设一座钢铁厂,来一个就地炼铁,再把练好的铁通过海运运往两广等地区。

为什么不继续在广州搞而是在在海南搞……这涉及到了运输成本问题。

这年头需要一百多吨的煤炭和数十吨的铁矿石,才能够练出来一吨铁。

而两者的运费可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是煤炭或铁矿石就便宜一些,是铁就贵一些的。

假设在广州建设一座年产一万吨铁的大型钢铁厂,那么就需要运输一百多万吨的煤炭或木炭过去,再加上几十万吨的铁矿石过去……不说成本,且说这运力的需求也是无法解决的。

当代大部分海船都是只有几百吨排水量……上千吨的那都是超大型的海船,造价极其昂贵,那都是满世界跑远洋,专门运输各类昂贵物资的,比如美洲的白银黄金,东方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等。

而东亚沿海地区里的运输船只,一般几百吨都算是大的了,很多还是只有几十吨的小船呢。

哪怕是按照大型近海船只,每一艘满载五百吨货物来计算,要满足这个假设的广州炼铁厂的需求,每年就需要好几千艘/次的运力。

但是,如果你把钢铁厂直接建立琼州岛上,那么外运只需要二十艘/次。

这两者对比差距可大了去。

几千艘/次和几十艘/次,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而且海运可比顺流而下的河运麻烦多了,风险也极大。

风帆时代的航海,风险还是极大的,哪怕是专业海军也经常出现事故,跑海的船只出海了回不来,那是很常见的事。

大海无情可不是开玩笑的。

因此这年头的海运,除了军事需求或政治需求这种根本不讲究成本,更不讲道理的特殊情况外,一般商业海运都是运输高附加值的东西的,极少会去运输大宗廉价物资的……

因为会把裤衩都赔光……

——

在没有蒸汽机,没有火车,没有蒸汽轮船的年代里,钢铁厂的选择是必须考虑到运输成本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而辽东呢,这地方有着一个其他地方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既有铁矿也有煤矿,极为适合大楚帝国的这种大规模工业化炼铁。

嗯,哪怕是大楚帝国的这种水动力鼓风机吹练法,那也是机械化工业生产,和小作坊式的手工炼铁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能在辽东建立一座大型的钢铁厂,可以就近获得大量的优质铁矿以及煤炭,如此能够让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钢铁的成本也相应大幅度降低。

练出来的钢铁或者相应的铁制品外运也方便,可以直接通过海运运输。

铁矿石和煤炭,这都是工业原料,量大而廉价,有时候其本身的价值都还没有运费高……

但是练出来的钢铁就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了,哪怕是辽东当地没有什么市场,但是通过海运到中原地区里销售也是有利可图的。

所以,辽东巡抚衙门的季德华,在得知辽东,尤其是沈阳一带有着比较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后,最近几个月都是琢磨着如何进行开发利用,以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

只要能够在辽东搞好,那么回头左迁到金陵城当一任左侍郎也不是不行的,在左侍郎的位置上稍微熬几年,估计也就能够成为一部尚书,或者是成为权重部的左侍郎,进而顺理成章的进入御书房了。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两年,大楚帝国的高层人员晋升规模有所变化,早几年都是和明王朝一样,地方巡抚的地位是弱于侍郎的。

因此那个时候大楚帝国的巡抚再往上升,就会进入京畿各部成为右侍郎,品级不变,还是从二品。

但是大楚帝国和明王朝不一样,明王朝只有六部,但是大楚帝国的文官系统的部级机构,却是有十几个之多。

怎么说呢,尚书的含金量有所下降,侍郎就更不用说了。

作为对比,巡抚作为封疆大吏的实际权势却是不小。虽然没有了军权,但实际上大楚帝国的巡抚作为名正言顺的一省主官,其实际权势还得到了提升。

因此承顺五年开始,罗志学就调整了高级官员的晋升规则,工作能力出色的巡抚直接一步到升迁为权重部门的左侍郎或普通部门的尚书,或同级别的右都御史等职务

同时选拨一一权重部门的右侍郎、普通部门的左侍郎外调到地方当巡抚。

这样一来,就是大幅度提高了巡抚的政治地位。

以往的时候,按照升迁顺序进行排序的话,是普通省巡抚最低,再过来是大省巡抚和普通部门的右侍郎,再过来则是权重部门的右侍郎、普通部门的左侍郎,再到权重部门的左侍郎。

看似品级一样,但实际上中间差了好多层!

现在,则是把巡抚的位置,越过了普通、权重右侍郎以及普通部门的左侍郎,直接抬高了三级,仅次于权重部门的左侍郎之下。

由此可见罗志学对地方的重视。

而且他觉得,一个只在京城里兜兜转转,天天勾心斗角成长起来的部堂高官是没啥用的,得经历了京畿,又经历过地方,并主政过一方的高级官员才能够充当重任。

以往是没这个条件,现在嘛,他打算逐步实行这种新式的官员升迁制度。

而各省巡抚,就是最好的御书房大臣的后备人选!

季德华自然也是瞄着进入御书房去的,要不然他也不屁颠屁颠的从繁华京城跑到鸟不拉屎,还冬天特别漫长,撒泼尿都能冻坏鸟的辽东来当巡抚啊!

要知道在金陵城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工业部的右侍郎了,不敢说权势滔天,但是在偌大的金陵城里也算一号人物,政治地位在各部左侍郎之下,超越其他各部右侍郎。

同时搞工业出身的他在帝国高层里人脉很广,实际能力也很强,最近也是被不少人视为有机会进入御书房的高级官员之一。

但是吧……因为他是工业部出身,最早进入仕途的时候并不是什么走科举路,而是在襄阳兵工厂里……

他最早,其实也就是个襄阳兵工厂里的中级官员人员,对技术其实也就那样,他擅长的是各种工厂里的行政管理工作,一路顺风顺水的在襄阳兵工厂里晋升为督办,这个督办可是正四品的职务,品级可不低。

随后被调往工业部,提一级担任从三品的某司副司长,在副司长职务上干了一年多,因为成绩突出又获得了晋升,成为了正三品的司长。

在司长位置上熬了两年,顺利晋升工业部右侍郎。

他这升官速度,可谓是极为快速,这也不是特例,一般来说重点培养,工作能力突出的中低级官员都会升的特别快。

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他就遇上了瓶颈,想要再往上直接升左侍郎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工业部左侍郎,那可是权重左侍郎,御书房协办大臣,分管全国工业发展的大佬,他距离这个层次还差好几级呢。

而且他还有一大缺陷,那就是没有主政过地方。

之前在工业部里升的太快,他还没来得及去地方当个知府或布政使之类。

这也是季德华之前极力争取成为一省巡抚,哪怕是在很多人看来是边疆,比较危险,同时又因为打仗的缘故,军方势力比较强势的辽东他也愿意来。

这地方虽然危险一些,而且也受到了军方的极大压制和干扰,干点啥都要和军方沟通一二。

但是辽东的地位极其特殊,只要在这里干好了,把辽东的民生给发展起来,成功的让辽东成为帝国继续征服扩张东北的后勤基地,那么功劳大大的有,他日调回京畿进入御书房也是有可能的。

如今想要进入御书房可不容易了,除了早期进入御书房的帝国高官外,后面两三年进入御书房的文官们,清一色都有在地方主政一方的经历。

这个主政一方,也不是非得说巡抚才行,布政使、按察使、乃至省督察院都御史,省法院审判官,省税务厅厅长这些任职经历也算,再次一些的重点府的知府也行。

当然了,其中最好的还是巡抚职务!

在这个职务上干好了,是能够一步登天直接成为一部尚书的,次一些也能够回京成为权重部门的左侍郎,进入御书房成为协办大臣有望。

干不好……那还有啥好说的,后头一堆人等着上位,干得一般般,但是也有可取之处的话估计会再任职几年,或平调继续当其他省的巡抚,然后自觉滚蛋。

如果出了什么差错,直接滚蛋。

官场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太可能给你什么容错空间的。

都是一省巡抚了,又不是什么中低级官员,陛下也好,参务大臣也好都不会给你什么试错的机会的……

毕竟,这不是玩什么战略游戏……干得不好了影响的是一省数以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民众生活,甚至影响国家战略施行……

你得多大脸,才能让数以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民众给你当试错成本啊?

想得美!

再者,帝国上下那么多正三品、从二品级别的官员都盯着巡抚、侍郎这些实权职务……但是位置就这么点,你不下台,人家这么上台啊?

难不成还真的要等到你干到七十八老死致仕啊……那就太扯淡了。

所以,干得不好的情况下,识趣点自己就致仕了,要不然惹毛了大伙就难以善了。

当然了,罗志学为了避免官员竞争过于激烈,进而影响政务运转,同时也是为了打消诸多中高级官员们的后顾之忧,罗志学还在各级衙门里设立了政务顾问一职,没啥实际权力,顶多就有个弹劾官员的权力……

主要用来安置没犯下什么过错,但是又无法晋升,同时年纪临近致仕或者是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担任高强度主官职务的中高级官员。

作为相对应的还是官员致仕年纪,传统上是七十岁致仕,不过大楚帝国里目前大部分官员都比较年轻,再加上大楚帝国是施行官吏一体化,需要保持极大的官员上升渠道。

再者年纪太大的官员处理事务的精力也会不足等。

因此规定,一品为七十岁,二品以及三品为六十五岁,四品以下者为六十岁。

这个年纪为上限,到了年纪里除非特旨恩准,否则一律致仕,不管你愿不愿意……

致仕后,也按照传统给予致仕后的俸禄,三品以及以上者,致仕后发放八成俸禄,四品及以下发放六成俸禄。

基础俸禄以当地同级别官员基础俸禄为准。

部分高官致仕,还可以可能获得爵位,同时获得定期朝见等一些待遇。

致仕后待遇只局限于正常致仕,不包括被罢免的致仕。

这一条,虽然退休年龄比较早,但实际上获得了大量低级官员的欢迎。

因为……有退休金啊!

传统王朝里,一般只有高级官员才会在致仕,才会有皇帝恩典给予退休金,或全俸或半俸等,至于中低级官员那就别想了。

但是在大楚帝国里,哪怕是低级别官员致仕也是有退休金的,虽然只有六成,但是也是有的。

至于你说发放退休金,会不会导致财政压力极大……

这个嘛……当代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左右,哪怕没有天灾人祸,只是这年头的医疗水品,随便来个病都是不治之症……感冒都会死人,想要活到六七十岁,除了生活条件好外,日常养生得当外,还需要极佳的运气。

官员虽然活的年纪久一些,但实际上想要活到正常致仕的六十岁都有一定难度……超过六十岁致仕后还能活几年,那是真的不容乐观……

因此,给六十岁后的致仕官员发退休金,其实也没啥财政压力,反过来还能彰显仁德。

而等以后整体的平均寿命提起来了,那么大楚帝国估计也差不多能完成工业化了,到时候些许官员的退休金也不会是什么太大的财政压力。

毕竟大楚帝国虽然采取官吏一体化,但是整体官员的数量还是不多的,哪怕是在封建王朝里也不算多的那种。

封建王朝你别看正儿八经的官员只有那么一点,但是每一个官员的背后都是一堆的吏员。

一个普通的县里,有官帽子的正式官员可能就那么十几个,但是光靠这十几个人可维持不了地方县衙的运转,这后头还有六房吏员,还有大量的巡捕之类的,林林总总加起来几百人很正常,如果是上等县,吏员超过千人也是可能的。

你也别觉得朝廷财政只需要养十几个官员,实际上官府里的绝大部分吏员们也是吃财政饭,一部分是财政直接拨款,一部分则是以县太爷的名义但实际上还是财政掏钱养着。

比如清朝知县往往年薪达到一千多两甚至更多,但是别以为都是他自己拿的,实际上他还要养一堆人呢……光靠俸禄都还养不了这么多人呢。

当然了,人家捞钱的办法也多了去!

不给钱招人,谁给他办事啊,难不成真要县太爷亲自忙这么多事啊。

所以大楚帝国维持地方统治的人员成本,其实也不会比封建王朝多太多,甚至因为统一管理人均还要更低一些。

——

大楚帝国的很多制度,都是在一步一步的完善,因此整体看起来和传统的封建王朝有很多的不同。

比如进入御书房,这御书房和明王朝的内阁有些类似,而明王朝里要想进入内阁,得养望,大概率还要翰林院出身。

但是明王朝的内阁晋升制度有些奇葩……不需要官员一步一步爬起来,而是得让官员熬,也不需要什么主政经验,就是一只熬,然后熬着熬着就媳妇熬成婆,一夜之间就从小翰林变成了侍郎这种级别的高官……紧接着他们就有进入内阁的机会了。

纵观明王朝的内阁成员,尤其是中后期的内阁成员,没几个有主政一方的经验,甚至很多人连明王朝自身的国情都搞不清楚。

说句不客气的话,全都是温室成长起来的花朵,经不起暴风雨的摧残!

而大楚帝国不一样,高级官员基本都是从基层,尤其是地方上一路干起来的。

真要是活勾心斗角的本事,明王朝的这些翰林出身,一直养望然后一步登天的部堂高官,真心不如大楚帝国的这些职业官僚呢。

除了在几年水涨船高的帝国高官外,后面几面大楚帝国里晋升的部堂高官,那都是清一色从基层一路爬起来,甭管能力怎么样,但是那都是一路上干掉了无数竞争对手才爬起来的。

这样的人,全都是人精!

论勾心斗角,他们能把明王朝的那些所谓部堂高官打出屎来!

季德华同样也是这样的人,他能够爬的这么快,可不仅仅是因为能力突出的缘故……更是因为他把一大票竞争对手都干掉了的缘故!

当年在襄阳兵工厂的时候,想要当督办的人多了去,但为什么是他当上了啊,然后又顺利进入了高层的视野被调回了京畿工业部任职啊。

这里头自然有诸多不为外人所道的内幕。

后续的升任工业部右侍郎也是如此,直接从正三品的司长升任右侍郎,在现在还有比较大的可能性,但是在早几年没有进行晋升改革的时候,这种晋升却是属于越级提拔,这背后没点故事怎么可能。

只是吧,风水轮流转,等他想要继续往上爬的时候,却是发现想要进入御书房就需要主政一方的经验了……

然后,季德华发现自己缺乏主政一方的经验。

这就尴尬了……

要不然弄到了辽东巡抚的位置后,季德华还要琢磨着做出成绩来,如果做不出成绩来也没啥用,别指望能够继续晋升,御书房更是奢望。

为此,他定下了两大发展方向。

一是从关内各省,尤其是地少人多的地方招募移民前往关外辽东屯垦,只不过移民来源比较麻烦。

距离近的河北,山东、河南乃至山西等地遭到战争破坏后,虽然也存在着人多地少的情况,但毕竟不严重……如今帝国在北方数省展开的恢复民生诸多政策颇有成效,日子已经比以往好多了,如此情况下虽然也能招收一些移民,但是恐怕很难获得大量移民人口,毕竟能活得下去的情况下,没几个人愿意拖家带口跑到辽东苦寒之地开荒的。

至于地方地方,距离太远是一个因素,生活没有陷入极端困难也是一个因素。

因此招募移民来辽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辽东一穷二白,属于人们口中典型的苦寒之地的情况下。

所以他准备多点开花,一方面在北方各省招募移民,怎么说呢,人少了也不是说没有,不管什么地方,总会有活不下去的人的,另外一方面则是前往一些受灾的地区招募灾民,还有沿海一些人少地多的地方,比如福建浙江南部山区,这些地方素来人多地少,当地也有着移民前往外地谋生的传统。

直接招募移民外,季德华其实更加注重开发当地的矿产,搞工业!

他是工业出身,很清楚工业给地方带来的庞大发展助力。

不说别的,只要能够子啊辽东建立一座大型的钢铁厂,那么就能一夜之间就把辽东的经济给带动起来。

有了钢铁厂,那么就会有相配套的上游以及下场工厂,各种机械五金工厂就会闻着味来,哪怕是兵工厂也不例外。

在辽东直接造枪炮弹药打仗,总比大老远从江南运过来方便不是。

而有了工厂也就有了就业岗位,有了就业岗位,也就有了普通居民消费,到时候大量普通人哪怕是为了赚个工钱、做点小生意都会过来。

这人口,自然也就能多起来了。

这个阶段里,辽东官府还能够获得大量的税收,尤其是商业税收,然后又能利用这些税收完善基础设施,比如修路浦桥什么的。

甚至用来招募移民补贴农业生产等等。

而辽东的农业发展,又能反过来供应工业就业人员的消费乃至军方所需。

最后,整盘棋也就盘活了。

计划已经有了,唯一的问题就是该怎么说服帝国高层那边在遥远的边疆,在面临着东掳人威胁下,花费巨资在辽东投资并建立钢铁厂等一系列工厂!

为此,他已经是琢磨了好几个月,各种方案已经是构思了不少。

但是季德华根本没有想到,还没等他敲定方案找上头要支持的时候,一支工业部的考察团队就已经坐着海船抵达了辽东,并在营口登陆,然后直奔辽东巡抚衙门所在地辽东镇,即辽阳城方向而来。

但是在抵达辽阳城之前,他们却是在沿途的鞍山堡一带停留了好几天。

这些工业部的官员们,正是为了辽东的丰富矿产资源来的。

季德华再有什么计划之类的,哪有罗志学对辽东的发展定位清晰啊!

辽东适合发展什么?还能是啥,重工业为主,农业为辅啊!

不然不就白瞎了辽东地区那么丰富的矿产资源了嘛。

罗志学的后世常识再稀缺,那也是知道东北是华夏重工业基地啊,这不搞重工业还想干啥?难不成还学东掳人等蛮夷,搞什么游牧和渔猎啊……那不扯淡嘛!

大楚帝国在琼州岛都搞工业,更别说在东北了。

至于东掳人的威胁,大楚帝国陆军又不是吃干饭的,如今还有将近二十万大军在辽东呢,等到明年开春了就会继续往北发起攻击,东掳人已经翻不起风浪来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更新,第五百五十九章东北开发免费阅读。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