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盛唐 第四十四章 兵围平壤城

东北的气候,便是入春,也比别处晚些。</p>

一直到贞观二十年的二月初,冰雪使至消融。</p>

李元瑷有足足两个月的充足时间准备。</p>

制作攻城器械最关键的是木材,东北这边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木材,而且一根根的都是上等的好木料。</p>

高句丽称雄海东,胆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中原王朝,底气就是他们占据先天性的地理优势。凭借从中原那里学来的筑城技术,加上些许创新,配合多山多林的特性,将城池建在山上,极其难攻。</p>

故而此次东征,李世民带足了将作监的官员随行。</p>

李元瑷将他们全部安排上,以分段施工的方法,让他们各负其责,同时也让空闲的兵士收集炮石。</p>

尝到了甜的好处,扶余义慈还特别安排兵士从海岸边帮着唐军收集炮石,以博取唐朝老大的好感。</p>

新罗亦不例外,这炮石能值几个钱?</p>

海东三国,多山伴海,都是盛产炮石的地方。</p>

两个月的时间,仅投石车唐军就建造了两百余辆。</p>

还有云梯、攻城塔各十辆,至于冲撞车,李元瑷一辆都没有安排入手建造。</p>

此次攻打平壤城,李元瑷就没有用冲撞车的打算。</p>

这入春后的第一天,李世民就找到了李元瑷,向他了解情况。</p>

这位大唐王朝的皇帝陛下已经迫不及待的打算回朝,见自己的宝贝儿子、女儿了。</p>

得知一切就绪的消息,立刻召开了军事会议,拟定二月六号出兵包围高句丽。</p>

平壤城在华夏大地受五胡欺凌的时候正式成为高句丽的国都,经过十二代人,两百年的经营扩建。</p>

尽管平壤城位于平原,没有地利之险要,但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毫不客气的成为了海东第一坚城。</p>

也因此为历代高句丽王称之为不落城。</p>

这一次李世民显然是想再百济、新罗面前秀一秀肌肉。</p>

未来的大唐发展重心将会在西域,对于海东方面会有所懈怠。</p>

此刻正好给予他们威慑,要他们明白,自己私下里可以打闹,只是别过界。</p>

故而李世民一口气出动了十二万大军。</p>

是的,唐军这是越打越多了。</p>

此次唐军共计水陆大军十万,阵亡重伤无法参战的兵士两万五千余数。</p>

但是高延寿投降时,本部剩余的一万五千兵士一并跟着投降。</p>

鸭绿栅大战,唐军一举击溃了高句丽十五万大军,亦有三万余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投降,这其中还不包括受伤的。</p>

如此一来,唐军的兵力反而激增到了十二三万。</p>

这些降兵战斗力有限,但驱使来攻城却再好不过了,而且可以壮一壮军势。</p>

十二万的兵士,密密麻麻的聚集在平壤城北,一样望不到边,方圆十数里地全是人迹。</p>

善德女王、扶余义慈走在唐军的人流中,眼中皆露出些许震撼。</p>

在他们的国家只有少一部分是职业兵士,大多都是百姓。</p>

真要他们如高句丽一样强行拉出十几万的兵马也不是拉不出来。</p>

然而这一动用如此大军,就会导致错过春耕秋收打不长久。他们若战事拖久了,百姓就吃不饱肚子,后果严重。</p>

而且他们无法保障兵卒的武器、防具,兵士的着甲率极低。</p>

但是唐军十万大军全无顾虑的在前线战斗,每一个兵卒都有防具护身,其中着甲率高达六成,余下四成皆穿皮质战袍,且多为弓弩手。奢侈的程度,极其夸张。</p>

善德女王、扶余义慈都不是凡人,看出了李世民这是向他们炫耀兵士之雄。</p>

可即便如此,两人依旧充满了震撼。</p>

“见过天朝皇帝陛下!”</p>

善德女王、扶余义慈恭敬的礼拜。</p>

李世民示意他们平身,道:“你们两国军士,可已就位?”</p>

善德女王先一步道:“新罗三万兵士由大将军阏川率领,列阵平壤城西,只待皇帝陛下下旨。”</p>

扶余义慈亦随即道:“我百济三万五千兵士,围住了平壤城南,兵士上下都愿意为皇帝陛下效死。”</p>

李世民自信满满的笑道:“无需你们进攻,你们只要替朕守着两门,不要让他们突围就好。攻城之事,自有我方负责。”</p>

说着,给了李元瑷一个眼神。</p>

李元瑷心领神会。</p>

随着战鼓响起,两百辆投石车,徐徐越众而出。</p>

此刻平壤城下。</p>

经过两个月的修整,渊盖苏文已经恢复过来。</p>

这两个月,渊盖苏文一边命自己的大儿子收编溃败的残兵败卒,一边让二儿子找平壤宣传唐军的可怖,鼓舞城中的壮丁接受训练,好随时随地上城墙抵御唐军。</p>

同时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城中粮草征用聚集起来,统一发放粮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装备。</p>

平壤城头。</p>

渊盖苏文眺望着唐军如蚂蚁般可怕的军势,眼中透着丝丝羡慕,心中想着:“李世民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仗着这些所向披靡的兵士。若我拥有这支军队,唐童小儿,哪里是我的对手。”</p>

见周边兵士眼中皆有惧意,渊盖苏文高声鼓舞道:“别看唐军势众,在我们平壤城面前,再多的兵士亦无用。你们想,两百余年来,平壤城,可曾落陷?他们中原人不是自视甚高?在三十年前,兵分两路来打平壤?水军、陆军,皆为我们杀的落花流水。京观是拆了,你们不会忘记那雄伟的景象吧?”</p>

“没有看过也没关系,此番只要我们守住一年半载,待他们粮草用尽,就是我们反败为胜的机会。到时候,他们就如三十年前一样溃败,我们将他们的脑袋砍下来,堆积起来,给你们瞻仰……”</p>

他话说的霸气,也换回了阵阵喝彩。</p>

这是亡国之战,高句丽国虽小,却也逃不开十户之邑,必有忠士的法则。</p>

还是有很多忠贞之士,不想高句丽灭亡的。</p>

他们在渊盖苏文的带领下,带着坚定不移的信念,抵抗暴唐。</p>

“咚咚咚!”</p>

随着鼓声响起。</p>

渊盖苏文、渊男生、渊男建都一脸肃然的看着城外唐军。</p>

他们看着看着,眼睛突然直了……</p>

唐军没有安排敢死队上来填埋护城河,而是直接将两百具抛石车推向了阵前。</p>sxbiquge/read/60/603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