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琏二爷 第912章 故技重施

“陛下,大喜!”

南书房内,几个内阁大臣拿着刚刚收到的奏疏,见面就开始恭贺。

已经连日身体不适的宁康帝见状,不由坐正些身体。

“回陛下,据辽东传回来的消息,建奴已经全线从辽东退兵。

据水王爷奏报中推测,应当是荣国公奇袭之策奏效,建奴老巢失火,急于退兵救火。

如今水王爷已经派兵,逐渐收回被建奴攻破的城关,并且派遣一路大军追击建奴,已抵近建奴巢穴,以期配合荣国公扫荡建奴巢穴。”

宁康帝闻言,脸上难掩振奋,立马道:“将奏本呈上来!”

在宁康帝阅览北静王的密奏之时,几个一品大员同样难掩面上的喜悦和赞赏。

不愧是为朝廷屡立奇功的荣国公,这才离京一个多月,竟然就成功让建奴退兵了?

果真奇谋也,能臣也。

上方宁康帝看完奏本之后,似乎没有看到自己最想看到的,有些迟疑道:“据水溶密奏中来看,水溶至今应该还未曾和贾琏会面。

而贾琏奇袭建奴巢穴之计策奏效,也是水溶推断得出。

事实究竟如何,只怕还需要等后面的消息。”

不怪宁康帝谨慎。

之前霍昭也是刚到辽东,就接连发回好几道捷报,然而最后拉了一坨大的。

如今贾琏那边一点消息都未曾传回,宁康帝可不想再因为水溶的猜测,便白高兴一场。

内阁大臣们也知道宁康帝的担忧,其中一位道:“陛下不必过忧,水王爷行事说话还是很谨慎的。

况且水王爷并非单纯从建奴从辽城撤兵来推断,而是根据收复的城关中的具体情况,看出建奴确实是全线退兵,而非如之前那般诱敌。”

宁康帝又看了一眼密奏,点头确认了这个说法,然后不免道:“关于贾琏亲自带兵从海路奇袭建州,却一个多月不曾传回一封奏报,诸卿如何看?”

这其实才是宁康帝最担心的地方。

毕竟渡海偷袭建奴腹地这一计策,在宁康帝看来还是险了。

海上风浪不定,变数太大。

想那元庭最强盛之时,几度想要渡海征服扶桑,皆因海路艰险而夭折。

虽然贾琏再三表示,他新造的大船渡海绝对不成问题,但毕竟是第一次,谁也不敢保证贾琏一定能按照计划登陆建州。

特别是贾琏还一个多月不见音讯。

按理说,就算在海上的时候,不便传讯。

但是贾琏登陆之后,向朝廷传一封奏报总该是不难了吧?

贾琏可是将他大概登陆的地点告诉过他的,所以他知道是在辽东的最东南角。

除非贾琏一上岸就遇到敌军,否则派一匹快马,从辽东传回讯息,也不过七八日的功夫。

所以宁康帝不免猜测两种情况。

第一就是贾琏觉得计定的登陆之地还是达不到最佳的偷袭效果,因此中途改变计划,想要冒险绕过**,绕到建奴**后头去。

如此隔着实在太远,自然不方便传讯。

第二自然就是贾琏会不会在海上出现什么意外……

几位辅臣倒是没有宁康帝想的那么多,只道:“许是军情如火,来不及传报,也许是路途遥远,传讯之人路上出了什么意外。

亦或许是……

荣国公心气高,有鉴于霍昭之事,在未立大功之前,无意先传捷报。”

前两个“许是”宁康帝未曾在意,倒是这最后一个,宁康帝想了想,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想那霍昭,每胜一仗便立马向朝廷报捷,生怕朝廷不知道他的英勇。

或许他最后会中伏,也和前面这些夸大的捷报有关系。

他太想立功,太想坐实那些捷报了。

贾琏这般聪明的人,自然不会再犯这等错误。

想通了这一点,宁康帝终于安心不少,又问了一句鞑靼的动向。

建奴再凶悍,根基摆在那儿。

朝廷真正的敌人,还是北边的鞑靼。

得知鞑靼虽然在北部边疆陈兵数万,但一直都只是小规模南下劫掠,不曾有大举南侵的动向,这才不提。

……

建州。

贾琏与程先汇合之后,一路隐秘南下。

但他知道,他的行踪是暴露了的。

因为在最后的两日,明显有建奴的探子在尾随他的大军。

好在建奴的主力似乎并未赶到,因此没有向他发动攻击。

在贾琏令骑兵驱赶、拔掉这些尾随的探子之后,加快行军,总算是安然回到之前的登陆海湾。

当然,用安然或许并不太准确。

因为按照他手中的兵力和武器,即便是被建奴主力追上,只要对方的精锐骑兵数量在一万以下,他都不惧一战。

只是贾琏不想和建奴血拼。

在能用计策,能用地形优势占便宜的时候,为何要以彼之短攻彼之长呢?

他在建奴老巢杀了一个来回,斩首那么多“无辜的”建奴,抓了那么多建奴女子,应当是建奴恨他入骨,想要尽快找他报仇。

这种时候,他只需要等待建奴找上门就行了。

惟一令贾琏有些担心的是,他已经接到蒋济的求援。

虽然他事先就安排了冯紫英去接应蒋济,但是一路上都没有收到回音。

于是,在海湾内等了两日,发现已经有大批建奴骑兵追赶而至,贾琏当即吩咐麾下众将,将所有财物和女人,全部用小船搬到战船上。

众将都有些诧异,程先更是忍不住问道:“大将军,我们不等蒋副将和冯都尉他们了吗?”

分明刚回来的时候,贾琏还亲自检查阵地工事,命人在营地内储存足够多的淡水,一副要在此地和建奴决战的模样。

怎么忽然就下令要跑路了?

贾琏笑道:“等肯定是要等的。不过我们要是不逃跑,建奴怎么会着急呢?”

众将一愣,随即心里暗道贾琏真是狡诈如狐!

难怪前两**们提议将辎重搬到船上储存的时候,贾琏说不急。

不但不急,他还令将大部分战船撤回海上,只留下少部分在视线之内。

想来大将军心里早就想好了如何对敌,跟着这样的统帅作战就是爽快,根本不用他们自己费脑子。

“速命两千将士将所有财物和辎重搬上小船,声势要大,动作要快。

其他备战之人,全部隐匿好。

对了,将安装好的炮也推几门下来……”

于是,在众将领的安排之下,偌大海湾之内,忽然惊慌起来。

所有能看见的人,都在着急忙慌的将粮草物资往小船上搬,然后一艘接着一艘的装上大船。

在海湾两侧的不远的陡崖之上,早就关注着海湾内动静的建奴探子,立马将情况上报给首领们。

“不好,这些该死的汉军要逃!”

临时营帐之内,几个先后赶到这里的建奴首领们,纷纷着急起来。

其中最早到的一批甚是后悔。

因为他们也在此间等了两日了,几乎是和贾琏的主力大军一前一后抵达。

他们都想着,若是他们能够早点追上贾琏,哪怕只是早半日,他们也不会让贾琏逃进海湾之内。

建奴们虽然个个对贾琏及其麾下汉军恨意滔天,但是他们也不蠢。

尤其是苏克部吃过大亏之后,他们看见海湾前的横坡之上,那密集的工事和虽然藏匿在树枝之下,但是根本逃不过侦查的火炮,他们自然不会冒然冲上来。

原本以为,他们只需要在这里堵住汉军的去路。

如此,只要等到总贝勒大人将所有部落的勇士全部召集而来,不愁灭不掉这股该死的汉军。

没想到这些汉军竟然如此狡猾和无耻,见势不妙,竟然不顾他们的伙伴还在被总贝勒追杀,就想要独自逃跑!

关键是,他们竟然有这么多船只!

贾琏此番开过来的战船,虽然并不全是新式战船,但是无一例外,都是二十米以上的大船。

这些大船,几乎都配备有数目不等的小船,用于登陆或者逃生。

既然要做出见势不妙逃遁的样子,自然也要装得像。

因此在建奴们的眼里,海湾以外的海面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小船,超过一百艘。

虽然建奴也不知道汉军是如何凭借几艘大船和这些小船扛过海上的风浪,运载这么多兵力来到这里的,但是至少证明了一点,当初他们猜测汉军从海上而来的猜测是对的。

如今汉军见自己巢穴暴露,且他们这边的兵力越聚越多,汉军害怕了,想要携带所有物资从海上逃走,是合理的不能再合理的事情。

所有首领都不淡定了。

只看那些堆积在海滩上等待装船的粮草和财物,就知道这些汉军在他们的老巢杀了多少人,犯下了多大的罪孽。

若是眼睁睁看着这批汉军从他们眼皮子底下从海上逃走,他们死也不甘心。

更别说,汉军还掳走他们至少上千女人。

这些女人,都是他们的妻子、女儿。

眼下,他们的妻子女儿或许就被关押在汉军营地之内。

怎么能让他们就这样带走?

想到这里,一些妻女在战火中失踪的人,双眼都红了,立马就要带兵杀上汉军营地。

为首的首领眼见局面要失控,连忙询问:“不知道总贝勒那边的情况如何了,可有杀光那群屠戮完颜部城寨的恶贼?

若是总贝勒大人能够及时率兵赶到就好了。

否则单凭我们现在的兵力,只怕……

这些汉军十分狡猾,他们选择的这个地方易守难攻。

更何况他们还在海滩前的横坡上构筑了那么多的工事,我们的勇士更加难以冲锋。

海湾内的汉军数目不少,若是强攻,只怕伤亡会很大。”

这话令一些首领头脑略微清醒一些。

据新穆尔善所言,他亲率三千部族勇士找这批汉军报仇,没想到却中了敌人奸计,仅剩下数百人逃脱。

可见这批汉军并非普通的汉军,是能够从他们女真勇士身上,咬下一块肉来的硬茬。

更难受的是罗觉安仓当初带领他们南下追击汉军,一路上其实已经聚集了一万多的部族勇士了。

但是途中忽然听闻木伦木部遇袭,且攻击木伦木部的汉军很有可能就是当初屠戮完颜部的汉军骑兵,罗觉安昌当即就忍不住了,亲率本部兵马朝着木伦木部奔袭而去。

这也是冯紫英和蒋济迟迟不能和贾琏汇合的原因。

他们确实被缠上了。

也因为建奴的这次分兵,导致追赶贾琏的兵力不够,所以这两日并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他们不轻举妄动是为了等待更多的兵马到来,可不是想要放过贾琏。

今见他要逃,哪里还忍得住?

“大人,不管总贝勒大人能不能赶来,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这些该死的汉军,杀了我们的父母族人,抢走我们的女人然后潇洒离去?

不,我木托绝不答应!”

见首领们畏首畏尾,随帐议事的部族大将们都忍不住了。

纷纷站出来表态,一副你们要是贪生怕死,老子们就自己上了的架势。

麾下的态度,终于让首领们将犹豫抛下。

一个首领站起来道:“怕个锤子,我们现在加起来,也有五千部族勇士了。

据我这两日观察,海湾内的汉军最多也就这个数。

不管如何,绝对不能放他们逃走,否则我们还有何面目去见死去的族人和兄弟?

干了!”

有人带头,其他即便还有顾虑,也不能再说什么。

于是议定,趁着汉军还未逃走之前,冲上去杀光他们,夺回自己的财物和女人。

就在建奴们统一战略,积极整肃兵马之时,站在横坡上的贾琏也将他们的动态收在眼底。

他放下手中的西洋望远镜,面上带着笑意,对左右笑道:“鱼儿忍不住咬钩了,都各就位吧。”

“是!”

苏克光、程先等将领一个个面上带笑,对于贾琏的韬略佩服不已,也对接下来的战斗自信十足。

怎么能够不足呢?

塔木寨中,十门炮,不到两千支火枪,就能打的建奴**尿流。

如今这海湾上下,大大小小的炮二三十门,火枪三四千支。

甚至,他们还随时可以将隐匿在海上的几十艘新式战舰开过来。

那上面,可是有近百门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舰炮,足以在海面上,提供稳定的炮火支援。

那么请问,这一战该怎么输?(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