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俄罗斯当寡头 第33章 第一个手下

>

阮小竹陪着王业,来到酒店大堂寄存衣服的地方。</p>

王业取出自己的羽绒服、围巾、帽子、手套,开始往身上套。</p>

等他穿好后,阮小竹笑着说道:“你说你也是当老板的人了,这羽绒服最好换件像样点的,身上这件也太……难看了吧,本来挺帅气的小伙子,穿上后像个……像个收破烂的,哈哈。”</p>

这是第二个女孩子嫌弃王业这件破羽绒服了。</p>

也确实,这衣服没什么款式可言,穿在身上显得人异常的臃肿……</p>

原本王业也没有在意,一个人说也就算了,但现在不止一个人提醒他,那就说明这确实是个问题了。</p>

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装,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p>

如果说王业现在已经是身家亿万的大老板了,那出门穿件破衣服,别人只会说他洒脱、有个性!</p>

但问题他并不是啊……</p>

现在他是在莫斯科,还正琢磨着自己做点事情,那么“包装”一下自己也是很有必要的了。</p>

不要说老外都不讲究衣着打扮,事实并不是这样,起码在俄罗斯不是这样。</p>

就算在学校里,观察一下老师们,通过一个人的衣着打扮也能大致看出来他的职位收入。</p>

校长这类的就不说了,平时基本没机会见到。</p>

偶尔在学校出现一次,也是前呼后拥,车接车送的,派头十足。</p>

至于几位副校长,那排场也不小。</p>

王业去过一次副校长的办公室,还需要提前和副校长的靓丽女秘书预约,那办公室就是个大套间,面积起码有一两百平!</p>

至于副校长本人,文质彬彬的,儒雅随和,一看就是个高知分子……</p>

像系主任、外办主任这些比较有实权的人物,都是西装笔挺,裘皮大衣也是必备。</p>

教授之类的也会比较注重形象,穿西装打领带,尽量把自己收拾得像样点,哪怕身上的西装款式比较老旧了,但依然笔挺!</p>

普通老师的穿着就寒酸多了,那是因为他们的收入也就够维持生活,实在抽不出闲钱来置办行头了……</p>

………………</p>

点点头,王业笑着说道:“嗯,这衣服确实有点旧了,等过两天我去买件新的吧。”</p>

阮小竹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说道:“不用买什么大牌,太浪费,要不周末我带你去逛逛吧,我知道有几个商场还不错,价格不太贵,款式质量还算过得去。”</p>

对于她的好意,王业也没有拒绝,爽快地点头。</p>

外面太冷,所以阮小竹把王业送到宾馆门口,两人就挥手告别了。</p>

又花了一百卢布,打车回到学校宿舍,已经晚上十来点了。</p>

宿舍里,小黑和宋晓刚还没睡觉,两人一人一张书桌,正埋头学习。</p>

对于他们这些预科生来说,学习任务还是很重的。</p>

毕竟预科只有一年,想要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就要把自己的俄语水平提高到和俄罗斯大学生一个程度那显然是不现实的。</p>

但起码,你进入大一后,上课要能听懂吧……</p>

相比之下,王业就轻松多了,他现在就像是“开了挂”一样,俄语水平超出别人一大截!</p>

毕竟前世学习、工作,使用了二十多年的俄语,水平要是低了,那才不正常!</p>

看到王业推门进来,宋晓刚连忙站起身,笑着说道:“业哥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今晚不回了呢?”</p>>

王业一边脱下羽绒服,挂进衣柜,一边笑着回应道:“不回来睡大街上吗?我可不想像那些烂酒鬼一样,冻死在街头。”</p>

这可不是开玩笑,在俄罗斯,每年冬天因为喝多了冻死在街头的人可不少!</p>

甚至这样的事情都不算新闻了,因为司空见惯了……</p>

………………</p>

喝了杯热水,暖和过来后,王业掏出钱包,开始清点一下自己这几天的收获。</p>

毕竟是小打小闹,他也没有做账什么的,反正有人要卡就去送,拿到卡钱就放进钱包里。</p>

只要钱包不丢,那钱就不会有错。</p>

不过现在卡也卖得七七八八了,他要清点一下,准备联系刘军,拿第二批货了。</p>

王业可以肯定,阮小竹那边的卡肯定能很快卖光,毕竟莫大的中国学生要比友大这边多多了。</p>

加上阮小竹在那边可是“地头蛇”,认识的人多,王业提供的卡质量好价格低,没有理由卖不出的。</p>

所以王业身上剩下的那点卡,都不一定够阮小竹下次要的……</p>

先清点了一下电话卡,一共剩下四十二张五十美刀面值的,以及十张一百美刀面值的。</p>

他从刘军那边拿货时,一共是八十张五十美刀面子、三十张一百美刀面值的。</p>

那就是一共卖出去三十八张五十美刀面值以及二十张一百美刀面值的。</p>

其中给阮小竹的那些卡,是按八折给的,收回一千六百美刀。</p>

其余的卡,都是按照九折零售,共收回一千七百一十美刀。</p>

加一起就是三千三百一十美刀吧,减去还给宋晓刚的五百美刀,那还剩下两千八百。</p>

这钱还是不够啊……</p>

如果剩下的那些卡都卖掉,估计还能收回两千五六百美刀,因为要看是零卖出去还是批给表姐阮小竹那边的。</p>

这么看的话,王业这第一笔生意做完,本钱四千五百美刀(另外五百是借的),能赚到一千美刀左右的净利润。</p>

还是不错的……</p>

但是这点钱,对于“重生”回来的王业来说,那确实还没有看在眼里。</p>

不过王业也明白一个道理,万事开头难嘛。</p>

事业刚起步,也不能急于求成,路总要一步一步走的……</p>

…………</p>

宋晓刚坐在桌子边,心思已经没有放在眼前的书本上了。</p>

王业在旁边又是数卡又是点钱的,对他还是蛮有触动的。</p>

对于王业,宋晓刚自然谈不上羡慕嫉妒,有的只有服气!</p>

虽然大家同龄,甚至宋晓刚还比王业大几个月,但现在喊王业,他都是叫“业哥”的……</p>

不光是宋晓刚,同一批过来的学生,现在都是喊“业哥”。</p>

在北方人口中,“哥”或者“姐”,有时候是不代表年龄的,只是一个尊称!</p>

都是同龄人,但王业到了莫斯科后,表现出来的东西,要超出大家太多太多了……</p>sxbiquge/read/57/57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