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无双皇子,征战诸天! 第38章 兴科举,办学院!

>

要说寒门子弟,朝堂上是有,但都是闲职,没有掌握实权。</p>

丞相李斯,大将军白启,大将蒙田等人,都代表一方势力,底蕴深厚,遍布大秦各个角落。</p>

十万年的发展,早就形成了派系。</p>

人都是有私心的,肯定会维护自己人的利益,久而久之,就形成现在的选官制度。</p>

“太子,继续说下去!”</p>

秦帝神情镇定,让人看不出是支持,还是反对。</p>

众多大臣嘴巴微张,却不敢说话,别忘了秦帝是入圣境强者。</p>

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无视秦帝的话。</p>

“大秦的选官制度,有三大弊端,倘若不予以改变,大秦永远会缺乏人才!”</p>

“第一,要五品以上官员推荐,除了权贵子弟外,谁能得到推荐?”</p>

“第二,考核方式简单,吏部对官员的考核,以武者境界为准,致使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被淘汰!”</p>

“第三,教育制度不完善,学院只能权贵开放,普通寒门没有求学机会!”</p>

秦无道洪亮声音,回荡大殿。</p>

这番话,让少部分大臣沉思起来,觉得有道理,但更多的大臣,则是满心惶恐。</p>

这是一把刀!</p>

一把宰杀权贵的刀!</p>

没有选官制度,他们的子孙后代,怎么过高人一等的生活?</p>

“太子殿下,五品以上的官员见识卓越,能确保推荐的人才,都能成为国之栋梁,如果谁都能推荐,那将国不成国!”</p>

李思身后,御史大夫吕伟沉声说道,一袭黑色的官服,面貌威严而肃穆,透露着淡淡威压。</p>

众多大臣的目光,落在秦无道身上,带着几分戏谑,想看后者如何应答。</p>

“本王听到一个传闻,曾有朝中大臣在五十七年前,推荐一个少年担任郡丞,可最后却是一个低能儿,空有一身武力,大字不识......”</p>

秦无道冷声质问道,似笑非笑的看着吕伟。</p>

这番话,让吕伟脸色变得无比难看,秦无道说的朝中大臣,正是他自己。</p>

“见识卓越的大臣,可不会推荐一个低能儿,本王说的对吧?”</p>

秦无道再次问道。</p>

吕伟脸色一变再变,浮现一抹羞红,没有反驳,回到自己的位置。</p>

秦无道没有指名点姓,已经给足他面子,要是他继续胡搅蛮缠,把那件事捅出来,恐怕他的执政生涯,就到此为止了。</p>

只是有一点他想不通,秦无道是怎么知道的?</p>

那件事情,他已经处理了啊!</p>

“太子殿下,你说吏部考核简单,难道有好的建议吗?”</p>

吏部尚书百里溪上前,嘴角上翘,沉声质问道。</p>

他还不相信,少不更事,沉迷于修炼,未经官场沉浮的秦无道,能提出系统的选官方式。</p>

“还别说,本王刚好有一套选官方式!”</p>

秦无道笑眯眯的说道:“父皇,儿臣建议科举!”</p>

科举!</p>

这两个字,让秦帝和百官都感到陌生,不明所以。</p>>

“何为科举?就是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分文考和文考,凡大秦子民,皆可参加考试,成绩优异者,可入朝为官!”</p>

“考试分为四个等级,乡试、县试、郡试、殿试!”</p>

“过了乡试,可参加县试,成绩优异者,可在县城安排职务,或者继续参加郡试,直到进入殿试,有父皇亲自出题……”</p>

“如此一来,既能检验考生的真实水平,又最大限度发掘民间人才,一举两得,给天下秦人提供一个鱼跃龙门的机会!”</p>

“考试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可留在朝廷为官!”</p>

“至于后面的录取多少人为官,则根据实际需求而定……”</p>

秦无道款款而谈,讲述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人才选拔方式,听的人如痴如醉,就连反对变革的吕伟与百里溪,都沉醉其中。</p>

一连说了几分钟,秦无道才停下来。</p>

大殿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在思索科举制度的利弊,可想了半天,也没能找到漏洞。</p>

不得不承认,科举制比现在的选官方式,要好上无数倍。</p>

“好!”</p>

半响过后,秦帝双手拍打龙椅,两眼放光的大叫,直接命令道:“传令,以后大秦选拔官员的方式,就用科举制!”</p>

百里溪心头微沉,知道事已成定局,除非他能说出比科技还要的制度,才能让秦帝改变命令。</p>

“太子,再说说教育制度的不足之处!”</p>

秦帝冷静下来,继续问道。</p>

“遵命!”</p>

秦无道微微鞠躬,然后转身说道:“教育,为帝国繁荣的基业!”</p>

“大秦想要站在世界之巅,需要治国的能臣,需要强大的武者,需要炼丹师,炼器师等等,而培育各行各业的精英,少不了教育!”</p>

“大秦只有贵族学院,无数寒门少年,只能在田地里劳作,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有求学的权利,只有让他们强大起来,大秦才能算真正的站起来……”</p>

少年的声音,回荡众人耳畔,震耳发聩,久久不能平复。</p>

“太子殿下,你认为该如何变革教育制度?”</p>

李思出声道,站在国家利益角度,他必须重视教育。</p>

“办学!”</p>

秦无道挥舞着拳头,道:“大秦境内所有城池,都要修建学院,开设文武两科,等以后实力强大,可开设丹、器、阵、音、道等学科!”</p>

“另外,凡年满六岁的幼儿,都可以去学院免费学习,期间产生的费用,由国家提供至成年……”</p>

“不出十年,大秦帝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p>

“人人如龙,始于办学!”</p>

百官再次沉默,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他们在乎自己的利益不假,但对于国家的利益,他们同样重视。</p>

不然,大秦帝国也不能统一东古域。</p>

他们也希望大秦强大,能如秦无道所说的那样,站在世界之巅。</p>

老秦人的心里,都有这样的野心。</p>

“办,一定要办学!”</p>

秦帝站起身来,浑身散发浓浓的帝威。</p>

他年轻的时候,去过其他道域游历,见识过天朝的强大,随便一个普通百姓,都能在大秦当一方将领。</p>

大秦要强大,普及修炼,让所有百姓成为武者,是一个必然过程。</p>sxbiquge/read/57/57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