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皇帝会读心 第二〇六章 加官进爵的温父!

饭饭这个小东西,吃饱喝足就睡觉,简直就是头小猪仔。</p>

太后满脸慈爱,“一转眼的光景,珺儿竟然会叫奶奶了!”太后激动地眼中都有了泪花。</p>

文某人一脸大写的尴尬。</p>

谨言有些吃味了,她上前道:“皇祖母,谨言也会叫奶奶。”</p>

太后呵呵笑着,摸了摸谨言的额头,“知道你乖。”——可惜有个上不了台面的亲娘。比起德妃,贵妃这个亲娘可着实强了百倍。</p>

太后复又叹息:“皇帝子嗣还是太稀薄了。”——去颐园行宫好几个月,回来之后,竟没有一个怀上龙胎。</p>

一旁的德妃幽幽道:“江才人、林宝林和崔采女加在一块儿,怕是也不及贵妃娘娘一人得宠。”</p>

文晓荼:这个德妃,你不酸会死啊?</p>

对于德妃而言,不酸不会死,但会憋个半死!</p>

太后不悦地瞪了德妃一眼:“不懂就不要乱说!”——这几个月在行宫的侍寝册子,哀家早看过了,江氏、崔氏和小林氏比起贵妃,侍寝次数也不差多少了!</p>

“是她们没福气!”太后板着脸道。</p>

德妃虽不服气太后的说法,但也看出太后凤颜不悦,只得忙陪笑道:“许是时日太短的缘故,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有喜讯了。”</p>

太后颔首:这还像句人话。</p>

德妃又偷偷瞄了文晓荼一眼:“贵妃娘娘虽然气色还不错,但身子瞧着还是纤瘦得紧,不知何时能养好身子,再为皇上诞育皇嗣?”</p>

文晓荼淡淡道:“本宫膝下景珺和锦书两个孩子,已经很知足了。”</p>

德妃腹诽:你当然知足了,龙凤胎啊!搁在谁身上,谁不知足?!</p>

太后立刻笑着道:“哀家知道贵妃产后,身子亏损得厉害,不过你还年轻,好好调理,日后还是能再有生养的!”</p>

文晓荼低下头,嘴角抽搐,可别!她连忙转移话题:“其实先前在行宫,江才人、林宝林和崔采女侍奉皇上尽心尽力,也算是有功了。”</p>

说着,她屈膝一礼:“所以臣妾想请太后娘娘褒奖三人,也好叫她们日后更加尽心。”</p>

太后虽不觉得三人有什么功劳,但贵妃能说出这番话,太后还是很欣慰的,“好孩子,你这般贤惠,真是六宫之福!”如温氏这般,做皇后也是够格了!只可惜,胡后谋逆一事让皇帝很是震怒,自那之后,皇帝便不愿再立后,甚至连选妃都不情不愿。</p>

文晓荼瞥见德妃眼中的不忿之色,心道,我就是故意气你的!</p>

文晓荼便继续道:“臣妾与江才人、林宝林、崔采女原是一同入宫,臣妾屡次加封,如今已经是贵妃,不知太后娘娘可有意加封后宫众位姐妹?”</p>

这番话,她的确是临时起意,但也是考虑道辛若芝建议:施恩六宫!</p>

听到这话,德妃急了:“太后娘娘,嫔妃位份,岂能随便加封?她们三人,又无生养之功,岂可一而再、再而三晋位?!”</p>

太后露出不悦之色,虽然太后也不觉得三嫔够格加封了,但德妃就知道拈酸吃醋,比起贵妃真真是差远了!怪不得皇帝喜欢贵妃、厌恶德妃!</p>

于是,太后便没有直接拒绝:“此事,哀家会考虑的。”</p>

文晓荼心道,太后答应与否,于她而言是没所谓的,不管成与不成,三嫔都得念她的好。而且还能让太后对她更加满意,顺便气一气德妃!动动嘴皮的事儿,何乐不为呢?</p>

这时候,朱四常快步进来,“太后娘娘,皇上来给您请安了!”</p>

然后,皇帝明昭大步走了进来,瞧见阿荼也在,不由露出笑容,然后又发现德妃居然也在!瞬间脸色晴转阴!</p>

这变脸速度,也真真是绝了!</p>

“儿子给母后请安!”明昭端着脸给太后行了常礼。</p>

文晓荼和德妃连忙屈膝参拜:“皇上万福!”</p>

“父皇万福!”谨言公主小脸上饱含孺慕。</p>

乳母也忙抱着已经呼呼大睡的饭饭磕了头、请了安。</p>

明昭脸色这才稍微和善了些。</p>

太后便笑呵呵道:“皇帝来得倒是巧,贵妃刚刚跟哀家请求加封江才人、林宝林和崔采女位份呢!”</p>

听了这话,明昭脸色一沉,阿荼怎么又这么贤惠?!</p>

看到皇帝有些不悦,德妃便趁机道:“皇上,贵妃娘娘初掌宫权,便如此想尽法子厚待后宫姐妹,可真不是一般贤惠呢。”——这话分明暗指贵妃别有用心。德妃心道,哼,装什么贤惠,分明是新官上任,想要拉拢新宠,好坐稳贵妃之位罢了!</p>

明昭眉头一紧:德妃所想,倒也有理。</p>

阿荼又是晋封,又是掌权,心有不安也是有的。</p>

文晓荼见皇帝面色和缓,便忙解释道:“臣妾只是想,江与臣妾家世门第差不离,臣妾已经是贵妃,江氏却还是才人……”</p>

听了这话,德妃忍不住讽刺道:“贵妃娘娘还真是谦虚!您的父亲已经是正三品农桑司卿,又加封了一等伯爵,这也叫‘家世门第差不离’?”</p>

文晓荼:Σ(⊙▽⊙“a</p>

啥?!</p>

我爹啥时候加官进爵了?!</p>

“什么?我父亲……”文晓荼惊呆了,啥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p>

太后笑着道:“贵妃竟还不晓得吗?”</p>

文晓荼懵逼地道:“无人相告,臣妾如何晓得前朝之事?”</p>

太后却露出满意之色,得宠而不擅权,这是好事。</p>

皇帝明昭淡淡道:“你父亲进献良种,又选育、推广有功,正好农桑司卿告老,朕便让他暂代,至于一等伯的爵位,是朕前日下旨加封的,还未来得及告诉你。”——因只是个伯爵,所以也就没急着告诉阿荼。</p>

明昭又正色道:“你父亲加官进爵,是因为他有功,与贵妃并无干系。”</p>

德妃心中啐道:没干系才怪!</p>

文晓荼碎碎念:没干系才怪!</p>

太后心中发笑:没干系才怪呢。</p>

皇帝明昭:虽然朕听不到阿荼心声,但想必是差不离的……</p>

太后又心道,罢了罢了,反正那温祺的确是自己有本事,前朝都无话可说,哀家又何必多管闲事。</p>

明昭:您要是真的不多管闲事就好了!</p>sxbiquge/read/57/57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