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三点左右,陶歌出现在机场。</p>
接机的是陶芩,见面就问:“你不是在新加坡吗,怎么就回来了?”</p>
陶歌拉开车门坐进去:“回国办点事。”</p>
见到车子往老家方向赶,陶歌说:“不急着回家,先去南锣鼓巷。”</p>
陶芩瞟她一眼:“我就知道,你突然回来肯定是为了他的事。”</p>
接着陶芩讽刺一句:“你既然这么在乎他,为什么不拿下他让我喊他姐夫?”</p>
陶歌盯着妹妹的侧脸戏虐道:“张宣比你小8岁,这声姐夫你喊得出口?”</p>
陶芩没好气道:“比你小10岁你都下得了口,我为什么叫不出口?</p>
再说了,喊他姐夫,总比你这样不上不下的强。”</p>
陶歌看向窗外,幽幽地开口:“你和很多人一样掉进了同一个坑里,就是喜欢必须占有。</p>
可你费尽心思挤到不属于你的位置,过着表面光鲜实则寒酸的生活,到底是幸还是不幸?</p>
其实在我看来,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过程,没有永久的生命,也没有不老的青春,时间一到,该老的老,该走的走,我们最终都只是时间的过客。</p>
既然是过客,又何必太过执着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p>
陶芩听得眉毛拧巴到了一块,很是心酸,过了好久才问:“那你就一直这样出现在他的生活里?”</p>
陶歌双手抄胸:“不知道,我要是哪天腻了说不定哪天就走了。”</p>
陶芩又看了看她,把到嘴边的话都咽了回去,换个话茬道:</p>
“欣欣恋爱了。”</p>
陶歌很意外:“她眼光那么挑,恋爱了?”</p>
陶芩点头:“恋爱了,对方是美院一个40岁的离异男老师。”</p>
陶歌有点呆,半晌问:“对方为什么离婚?”</p>
陶芩说:“好像是80年代男方妻子公干出国考察就没再回来。</p>
据说女方先是在一个美国家庭当保姆,勾搭男主人成功拿到绿卡后就离开了,后面不知所踪。”</p>
话到这,陶芩一脸不解地叹口气:“你喜欢小10岁的张宣。</p>
欣欣更是过分,和大10多岁的中年油腻男谈起了恋爱,你们这是图什么?”</p>
陶歌面露不善:“对方能跟张宣比?”</p>
陶芩语塞。</p>
...</p>
下午四点过,魏仁杰和龙百灵来了,还有希捷。</p>
“米见,恭喜恭喜!”魏仁杰和龙百灵进门就送上祝福。</p>
“谢谢。”米见给两人倒杯茶。</p>
“我们经常见,不要这么客气的吧,还倒茶。”魏仁杰接过茶说。</p>
米见微微一笑:“你们第一次来这边,应该的。”</p>
“恭喜你。”希捷最后一个进来。</p>
米见再次说声谢谢,递上一杯茶,问:“有阵子没看到你了,央视工作这么忙吗?”</p>
希捷坐下说:“跟领导去了一趟内蒙。”</p>
龙百灵惊讶:“你去内蒙了?怎么没跟我们说?讲讲,那边好玩不?”</p>
见三人看着自己,希捷说:“前面几天感觉还好,很新奇,我还试着骑了几次马。</p>
可待久了就觉得不习惯,那边的饮食和气候我有些不适应。”</p>
几人聊着聊着,魏仁杰问米见:“你家那位在哪里?怎么没看到人?”</p>
米见指着厨房方向:“和我爸妈在厨房,他正在炒菜。”</p>
魏仁杰惊了个呆:“他高中给我的感觉一直是细皮嫩肉的,还会做菜?”</p>
米见莞尔:“会,味道还不错,等会你们尝尝就知道了。”</p>
魏仁杰起身,“相比于尝尝,我更想看看名人炒菜是个什么样子的。”</p>
说着,魏仁杰又提醒希捷:“希捷你不是学新闻的吗,这么好的素材应该用照相机拍下来,以后拿出去都是茶余后饭的资本。</p>
新闻稿的题目我都帮你想好了:大作家为我下过厨。”</p>
“嗯,不错不错。”希捷甜甜一笑,从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跟着进了厨房。</p>
“咔嚓!”</p>
正在做菜的张宣眼睛被光闪到了,回头才发现身后不知不觉站了四个人,不是米见四人是谁?眼里都散发着惊奇的光。</p>
“你们来了啊,晚饭还得等下,还有两个菜没做。”张宣热情打招呼。</p>
“吃饭不急,还不饿。”魏仁杰忍不住问:“我看你这颠锅翻菜的功力没个几年功夫学不会,你什么时候学的?”</p>
张宣说谎话最擅长了:“这个啊,这个我从小就会,那时候觉得这样好玩,就这样颠着玩。”</p>
和魏仁杰、龙百灵打过招呼后,张宣看向了还在找角度拍照的希捷:“好久不见,希捷。”</p>
“好久不见呀,米见老公。”希捷抿笑。</p>
一声“米见老公”让厨房众人齐齐无语,随后笑出了声。</p>
连刘怡和米沛都抬头打量了一番希捷。</p>
米见眼带笑意说:“好了,你们看也看了,厨房太小,我们出去吧。”</p>
当做最后一个菜时,陶歌两姐妹和李文栋夫妻联袂来了。</p>
陶歌同刘怡、米沛打声招呼就问米见:“姐不告而来,饭菜够不够?”</p>
米见说:“他猜到你可能要过来,特意多煮了饭,菜也是大盆菜,不用担心。”</p>
陶歌落座就和众人聊了起来,她和希捷很有默契,两人互相装作不认识。</p>
陶芩基本没怎么搭话,眼神在米见身上停留一会儿后就去了院子里。</p>
想起陶歌在车上说过的那番话,陶芩现在见到张宣的女人就有些烦躁。为了让自己不胡思乱想,她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p>
见状,温玉跟过来调侃:“为你姐抱不平?”</p>
陶芩盯着院子里的青葡萄说:“你知道不知道,刚才我动了歪心。”</p>
温玉顺着她的视线看向葡萄串:“动了什么歪心?”</p>
陶芩一字一字道:“给他和陶歌下药,放到一个床上。”</p>
“噗嗤!...”</p>
温玉差点笑喷:“你也老大不小了,还在部队工作,为什么会有这种奇葩想法?”</p>
陶芩把陶歌在车上的话一字不落复述了一遍,临了道:“哎!年纪这么大了,我恨其不争!”</p>>
温玉收起了笑容,“你应该为你姐感到高兴,这是遇到了真爱。”</p>
陶芩转头:“你认同她的说法?”</p>
温玉点头:“认同,你不是你姐,你无法体会她的那种快乐。”</p>
陶芩看了温玉有一分多钟,最后说:“我现在终于明白李哥为什么那么钟情于你了。”</p>
温玉宽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别替你姐忧心。都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陶歌明显更在乎精神上的享受。”</p>
陶芩再次看向青葡萄,没再说话。</p>
11个人12样菜,看起来不多,其实菜用盆装,分量很足,压根吃不完。</p>
李文栋和温玉似乎比较喜欢家常菜,从其频频下筷子的频率来看,不似做作,而是实实在在爱吃。</p>
陶歌对湘南回锅肉最感兴趣,基本就靠这个菜下饭。</p>
龙百灵、魏仁杰吃一口就被征服了,竖拇指说比家里的饭菜好太多。</p>
中间,张宣问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希捷,“是不是饭菜不合口味,委屈到话都不说?”</p>
听到一语双关的“委屈”二字,希捷可怜兮兮地挤个笑容:“大作家您饶了我吧,我都吃第二碗了,没空说话。”</p>
听到这个“您”字,张宣久违的记忆涌上心头,就是这个味。同时也放心不少。</p>
饭后,张宣和李文栋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李梅找他向国外求购芯片生产线的事情。</p>
李文栋问:“你们真的要上马芯片?这可是一个烧钱的玩意。”</p>
张宣说:“李梅她们想搞,而且手机这块绕不过它,我就同意了。</p>
虽然这玩意烧钱,可我们定调是一步一步来,以战养战,发展中寻求机遇。”</p>
李文栋看着他:“我还是不能理解,明知道这行最尖端技术被西方管禁,还花这么大力气和钱财进去,真的值?”</p>
张宣抬头望向快要落山的夕阳,慢悠悠地开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p>
咱远的不说,就说说几十年前的事情,在朝鲜,小米加步枪的配置和飞机大炮比固然寒酸,甚至拿不出手,可还是干上了,过程虽然惨烈,但最终胜了。”</p>
说到这,张宣同李文栋对视:“很多东西不能一压就垮,对方一威胁就后退。</p>
虽然按照他们的游戏规则,我被掀翻桌子出局的概率很大,可我还是希望点一把火,就算我这把火不行,后面的人再多几把火总会有希望。”</p>
李文栋问:“你以前一直在犹豫,什么时候想通的?”</p>
张宣说:“退无可退的时候就自然想通了。”</p>
闻言,李文栋陷入了沉默,许久后起身往外走:“我去想想办法,你让李梅再来一趟京城。”</p>
见他和李文栋谈完了,正和米见等人聊天的陶歌对米见说:“我找他谈点事,借他给姐用用。”</p>
米见对此笑而不语,亲自送两人到门口后,转身招呼龙百灵、魏仁杰和希捷三人去了。</p>
并排走着,走出巷口后,陶歌忽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p>
面对蒙头蒙脑一问,张宣有点莫名,一脸茫然。</p>
陶歌迎风撩下头发:“你怎么敢把希捷带进这间四合院?”</p>
张宣无语:“高中我们这一届,文科就他们四个在京城读书,你觉得请了龙百灵和魏仁杰,故意不请希捷好么?”</p>
陶歌若有所思:“米见难道对你和希捷有所猜忌?”</p>
奶奶个熊,怎么一个比一个聪明呢?</p>
张宣摊摊手,把高中三人组阻拦希捷之间的故事讲了讲。</p>
临了说:“不过米见很少出手,但她确实知情。”</p>
陶歌听笑了,“我真的没想到她们四人之间还有这过节,既然你那么在乎双伶和米见,那希捷又是怎么和你勾搭上的?”</p>
张宣不满意了:“勾搭不好听,换个词。”</p>
陶歌依言换个词:“她是怎么上了你的床的?”</p>
张宣翻翻白眼,把自己得病和希捷寄书送钱的事情讲了讲。</p>
听完,陶歌一言不发地往前走了大约50来米,接着她停下说:</p>
“姐吃醋了。”</p>
张宣:“......”</p>
陶歌转身看着路边衣服店里的衣服模特说:“今天上午你在北大的事情我听说了,你说人的命是不是天生的?”</p>
张宣看着橱窗玻璃里的影子,试探问:“家里又催婚了?”</p>
陶歌盯着他的眼睛嘲讽道:“你这装傻充楞的功夫和你的手指倒是有的一比,炉火纯青。”</p>
张宣咧咧嘴:“看破不说破,还能不能好好玩耍的?”</p>
陶歌想起什么,问:“你那四套梵克雅宝的四叶草送了几套出去?”</p>
张宣说:“目前还只送给了双伶。”</p>
陶歌问:“之前我一直想不通,你为什么会蠢到买类型一样的,我后面想明白了,你这是想告诉几女,和平相处?”</p>
意思就是这意思,但他拒不承认。</p>
陶歌视线落在他的手指上,玩味问:“最近它们忙不忙?我要不要排队?”</p>
张宣服了:“忙,天天忙着写作。”</p>
陶歌移开视线继续往前走:“邓达清和姚玮是怎么一回事?”</p>
张宣把老邓和姚玮的事情讲了讲,问:“他们俩现在怎么样?”</p>
陶歌说:“姚玮以前在高盛担任过审计工作,姐通过关系了解到其能力比较强,遂和老邓邀请姚玮加入了银泰资本。”</p>
张宣有点不可思议:“老邓不是一直在逃避她吗?怎么还招人入伙了?”</p>
陶歌用赞享的语气说:“邓达清这人公私分明,认为姚玮能力能够胜任,就向我推荐其进智囊团,我跟姚玮面谈一个小时后,同意了。”</p>
张宣问:“鲁妮去了新加坡,老邓是怎么处理的?”</p>
陶歌似笑非笑地说:“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邓果然有你的天赋,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让鲁妮和姚玮出现在一个餐桌上。”</p>
张宣撇撇嘴:“他是他,我是我,别混为一谈。还有我相信老邓的人品。”</p>
听到“人品”,陶歌果然不再提及,反而谈起了正事:“明天上午我去一趟人民文学,把你那89万稿税拿出来,顺便把工作岗位辞了,晚上带你去见我堂姐。”</p>
张宣蹙眉,“10月份我计划发布新书,这工作还是留着吧。”</p>
陶歌微抬头反问:“你不希望我全心全意为你做事?”</p>
张宣说:“这并不影响。你不在人民文学,我心里头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p>
陶歌瞅了会他,良久笑说:“这么希望我当你的大管家,要不你把姐娶回家吧,准许你纳四个小老婆。”</p>
张宣眼皮一掀,调头就走。</p>
陶歌逮着他的背影瞧了会,笑着跟了上去。</p>
ps:求订阅!求月票!</p>
今天不太舒服,先去休息会,等会再来改。></p>sxbiquge/read/56/56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