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第665章,隆中对,布局()

>

[[上午他去了一趟天河路228号,日常视察一遍商城和工地后,下午返回中大。</p>

人刚进到中大,他就接到了谢琪的电话。</p>

谢琪说:“老板,刚才美国HBO电视台打来了一笔分成。”</p>

张宣了然:““权利的游戏”的分成红利?”</p>

谢琪说:“对的,我们跟美国方面签订的是按季付款。”</p>

张宣问:“多少钱?”</p>

谢琪说:“3900万美元。”</p>

张宣问:“这个季度,“权力的游戏”为美国HBO电视台挣了不少钱吧?”</p>

谢琪说:“具体多少我们无从得知,但HBO电视台方面对外披露的营收是5.7亿美元。”</p>

接着她补充说:“对方给我们出具了各项收支明细表,我们的财务官经过严格审核后,在表面上看不出来任何问题。</p>

但这些收支到底是不是这么多?我们也没法实际核实,但不管怎么说,这差不多是美国那边约定俗成的规则。”</p>

张宣很满意。</p>

人家愿意支付你3900万美元分成,已经算是有良心。要是给你弄成负债,你也拿人家没辙。</p>

他高兴地表示:“行,干的不错,你给我开个瑞士账户,把“权利的游戏”这笔账都存到里面去。”</p>

谢琪拿笔记下。</p>

张宣问:“陶歌呢,她在干什么?”</p>

谢琪告诉他:“陶歌、希尔伍德跟温格去了法国,今天下午同齐达内见面。”</p>

难怪这姐们没直接跟自己联系,原来你是忙着夏季球员转会的事情去了。</p>

谢琪接着说:“老板,图书销售3月、4月、5月这三个月的账单出来了。”</p>

张宣找个草地坐下,问:“多少?”</p>

谢琪报告:“这三个月哈利波特三部一共卖出3670万册。”</p>

哈利波特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尤其是4月份第三部的发售,直接拉动了销量。</p>

谢琪道:“得益于冰与火之歌第二卷的上市,这系列图书卖了1580万册。”</p>

张宣问:“发条女孩呢?”</p>

谢琪回答:“发条女孩的销量有所下降,这三个月只卖出890万册。”</p>

张宣沉默了,这哪里是有所下降,简直就是断崖式下跌。</p>

没记错的话,上三个月还卖了1600多万。</p>

按照这个行情,估计还能吃2个季度,然后这书就和“风声”、“潜伏”一样进入鱼腩状态了,只能等下一代消费者的到来。</p>

不过缓口气后,他还是选择欣然接受。</p>

“发条女孩”毕竟是单本小说,不像哈利波特和冰与火之歌都是系列小说,每发行一本都能带动前面的书籍销售。</p>

张宣问:“总计我可以得到多少钱?”</p>

谢琪翻了翻财务报表,说:“哈利波特单本税后进账2.1英镑,这里有7707万英镑;</p>

冰与火之歌单本税后是5.1英镑,收入8058万英镑;</p>

发条女孩单本税后收入是4.8英镑,有4272万英镑收入。</p>

总计是2.0037亿英镑。</p>

根据最新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将近24亿。”</p>

这个季度新发布了“冰与火之歌”第二卷和“哈利波特”第三部,但这收入却比上个季度少了将近5亿,跌势不可谓不快。</p>

但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拥有8亿多英镑身家的人。</p>

在全球都算得上富豪。</p>

关键是自己才21岁,关键是哈利波特和冰与火之歌后面会持续发力。</p>

他感觉人生已经圆满。</p>

挂断电话,他直接躺到草地上望着蓝天白云。</p>

嚯,8亿多英镑!</p>

真是做梦到不敢想象的醉人数字。</p>

难怪前生罗琳能凭借哈利波特能获得20多亿美元的巨额财富。</p>

这东西真的是比抢银行还快。</p>

想起什么,他直接给陶歌打电话。</p>

“你有事就说,姐在忙。”陶歌工作的时候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一本正经。</p>

张宣把这2亿英镑的版税说了说,然后讲:“我需要你的帮助,我希望保密,从今往后的所有收入都要保密。”</p>

陶歌撩下头发:“放心吧,姐早已经帮你考虑好了,这笔收入不会在报纸上公开。”</p>

张宣担心:“国内这边我相信你,那国外?”</p>

陶歌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我已经同布鲁斯伯里和企鹅出版社签订了补充协议,目的就是保密,两家出版社不能对外透露你的真实财务。”</p>

张宣悬着的心落地了,“谢谢你。”</p>

陶歌说:“成,要谢以后再谢吧,姐有事要去忙,挂了。”</p>

“嗯,挂吧。”</p>

话音刚落,那边已经传来“嘟嘟嘟”的忙音。</p>

张宣盯着手机,还是习惯这样的陶歌。</p>

想当初刚认识陶歌时,这姐们也是这样的干脆利落,只是中间走歪了一段时间,现在回归正轨也挺好。</p>

看来女人还是不能闲,一闲就容易找事。</p>

把她忙得晕晕转,估计自己现在躺她床上,她都不带多看一眼的吧?</p>

不过这险不能冒,万一躺床上被那个了怎么办?</p>

话说被那个了是一种什么体验?</p>>

又是大笔钱进账,张宣在草地上休憩了半个小时才回教师公寓。</p>

文慧还在弹钢琴。</p>

张宣看看表,直接回了二楼书房,打算过半个小时再去喊她。</p>

找出红包壳,给沈凡包了个红包。</p>

红包不大,就2000块钱,这是他觉得沈凡能接受的数额。</p>

再大,沈凡估计不会收。</p>

红包忙完,他走到第一排书架,蹲下身子开始找米见寄给自己的挂号信。</p>

阮秀琴同志果然没骗她的宝贝儿子,很快就找到了,不过信封是拆开的。</p>

照片倒是没少,一张是自己和米见手牵手的照片,一张自己的单人照。</p>

盯着照片上的米见瞧了会,张宣掏出手机打过去。</p>

接通就问,“在忙吗?”</p>

米见回答道:“在舅舅家,明天表哥结婚,有点忙。”</p>

张宣感觉奇怪:“为什么选择7月份结婚?这月份剩下的饭菜很容易馊,不会是女方怀孕了吧?”</p>

米见莞尔一笑,算是默认了他的猜测。</p>

张宣问:“你表哥结婚,要不要我明天过来?”</p>

米见拒绝了:“不用,我跟他们说你出国了,一时间回不来。”</p>

张宣默然。</p>

瞬间懂了米见的意思,她不想让自己频繁出现她的家人面前,怕到时候没法收场。</p>

尤其是结婚这种大场面,现场来的亲朋好友会很多。要是自己出现,必定会引起轰动。刘怡也好,米见也好,现在每一步都走得很谨慎。</p>

想明白前因后果,他也不强求,只道:“我人不过来,那你替我送个红包吧。”</p>

米见说:“我已经替了送了。”</p>

张宣问:“多少?”</p>

米见说:“我给你封了1200.”</p>

张宣诧异:“你哪来的这么多钱?”</p>

米见没避讳:“我自己拿了720出来,剩下的是妈妈补足的。”</p>

“啊?”</p>

张宣说:“还要阿姨替我出钱,那多不好,下次我过来把钱给你。”</p>

米见没接话。</p>

其实她也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p>

父母两边的亲戚都比较多,要结婚和办寿酒的堂哥、表姐表妹、叔伯最近几年就会有十多个。</p>

如果只代封一个红包,他们家还是轻轻松松。</p>

但以后每家都代封,米见家也承担不起这个财力。</p>

虽然根据亲疏关系并不是每个红包都会封这么大,可家里开源主要是靠她爸爸没日没夜的工作,妈妈那点死工资根本支付不起。</p>

而张宣的身份地位摆在那,红包太少又拿不出手。</p>

但是她也不想收张宣的钱,只是期盼着自己早点工作。闲暇时间也学着雕刻工艺品,帮爸爸分担压力。要是希捷那边有翻译的兼职工作,她也会接受希捷的邀请。</p>

这个话题似乎陷入了僵局,张宣聪明的不多提。</p>

问:“你什么时候回长市?”</p>

米见说:“暑假我就呆在外婆家复习,下学期准备考研的事情。”</p>

张宣知道她这是为了稳妥起见,做两手准备,要是保研没成功,就打算自己考。</p>

张宣开口:“8月份我要回趟家,到时候来看你。”</p>

米见说:“我暑假想好好复习功课。”</p>

张宣沉吟一阵:“既然这样,那我就不来打扰你了,10月1日跟我去看电影“风声”。”</p>

这次米见说好。</p>

两人碎碎叨叨说了20多分钟,直到那边有人喊“见宝,你在哪?”才结束通话。</p>

抬右手看时间 16:13</p>

不早了,张宣当即把信封收起,放进抽屉,锁好。</p>

换鞋出门,直接上三楼。</p>

当他开门进去的时候,文慧正在沙发上看书。</p>

懒得换鞋,张宣站在门口喊:“该出发了,我们去沈凡家吃饭去。”</p>

闻言,文慧放下书本,提起一个装礼品的袋子走向门口。</p>

罪过罪过,这姑娘还是不愿意跟自己搭话。</p>

目光扫了眼她的礼品袋,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p>

路上,张宣问:“你说我空手去好不好,要不要买点东西?”</p>

文慧充耳不闻,目视前方静静地走着,直到走到南门才停住脚步。</p>

见状,张宣越过她在前面带路。</p>

沈凡的住处是个小平房,有点偏,花了20分钟才到。</p>

小平房两侧堆满了废品。</p>

左边堆叠了一堵墙,都是废纸板。</p>

右边有两个小堆,一小堆是废铁废钢,另一小堆是废铜废铝有色金属类。</p>

ps:求订阅!求月票!</p>

先更后改&gt;</p>sxbiquge/read/56/56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