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从天河路回来,双伶不在。下楼问陈燕,说是去了图书馆。</p>
张宣感叹,也忒拼了点。</p>
在书房安安静静写了会“冰与火之歌”第三部“冰雨的风暴”。</p>
看看时间,不早了,两人还没回来。</p>
想了想,他拉开电视柜下面的抽屉,拿上一些钱,准备去外面菜市场买菜。</p>
这两年自己一直在飞,把心都飞野了,好久没能这般脚踏实地的做做事。</p>
依旧走在校园里,很多人都认识他。但随着时间久了的关系,大伙儿已经没从前那般行注目礼了。</p>
这倒让张宣舒服了口气,这样挺好,生活慢慢又归入平静。</p>
“这个肉怎么卖?”</p>
“4块一斤。”</p>
“帮我来一斤半。”</p>
屠夫一剁,一过称,“9块。”</p>
熟悉的套路,卖肉的就没一个老实的,总是要给你多称点。</p>
懒得计较,钱一掏,给!</p>
买黄鳝的时候遇到了管院书记,人家也提一菜篮,圆圆的葱白老长老长伸到了外面。</p>
“你也来买菜?”</p>
“来转转。”</p>
两个大老爷们互相瞅瞅对方的菜篮,笑笑,开始抽烟扯淡。</p>
“快要考试了,老师今年回家过年吗?”</p>
“回,都好几年没回去了,今年回家看看。”</p>
烟抽完,俩老男人各自散场。</p>
回到教师公寓时,双伶和邹青竹还没回来。</p>
瞅瞅时间,17:14</p>
要不今天自己做菜?</p>
那就自己做菜,思绪一起,说干就干。</p>
文慧不在,不要忌口,菜多放辣椒就对了。</p>
中段,两女回来了,见他兜个围裙、拿个铲子,顿时惊为天人。</p>
张宣白了眼,使劲招呼:“别愣着呀,赶紧帮忙打下手。”</p>
“好的好的...”两货开心地不得了。</p>
“电话。”</p>
当最后一个爆炒黄鳝装盘时,杜双伶从书房拿过充电的手机走了过来。</p>
“谁的?”</p>
“陶姐的。”</p>
“哦。”张宣空出手,要过电话,“你中午不睡觉,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p>
“双伶在你边上吧。”</p>
“在。”</p>
“那我不跟你说了,你把电话给她,我给她买了点衣服。”</p>
“给我买了没?”</p>
“等你下辈子做女人了,姐给你买。”</p>
张宣顿时不乐意了,把电话塞回双伶手里:“找你的。”</p>
听到买衣服,杜双伶眉开眼笑地抱着电话去了卧室。</p>
邹青竹正在沙发上翻日历,口里念叨:“今天就是9日,是最后一天,你说慧慧的比赛成绩出来了没?”</p>
张宣坐对面说:“你别急,现在荷兰才中午,下午还有半天比赛时间,最迟到了凌晨就知道结果了。”</p>
接着他又补充一句:“文慧以前就拿过第二名,这次就是奔着第一名去的,晋级最后决赛肯定稳稳的,别担心。”</p>
邹青竹想想:“也对哦,是这个理呢,我这是关心则乱诶。”</p>
挺好一姑娘,心地善良,人又勤快,又是个大方性子,还做的一手好菜,张宣很喜欢和她相处。</p>
吃完饭,三人在校园里逛了逛,回来后张宣练了会拳击,然后洗漱一番继续写作。</p>
而俩女人呢,则在客厅看书,准备考研。</p>
晚上十点过,座机铃声响了。</p>
叮铃铃...叮铃铃…</p>
打破了宁静。</p>
杜双伶离座机近,半起身迫不及待地拿起听筒。</p>
“喂...慧慧啊,过了没...好,好,恭喜喔...好,等你回来。”</p>
听到外面动静,张宣也适时把头从书房探了出来。</p>
电话一挂,杜双伶高兴地对着两人说:“过了,慧慧是以第一名的成绩晋级的下一轮。”</p>
“厉害!好厉害!”邹青竹把书一丢,一个人鼓起掌来。</p>
见状,张宣和杜双伶对视一眼,赶紧跟着鼓掌,这气氛不能丢,要保持住。</p>
文慧那姑娘确实强势,三人作为好友与有荣焉。</p>
次日,为了喜迎文慧,三人在市区跑上跑下,备了好多高级食材。</p>
杜双伶和邹青竹还特意给文慧送上了两束花,这至诚场面把文家一行人都感染了。</p>
以至于当晚文舒睡觉时还跟小妹文瑜称赞说:“慧慧这朋友挺不错,你熄了那份心思吧,不要亵渎这份友谊。”</p>
文瑜默然,没做声。</p>
天气越来越冷,离考试也越来越近。张宣除了在书房写作外,大部分时间都会去图书馆,或者教室。</p>
目的是换换环境,换换脑子。</p>
毕竟人嘛,总呆在一个地方会腻味,总呆在一个地方会慢慢懈怠自己。</p>
这也是很多男人为什么明明家里有老婆,却还喜欢在外面300、400的乱花。</p>
所以在这段轻松的日子里,他也是尽可能多往外面跑。</p>>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就到了1996年1月27日。</p>
今天是腊八节。</p>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最后三天。</p>
张宣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学楼,准备复习。</p>
没想到才进教学楼大厅,就遇到了方美娟、董子喻和沈凡三人从另一个入口进来。</p>
“怎么你们今天少个人?”张宣问。</p>
“思茗有点事回家了。”董子喻回答。</p>
接着她问:“你呢,怎么没和杜双伶她们一起?”</p>
张宣说:“我最近都是一个人,她们都在图书馆。”</p>
董子喻发出邀请:“要不和我一起复习?”</p>
张宣想了想没拒绝,直接跟三人去了五楼一教室。</p>
中间他出来上厕所时,遇到了罗雪,后面跟一不认识的男生。</p>
“张宣,你也在。”罗雪顿了顿,随后大大方方打招呼。</p>
“诶。”张宣笑着应声,还瞄了男生一眼。</p>
男生似乎知道罗雪曾喜欢过他,被张宣打量一番后,有点不自在,但还是跟着罗雪进了一间教室。</p>
目送两人进教室,张宣似有所感,转身看向对面,刚好看到文慧从女厕所出来。</p>
隔空对视,两秒后张宣走过去揶揄:“今天又被人占座位了?”</p>
文慧安静回答:“不是同一个人。”</p>
“男的女的?”</p>
“女的。”</p>
“又是来报复的?”</p>
“不是。”</p>
“不是就好,不然你这么受欢迎,我一个保镖也不够用啊。”</p>
文慧爽利笑笑,没接茬。</p>
张宣关心问:“下一轮有强劲的对手吗?”</p>
“嗯。”</p>
文慧回忆一番:“有三个挺厉害的。”</p>
张宣担心问:“那你有信心没?”</p>
文慧远眺天际,还是说:“有。”</p>
张宣眼神在她的侧脸停留几秒,随后也跟着看向了远方:“要是获得了第一名,你以后会以这个为主业吗?”</p>
文慧几乎没怎么犹豫:“不会。我只是喜欢钢琴,不喜欢像明星一样到处巡演。”</p>
张宣说:“那个来钱快,名气也增长快。”</p>
文慧侧身看他,答非所问:“要是双伶在外面经常抛头露面,你会喜欢吗?”</p>
张宣摇头,实诚地说:“不喜欢,她也不会。”</p>
文慧收回视线:“嗯,女人分两种。一种喜爱镁光灯下的生活,一种回归家庭。相比名利,我更向往家庭。”</p>
这句话让他想到了米见,米见前生也说过类似的话。</p>
前生和自己有纠缠的两个女人都是回归家庭型的,这让他很自豪,很得意。</p>
说实话,在张宣的观点里,可能是出于性格的原因,他更喜欢传统类的女人。</p>
当然,也并不是讨厌外向型的。</p>
有很多外向型的女人也有足够的吸引力,但以他的性子,只能止步于欣赏,不敢越雷池。</p>
这或多或少也和他的个人能力有关系。</p>
毕竟上辈子就一大学老师,在社会上属于能过日子的阶层,对于那种外向型女人,不敢有非分之想,也驾驭不了。</p>
说白了,就是懒,还有点大男子主义。</p>
曾经年近花甲的时候,张宣和阳永健还就这个问题讨论过。</p>
两人从小认识,开裆裤就成了朋友,关系非常要好,但却一直不来电,这应该是和两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p>
阳永健是个事业型女人,读书也好,走向社会也好,始终有一颗不服输的心。</p>
而张宣恰恰相反,只要日子能过得不错,就不想再格外努力了。</p>
以至于阳永健经常说他:没野心,没大胸怀。</p>
思绪归笼,张宣问:“我和董子喻、沈凡他们在一个教室,要不要一起过来?”</p>
文慧懂他意思:“不用,我在的教室有十来人,不会有事。”</p>
听到这话,张宣放心了,“那好,不过你也别太晚了。”</p>
“嗯。”</p>
…</p>
管理学专业考试分四天。</p>
这次考试运气不错,前面是沈凡,过道左边是小十一。</p>
张宣本来估摸着吧,每科大概能有80分左右。他很满意。</p>
但架不住监考老师给力啊,每到最后20分钟就聊天去了,根本不管里面。</p>
在这种大环境下,张宣还是不小心瞄了眼小十一的试卷,然后就发现有错。</p>
改呢?</p>
还是不改呢?</p>
没啥纠结的,选择不改。</p>
毕竟这不是两年前的高考。高考那是决定命运的一战,不敢打马虎眼,能多得一分都是好的。</p>
而这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不符合他的性格。</p>
ps:求订阅!求月票!</p>
6月份第一天,大家把保底月票投给三月吧,谢谢啦!</p>
(还有…)</p>
</p>sxbiquge/read/56/56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