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歌来了。</p>
坐桑塔纳来的,车子是陶显的专属车,司机也是陶显的专属司机。</p>
陶歌把行李箱交给张宣,就问:“姐有点饿了,家里饭菜好了没?”</p>
张宣热情道:“放心吧,知道你要来,早做好准备了。”</p>
陶歌问:“文慧做的菜?”</p>
张宣说:“当然,你指名道姓要吃,我肯定要满足你愿望。”</p>
陶歌一脸期待:“你还别说,上次回京城后,我还特意找了几家淮扬菜馆吃,味道是不错。</p>
但没有文慧给我的那个感觉。”</p>
张宣想了想说:“听说是家传的手艺,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p>
但味道确实好。”</p>
“双伶呢,双伶怎么没来接我?”</p>
“亏你还是职场摸爬打滚这么多年的人,双伶来了就不像话了。</p>
难道还真把文慧和邹青竹留在厨房当丫鬟使啊?”</p>
陶歌意外地看了看他,啧啧地出声:“你有才华,书写得好,姐知道。</p>
没想到你年纪轻轻,为人处世的能力也这么有手段啊,真是不错。”</p>
张宣一副为难样子地说:“你知道就好,为了满足你的口欲,我可是舍了老脸的,不然以文慧那大家闺秀的样子,怎么轻易下厨。。”</p>
陶歌笑了,哪里还不知道他心里打得什么小九九。</p>
陶歌是真饿了。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饭,那松鼠鳜鱼一大半进了她的肚子。</p>
临了临了,陶歌伸个懒腰夸赞文慧:“手艺真好,好吃,谢谢你,我吃的很满足。”</p>
文慧温婉笑笑,端起茶几上的热茶,小口喝了起来。</p>
书房。</p>
望着铺满左、中、右三个抽屉的稿子。</p>
陶歌问:“新书叫什么?”</p>
张宣回答:“发条女孩。”</p>
陶歌随意拿起其中一本稿子,翻了翻:“这本书一共有多少万字?”</p>
张宣说:“30万字左右。”</p>
陶歌听了没做声。放下手中的本子,然后找到定稿的第一本,坐在椅子上开始看了起来。</p>
这次不同以往的严肃、期待、忐忑和紧张,陶歌翘起二郎腿,把书搁在膝盖上,显得很放松。</p>
见状,张宣心里暗暗叹了口气。</p>
虽说这娘们和自己以姐弟相称,其实内心还是蛮倨傲的。</p>
她显然不是很看好科幻小说。</p>
想通过这种方式无声无息告诉自己,希望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传统严肃文学上。</p>
不过对这种情况,张宣也是心里有数,能理解。</p>
毕竟三体没轰动世界之前,科幻小说在国内的地位是非常有待提高的。</p>
甚至过分一点讲,在一些固守传统的知识分子眼里,这类小说和武侠没甚大区别。</p>
可能因为金庸老先生的缘故,科幻小说的地位还远远不如武侠。</p>
所以对陶歌这随性态度,张宣没有什么不满。</p>
他现在只有一个愿景:就是希望“发条女孩”能为自己争一口气,希望这么好的小说别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砸在自己手里,别让它蒙尘。</p>
眼不见为净,呆了半晌的张宣干脆出了书房,脱掉衣服开始练习拳击。</p>
这玩意儿隔段时间不练,就心里痒痒的,感觉浑身都不自在。</p>
半小时后,一身大汗的他洗个澡,去楼下跟老邓吃小灶、吹牛去了。</p>
盯着鲁妮的肚子瞧了会,张宣突然问老邓:“老邓,导员是不是怀孕了?”</p>
老邓斯斯文文道:“那肯定是你出现错觉了。”</p>
张宣想也没想就说:“那可不一定,可能导员怀孕了,你都不知情。”</p>
老邓扶扶眼睛,把张宣跟前的花生米抢过来,“张小子,你什么意思?你今天必须给我解释清楚?”</p>
张宣怔了下,随即反应过来,毫不客气地说:“我家双伶这么好看,你觉得我吃惯了精粮细米,还会去碰糠咽菜吗?</p>
是你不正常,还是我不正常?”</p>
老邓气得,小心翼翼地打望一眼厨房里的鲁妮,降低声音说:“你说鲁妮是糠咽菜?”</p>
张宣也跟着回望一眼鲁倪,煞有介事道:“老邓,你别眼瞎,最多是加了点碎米的糠咽菜。”</p>
老邓拿眼瞪他,随后把桌上的泥鳅收起来了,把凉拌猪耳朵收起来了,花生米也不给。</p>
末了,老邓指着大门,温和地说:“张小子,请你给我滚。”</p>
张宣眨巴眼,坐着不动。</p>
老邓把他拉起来,推着他走,“这里不欢迎你,我早就看你这张脸不顺眼了,以后别来了。”</p>
张宣试图解释:“老邓,你就放…”</p>
砰!</p>
门关了,老邓压根不给他解释的机会。</p>
听到门口的动静,鲁妮从厨房出来,拿着铲子问:“怎么了,你怎么把人赶走了?”</p>
老邓笑呵呵说:“这小子现在经常损我,我刚才抓着点把柄,借机把他赶走了。</p>
让他知道知道,以后就算是我老板了,我想叼他,还是一样叼他。”</p>
鲁妮无语:“你怎么像个孩子似的。”</p>
老邓摸摸耳鬓,“可不是,自从跟了你以后,我感觉心态都年轻了,不过这种感觉不错。”</p>
鲁妮笑笑,又进了厨房。</p>
老邓靠着门棱,眼神扫过鲁妮肚子,情不自禁问:“鲁妮,你是不是怀孕了?”</p>
鲁妮勾勾嘴:“不容易啊,老邓。你个榆木脑袋总算开窍了,我还一直在等你问我,你没看我最近的衣服都是宽松装吗。”</p>
“你真怀孕了?”老邓大惊。</p>>
“当然,你自己干的好事,你不知道?”</p>
“我什么时候干的?”</p>
哐当一声响,勺子砸在了地上。</p>
一连两天…</p>
陶歌终于把“发条女孩”看完了。</p>
书本放下。</p>
闭上眼睛、靠着椅背小憩会,陶歌最后只问了一句话:</p>
“你觉得这书能为你挣到美元英镑?”</p>
坐在对面的张宣,一脸慎重地表示:“当然。我是作家,请相信我的判断能力。”</p>
四目相视,你看我,我瞧你,僵持中,陶歌率先开口:“好,姐信你,这书交给我。”</p>
闻言,张宣松了一口气:“谢谢。”</p>
“喊姐。”</p>
“”</p>
陶歌摇着二郎腿说:“国外出版不比国内,我还要给你找专业人士翻译,还有许多门道要我亲自去英国弄,叫声姐过分了?”</p>
眼神游过她的黑丝长腿,张宣起身说:“走,我带你逛逛校园。”</p>
陶歌没理他,走出书房门就对沙发上的杜双伶喊:“双伶,走,陪姐散步去。”</p>
“好。”杜双伶嫣笑着起身,把电视关掉就走了过来。</p>
张宣很是识趣,直接去了沙发上,打算给老家打個电话。</p>
家里有电话就是方便,响两声就通了。</p>
那边有婴儿哭声,张宣想起什么,问:“老妈,大姐第二胎什么时候生?”</p>
阮秀琴一边哄宝宝,一边说:“快了,估计下个月就要生了。”</p>
婴儿哭声很大很急,原本想唠唠家常的张宣,选择长话短说:</p>
“老妈,我收到二姐的信了?”</p>
“什么?”</p>
“我说我收到二姐的信了。”</p>
阮秀琴急急问:“什么时候收到的?她在信上说了什么?她身体怎么样?她有钱花吗?她过得好吗?她在哪?她有没有说想要回来?…”</p>
听到老妈一口气问了9个问题,张宣此刻有股冲动,很想把那所谓的二姐暴打一顿。</p>
看老妈为你担心的!</p>
深呼吸口气,张宣平和地把张兰的信原封不动地念了一遍。</p>
没了?”阮秀琴才开始听,就发现满崽念完了。</p>
“没了,就一句话。她说她和那个男同学过的挺好,不用你们记挂,也不用你们去找。”张宣详解一遍。</p>
阮秀琴沉默了,随后眼泪不可抑制地流了出来。</p>
见不得这情况,熟悉阮秀琴同志是个什么性子的张宣,继续安慰一番就把电话挂了。</p>
心想,等哪一天见到了张兰,一定要好好问候问候她。</p>
只是…</p>
好像自己的口才骂不过,得请外援。</p>
双伶?不行。</p>
米见?更加不行。</p>
莉莉丝?论耍嘴皮子,肯定也耍不赢。</p>
不过莉莉丝会搏击,骂不过可以动手打。</p>
反正都是女的,找个没人在场的机会修理一番似乎也不错。</p>
嗯,就这么决定了,哪天要是心血来潮,就让莉莉丝帮自己出这口恶气。</p>
真的太过分了!</p>
写封信,大姐提都不提一句,还把老妈弄哭了。</p>
晚上,客厅。</p>
陶歌从随行包里掏出两张汇票,递给张宣:</p>
“这是你8月份、9月份的稿税,一张是900万,一张是447万,总计1347万,收好。”</p>
张宣接过汇票检查一遍,随手把它交给了眼睛亮亮的杜双伶。</p>
陶歌说:“来之前,我代你去了趟李老家。”</p>
张宣关心问:“李老还能挺多久。”</p>
陶歌摇摇头,一脸落寞:“估计就这几天的事情了,已经不进食了。”</p>
张宣沉默了,许久后,他起身从书房取出一叠稿子,交给陶歌。</p>
问:“你大概什么时候回去?”</p>
陶歌翻了翻稿子,随后收进包里:“明天下午4四点多的飞机票。</p>
明天中午,你们俩带上文慧和青竹,跟我去吃饭。”</p>
张宣试探着问:“去哪?”</p>
陶歌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别跟我装,你不是期待已久了么?”</p>
张宣高兴问:“天河路228号?”</p>
陶歌点头:“我老头子说,明天抽空去看看。”</p>
张宣嘿嘿直乐,“那我去准备准备。”</p>
陶歌看笑了,“不用,我老头子是对你的策划案感兴趣,但还不到时候。</p>
明天只是去看看你那个西塔楼的效果图,不要大张旗鼓。”</p>
张宣秒懂,随即狗腿式地给两人倒杯热茶。</p>
ps:求订阅!求月票!</p>
</p>sxbiquge/read/56/56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