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王之后,李瑕先以自己对经济货币的理解结合宋初的交引制度,先小规模地发行了盐券,试图逐步建立起平陵王府的货币信用。</p>
做这一步,他是慎而又慎,唯恐打乱川陕薄弱的货币体系。</p>
那纸币的杠杆作用便发挥不出来。</p>
直到建立了统计司,经过了合理的筹算,他才能做到适量发行券引,刺激川陕的迅速发展。</p>
打个比方,以五石盐为锚定物,只要王府有公信力,眼下便敢发行二十石的盐券,相当于能凭空“借”来十五石的盐价做为本钱。</p>
这自然对商贸自有了极大的促进。</p>
李瑕懂理论、李冶擅统筹、严云云精明有手段,这样的草台班底形成之后,川陕发行券引一事便开始大步向前推进。</p>
他们在一开始便制定了严格的统筹、监管,以防止再出现宋、金滥发纸币导致的物价飞涨。</p>
六月中旬,李瑕再次召汉台幕府诸属臣议事,总结了上半年稳定形势、谋求名份的成果,确定了下半年的振兴之方略。之后便是一场人数更少的议事,确定了今年的盐、茶、米、布券引的发行数量。</p>
在当今整个东南会子如废纸的情况下,不少人畏纸币如虎,李瑕亦觉自己这个动作颇为大胆。</p>
诸侯不得朝廷之命,擅自大规模铸币,几乎等同于向朝廷在经济上宣战。</p>
既是宣战,他便准备好应对宋廷,以及各种牛鬼蛇神的反击。</p>
伪造券引、挤兑、作空、抵制……贫瘠的川陕要面对的是富饶的东南。</p>
难得没有战祸的短短几年,川陕民生经济能休养到什么地步,这是第一个考验。</p>
……</p>
很快,仅在七月初二,一家商行从荆湖运来晶石、铜器、丝绸、农具等等货物,且卖了两艘大船给汉中军器司,接受了面额五十万斤的茶券。</p>
之后,这商行在汉中几个县衙兑换了二十万斤茶叶,又以剩余茶券与蜀地商贾采买了药材、毛皮、羊羔、竹器等诸多货物南下。</p>
这桩生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p>
平陵王府发行券引也一向好用,无非是盐券之外又多了茶、布、米券。</p>
对商行而言更重要的是原先北方走私的人参、皮货商路还没断,且在汉中就可以买到。</p>
等到冬天,一株老参、一件狐裘在江南便能翻上百余倍的价。</p>
~~</p>
临安依旧繁华,街巷上的商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p>
勾栏瓦舍中的表演终日不歇,金银铜钱落在盘上的声音叮啷作响。</p>
御街上有官轿行过,轿中的叶梦鼎偶尔掀帘看着街上的这热闹景象,目泛沉思之色。</p>
轿子进了枢密院,叶梦鼎踱入公房,见贾似道坐在桌案后,不由面露鄙夷,但还是转身掩上门。</p>
“贾平章又有国事商讨?”</p>
“我不像你,终日只知上表求辞,拂官家颜面。”</p>
叶梦鼎叹道:“垂垂老矣,只想归家致仕也不许吗?”</p>
“你是帝师,没有官家登基不到两年便六次辞官的道理。”</p>
“平章公好生霸道呐。”</p>
“我不是来听你冷嘲热讽的,说话拐弯抹角无甚意趣。”贾似道揉了揉额头,道:“程元凤想学吴潜……你可知我是何意?他竟敢逼我行废立之事,好大的胆子。”</p>
叶梦鼎没说话,扶着椅背,缓缓在一旁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回想着近年诸事……</p>
吴潜当年一向是反对先帝立如今这个官家的,程元凤那时则对储位之争并不感兴趣。</p>
一转眼,吴潜贬调循州,已不在人世。</p>
程元凤变了,不再是对皇位之争袖手旁观。这一个多月以来,不知联络了多少官员,准备弹劾贾似道。</p>
还传信来表示贾似道若不罢相,朝中正直之士只能请太后垂帘听政了。</p>
这是婉转的说辞,意为要针对官家。</p>
为何如此?</p>
官家实在是太荒唐了!</p>
这就是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天子。</p>
扪心自问,叶梦鼎也自觉愧对天下生黎……</p>
“你一直骂我沽名吊誉,说我屡次辞官是爱惜羽毛。”叶梦鼎道:“我今日实话告诉你,这帝师、这宰相,我真不愿再当了。”</p>
“老而昏庸的懦夫,事到如今,再说不愿当帝师还有何用?”</p>
贾似道冷笑一声,只觉听叶梦鼎说一句话都烦,道:“不绕关子。先帝驾崩那夜发生了什么你很清楚,此事不可揭开。”</p>
“那不如请贾平章上书致仕?”叶梦鼎道:“想必,等贾平章致仕了,以申甫兄的为人,必不会再揭开此事。”</p>
贾似道怒极反笑。</p>
“果然,你们这些人盯得还是我这个权柄。若我不肯请辞又如何?”</p>
“也许申甫兄会与你玉石俱焚?”</p>
“玉石俱焚?”贾似道问道:“为了对付我,他不惜拖累官家,你能答应?”</p>
叶梦鼎叹道:“我管不了。”</p>
“够了!你们不就是要毁掉我的公田法吗?鼠目寸光!来,鱼死网破罢了!”</p>
说罢,贾似道终于压不住怒火,倏然起身,向外走去。</p>
叶梦鼎低头沉思着,渐渐有些忌惮起来。</p>
他终究不是程元凤,不能狠下心来对天子动手。</p>
“贾平章留步。”</p>
贾似道停下了脚步。</p>
如果有选择,他真的不想再一次找叶梦鼎联手。</p>
这让他觉得平章国事也还是不能摆脱党争。</p>
没完没了……</p>
叶梦鼎缓缓道:“程元凤之所以如此,终究是担心贾平章对国事操之过急。”</p>
从“申甫兄”到“程元凤”,他与程元凤之间,终究还是被贾似道撬开了一道缝隙。</p>
“说,你要我如何?”</p>
叶梦鼎道:“经界推排法,老夫竭力反对,请贾平章停下来。”</p>
贾似道犹豫了。</p>
这“经界推排法”就是废除十八界会子,以金银关子完全替代会子,是他平抑物价的良策。</p>
不推行此法,便不能让朝廷停止超发会子。</p>
“反对?”贾似道冷笑道:“半年来米价又翻两倍,百姓破家者不知几何,你竟还敢反对?”</p>
“谁破家?贾平章真有在临安城看一看?”</p>
“城中百姓当然不肯用会子,谁会傻到还用会子?被会子害苦的是何人?乡野里种粮的平头百姓!岁岁以废纸‘买’他们的粮,他们还如何活?你不如到乡野里看一看吧,睁眼瞎!”</p>
“还未到不得不废会子的时候,反而是你把十八界会子尽废,手持会子的农夫才真要破家荡产!”</p>
“蠢货。已谈过太多次了,够了。”</p>
贾似道不想再与叶梦鼎多说,下意识想要抬步走,才意识到今日是来找叶梦鼎帮忙的。</p>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闭上眼。</p>
叶梦鼎提醒道:“这次不是我在逼你。”</p>
“好……我退一步。”</p>
这一句话出口,贾似道的背已弯了下来。</p>
“我退一步。”他有气无力地喃喃道:“废十七界会子,留第十八界会子与金银关子并行,你看如何?”</p>
~~</p>
近月以来,弹劾贾似道的奏折如雪一般。</p>
放眼朝堂,已没有还能与贾似道叫板的高官。</p>>
便是程元凤在朝时,也没有这么大的能量让这么多人同时弹劾贾似道。</p>
也唯有贾似道自己能将群臣逼到这个地步。</p>
终于,连不问国事的赵禥也感到慌了。</p>
七月十六日,赵禥难得召一众大臣于延和殿内引奏事。</p>
……</p>
“怎么……怎么回事?师相这不是做得很好吗?国库也有钱了,为何要弹劾他?”</p>
赵禥先开口问了,良久,却没听到臣子们的回答。</p>
沂王府教授、枢密院编修官的马廷鸾站在殿中,抬眼瞥了瞥叶梦鼎,见叶梦鼎不动如山,于是微微点了点头。</p>
很快,已有谏臣出列。</p>
“禀陛下,贾似道推行之公田法,初以官品逾限田外买之,有嫉富抑强之意,继而派买,除二百亩以下者免,余各买三分之一。其后,虽百亩之家亦不免,令田主抱纳,已失之初意……”</p>
“臣弹劾贾似道纵容平江知府包恢行以峻急之法强买民田,与八十老翁施以肉刑,至其死,平江骚动,人心不服……”</p>
“臣弹劾贾似道贪墨,今公田每租一石明减二斗,不许多收。而毗陵、澄江等地凡六七斗皆作一石。及收租之际,总额有亏则取足于田主,以为无穷之祸……”</p>
“臣弹劾贾似道纵恶吏鱼肉百姓,镇江一恶吏,将其贫瘠之地强与人更换,于田主其祸尤惨……”</p>
赵禥已经听呆了。</p>
他虽然完全听不懂这些人一个个站出来在说什么,但已能感到事情很严重。</p>
在御榻上坐了良久,他只觉脑子里嗡嗡嗡,直到一声呼喝传入耳中。</p>
“臣请陛下罢免贾似道!”</p>
“臣等,请陛下罢免贾似道……”</p>
马廷鸾亦出列,行礼,郑重道:“臣乞陛下遏恶扬善以顺天,举直错枉以服民!”</p>
若说之前那些谏臣都只是在弹劾贾似道,他一出列,则已是对官家言带威胁。</p>
今日,若不罢免贾似道、遏恶扬善,那官家便不是在“顺天”了。</p>
“臣等,乞陛下遏恶扬善以顺天,举直错枉以服民!”</p>
“……”</p>
马廷鸾知道官家或许听不懂。</p>
但这声势其实是给叶梦鼎等人看的。</p>
今日必须罢免贾似道,否则他们便要请太后临朝听政……这代表着什么叶梦鼎不会不明白。</p>
~~</p>
赵禥愈发不知如何应对。</p>
谏臣们声势浩大,而贾党官员却全都沉默不语。</p>
赵禥不由大急,心想着你们倒是说句话啊,不然就只能罢免贾似道了。</p>
好一会,他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位老师,连忙看向叶梦鼎。</p>
只要叶梦鼎能站出来……赵禥也不在乎谁来当这个平章军国重事。</p>
贾似道,其实也是可以说丢就丢的。</p>
但叶梦鼎却只是向赵禥摇了摇头。</p>
赵禥又是一愣,只好向贾似道问道:“师相,你怎么看?”</p>
“臣,乞骸骨。”贾似道脸色平静,摘下官帽。</p>
这样的场面,他都不知经历过多少次了。</p>
永远都是在疲于应对百官攻讦……</p>
赵禥愣了愣,依旧未见叶梦鼎有愿意出面收拾残局的样子,愈发焦急,不知如何是好。</p>
“师相,你……”</p>
~~</p>
马廷鸾看眼贾似道已将官帽放在地上。</p>
大事将成,他心里却是疑惑起来,认为贾似道、叶梦鼎的反应并不太对。</p>
果不其然,下一刻,叶梦鼎似叹息了一声,出列,道:“陛下,臣以为贾平章不宜于如今去职,枢密院今日得京湖吕文德奏报,蒙兵攻长江下游甚急……”</p>
“当”的一声,御案上的酒杯被推倒了。</p>
马廷鸾闭上眼。</p>
他知道今日事又败了,贾似道早已与叶梦鼎、吕文德有了交易……</p>
下一刻,一句惊呼声入耳。</p>
“师相啊!”</p>
马廷鸾猛然抬头,眼中绽出不可置信之色。</p>
他竟是看到……御榻上的官家突然窜了出来,一把抱住了贾似道的腿。</p>
然后,卑躬屈膝拜倒在地,大哭不已。</p>
“陛下!不可如此……”</p>
“陛下!”</p>
“陛下……”</p>
群臣大惊失色,之后大怒,纷纷呼喊。</p>
“陛下快起来!”</p>
“陛下万不可如此……”</p>
赵禥却如没看到他们的激愤与惊讶,只顾死死抱住贾似道。</p>
“师相!师相……朕的师相,你不能辞官啊……求你不要弃朕而去!可怜可怜朕吧,师相……”</p>
~~</p>
贾似道闭上眼,心里并未有得胜的喜悦,只感到挫败与疲倦。</p>
这次,无非是向吕文德妥协了,答应往后行公田法、打算法,绝不牵扯到吕家军,并加吕文德太尉之衔……</p>
一次是对叶梦鼎,一次对吕文德,两次妥协,换来了今日又一次党争的胜利。</p>
累了。</p>
哪怕天子匍匐于地哀求他不要走,也难已消磨心中的失望。</p>
推排法、公田法、打算法俱被人砍了一刀。</p>
这一刀也砍在他贾似道心上。</p>
“这便是我的鼎力革新吗?”</p>
~~</p>
慈元殿。</p>
全玖一直关注着前廷的动向,焦急不安。</p>
“若贾似道不肯妥协,程元凤到底有何手段对付官家?”</p>
“平章公不肯说,只交代此番他必能保住官家,稳定朝局,请皇后不必惊慌。”</p>
“去查,问问叶梦鼎,到底何事还能危胁到官家?”</p>
……</p>
许久,有宫娥匆匆赶来,附在全玖耳边低声禀报了一句。</p>
“怕是落在瑞国长公主处,不久前,瑞国长公主遣人往歙县见了程元凤。”</p>
全玖脸色当即冷了下来,再无往日端庄。</p>
她侧过脸,对着阴暗处,在心中自语了一句。</p>
“无怪乎贾似道不肯说,原来是你,赵衿……”</p>sxbiquge/read/56/56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