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 第480章 胜利(为盟主“blackmoon413”加更)

>

“杀啊!”</p>

当身后那排山倒海欢呼“大汗”的声音响起,孟伯阳转头望去,只见山顶上已再次竖起九白纛。</p>

那大纛之下还有个身影。</p>

他知道,不用撤兵了。</p>

大汗醒了,那便如那蒙古战歌中所唱的“胜利属于大汗”。</p>

接着,史天泽的旗令一变,孟伯阳不再收缩,而是迎向了张珏。</p>

“援兵很快就到,杀败宋军,今夜摆酒肉庆功。”</p>

别的,不必多想。</p>

战场太小,他的骑兵排得太密,没能冲锋起来,但跨坐在马上,他还有居高临下的优势。</p>

很快,双方交锋。</p>

孟伯阳一马当先,弯刀猛劈,气势如虹。</p>

这不仅是他的气势,更是他身后属于大蒙古国的气势。。</p>

相比之下,宋军的气势显然弱了太多…</p>

“嘭!”</p>

孟伯阳劈倒一个宋军,战马也冲进了宋军阵中。</p>

蒙军右翼已与宋军厮杀在一起。</p>

战场中央,宋军主将的大旗正在前向移动。</p>

李瑕大步而行,他看到了赵安的犹豫,明白这些将领对他李瑕的指挥还有所顾忌。</p>

那便身先士卒,证明他不是要用将士们的牺牲,去试探蒙哥死没死。</p>

“蒙军正在虚张声势,杀过去,大宋必胜!”</p>

韩忠显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什么。</p>

“敢后退者斩!”</p>

李瑕大喝一声,人已杀向了蒙卒。</p>

赵安见他如此,不敢再犹豫,终于领人杀了回去。</p>

“继续杀敌!”</p>

俯瞰整个战场,宋军的整个阵线都显得单薄。</p>

随着全军的冲锋,椎形阵已形成了个“一”字。</p>

而蒙军却密密麻麻,渐渐要将他们包围。</p>

聂仲由攻的是蒙军的左翼。</p>

他兵力少,与王益心、阿吉等部配合,一开始只是要起到牵制作用。</p>

但战斗突然激烈起来,他们的压力就大了许多。</p>

马蹄声起,聂仲由向东面看去,只见前方一大股蒙军骑兵正在绕道,要包抄到宋军后方。</p>

“拦住他们!”</p>

聂仲由今日已受了伤,伤口虽仓促包扎过,但动作一大,血就不停地流出。</p>

林子连忙拉了他一下。</p>

“哥哥你指挥!马九,我们上!”</p>

宋军本就单薄的阵线又被拉长,显得更加单薄,随时有被蒙军冲破的危险。</p>

林子不明白李瑕所言的“必胜”有何根据,但他信任李瑕,一心要撑下去。</p>

“别怕,蒙军在虚张声势!”</p>

“他们的大汗要死了…”</p>

只有林子,哪怕在战场最危急之时也始终记得李瑕的吩咐。</p>

他渐渐发现,喊着这些话,对面的蒙卒确实会显得犹疑一些。</p>

原来望台倒下时的动静,这些人都没忘。</p>

“马九!让人喊啊!”</p>

··,,</p>

“快!让马军寨支援!”</p>

聂仲由依旧是提刀向前杀去,浑不顾自己身上的伤口。</p>

忽然,他转头看去,见到了又有一支蒙军汉军向这边支援而来。</p>

那旗号是…刘渊?</p>

聂仲由愣了一下。</p>

他认识刘渊,因遂宁军曾与段元鉴一起守过青居城。</p>

当时,段元鉴正要组织抵抗蒙军,是刘渊一刀斩杀段元鉴,献城投降。</p>

苍天有眼,让聂仲由在战场再次遇到刘渊,他怒火涌上心头,毫不犹豫便冲了上去……</p>

石子山营地。</p>

山腰处蒲元圭走出帐篷。</p>

原本,宗王莫哥本已下令将他们这些降人看管起来。</p>

但蒙哥醒后,已下令放开他们,依旧大胆任用,极显雄主之魄力。</p>

青居城降将刘渊就是因此请命去增援。</p>

但蒲元圭却是只站在那,望向了山下的战场。</p>

只见宋军的“一字阵线已渐渐被蒙军包围…</p>

蒙军又快要大胜了。</p>

蒲元圭想了想,反而转身又回了帐篷。</p>

“把书籍信件收拾一下,快!”</p>

天色将暗,战场上却还是金戈铁马,杀伐不止。</p>

对于蒙、宋双方而言,这本是一场早该结束的战斗。</p>

连张珏也已有些不明白,李瑕为何笃定能胜。</p>

蒙哥的大纛还竖立在山顶。炸倒望台似乎也只是徒劳…</p>

再回过神来,只见不远处,族弟张万已倒了下去。</p>

“张万!”</p>

张珏悲吼一声,手中大斧猛掷出去。</p>

大斧回旋,“噗的一声劈进那个杀死张万的蒙将脸上,血溅开,极是骇人…</p>

~</p>

“赵义!”</p>

孟伯阳见副将身死,勃然大怒,纵身一跃,手中弯刀已劈向张珏。</p>

张珏失了武器,混乱之中侧身一避,肩上便中了一刀。</p>

“将军!”</p>

宋军士卒连忙冲来,抢回张珏便向后撤,阵线大乱。</p>

依靠张珏身先士卒激励起的士气终于是开始跌落下去。</p>

宋军人数的劣势已开始显现……</p>

“去支援两翼!”</p>

战场中央,李瑕竟是一边杀敌,一边还关注着两翼的战况。</p>>

他一剑刺死一名蒙卒,猛扯住赵安便大喝了一声,接着手一推,将赵安推进军中。</p>

再抬头一看,只见石子山上的怯薛军还没赶到战场,李瑕似乎松了口气。</p>

但局势还是越来坏。</p>

史天泽打算包围宋军,不停的将兵力分派往两翼,既吸引宋军中军入围,也意在削薄宋军的阵形。</p>

他确实是宿将,虽然从昨夜到现在已败了两场。</p>

李瑕于是断然放弃了与两翼的联络,在派出援军之后,只领着兵力已不多的中军,杀向史天泽的大旗。</p>

这打法,像是完全中了史天泽的陷阱。</p>

史天泽大喜,马上下令先包围宋军中军……</p>

“酒!”</p>

石子山顶上,蒙哥忽然伸出一只手。</p>

“大汗。”来阿八赤小声地唤着,想要劝说什么。</p>

然而,蒙哥的手却未放下。</p>

来阿八赤无奈,只好端过一个酒囊,小心地放进蒙哥手里。</p>

他斜站在蒙哥后方,目光看去,能看到这位大汗的侧影。</p>

随着烈酒入喉,只见大汗那苍白没有血色的脸上泛起了红晕…</p>

正在此时,来阿八赤看到有人快步跑上山来,支支吾吾的样子。</p>

“大汗…”</p>

蒙哥没有回头。</p>

来阿八赤只好大喝道:“说!”</p>

“大汗,宗王劝大汗……浮桥造好了,请大汗尽快过江,不能再耽误了”</p>

蒙哥还是没有动。</p>

下一刻,来阿八赤眼睛一瞪。</p>

“噗!”</p>

视线里,一口酒与血混合的血水从蒙哥口中狂喷而出。</p>

“大汗!!”</p>

“大汗!!”</p>

再喊也已无用了。</p>

“嘭”的一声响,那高大魁梧的身躯已重重砸倒在地。</p>

众人目光落处,只见蒙哥双眼圆睁,已完全气绝。</p>

也许这位蒙古大汗真以为酒能治百病;也许他是想用酒来压住胸口的喷涌……</p>

无论如何,蒙哥没能盖住那一口要从五脏六腑中喷出来的血。</p>

一代大汗,临死前犹有雄心壮志,强撑重伤的身体为三军壮胆。</p>

但,争不过生死。</p>

蒙军的战歌还在唱着,然后,夏然而止。</p>

“只有经过鲜血浇灌的土地,才会长出更葱茏的绿草!它也属于…”</p>

“大汗!!”</p>

山顶上的蒙古诸将还在想要如何掩盖蒙哥的死讯。</p>

但鼓乐就摆在这里,转过头的鼓手停了手中的鼓棰。</p>

接着,战歌一停,所有士卒都已看了过来。</p>

夕阳在山边投出最后一抹余晖。</p>

蒙哥已死在余晖散尽之前,在众目睽睽之中。</p>

“只有经过鲜血浇灌的土地,才会长出更葱茏的绿草,它也属于大汗。”</p>

战歌已从天地间飘散。</p>

山下的战斗还在继续,越来越多的蒙军却已明白,宋军就是故意的,强攻过来,就是为了逼死他们的大汗……</p>

“走!”</p>

蒲元圭已领着家小以及三百亲兵,趁着营中蒙军混乱之际,从石子山大营西面穿了出去。</p>

他曾经离倒塌的望台最近,亲眼看到了蒙哥的伤势,确定这位大汗不可能撑得住。</p>

鞑子无知,真以为酒能治百病,可笑。殊不知唯有莫哥说的才是对的,扣押降人、尽快撤军……</p>

可惜,妄想与天争。</p>

蒲元圭已有了决定,他要走上蒲帷为他留好的退路。</p>

一路往西,到成都去…</p>

蒙军右翼,孟伯阳听到那战歌一停,不需回头,马上有了预感。</p>

大汗果然是重伤了!明明已经猜到了。</p>

他在地上一滚,躲过宋军的长矛,头也不回逃……</p>

蒙军左翼,刘渊下意识转过头想看看山上发生了什么,一柄长刀已斩了下来。</p>

“叛逆!受死!”</p>

“噗”的一声,像是刘渊一刀斩杀段元鉴时那般干脆。</p>

蒙军中军,史天泽知道,自己这一撤,必然要大溃。</p>

但若不撤,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大汗已倒下了,若是宗王再倒下,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p>

“撤!撤…”</p>

兵败如山倒。</p>

若说白日那场炸山,蒙军还不敢确认大汗如何了,只是小败一场,还能借营地守住兵力。</p>

夜幕降临前这一战,却是真正的大溃。</p>

“掩杀上去!以蒙人首级换军功…”</p>

李瑕已厮杀得浑身浴血,还在持剑向前。</p>

这一战,他一直笃定能必胜。</p>

他已不仅仅只擅长刺杀,而是已学会排兵布阵。</p>

在开战之初,史天泽兵力吃紧,而汪忠臣与其它蒙军始终不肯上前时,李瑕便看出,蒙哥必然伤重。</p>

只有这样,蒙军才会迫不及待要渡过嘉陵江迁营。</p>

之后,蒙哥出现,蒙军所有兵力包围上来……若是意志不坚者或者会怀疑之前的判断。</p>

但李瑕不会。</p>

蒙哥若无事,根本不需要以十万大军围困区区一万宋军。</p>

至少会分兵先取钓鱼城,防宋军撤回。</p>

岂不见怯薛军声势浩大要从山上赶来支援,但真正到战场的始终只有汉军?</p>

有时,越凶的敌人,越是纸老虎。</p>

越遮掩,越说明蒙哥伤重。</p>

若蒙哥死在川蜀,其大军却能遮掩死讯,从容退兵,那到底算是改变了什么?</p>

李瑕不知道,只知道宋朝还是会走向灭亡。</p>

必须在正面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击溃蒙军主力,斩首、歼敌,重挫其兵马。</p>

这才是他要在原有的进程之外做出的改变……之一。</p>

</p>sxbiquge/read/56/56421/ )